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拉克开战油价_伊拉克战争期间国际油价
1.伊拉克战争,美国是赔了还是赚了
2.伊拉克战争石油价格上涨而天然气也跟着上涨,这是为什么?
3.美国人打败萨达姆,为何却不敢把伊拉克石油据为己有?
4.材料一 10年,原油价格每桶还不到两美元,到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油价为每桶37美元左右,2008
5.打仗石油会涨吗
6.伊拉克战争是怎样的
伊拉克战争,美国是赔了还是赚了
美国肯定是赚了。只不过代价比预想中的要大很多。
但事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打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多方面的原因的。
美国在战后并没有获得来自伊拉克石油的很多表明直接利益。但观察一下欧元在伊拉克战争前后的走势,就可以发现。伊拉克战争,确实提升了石油的油价,而且因为油价的国际结算货币是美元。欧元在2000年后的强势被打击了。美元巩固了其国际第一货币的地位。欧元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逐渐转入颓势。
其他方面,伊拉克战争打了很久,而且让美国军费的负担加重,但至少推翻了一个反美,少了一个政治敌人。
伊拉克战争石油价格上涨而天然气也跟着上涨,这是为什么?
1 众所周知,战争需要大量的石油。
2 伊拉克国内蕴含的石油储量是非常庞大的,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
3 战争在伊拉克爆发,可想而知石油的供给量肯定有所压抑。因此,石油价格猛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4 天然气不但可以代替汽车用油,缓解能源紧缺,而且成本还比较低。这就是为什么石油价格上涨而天然气也跟着上涨的原因所在。
美国人打败萨达姆,为何却不敢把伊拉克石油据为己有?
众所周知,自二战后,美国发动的战争就一场接着一场,但是战争的残酷也远非一般人能够承受,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虽然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但是仍然对参战士兵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根据统计,68万参加海湾战争的美国士兵中大概有15万人都换上一种怪病,而截止到目前,已经有9000多人因此丧命,还有数十万人每天要忍受病痛带来的折磨。
这种怪病被称为“海湾战争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失眠、失忆、情绪失控以及某些功能减退导致相关系统失调等等,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残酷的战场环境会刺激士兵的心理,如果背负的压力过大,就会导致生理系统的崩溃。另一方面,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大约使用了300吨的贫铀弹,无论是接触到贫铀弹的士兵还是因为在战场中吸入了铀颗粒物的士兵都会受到辐射,进而引发相关病症。
然而美军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2001年,阿富汗反恐战争爆发,紧接着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这两场战争分别持续了13年和9年,由于美军取了“更加公平”的士兵们轮番上战场的做法,所以一共有230万美军曾经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服役,而“海湾战争综合症”也再一次出现在他们身上,根据不完全统计,这230万美军当中至少有两成也就是46万美军患上了怪病,绝大多数都具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但是,仔细回想一下,当初伊拉克可是有100万的军队,但是却在美军的手下坚持了4个月就被全线击溃,这是为什么呢?在当时,伊拉克综合国力排名前三,在武器方面,伊拉克从欧洲和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的新型战斗机,从装备上来看,并不会显得特别逊色,但是那个战争过后,这些武器装备一点影子都没有了。
美国3万人干掉了伊拉克100万的军队,这在当时看来是很不能够让人接收的,毕竟人数太过悬殊了。后来,根据美军方面的透露,伊拉克之中出现了内奸,关于伊拉克内部的一些情况,美国早就了如指掌,并且事先就做好了相应的规划。
从这里可以发现,美国的情报工作一直都是很厉害的,特别是现如今的情报局,在美国的军事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3年的一天,美军俘虏萨达姆。我记得当时我正在看电视,突然说大新闻出来了,萨达姆在一个地洞里被抓住了,萨达姆出来的时候胡子拉碴、蓬头垢面?当时我还在想萨达姆这种人怎么能被人活捉呢?正常情况下是宁死也不能叫人活捉,被活捉有什么好处,难道经过美军审判能活下来吗?这个萨达姆最后居然是被俘的,还有利比亚的卡扎菲最后也是被俘后跪地求饶,这些都令人大跌眼镜,因为这些人看起来都是最不像会被俘或求饶的人。尤其是卡扎菲,他在求饶完以后还受辱,受辱之后就被乱拳打死,这实在是让我难以理解。
当时美国打伊拉克的理由是怀疑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最后并没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去打伊拉克,实际上在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时候,美国人民是非常反对的,美国人民为了伊拉克战争也付出了很多。伊拉克战争最终花了美国纳税人七千多亿美元,牺牲了四千多名美国军人的生命,这场战争到底有什么意义?全体美国人民非常愤怒:“这伊拉克战争不就是我们全体美国人民在给犹太人埋单吗?”大家知道美国有六百万犹太人,美国人民认为是这些犹太人得罪了穆斯林,是这些犹太人得罪了拉登,是这些犹太人得罪了所有阿拉伯国家的人民,而美国支持以色列、支持犹太人。但这也没有办法,因为犹太人有钱,犹太人把持着美国的媒体、把持着美国的大银行?但是最终花的这七千多亿美元还是全体美国纳税人的钱。
人们都说,美国这个国家的强大,是由于有三大支柱――货币、科技、军事。实际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支撑美国的是货币和军事,而支撑货币的则是美国的军事力量。
全世界所有国家军队的打仗都是烧钱,但美军打仗虽然也烧钱,但却能一边烧钱,一边为美国挣钱,这一点,其他国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国,可以通过打仗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美国也有失手的时候。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里想到的是两个字――石油。美国人真的是为石油而战吗?非也。美国人如果为石油而战的话,那么,美国人在打下伊拉克之后,为什么不从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而且,油价从战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飙升到战后的149美元一桶,美国老百姓并没有因为美军占领了伊拉克这样的产油国而享受低油价。所以说,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美元。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美国人在伊拉克打仗,还不止是这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是在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当年小布什为什么一定要打伊拉克?现在我们已经看的很清楚,萨达姆没有支持恐怖主义,没有支持基地组织,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为什么萨达姆却最终走上了绞刑架?因为萨达姆自以为聪敏,想在在大国之间玩火。
事实上说出来的原因都不是真实原因,反恐或者发展生化武器都不是根本原因。美国耗费7000多亿美元历时7年伤亡几千人最后悻悻的撤走,最终达到了什么目的?单纯的推翻伊拉克的萨达姆?或者单纯的为了寻找萨达姆支持恐怖主义的证据?或者为了寻找伊拉克拥有大规模的所谓生化武器吗?以美国发达的情报网、以美国的精明,为了搜集萨达姆支持恐怖主义或者有生化武器的证据需要耗资7000亿并且制造一场战争来达到目的吗?应该不需要,这些证据完全有其他办法来搜集。
战争是经济的延伸,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原因必然是因为经济原因。12年,苏联与伊拉克签订“友好合作条约”,13年,萨达姆力主收回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股份,美国石油公司损失最大。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经过42天最终取得海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经过此次战争美国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的军事存在。苏联解体之后,世上已经再无国家可以直接与美国抗衡,美国为了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而且为了获得国际石油定价权,要打击和分化欧佩克内部各个国家,所以选择拿处处与自己对着干的伊拉克萨达姆开刀。对美国而言获取石油定价权比占有伊拉克油田更值得做,获得石油定价权比占有油田的利益更大。
美军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如今已经持续14年之久,可是整个局势仍然处于半失控状态。美国并没有给伊拉克人民带去其承诺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断,经济凋敝。
14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投入军费超7000亿美元,并且付出了大几千美军士兵伤亡的沉重代价。美军的扶持亲美,并尽快脱身,但是伊拉克的复杂局势并没有给予美军脱身的机会。
如今美军又想撤军,又想留下颜面,避免伊拉克局势失控,所以在撤军问题上也是左右为难。如今美军宣布阿富汗增加军队,就是美军撤军失败的写照。
有人问美军为啥不把伊拉克的石油据为己有,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美军是以反恐名义进入伊拉克,并不是对伊拉克的完全占领。美军没有理由直接占有伊拉克油田,只能通过间接控制的方式达成对伊拉克油田侵占。
另外伊拉克油田的开发维护成本比较高,美国也没有直接占领具有己有必要条件。美国直接把伊拉克油田占为己有也要履行相关程序,毕竟伊拉克是主权国家。美国不可能冒世界指责的风险直接占领。
事实上,美军军事占领伊拉克主要是为了在伊拉克打造一个中东民主样板,为推行美国意识形态,推行美国价值观作铺垫。美军希望听过对伊拉克的直接控制,达到控制中东的目标,石油并不是其最主要的目标。虽然外界都把获取石油当作美军主要目标,实际上美军更为关注的是其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意义。
材料一 10年,原油价格每桶还不到两美元,到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油价为每桶37美元左右,2008
小题1: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最终都通过供求关系来表现。(8分)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上升(3分);同时美元贬值,以美元计算的油价不断上升(3分);一些石油生产国处于地区,会影响价格(2分)。(共16分) 小题1:应对高油价,关键是推动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提高国内石油的价格来影响人们的需求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每点3分,共12分) |
本考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最大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经济知识的理解。 小题1:可以从价格由价值决定、供求关系、美元贬值、地区等方面来分析回答。 小题1:可以从技术创新、新能源的开发、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回答。 |
打仗石油会涨吗
如果产油国发生战事,势必影响石油的正常供应,供需失衡造成国际油价进一步高企。对于以中石化为首的石油冶炼、供应商来说,利润将会提高。
如果由美国发起来打,不但油价要涨,连黄金都要涨。谁都知道打仗对一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作用,会连带造成美元下跌,大家为求保值,会选择储备黄金。
另外还要看战争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是导致涨价的、客观的说、只要是原油的主要运输路线、主要产地发生地缘政治冲突、就是上涨油价的。但是、结合法国的IS、其实在客观事实上、反而会导致投资人对于风险资产的偏好下降。
扩展资料:
石油是大国争夺的也是现代兵器的动力能源,石油给20世纪的世界和战争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交战国军共消耗油料1300多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投人战争的人力物力数量更大,军用油料消耗达3亿多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0多倍。而战后的高技术战争如英阿马岛战争, 海湾战争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科索沃战争,耗费的油料更是惊人。
1、第四次中东战争(13.10.03-13.10.22)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世界为了抗击以色列和美国的干涉,通过石油减产、停产和提价等手段发动了石油战争。10月6日爆发战争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输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
阿拉伯世界的反制措施造成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73年的3美元一路飙升到了13美元的高位,涨幅高达400%。原油价格的迅猛上涨造成了全球的恶性通胀,美国CPI从13年的3.6一路上升至年末的8.2,从而造成全球范围的经济滞涨
2、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18年10月-1980年12月)
第一次石油危机时隔4年多就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这次石油危机的导火索是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世界石油产量完全受到影响,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供应再度紧张,再度引起油价上扬。
在此期间,欧佩克内部发生分裂。多数成员国主张随行就市,提高油价,沙特阿拉伯则主张冻结油价,甚至单独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价。结果欧佩克失去市场调控能力。各主要出口国轮番提高官价,火上浇油,引发并加重了又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油价在1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
伊拉克战争是怎样的
分类: 社会民生 >> 军事
解析:
第一次伊拉克战争:
美国期望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重演,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它的算盘可能要落空。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长时间的增长之后,美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能力过剩时代,普遍存在的消费不旺和通货紧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这也注定美国此次的战争行动不会重奏海湾战争的凯歌,其结果只能是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伊拉克战争已经进入第15天,却丝毫没有“速战速决”的意思。相反,如布什所言,“这将是一场比我们预想的要更为艰难和漫长的战争”。据说,美英联军的陆战部队正一步步向巴格达推进,但在我们看来,美国正在离自己预想的战争目标越来越远。从目前的迹象来看,美国打击欧元、捍卫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算盘很有可能落空,伊拉克之战将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美“石油梦”可能破灭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动因就是通过控制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的石油来主导国际油价,从而打击欧洲经济对手。
美国想通过赢得战争来控制伊拉克的主要油田,再将油田转包给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获取高额利润。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巨大的石油利益。在战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石油价格比战前高出20多美元的背后是美国对石油开牢牢的控制权,并以此拉动了美国近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但此次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包括法国道达尔公司和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在内的合同商都表示要紧紧抓住油田开合同不放,宣称:即便发生更迭,根据国际法,开合同依然有效。其他合同商也已经做了大量的技术性工作,以期在与战后新谈判时获得有利地位。因此,即便这次伊拉克之战美国获胜,美国想轻而易举地获得石油控制权并非易事。
退一步讲,就算美国获得了石油主宰权,由于伊拉克的油田设备在经历10多年的经济制裁后已相当陈旧,目前日产油量仅为200万桶,战后要维持目前产量更为不易,而要重新恢复正常运营则至少是两年以后的事情。这与1991年海湾战争后的“现炒现卖”大不相同。
更有甚者,萨达姆在孤注一掷的形势下,也不是没有可能下令军队放火焚烧所有油田。据最新报道,伊拉克军方已经点燃了位于伊拉克南部的几个油田,而由于沙尘暴天气,美方根本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扑灭油田大火。
从以上的分析看,美国要想如海湾战争后那样全面控制石油已不太可能。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国际原油价格一度下跌,但随着战争由“速战速决”演变为长期战,绝大多数的国际石油市场人士对油价看涨。美国石油学会的首席经济学家约翰·费尔密承认,一桶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使美国未来半年或更长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降低0.3%。美国能源部估计,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美国经济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
“要钱”策略难实现
美国还有一个保底策略,即让欧盟国家及其他国家掏钱支持其发动战争,并参与伊拉克及整个中东地区的战后重建。美国的这种“要钱”策略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十分奏效。当时美国90%的花费都是由沙特 *** 、科威特、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分担。但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情况大有不同,由于美国与法、德、俄等国的巨大分歧,美国此次绕过联合国单方面对伊动武,在军费问题上得到各国积极分摊的可能性大大缩小,“要钱”策略遭遇巨大阻力。在海湾战争中分担战争费用最多的沙特 *** 以“国内百分之百反对进攻伊拉克”为由,拒绝再为战争出一分钱。日本 *** 也已表示,由于日本财政状况恶化及舆论压力等原因,日本不再像海湾战争时那样承担战争费用。一些国家甚至还要求美国给予补偿或经济援助,美国 *** 将为此付出300亿美元的花销,其中60亿美元为无偿援助。
即使美国最后如愿占领了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也会让美国焦头烂额。出于对科索沃战争的反思和教训,欧盟已不太可能对伊拉克战后重建慷慨解囊。欧盟官员甚至公开表示:战争的后果应该由战争的发起者负责。
如此一来,美国的“要钱”策略将会流产,从而对美国的财政状况造成沉重负担。开战前,布什总统对外公开的战争费用预算是500亿美元到610亿美元之间。但这只是一个预算,随着战争的拖延,国际上普遍认为,战争费用将超过700亿美元。分析人士预测,如果将对伊战争开支计算在内,2003财年美国 *** 的财政赤字可能会突破4000亿美元,美国的经济增长将亮起红灯。
海湾凯歌不会重奏
自从布什发表公开电视讲话,声称“这场战争可能较一些人的预期更长、更为艰难”以来,投资者对买入美元变得谨慎,绝大多数外汇策略师预计,从更长期的角度看,战争结束后,美元将会在短暂上扬之后恢复下挫走势,原因是巨额的战后重建费用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负担,同时导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进一步扩大,促使美元汇率进一步走低。
美国期望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重演,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它的算盘可能要落空。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美国经济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结构调整正进入结构收益和经济周期效应显现时期,经济结构周期和经济运行周期处于上行通道,而海湾战争只不过是给美国的经济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时至今日,美国经济处在衰退与复苏的边缘,不确定性十分突出,经济自然周期和结构周期处于下行区间,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预计不到2%恐怕还不仅仅是战争阴影惹的祸。经济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的经济走势,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长时间的增长之后,美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能力过剩时代,普遍存在的消费不旺和通货紧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这也注定美国此次的战争行动不会重奏海湾战争的凯歌,其结果只能是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第二次伊拉克战争: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社会多数国家的反对下去发动一场违背民意的侵略战争?
一、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 *** 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 *** 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9·11"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 *** 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基于地源政治的战略考虑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这实际是为美国 *** 构画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价值,执掌这个地区(国家)的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2002年夏,美国防部向布什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入美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9·11"后,美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随着布什 *** 以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极具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对美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美成功地对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改造,并因此深受鼓舞。布什 *** 更是将推行美国民主、价值观作为他这届 *** 的一大根本国策,并写入了2002年9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之中,布什本人对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热情。开战之前,布什就宣称他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 *** 世界实行民主辐射,为建立一个美国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支持布什战争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茨更是露骨地说:"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实现改变,一个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将为中东国家的人民树立一种典型,伊朗、叙利亚人民将从中得到启示,沙特等国也会为形式而不安,从而实行改革。这充分暴露了布什 *** 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的真实用意。
四、控制中东的石油伊拉克石油丰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 *** ,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美 *** 官员从不讳言他们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官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国防部助理卿沃尔弗维茨公开声称,对伊动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石油。据《 *** 》报道,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让我们简单地看这个问题,伊位克与朝鲜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场》杂志访时又讲道:"由于美国 *** 官僚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另据《 *** 》报道:美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国防部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员和美国公司的执行官参加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尽快出售伊拉克石油。这一事实说明,美国想一手垄断伊拉克石油的图谋已成为司马昭之心。
五、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这是欧洲经济界流传的一种观点,认为美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美国,从而打击欧元,甚至使其破产,以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欧洲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的规模与美国相当,如果未来不出现其他主要货币挑战美元地位的情况下,欧元的确可能与美元平分秋色。那么,欧元的挑战会给美国带来多大损失呢?有人进行了计算,美国的损失最高可达到2.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人均1万美元左右。与伊拉克战争做比较,战争及战后经济重建所需费用,尽管各方的估计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计是2000亿美元。这样看来,通过伊拉克战争打垮欧元,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欧元的动机确实可以成立的。但我认为现实的可能性比较小,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约占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却是占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东之外的俄罗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国,因此,即使欧洲一夜之间无法从中东进口石油,仍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部分石油,不至于使自己的经济瘫痪。况且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贸易比根除毒品还难,即使欧洲无法从中东直接进口石油,它还可以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轻易地让本来驶往其他地区的油船改驶欧洲。
此外,为小布什捞取政治资本,借伊拉克战争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连任。同时,对伊位克开战可以从沙特 *** 撤军,由此解决美沙等国因 *** 而产生的主要裂痕,也无不是美国对伊动武的一个次要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