1.您好 光绪元宝广东省造一两,厚2mm直径44mm左右 克重30克 是真品吗?

2.古代皇帝动则赏赐黄金万两,为何到最后黄金都不见了?

3.古代一两相当于现在多少克

您好 光绪元宝广东省造一两,厚2mm直径44mm左右 克重30克 是真品吗?

价38克为一两是多少-澳门金价38克为一两

赝品,真品重量为38克左右。

广东寿字壹两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拿到的,存世一共只有几枚而且基本都有记载。

目前全世界公认开门有记载的广东双龙寿字一两银币总共有9枚:

1、施嘉干先生收藏阳版一枚,著录于《中国近代铸币汇考》,1998年由其夫人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见开篇图),并著录于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施嘉干先生旧藏中外钱币》。

2、李伟先先生收藏阴版一枚,《钱币大师马定祥》书中著录的应该是此枚,亦于解放后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3、耿爱德收藏两枚,一枚阳版被杰斯·彼得斯买走,至今流落在美国。另一枚阴版被古德曼买走,于1991年送拍卖会卖出,被台湾大收藏家张秀清收藏。嘉德拍卖2008年出现那枚阴版亦有可能是这枚。见链接(下附图)

、台湾鸿禧美术馆藏有阳版一枚,著录于《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

5、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枚,见李晓萍《中国近代金银币图典》一书中有著录。

6、马定祥先生藏有铅质阳版一枚,原为耿爱德所藏,马定祥先生与耿爱德交换藏品时获此孤品。

7、据传德国罗斯才尔德家族收藏2枚(目前未见任何图录刊载,所以这两枚可以忽略不计了)。

广东双龙寿字一两银币是家喻户晓的罕见银币珍品,收藏价值极大,2012年专家估价在600万元人民币左右。在民间的仿制品、伪造品多如牛毛。

古代皇帝动则赏赐黄金万两,为何到最后黄金都不见了?

按照古代度量衡,一两在不同朝代重15到38克,万两相当于0.15到0.38吨。

动辄就赏赐黄金万两,真是太奢侈了,要这么频繁赏赐,皇帝很快就破产了。

▇▇▇「001」

其实很多朝代,古代皇帝赏赐的万两、甚至万斤的并不是黄金,而是黄铜。

史书记载,西汉阶段,皇帝经常用金千斤、金万斤的厚赏功臣。

到了后世,这种皇帝们一下子小气了,都是十两、百两的赏赐。

史学家研究发现,西汉时期的黄铜也被当成黄金的一种。

功臣们获得的黄金万两,并不是后世公认的黄金,而是黄铜。

东汉之后,朝廷不再把黄铜当成黄金一种,功臣们被赏赐的黄金又变回了黄铜。

仔细想想,2016年世界一年的黄金总产量2000多吨,中国200多吨。

古代中国开采技术低下,最好的年份都很难开采出10吨黄金,要每次都赏赐黄金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出去,王朝几年就破产了。

▇▇▇「002」

古代黄金产量很低,和白银的兑换比一直非常高。

万两黄金,最少相当于十万到三十万两白银,古代中国一年的税入不过100万到300万两白银。

赏赐黄金万两,相当于赏掉一年税收的5%到30%,那个朝代能这么大方?

黄金万两的厚重赏赐,也许却曾在秦汉之前少量出现过,但随着黄金不断被收藏,被制作成首饰,流通的黄金越来越稀缺,这种赏格就成为逐渐成为传说。

古代一两相当于现在多少克

古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但每个时期的一两都不固定:1、秦和西汉时期,一两等于16.14克;2、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两等于13.92克;3、隋朝初期,一两等于41.76克;4、隋朝末期,一两等于13.92克;5、唐至清朝时期,一两等于37.3克。

古代一两等于多少克

“两”是我国古代就用的非常普遍的重量单位。半斤八两的意思就是两个人差不多,在古代的时候一斤是十六两。这个习惯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为止。但是,古代和现在的单位换算是有区别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

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为一两。”翻译过来就是十二铢相当于半两,秤杆有左右两端,要增加一杯,所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在官修史书《宋史·律历志一》中也有记载:“一两者,合二十四铢为二千四百黍之重。”简单来说,一两等于二十四铢等于二千四百黍的重量。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