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滑油最大无卡咬负荷合格值是多少

2.怎么样做好昆仑润滑油的销售?

3.哪几个机油品牌比较好啊?

润滑油最大无卡咬负荷合格值是多少

长城润滑油批发价格多少_南海牌长城润滑油价格

现代汽车齿轮最重要的进步是1925年出现了双曲线齿轮,目前汽车后桥齿轮已基本上普及为双曲线齿轮,而双曲线齿轮体积较小,传动的动力大,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大,齿面上难以形成润滑油膜,是最难润滑的摩擦副之一,它要求齿轮油具有足够高的极压性能。3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用全尺寸台架评价汽车齿轮油的极压性能,如对GL-5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的承载性能,必须通过全尺寸后桥台架试验CRC L-37(油品在高速低扭矩和低速高扭矩条件下的承载性)和CRCL-42(高负荷冲击测试)。与此同时,为降低评定费用人们试图应用模拟试验机评价齿轮油的极压性能,例如用四球磨损试验和FZG齿轮机试验预报L-37试验,用四球极压试验和Timken试验预报L-42试验等,虽然取得了某些结果,但由于摩擦副工作条件不同,在这些模拟试验与后桥台架试验之间,很难找到确切的关系。四球机用于油品润滑性的评定已具有较长的历史,由于其设备相对简单,用油量少,试验费用低,操作方便,已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模拟试验设备之一。在我国的部分汽车厂,经常用四球机的PB值作为衡量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以为PB值和烧结负荷PD值越大越好,这样造成经过全套台架评定合格的油品由于在汽车厂测定的PB值小于规定值(如100kg)而被拒收。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明四球机的车辆齿轮油极压性测试结果的意义,提出预测承载能力的方法。

1 润滑状态转变的理论

润滑油粘度η、转速U和负荷P是决定润滑状况的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联系可用无因次参数C来表示:C=ηU/P,C和摩擦系数μ的关系示于图1,称为润滑状态过渡图或Stribeck曲线。在流体动力润滑区,液体膜的厚度足以将固体表面隔开(即油膜厚度h?粗糙度δ);在边界润滑区,微凸体发生连续的接触,固体靠金属表面吸附的极性物质或反应膜润滑;介于两条线中间的为混合润滑区,摩擦系数μ随着C值减少迅速增加。对于混合润滑,迄今的研究并不充分。90年代后证实了混合润滑是以纳米量级的薄膜润滑(thin film lubrication)状态存在,以有序液体膜为特征,流体膜减薄到表面粗糙峰之间的间隙为润滑油分子尺度范围,即粗糙峰顶已出现边界膜。薄膜润滑的物理模型为:靠近表面的是吸附膜,不具有流体性质;处于润滑膜中间的是粘性流体膜,具有弹流润滑特征,介于粘性流体膜与吸附膜之间的有序液体膜,是由于液体分子在摩擦剪切过程中受表面能作用迫使分子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有序液体膜的有序度高于粘性液体膜,而低于靠近金属表面的吸附膜。当润滑膜厚减少到粘性液体膜完全消失时,润滑膜由有序液体膜和吸附膜为主。薄膜润滑伴随表面磨损,以接触疲劳和粘着机制为主要形式。如果液体膜更薄,则只有吸附膜存在时,为边界润滑,会出现微凸体间的直接接触。在油中加入油性剂如长链的醇胺和脂肪酸等,其极性基吸附在金属表面上,长链中的次甲基横向吸附,构成牢固的吸附膜,代替了金属的直接接触,减轻了摩擦或磨损。在负荷和温度更高的条件下,油性剂将失效,极压添加剂与金属反应,形成一些化合物较金属易于剪切,熔点较低,可以防止金属间的咬合从而保护金属表面。

图1 Stribeck 曲线

2 四球机试验

四球机试验为点接触的滑动摩擦,其结构为一固定在上轴的球相对于固定在下轴上的三个球作旋转运动。对于一定的试验转速,接触处的滑动速度恒定,负荷P增加时磨损直径d变化见图2。当负荷增加到B点,在四球机试验中到达了卡咬点,相应的负荷值为最大无卡咬负荷PB;当负荷进一步增大,达到D点时,边界润滑状态失效,四球接触处出现了烧结,相应的负荷值为最大烧结负荷PD。

图2 四球机的磨损—负荷曲线

为了实际考察应用PB值判别齿轮油承载性的可行性,我们从可靠的专卖店收集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GL-5齿轮油(国内油13个,编号为C1-C13;国外油5个,编号F1-F5),包括长城、七星、海牌、南海、飞天、Mobil、Esso、Catex、Shell等,分别送往国内的权威测试机构进行测试,这些单位是: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研究院、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研究所、大连石化公司研究院、南京汽车研究所和长城润滑油集团公司研究所,进行油品的PB值测定,考察这些油品的PB值是否大于100kg,以及测定的再现性。考虑到国内大多数汽车制造厂测定的惯例,试验条件用GB/T3142法,即转速为1450r/min,测试温度为室温,钢球为GB308II级。有关的测试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1)对于中国市场知名品牌的GL-5齿轮润滑油,半数左右其PB值小于100kg,说明PB值本身不能代表承载能力。(2)不同实验室(lad)之间的测试结果,对于个别油品其再现性有超出国际规定的30%,缺乏可比性。可以认为,不同实验室测量者本身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试的,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钢球的生产批次不同,造成其材质有差异,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再现性。

3 讨论

有人认为PB点为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临界点,也即在该点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膜将达到极小值,负荷再增大,该膜就将破裂,B点后反映了油性剂或减磨剂的贡献。本文认为,AB点之间不可能是弹流润滑,只可能是薄膜润滑或边界润滑,否则不可能有磨痕。AB段的前面部分可能是有序膜起主要作用,后半部分边界吸附膜起主要作用。BC之间是吸附膜逐渐消失、化学反应膜逐渐形成的时期;CD之间是化学反应膜起作用的阶段。所以PB代表有序膜的终止点。只有这样,才能解释PB与油性剂、极压添加剂的加入有关,这些添加剂的极性,可能增加了有序膜的厚度。PD值的大小,代表了化学反应膜的形成难易和抗磨性能,PD值高,表示化学膜失效的温度高。但反应膜润滑是以腐蚀磨损为代价的,但若腐蚀性太强,将影响其抗磨性。

齿轮油的承载能力是指其保护齿轮在高载荷下工作而无擦伤、咬合、焊接或其它高磨损症状的功能。根据图3~6的四球机测试结果,显然仅PB或PD一项不能作为评价油品极压性抗磨性能的指标,例如,PB值高的油品,其PD值和抗磨作用并不一定好。利用四球机全面估算齿轮油极压抗磨性能的程序应为:(1)测量PB,并计算在PB以前的比压力PS(单位面积承受的负荷),从而可以给出该齿轮油可以承受多大的压力范围;(2)测量PB以前某个负荷下的长期磨损值(磨斑直径,Wear Scar Diameter),从而给出在工作负荷区的磨损量;(3)测量PD,报出该油品的最高工作负荷。由这三个方面可以预报该油品的最佳工作负荷区。

图3 不同润滑油的磨损—负荷曲线

图4 负荷与压力的关系

图5 四球机中摩擦系数与负荷的关系

图6 负荷对磨痕直径的影响

从纳米纽擦学的角度来看,用四球机测试结果预测车辆齿轮油承载能力还应该注意:

(1)由于PB和PD都跟添加剂与钢球之间的有序膜形成、化学吸附和反应有关,若实际齿轮与钢球的材质不同,势必导致润滑油在两种摩擦副上的作用不同,从而不存在对应关系;

(2)如果在某一负荷下,四球机所测得的磨痕几乎为0,标志着四球处于弹流润滑状态。但不能由此推论处在同样负荷下的齿轮也处于弹流状态,即两种摩擦副之间的弹流条件没有关联性。这是由于两者的接触方式不同:钢球为点接触,而齿轮是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条件:λ(油膜厚度/表面粗糙度)=h/(δ21+δ22)0.5≥2~3

式中:h为最小油膜厚度,δ1和δ2为两摩擦面的均方根粗糙度。

对于球体摩擦副,点接触区的最小油膜厚度方程:

h=1.83RG0.49U0.68W-0.073

对于齿轮摩擦副,线接触区的最小油膜厚度方程(Dowson公式):

h=2.65RG0.54U0.70W-0.13

式中U为速度参数,G为材料参数,W为载荷参数,R为当量曲率半径。

可见,λ与接触区内的粗糙度、速度、材料和载荷等参数都有非线性的关系,而且点接触和线接触时最小油膜厚度h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导致两种摩擦副条件下的弹流条件没有可比性。

所以, 如果条件许可,尽量用与实际齿轮相同材料做成的四球,包括粗糙度的要求,这样四球机的测试结果将能较准确地估算油品在该类齿轮上的承载能力。

4 结论

(1)从实际应用来看,把PB值是否大于100kg作为衡量油品好坏的指标是不恰当的,许多知名品牌的GL-5齿轮油PB值未达到100kg。

(2)PB测定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重现性不好,难于作为一个互相比较的指标。

(3)理论上已经证明PB值不能表示齿轮油的承载能力,在实验室评价手段有限的条件下,至少应从PB、PS、PD和WSD四方面才能推测车辆齿轮油的承载能力,尽量用与实际齿轮相同材料做成的四球,包括粗糙度的要求。

(4)提出一套估算齿轮油承载能力的方法,可根据四球机试验中单位球体面积承受的负荷区,预报该齿轮油的最佳工作负荷区,在实际选择齿轮油时根据齿轮的啮合压力来要求油品在四球机试验中应达到的比压力PS。

建议使用日邦润滑油高磨抗压油

怎么样做好昆仑润滑油的销售?

我建议你多了解汽车,清楚汽车什么部位需要什么润滑油,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润滑油的润滑机理,了解SAE,API这些基本概念,了解其它品牌润滑油的优劣,相信你掌握这些知识后,在润滑油销售过程中肯定游刃有余。 "润滑油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原本“藏在深闺少人识”,自去年3月份统一润滑油巧借伊拉克战争开展行销,11月18日统一、长城、昆仑三大润滑油纷纷在央视广告招标会上高价中标后,润滑油一夜之间变得万众瞩目。 目前,长城、统一、昆仑三大国产润滑油的广告同时在CCTV-1黄金时段播出,同为润滑油品牌,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广告传播,三者之间的可比性就比较强。本文从品牌发展战略、营销渠道建设、广告诉求与表现三个方面,对长城、统一、昆仑三大国产润滑油的传播攻略进行比较与分析。 表现:传播策略一重高端,二重投放 广告大师奥格威有言:每一则广告都要为品牌印象的积累服务。因此,在比较三大润滑油的最新电视广告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他们各自的品牌发展战略与营销策略。 品牌发展战略:都往“高”处走 在国内润滑油市场,中低端产品的利润极其单薄,导致国内品牌占据了润滑油市场4/5的大饼,却只得到了1/5还不足的利润。在这种形势下,2003年后长城、昆仑、统一不约而同选择中高端作为品牌发展方向,也就不足为奇。 中石化在润滑油发展战略上实施“品牌整合”战略,自1998年以来,先后将古塔、环球、一坪、海牌、南海牌等几个市场份额不大的品牌转入“长城”旗下,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张秀甜表示,从2004年开始,公司把各个品牌全部统一到“长城”旗下的工作将全部完成。 与长城完全不同,中石油在发展昆仑品牌的基础上,并没有放弃老品牌,“除‘昆仑’外,我们原先还有3个名牌:七星、飞天、大庆,以飞天和七星为主打,大庆物美价廉用以夺低端市场,基本上形成了覆盖中国整个市场的一个品牌架构。”昆仑润滑油总经理廖国勤告诉记者。 统一的品牌战略也是往高端发展,“我们不仅要做第一品牌,而且还要做成高端润滑油专业制造商。”统一润滑油总经理李嘉说。 营销渠道建设:加油站与经销商各有侧重 “得渠道者得天下”,这是国内很多企业的共识。三大润滑油品牌都非常重视营销渠道的建设,都讲究精耕细作,又各有侧重。 “渠道就是力量,长城没有理由不倚重加油站的终端支撑。”长城润滑油公司皮定福主任告诉记者。2003年,长城润滑油北京、上海、武汉、重庆、茂名等五大销售中心相继浮出水面,2.8万多家中国石化加油站的产品推进、汽车连锁养护中心的相继落成,强化了“长城润滑油”的品牌地位。根据长城方面的,2004年要把终端层面融入汽车服务价值链,最终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汽车养护服务。 昆仑也在强化其渠道建设。“我们做昆仑品牌首先从中端网络做,一是加入所有的加油站;二是进入所有城市的汽修、汽配厂;第三是OEM。我当时有一个想法就是,基本上消费者想选择‘昆仑’产品的时候,一转身就能看见。”昆仑润滑油总经理廖国勤如此阐释其渠道策略。通过对市场终端的调查,昆仑发现润滑油市场真正的终端和权威,恰恰来自于换油工这样一个多数来自农村的城市弱势群体。于是,昆仑不仅专门成立了昆仑换油工人俱乐部,还为他们举办如象棋比赛等联谊活动。 统一润滑油总经理李嘉认为,润滑油这个行业一定要与消费者面对面地交流。为此,统一在全国有614家配送中心,两万多零售商和终端用户,他们的管理系统也是直接管理到零售商一级,实现与客户一对一的沟通。 对于很多人看好的加油站渠道,李嘉并不看好,“因为加润滑油一定要有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但目前中国的加油站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消费者认为加油站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往往加完油就立即离开,所以停留的时间很短,因此这不是一个好渠道。”据了解,“统一”在全国建立了拥有1300家一级经销商、13000家二级经销商、产品直达县级市场的庞大销售网络。 广告诉求与表现:或重形象、或重内涵 1月21日(除夕)19:58,春节联欢晚会前,张艺谋亲自执导的长城润滑油广告“风云篇”首度亮相央视黄金时段。“请注意,这则广告的定位为长城润滑油品牌形象广告的气势篇,而不是很具体的产品广告。”长城润滑油公司皮定福主任对记者说,“这则广告就是要让受众对长城润滑油、对中石化有一个强势的印象,而不奢望受众记住我们的产品。” “一种无声的力量,让动力更加激扬”,皮定福这样解释张艺谋版广告片的意旨。“风云篇”展播之后长城顺势推出的将是“品质篇”广告,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风云篇”是气势上掘人,肆意张扬;而后者打的是品质牌,务实内敛。“品质篇”在央视露脸的时间将是3、4个月后。 在广告诉求上,昆仑润滑油的独特主张是“关爱”,但昆仑始终并没有拿关爱来直接吆喝,而是追求一种细腻的感觉,不那么直白。昆仑认为,关爱是一个长期的诉求点,是品牌的内涵。 在具体的广告创意方面,最初昆仑的首轮广告以塑造企业实力与形象为主,大漠风光,钻井,油车,飞机,蒙太奇式的手法拍摄给人以大片的震撼感,于气势磅礴中,使人产生民族当自强的联想;而“陀螺篇”广告则用快速旋转的陀螺来表现润滑油的功效,其灵性手法不亚于欧美大石油公司的广告设计;即使是最短的5秒广告“一路上有你”,也没有直接提及关爱。三版广告风格各异。 “我们的广告一定要表现品牌的差异,因为统一的产品定位是与其他品牌不同的。”统一润滑油总经理李嘉所指的不同,主要在于统一一定要做高档车用润滑油,“所以,我们的广告中没有油田,没有挖油机,有的只是司机、汽车和消费者的感受”。据记者了解,目前统一所做的“认证篇”广告,通过“统一润滑油是通过保时捷、宝马、大众这三种好车认证的好油”这一事实,来证明统一润滑油才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专业好油,这则广告是由台湾人拍摄、在香港完成的后期制作. 点评:润滑油广告一没个性,二没主张 长城、昆仑、统一三者的广告由于有高昂的制作费作为支撑,三个品牌所展示的电视广告无论在感染力还是画面质量方面都是成功的。 长城润滑油“风云篇”广告借助风云推移、变化万千的气象,传递润滑油的内在动力,把润滑油的保护作用表现得较为完备。但从策略角度而言,这样的主题实际上没有差异性,它其实还是在讲润滑油的一个共性的主张,显得没有力度。如果没有广告片中的文案,消费者可能会误认为是发动机的广告。 昆仑润滑油在广告表现中也用气势磅礴的画面,与中石油这样的坚强后盾联系起来,给人值得信赖的感觉。而另一版本广告“陀螺篇”则用快速旋转的陀螺来表现润滑效果。这种互补的广告方式对于丰满品牌是一种不错的策略。但第一版广告全篇归根结底是在交待品牌出身以及应用范围,是在向消费者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而这个事实实际上可以用“中石油出品”去完成。“陀螺篇”主题倒是较为明确,但实际上也是在表达一个产品共性的特征———润滑,没有建立昆仑润滑油专属的差异点。 当然,昆仑润滑油在建立品牌的初期就制定了品牌的核心价值———关爱,这非常值得称赞,但广告表现与品牌价值相左,以及拍摄这种应急的广告都十分遗憾。 对于一个没有强大背景支持的新品牌而言,统一润滑油的“认证篇”广告,通过“统一润滑油是通过保时捷、宝马、大众这三种好车认证的好油”这一事实,来证明统一润滑油才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专业好油,是一个较为正确的策略方向,从策略、表现到执行各方面都还算理想,而且主题较为明确。 但笔者认为,统一的品牌亮相广告“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体现了一种关怀以及人文品牌个性,这种个性和联想在消费者中形成了很深的印象,如果在接下来的广告中甚至“认证篇”广告中能体现这种人文关怀,对于建立统一这个品牌的价值以及个性都会有好处,从这一点来讲,“认证篇”广告实际上是很大的一次浪费。 要打动消费者,需要靠品牌的主张,从现在这三个品牌的广告传播中我们看不到这种主张,看来塑造强势品牌不应只是一句空话,需要分步骤扎实做好工作。

哪几个机油品牌比较好啊?

机油品牌比较好的有:壳牌、美孚、嘉实多、道达尔、福斯。

1、壳牌

荷兰/壳牌集团(简称壳牌集团)是由荷兰石油公司与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于1907年合并而成的。时至今日,壳牌集团的业务已遍布全球130个国家,雇员总数近10万人,业务更是涉及勘探和生产、油品、化工、天然气和发电以及可再生,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不仅在中国的天津,浙江和湛江投资建立了三家汽车机油品牌润滑油调配工厂,而且积极参与合作的中国大型原油勘探项目,如南海项目。

2、美孚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它成立于1866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并创造佳绩,是润滑技术的世界领先者,生产了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油,在汽车发动机油研究中投资超过15,000,000美元。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埃克森美孚公司凭借着卓越的标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3、嘉实多

嘉实多是世界公认的润滑油专家,是他在1899年建立了专业的润滑油公司-嘉实多,并确立以技术先锋、获胜、热诚与、卓越表现为公司的核心价值。直到今天,这些价值仍能代表嘉实多,而且是使嘉实多成功的核心力量。

嘉实多是世界公认的润滑油专家,生产其他对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影响的润滑油,例如天然气开、发电、运输业、工程机械车辆、冷冻、金属加工、塑胶、以及海运和一般工业所用的润滑油。

4、道达尔

道达尔公司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在全球超过110个国家开展润滑油业务。2003年5月7日全球统一命名为道达尔,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旗下由道达尔(TOTAL)、菲纳(FINA)、埃尔夫(ELF)三个品牌组成。

该公司是1998年11月法国道达尔公司与比利时菲纳石油公司(FINA)合并,及2000年3月道达尔菲纳石油公司对法国埃尔夫公司(ELF)购并这两次交易后的产物。 该公司在2008年《财富》500强排名榜单。

5、福斯

创立于 1931 年的德国福斯油品集团,总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曼海姆市,历经七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润滑油制造商,专业研制、生产、销售各种汽车机油品牌、摩托车油、工业润滑油及特种油脂。

作为著名的全球性跨国公司,德国福斯油品集团已在世界上 80 多个国家建立了近 100 家子公司,通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员工的不断努力,福斯在国际润滑领域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被誉为全球润滑专家。

机油选购技巧:

机油的选择是很讲究的,车主选择机油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最高和最低气温、车辆的档次及车况来进行选择。若选用了粘度过大的机油,会增加运动阻力,影响发动机功率;若选用了粘度过小的机油,保证不了润滑质量,会加剧发动机磨损。

对于磨损已较严重,各配合间隙已较大的发动机,可选用高一级粘度的机油,以加强配合件的密封性能。简单点说,就是新车选择稀一点的机油,而公里数较高的车使用粘稠度高一点的机油为佳。

选择机油并不是越贵的机油使用效果就越好,如果你实在是拿捏不准,可以参考汽车的《使用手册》选用,肯定不会出错。但有一个原则要必须遵循,就是选择机油可以提高档次,但是不能降低。

比如原厂装车油是全合成机油,10000公里换一次油,你不能选择矿物油,5000公里一换,这显然是不太合适的。总之,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