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油价成天价,俄罗斯原油却是“价”,为什么我国不进口来调节油价?

2.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3.未来中国实体业,会怎么样?

4.石油价格未来会反弹暴涨,还是持续下跌?

5.油价或现年内最大跌幅,加满一箱少花11元

国内油价成天价,俄罗斯原油却是“价”,为什么我国不进口来调节油价?

印度油价和中国油价比较对比_印度油价和中国油价比较

俄罗斯原油价格便宜只是错觉,只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给予了印度八折的到港价格,所以觉得便宜,中国一直都在进口俄罗斯石油,双方有长期石油战略协议,价格并不便宜多少。

中国进口石油来源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曼、阿联酋、安哥拉、科威特、巴西、挪威、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其中俄罗斯基本上处于前二进口来源国,仅次于沙特,占比15%左右。在所有进口来源国中,俄罗斯价格处于中上位置,高于沙特,低于美国,阿联酋和挪威。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中国确实加大了俄罗斯石油进口。目前对俄罗斯进口石油量已经非常大了,不能让能源安全依赖某一个国家,即使中俄关系目前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所以可以增加俄罗斯石油进口,但也有一个限度。一旦关系恶化,可能处于目前欧盟的境地非常被动。

俄罗斯对中国石油出口价格主要按照长期战略协议来的。2013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

25年的合作协议,协议中显示在25年内俄罗斯将对中国供应价值2700亿美元的3.6亿吨石油。今年?2月?4日?,中俄?又?签订了?为期?10年?1亿吨?石油?供应协议?,石油价格?大致?以?协议?价格?为准?,浮动不大?,除非?在增加?大量?石油供应?,签订?新的?价格?,不然?价格?跟?目前?的国际?价格?是?不匹配?的。

俄罗斯仅占中国进口石油的15%,与其他国家石油进口也基本上是长期协议,提升空间并不大,再加上价格上并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基本上很难消除石油价格上涨,无法调节石油价格。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你指的是今年年初这个油价暴跌吧?!

这个事情意味着什么?从国家大局来说有三大利好:

首先 国际油价下跌,利好于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原油的依存度非常高,无论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营还是家庭消费等方面,每天的油料消耗量都是惊人的。据美银美林估计,油价每下降10%,中国GDP增速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所以,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恢复有利。

再者,因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油价出现大跌,可以带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这样可对冲一下国内目前居高不下的物价,如果国际油价下跌,势必会拉低我国原油进口和转化成本,导致成品油价格下降,进而传导至各行业消费的方方面面,大幅拉低整体经济运行成本,

最后,国际油价下跌,促进国内消费增长。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原来我们的92汽油价格曾达到过8元/升,现在价格只是五块多,相比较下降了20-30%。当然,进口油价下跌,会使很多行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相关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这样有利于刺激国民消费。

当然,国际油价下跌虽然可以拉低国内经济运行成本和消费成本,但是短期对我国能源结构改革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国际油价大跌,很多国人都会增加汽车出行次数,除了会增加道路堵塞,而且国内成品油质量不佳,大家都增加汽车出行次数,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快速应用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新能源车产业链,正是因为节能减排的大力实施,新能源车保有量稳中有升,这才推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而油价下跌势必会提高人们购买燃油车的兴趣和需求。新能源车的前景不容乐观。

所以呢,综上所述,油价暴跌有好有坏,总体来说利大于弊,经济恢复正常后,油价也会慢慢上升?

未来中国实体业,会怎么样?

我对中国实体经济及未来真的很看衰! 因为目前中国在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经济结构改革方面虽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相比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来说还是显得微不足道, 何况这其中的一些改革也不过是聊以的噱头而已. 简单的来讲, 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出现了高端与中低端综合竞争力双头严重下滑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甚至都是无解的!

(一)中低端制造业----中国目前的生产要素成本已经非常高了.高到什么程度?

(1)以人工为例, 中国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是越南, 菲律宾, 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3-4倍,即便比泰国和马来西亚,也毫无优势可言. 如果跟印度和孟加拉来比,这个差距可以扩大到5-6倍甚至更高.甚至有沿海大工厂的工人工资比新加坡, 中东等地的印巴外劳的收入还高.要知道这还没有把企业要承担的社保,医保等负担算进去.

(2)以原材料/零部件/配件/半成品为例, 中国的价格也要比国外高很多. 因为在中国买到的成品价格就比国外要高, 要知道成品也是由原材料,零部件等加工,组装而成的, 成品都比别人贵很多, 这些基本生产要素价格也会高很多,毕竟面粉不可能比面包贵. 即便是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从国外买的东西,进入到中国后也没有成本优势。因为中国的进口关税,增值税, 消费税等就会把成本抬高,即便"三来一补"会有国家优惠, 但现在也不行了.

(3)以水/电/燃气等直接能源为例, 中国的电价是美国的3倍. 美国除开夏威夷的电价特别贵外(海岛地区没办法),其他州的电价都不贵,以德州为例,其电价折合人民币才2毛钱.而且人家好像也没有所谓的阶梯电价.用多少就是多少.中国的水价也比美国贵. 中国的气价是美国至少3倍以上.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在工业生产中,水电燃气的消耗是大头, 这块的固定费用这么高, 你让人家办厂投资的怎么想? 比美国都贵这么多, 更别说比东南亚,印度,孟加拉了.

(4)以油价为例, 中国的油价是美国的2倍, 也比其他国家高. 更别说去比那些产油地区比如巴西,印尼等国了. 油价高, 物流成本也就高. 何况中国还有全世界少有的过路费,过桥费.交警还时不时地卡卡脖子,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5)以工业地皮为例, 目前中国同等级城市买一块工业用地的价格比美国同等级城市的工业区地价还要高,很多人肯定都不信, 但这却是事实! 不用想, 连中国同等级城市的房价都比美国高那么多, 工业地皮能不高? 比美国都高了,比东南亚就更别说了. 中国国内很多在柬埔寨, 缅甸, 印尼等地建工厂的老板都在感叹, 在那边拿地不仅容易而且价格真的低! 而且那边拿了地后, 即便厂子不搞了, 转让出去也有人接收, 因为现在越来越的中低端制造业都往东南亚搬迁, 根本不愁以后没人要.

(6)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例, 连美国现在为了鼓励制造业回流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而中国不仅取消了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对自己的企业不仅不减税, 相反还跟以前一样, 该交的交, 该罚的罚, 一个子都不能少, 有些地区由于税收不好,当地甚至要求企业预交次年的税收......简直不可理喻! 东南亚, 印-孟等地对外来制造业也有很多优惠政策, 其政策优惠幅度比美国更大.

(7)以人民币汇率为例,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日元已大幅度贬值2次, 据说今年跟美国签署TPP协议后,又准备大幅度贬值1次, 前2次已经使得很多中国对日出口企业苦不堪言, 这次再贬, 我估计那边的市场可以直接放弃算了. 本来日本就不怎么要中国的高端产品,人家有的是高技术. 现在中低端的没了价格优势, 还怎么做生意? 澳大利亚,巴西, 印度等国都进行过1次大幅度贬值. 欧元在今年初,直接从1:7.7贬到1:6.7, 如果此次日本再贬值,又会带动一波贬值跟风. 加上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1季度, 俄罗斯卢布也一直贬值.现在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实行新的制裁,那卢布估计又要下滑了. 即便如此,人民币还是挺在那里。央行宁可每月花1000亿美元的来抗,也不愿意汇率马上掉下去. 除了面子因素外,害怕国内外热钱快速逃跑从而刺破资产价格泡沫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即便国内楼市, 股市泡沫一起破灭,TG也会竭尽全力稳住汇率,想一下子从1:6贬值到1:7,1:8怕是不现实的. 而且你贬, 人家也贬, 汇率上还是没有优势.

--------------------综合以上7点分析, 中国实体制造业特别是中低端真的已经毫无优势可言. 中低端产业迁徙东南亚, 印度, 孟加拉不仅是大势所趋, 而且还是现实且不可逆的长期趋势. 而中国在南海的强势表现以及美国所倡导的TPP的达成, 只会加速这一进程! 用不了10年, 5年内大家就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变化, 到时候就不是鞋服上会印有MADE IN VIETNAM/INDIA/INDONESIA等的字样,可能象PPR管,工业氧气瓶,轴承,钢管,玩具,家具,纺织等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东南亚,印度的品牌.现在在ALIBABA国际站上, 已经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印尼, 印度, 越南,泰国的企业购买供应商金牌会员帐号向中国推销产品. 真的是太讽刺了!

(二)高段制造业----即便与欧美日拼高端制造,中国似乎也没多大优势. 以美国为例, 与中国在上述7点的较量中,除了人力成本美国依然是中国的8倍左右外, 其他的都比中国便宜很多.最后两国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的价格底线可能差不了多少. 前端时间所报道的泰国高铁项目让日本川崎重工以超低价格给拿下, 国内还有媒体说日本人做亏本生意抢订单. 俗不知最喜欢做亏本生意的就是TG了.看看TG在海外的投资,哪次不是以巨亏收场的? 日本人可没这么蠢. 人家的实际制造成本可能就有这么低. 人家只是不愿意卖低价, 象中国那样动不动就是价格战, 那才是贱得死!

即便中国与欧美日做的产品无论外观, 内在质量, 性能, 设计,售后服务都差不多,但别人有成熟的品牌优势和国际影响力.人家就算比中国贵一些, 中国也不一定争得过别人. 中国还是只能在传统的金砖国家市场搞搞. 象华为,联想,比亚迪, 吉利, 三一等国内巨头, 其整体销售收入还是靠了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 在欧美市场上虽然早已经渗透进去, 并站稳脚根但始终无法屹立于在最高端.除开欧美日民众爱国热情外,最根本还是在中国的产品确实没有所谓的创新技术, 最多跟跟风, 不被落下, 靠价格,广告,市场攻关去拼对手就不错了. 三星之流都是如此, 更别说中国的企业了.

何况随着3D打印机技术的逐渐进步, 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快速普及, 和以碳化纤维,金属陶瓷为代表的新材料, 以及以页岩油气/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在未来几年的广泛应用, 美国的高端制造成本会大幅降低, 甚至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 价格会比中国还低都有可能.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 它确实能省下一笔巨量的劳动工资,加班费,社保,医保等补贴, 甚至还省掉了建宿舍楼,寝室装修,以及日常伙食供应的成本, 产量大,质量稳定,材料损耗率可以降到极低, 还没有罢工和内部管理的麻烦. 只要产品利润率较高, 走量大, 市场稳定, 做得好的2年左右就能收回初期机器人的固定投资成本,后面的年份全是纯赚. 你说咱们中国能比吗? 中国13亿人, 总要吃口饭的, 如果在中国机器人大规模普及的话, 所有的实体外资就该全部回流欧美了. 到时候剩下的人干嘛? 全部失业, 然后? 确实是个问题.

还比如造汽车, 等美国的T800,T1300碳化纤维大规模量产,成本下降后, 一辆汽车可以用到30%-50%的先进复合材料(欧洲台风战机机身材质已使用了48%的复合材料), 人家做的车体更轻(油耗降低),更坚固,更耐磨损,抗腐蚀,抗老化,但费用跟传统的铝合金,特种钢差不多, 你说中国的产品如何竞争? 话说中国的T800还是从美国那偷来的技术, 在江苏建的工厂. 如果美欧日对中国集体封锁, 那中国岂不跟世界潮流说BYE BYE ?

----------------------在上述7点中,人力成本已经不可能再往下降,即便经济危机中,人工成本由于市场调节自动下浮, 但人的期望已经高不可攀. 没有人希望自己未来过着一种没车没房没有尊严低工资的生活.即便再穷的农村子弟也是如此.而其他6点,想要降低费用几乎是不现实的. 这会影响到权贵的利益. 回想要求提网速, 降费用,看看到现在全部都实现了吗? 如果要TG减税,降低水/电/油/气价格, 不靠卖地过日子, 收入会锐减. 地方恐怕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TG对国家的控制会更弱, 权贵会更加反弹. 地方债务的漏洞将更加无从弥补.而要TG自我革新, 自我净化, 老王在5月邀请日本著名政治学者福山先生时已经说了,天下没有谁能自己给自己动手术的. 所以靠体制改革,进而带动经济改革,这一点还是别抱希望了.

----------------------最后补充说1点,其实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TPP. 实际上除了TPP的阻碍外, 美欧间的TTIP更将使得未来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被挡在美欧2个最高端, 最大的国际市场之外. 如果撕破脸皮, 都不按现行WTO准则行事, 美欧会按照TTIP协议,搞出更多技术性或非技术性的贸易门槛阻挡中国企业.加上东南亚, 印度的崛起, TTP的推波助澜, 美国不会需要中国的中低端产品, 但中国却需要欧美日, 东南亚, 印度的市场和欧美日的高技术. 而中国又有13亿人要就业, 要吃饭. 真的不敢想象未来中国会怎么办? 其实这已经是放在眼前的困境了.

先不说什么放水晚死, 不放水早死. 也不说中国手里目前抱着的股市-汇市-楼市-债市4颗谁先爆. 就目前这种趋势来看, 10年太长, 5年内就将对中国形成严重冲击! 而一带一路只会帮助这些潜在竞争国完善他们的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 真的是养虎为患.

所以从目前事态的发展速度来看, 中国已经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去完成改革了.而且这种改革也不可能以牺牲很多人的就业为代价来完成. 毕竟中国有13亿人,没了中低端制造业, 大家都去搞高端么? 都去搞第1产业和第3产业么? 似乎也不现实啊!

但无论如何, 没有了实体经济这个强大根基的保障, 任何虚拟经济都支撑不起一个巨型国家的崛起, 甚至连生存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我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及未来真的悲观!

石油价格未来会反弹暴涨,还是持续下跌?

未来石油价格肯定会反弹,但暴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球石油需求量大跌30%以上,油价自然会下跌。再加上,此前沙特、俄罗斯坚持不减产,又给油价重击。目前,油价已经在20美元/桶的区间上下徘徊。趣评之所以会认为油价必然反弹,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美国会极力保住页岩油产业,必然要抬升油价;第二,俄罗斯与欧佩克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第三,肺炎疫情过后,石油需求会反弹;第四,石油价格一直都是波动性的,有涨有跌。

第一,美国会极力保证页岩油产业。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低于35美元/桶,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就要赔钱。页岩油开成本比较高,约在35美元/桶-45美元/桶之间。美国传统能源行业是川普最重要的金主之一,川普为何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就是为了这些传统能源行业的利益。所以,油价下跌以后,川普才不断呼吁沙特与俄罗斯。为了能够连任,为了继续争取能源产业的支持,川普也必然会出手提升油价。

第二,俄罗斯与欧佩克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2016年,俄罗斯与欧佩克达成了减产协议。等到了2020年2月,俄罗斯拒绝继续减产,决定增加产量,也是导致油价下跌的重要原因。在俄罗斯拒绝减产以外,沙特也声明要提升石油产量。

现如今,俄罗斯与沙特达成了减产协议,两国每天减产110万桶原油。在两国宣布减产以后,国际油价有所反弹。未来,并不排除俄罗斯与沙特会继续减产,以保证原油价格反弹。毕竟,国际油价下跌,对于俄罗斯与沙特都非常不利。

第三,国际石油需求会有所增加。肺炎疫情导致石油需求暴跌, 这是油价下跌的最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在3月6日-4月7日这一个月之内,石油需求由2180桶/天下跌到了1410桶/天。但随着肺炎疫情的减缓,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也会增加,国际油价自然也会回升。现如今,20美元/桶区间徘徊,确实属于不正常的低价。

第四,石油价格具有波动性。国际原油价格本来就是波动的,20美元/桶-40美元/桶根本就不是常态。在2010年之前,国际油价还曾经超过100美元/桶。趣评认为,等到肺炎疫情结束,油价就会恢复到40美元/桶-50美元/桶的区间。

石油是世界最重要的贸易品,又关系到美元的霸权地位,价格既不会长期维持高位区间,又不会长期维持地位区间。

油价或现年内最大跌幅,加满一箱少花11元

2020年8月23日24时中国的油价最终定格 在柴油245元/吨、汽油250元/吨,中国的车主们如今加满油会比以往多省11元(数据来自网络)。 这对中国的车主无疑是很大的。

那么如今油价还会降低吗?专家预测如果疫情持续加重而得不到解决,那么中国的油价还会出现下调。疫情的出现导致中国的商品出现供过于求。这种现象在美国更为常见,美国的疫情持续得不到有效控制,出现大量感染人数,在此期间死亡的人数也是让人们心寒。这次油价的交易日美国的油价就降到了 62.32美元 ,英国的油价降到了 65.18美元 。这样的持续下降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石油产业是一种不小的打击。

其实中国石油价格下降是有迹可循的。截止8月23日之前中国的油价就出现了10次上调只有2次下降,在这样的多次上调下,油价下降也是符合中国疫情发展规律的。疫情导致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对外 旅游 的人数也大幅减少,这样对中国原油、汽油、柴油的需求都开始减少。

而油价下调就符合供过于求的发展规律。 国内92号、95号、号、90号等都出现了零售价的降低,最低的达到6.25元。 其实对中国油价的影响不仅来源于疫情还有对石油的需求减少。随着人们思想的变化和国家的发展需求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氢能源等清洁能源。随着中国及其它国家碳排放的统计发现实现清洁能源的目标刻不容缓。清洁能源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油价下降体现了什么

油价时刻与 社会 生活紧紧挂钩,油价的降幅同时代表了国家的发展高低。此时油价下降就表现了国家发展因为疫情开始下降。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大的。这次的影响需要中国之后几年才能恢复。中国如今的发展停滞不前。

自2019年的后半年到如今2021年持续了已有2年,这两年中国损失严重,全世界的人都处在恐慌之中。还带来了一系列其它的,最近国家发布的数鼠疫,还有变异等,中国这两年一直不太平,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就尽可能保命哪里还有其它的精力。所以油价的下降也符合当今 社会 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的需求。油价下降是车主们的,但对 社会 来说这是巨大的压力。

世界各地因为疫情的影响许多机场都面临着关门的风险,澳大利亚客流量最大的机场已关闭,对原油的需求量大大减少。美国的疫情不断反复,国际航班不断减少,印度是一个人口极大的国家,有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下层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下层人们也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救助,以及生存条件差,加剧了的传播,国与国的来往不断减少,这次疫情还未结束就已有许多人命丧黄泉。而人是消费者。

消费者减少导致的结果肯定也是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商品下降的趋势也是必然的。然而这也只是一方面,石油作为不可再生不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它的开会给地球母亲造成极大的危害,加工生产的汽油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物质,酸雨的产生就离不开汽油这个“大功臣”。

酸雨带来的巨大危害中国也是有记录的,它所到之处万物皆死亡,土地也不能耕种。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灭顶的灾害。所以清洁能源的普及也是刻不容缓的。油价下降及汽油淡出我们的世界是必然的趋势。

应对策略

此次油价下降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中国要加大研发力度和对疫情的控制及解决力度。油价下降中国要保护车主们的利益,确保让每位车主都能加到油。限制人员的流通也是一定范围内,毕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员流通。世界上许多的石油集团都在向新能源的方向靠齐,中国也应积极引导石油集团向清洁能源的方向发展。

最后,祝愿我们的国家早日度过难关,繁荣昌盛。各位小伙伴们有其它的意见也欢迎留在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