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涨的影响_油价飙升是宏观还是微观
1.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3.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解释一下石油价格中地板价格和天花板价格的含义及影响
4.石油价格上升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什么,其次,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 ,即与经济问题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元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对应的单个值的决定,解释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相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化来解释如何充分利用资源的经济理论。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同的是、的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这是、解决的问题。微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研究方法为定量分析。宏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2)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为总体分析。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上述方面存在差异。然而,作为一套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又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它们是整体和由整体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对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以一定的微观分析为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表现在生活中你能感受到一些现象,比如失业率、通货膨胀、外部性、价格弹性、供求关系等等。
宏观经济学是指整体的现象,如GDP、生产率、银行、进出口、汇率、开放型经济、经济波动、货币政策等。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您好,详细的解释如下:
油价涨幅虽然每次只是几毛钱,但是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
首先,油价涨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交通费用。在现代社会,私家车拥有量越来越高,汽车油费是每个车主必不可少的开支之一。一旦油价上涨,人们的通勤费用将随之增加,对家庭经济产生一定的压力。在家庭预算中,交通费用通常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油价的微小涨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们的经济负担。
其次,油价上涨还会引发通货膨胀。油价上涨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这将直接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因为石油是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能源,涨价会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而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当物价上涨时,人们的购买力将下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
此外,油价上涨还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连锁反应。高油价通常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由于石油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油价上涨会导致进口成本上升,从而使得国家贸易逆差扩大。同时,高油价也会带动能源行业的发展,促进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投资。然而,在能源结构尚未调整到新能源比重较高的情况下,油价上涨可能导致国内经济的不稳定,甚至引发就业问题。
因此,尽管油价每次只有微小的涨幅,但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压力和宏观经济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这解释了为什么大家对油价上涨反应如此激烈。
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石油价格直接向国内价格传导和世界经济增长因油价上涨而放缓间接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来体现。大多数专家都认为目前的油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比较有限。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如果世界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40美元,中国经济2005年的增速将降低o.8个百分点,物价将上升o.5个百分点。国际能源组织预计,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中国GDP增速将降低0.8个百分点,物价上升o.8个百分点。摩根斯坦利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每上涨1美元,中国的GDP增幅将损失0.06个百分点。中国国家统计局测算,如果原油每桶上涨10美元,持续一年的时间,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大约是0.3到0.4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在我国能源总体偏紧和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国际油价波动的冲击应引起高度关注。
首先,我国已成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较大。2003年,我国消费原油日均553.48万桶,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进口原油9112.6万吨,同比增长31.3%,对外依存度达35.0%,成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2004年1—9月,进口原油9031万吨,增长34.4%,预计全年进口原油量将为1.2亿-1.4亿吨,同比增加3000万~5000万吨,我国原油需求增量在世界原油需求增量中占到35%-40%,是世界原油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国内供需缺口扩大和进口依存度提高将使我国经济对国际油价的波动更加敏感。
其次,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决定了我国经济将受到大于工业化国家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重化工业化时期,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并且能源的利用效率也不高,高耗能的特征还很明显,国民经济对能源的依赖还较大,因此,油价对经济的冲击程度将大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经济增长如果因高油价的冲击而放缓,势必对我国外贸产生直接的负面作用,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
第三,我国石油市场的不完善,石油储备不足,石油供给安全和价格安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将影响着我国抵御国际油价波动风险的能力。
综合分析,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将不可低估。虽然目前油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不十分明显,但在我国能源总体偏紧的背景下,一些问题已有所显现,如油品紧张加剧(珠江三角地区已出现汽油、柴油油源紧张,有近乎断市迹象)、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压力日益加大(2004年国家已经三次调高成品油价格),以及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增大等。具体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宏观层面看,如果高油价持续时间较长,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会放慢,世界贸易增幅也会相应回落,进而冲击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从微观层面看,由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较低,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出口企业成本,而出口企业却难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转移成本,这将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进口油价的上涨必然会增加原油、成品油的使用成本,带动煤炭、天然气等价格上涨,并导致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合成橡胶等下游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增加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在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幅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原材料、燃料价格的上涨更容易推动整个价格水平的上升。三是影响居民消费。油价的高涨势必将影响到居民对汽车及相关商品的消费,最近几个月汽车销售量的下降就与油价上涨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应及早关注国际油价走势,完善我国石油安全保障机制,有效做好防范国际油价上涨的预案。
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解释一下石油价格中地板价格和天花板价格的含义及影响
供给冲击给宏观经济带来的相关影响。先说一下什么是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指的是,原油的生产率发生了相关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油的开采量产生变化,生产率的变化从而总的出口率或者资源率下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供给下降和生产率同时影响了油价上涨得变化。
油价上涨会带来的连锁反应的影响。前面我们说过油价上涨的影响会带来连锁反应,具体包括,油价的上涨会让其他的替代品上涨,例如煤炭和天然气的价格上涨,甚至还会影响着不相关的产品涨价。同时油价上涨的影响带来最大影响是使粮食的价格飞速上涨,有些小伙伴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作用于粮食方面。其实啊,油价的上涨也会迫使化肥等相关产业不断的涨价,而生产率低的农民就会被迫中途放弃粮食的种植,同时会导致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增大,所以粮食的物价也会上涨。
油价的上涨还会带来总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了经济的下降。例如伊朗石油都通过把石油价格降低来获得利润,拯救国内的经济增长。
油价的上涨还会带来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根据需求量的不同,可能会使经济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或者是盈利率的降低,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所以油价的上涨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找到应对方法也是极其的重要的。而应对的方法要记住以下几点:
减税让人民的生活压力,让人民快速就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油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同时造成失业率的急速上涨。所以提升就业率,这也是上世纪美国通货膨胀应对的方法之一。
补贴油价。补贴油价能使一部分的经济趋于稳定,同时也可以很快的使油的需求不再这么紧张。
让市场价格发挥它的唯一性。就是让市场的统一定价才可以让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是当前最实用的资源配置途径。同时鼓励人们进行寻找可替代的能源,这样才能让市场和人们的双双作用下实现需求量的稳定。
综合来看,油价上涨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对于市场上的,还有人民生活上的,都有着或或少的影响。所以做好宏观和微观调控才可以有效的解决油价的上涨。
石油价格上升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2016年以前是没有天花板价和地板价一说的,直至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调控上限(天花板价)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地板价)为每桶40美元。
即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炼厂端可能产生的超额利润将计提风险准备金,央企由财政部征收,地方企业由地方征收。国际油价在40-130美元区间,汽、柴油零售价格随国际油价同涨同跌,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
扩展资料按照现在的油价走势,短时间内,至少几个月或者半年之内,油价是应该不超过130美元的,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石油存储量是有限的,每开采一点,石油资源就少一点,最后总有面临枯竭的那一天。
所以长远来看,原油价格肯定是一路看涨的,超过130美元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除非近几十年之内,能够发现一种高效新能源,完全替代石油。
我国的石油产量在380万桶/日左右,2019年我国的原油进口超过5亿吨,相当于1007万桶/日,进口石油是我国自产石油的两倍多。目前,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
石油价格上升,除了对产油国经济利好之外,对进口原油的国家利空影响更多。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桶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其中发展中国家减少0.75个百分点。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表现为外汇支出增加、净出口减少,进而降低GDP增长率,并拉动物价上涨。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品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危险:一是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危险。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国际收支出现困难,进而降低其进口能力。
国际油价上涨也将对我国能源政策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
高油价促使人们在可替代能源中进行选择,由于消费刚性作用,洁净煤、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供选择的品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但能源结构的跳跃式发展势必增加能源供应系统成本。
由于石油价格处于高水平,石油消费者必然采取措施节约和替代石油,对促进提高能源效率、节约石油资源具有积极作用。
高油价促使世界各国进一步增强对石油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因此我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经营风险增加,成本上升。
高油价使我国增加石油储备大大增加了储备成本。油价每上涨10美元/桶,储备油采购支出就可能增加上亿美元,油价高于一般的价格预期,为我国增加石油储备带来了一定困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