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黄金市场现状及发展

2.最近金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3.金价2022年会跌到1500美元吗?

4.如何理解货币的价值 兼评为啥黄金会涨

5.黄金降价了吗最近多少钱一克

浅析黄金市场现状及发展

美国金价格_美国金价1900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全球黄金饰品需求较大

黄金十分珍贵,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低,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相对较广,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秘鲁、中国、加拿大、乌兹别克斯坦等使目前世界查明黄金可控制的基础储量最多的国家。其中,我国黄金可控制的基础储量为2000吨,位居世界第八位。

黄金兼具商品与金融工具的双重特点,其需求可分为黄金饰品需求、投资用金需求、中央银行需求和工业用金需求四大类。从全球黄金需求的分布来看,黄金饰品需求和投资用金需求所占比重较大。2019年全球黄金饰品需求为2107.04吨,投资用金需求为1271.70万吨,中央银行需求和工业用金需求分别为650.32吨和326.62吨。

全球矿产黄金为主要供应源

黄金的供应主要由矿山生产黄金、再生金和生产生对冲额构成,其中矿上生产黄金是黄金供应的主要来源。2019年全球矿山生产黄金3463.67吨,占黄金总供给的72.52%;再生金产量1304.11吨,占黄金总供给的27.30%。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矿产金总产量达到3300吨,其中,黄金产量过百吨的国家合计10个,分别为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加纳、秘鲁、墨西哥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些国家黄金产量合计约为2030.23吨,占2019年全球矿山黄金总产量的61.52%。

全球金价大幅上涨

2005年起,国际黄金价格持续上行,至2011年9月达到19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后,此后至2013年4月中旬,国际金价在1500美元/盎司至1900美元/盎司之间的区域波动。2013年4月中旬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前景预期及美国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际黄金价格出现下跌,由2013年4月上旬的1560美元/盎司左右一路下跌至2013年末的1200美元/盎司左右,此后国际黄金价格在1100美元/盎司至1300美元/盎司左右宽幅震荡。

2019年度,国际黄金价格自年初以1282.40美元/盎司开盘,6月起黄金价格开始向上突破,2019年9月4日达到1,557.03美元/盎司,年末收于1,517.10美元/司。2019年度国际黄金平均价格为1395.60美元/盎司,同比增长9.84%。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球央行启动新一轮宽松政策,利率下滑降低了黄金持仓成本,黄金作为对冲通胀和风险的工具受到市场追捧,全球更多的避险资金进入黄金市场,国际金价达到1732.43美元/盎司,国际金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山东省黄金储量最多

我国黄金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金矿分布较广,类型较多。从金矿特点来看,主要以岩金为主,伴生金比重较大,难选冶金矿占比较高,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根据《中国黄金年鉴2019》,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有黄金查明储量报告,黄金查明储量200吨以上的共有18个省级行政区,黄金查明储量合计为12845.55吨,占全国黄金查明储量的94.19%,其中四川地区黄金查明储量为458.40吨,占全国黄金查明储量的3.36%,位居第十一位。

我国黄金市场近年来消费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其中2013年黄金消费量最高,达到1176.40吨。2019年我国黄金消费量为1002.78吨,同比下降12.91%。2019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国内黄金消费疲软,尤其随着下半年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黄金首饰消费出现下滑,未能延续上半年同比增长的趋势。

我国黄金消费量主要来源于黄金首饰用金、金条及金币用金、工业及其他用金等,其中黄金首饰用金、金条用金成为黄金市场消费用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我国黄金首饰用金量为676.23吨,金条及金币用金量为225.80吨。

黄金产量连年下降

近年来,随着国家先后出台环保税、税政策、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内矿业权退出、矿业权出让收益政策、氰渣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矿山枯竭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黄金矿山企业减产或关停整改,2017年度黄金产量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2017年全国黄金产量为426.142吨,与2016年相比,减产27.344吨,同比下降6.03%。2018年全国黄金产量为401.119吨,与2017年相比,减产25.023吨,同比下降5.87%。2019年全国黄金产量为380.23吨,与2018年相比,减产20.89吨,同比下降5.21%。虽然产量持续下滑,但中国黄金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黄金行业积极响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经历由规模速度型向高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受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国内黄金价格与国际黄金价格变化的时间点有所区别,但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波动的整体趋势一致。从历史数据来看,2006年以前黄金价格相对平稳,涨跌幅度相对不大。2006年以后,黄金价格进入快速上涨阶段,虽然期间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跌,但整体仍是上涨趋势,2011年9月国内Au99.95黄金价格最高涨至396元/克。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美元走强,黄金价格开始回调,但仍保持在高位。进入2013年后黄金价格出现快速下跌,2014年10月黄金价格跌至最低点172.90元/克,之后在低点徘徊,进入2016年后Au99.95黄金价格出现上涨,由年初的220元/克左右涨至2016年7月的290元/克左右,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黄金价格较为平稳,维持在270元/克左右。

2019年度,上海黄金Au99.95黄金以年初283.80元/克开盘,2019年8月29日和2019年9月5日达到最高点360.00元/克,年末收于342.57元/克,年加权平均价格为308.84元/克。

最近金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金价大涨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经济不稳定:当经济不稳定时,许多投资者会转向黄金等安全避风资产来保护自己的资产。

2. 货币政策:如果央行降低利率或进行大规模货币印刷,金价可能会上涨,因为人们会转向黄金等有限的来保护自己的财富。

3.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可能导致金价大幅上涨。例如,战争、恐怖主义、贸易战、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金价上涨。

4. 投机和需求:如果投机者和持有者对金价上涨有足够的信心,那么他们可能会购买更多的黄金,导致金价上涨。此外,需求的增加也可能导致金价上涨,例如,工业用途、珠宝需求等。

黄金的价格和市场走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全球经济形势、通货膨胀、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等等。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黄金,请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市场动态和预测未来的走势。同时,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金融顾问,咨询他们的专业意见也是很重要的。最终购买黄金是否合适,需要根据个人的财务情况和投资目标而定,不建议凭借推测和盲目跟随市场行动。

金价2022年会跌到1500美元吗?

2022年金价不会跌倒1500美元。

据纽约黄金期货价格显示,自2022年1月1日到12月31日,纽约金价最低报价为1618.3美金,不低于1500美元。

2022年11月以来,金价走势较为强劲,月线已经三连阳,价格接近1900美元。2023年金价是否能够跌破1500美元大关,还是未知数。

如何理解货币的价值 兼评为啥黄金会涨

今年以来,全球一片哀鸿遍野,美日欧股市跌幅普遍在10-20%,A股跌幅超过20%,但是有两大资产表现特别亮眼,一个是黄金,一个是日元,以美元来衡量,黄金今年上涨了16%,日元上涨了6%。

我们在节前2月5日的点评报告《如美国不加息,谁最受益?》中明确指出,对于金融市场而言,美国加息延后是安慰剂而非,最受益的资产是黄金,“换美金不如买黄金”!而在此前1月份报告《为什么总是亏钱》中,也明确提出来在中国应该“买黄金”。问题是,为啥它们会涨、别的资产基本都在跌呢?我们为什么会对黄金这么有信心呢?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看似突兀,其实都有着必然的逻辑,而本文的核心是试图理解货币的价值,去发现货币升贬背后的规律,以及对投资的启示。

一、货币的价值由供需决定、日元和黄金的供给没有大幅增加

黄金和日元其实是最近几年不太受待见的两类资产,黄金自从11年见顶以后价格几乎腰斩了一半,而且自从美联储加息喊话以来,几乎每喊必跌,在15年末一度跌至1000美元/盎司左右。

而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破灭了20多年,日本的明星企业索尼连年亏损,夏普也可能会更名改姓,在多年的停滞增长之后,大家对日本经济也失去了关注的兴趣。

但单纯就货币而言,其实黄金和日元都是长期上涨。

我们知道世界货币体系最早是金本位制,后来进入到央行主导的纸币时代,英镑和美元先后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目前在全球占霸主地位的美元最早也是和黄金挂钩的,而且在20世纪一直挂钩了70年,到11年实在撑不住才由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

在11年时黄金兑美元是41美元/盎司左右,而最新价格是1200美元/盎司,过去的50年大约上涨了30倍。这意味着如果不考虑利息的话,黄金绝对是长期最保值的货币,因为它兑美元也一直在升值。

再来看日元,10年代时1美元可以换300日元,但目前1美元只能换110日元左右,也就是过去的50年日元大约涨了3倍。

而无论日元还是黄金,作为货币而言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多年来供给几乎没有大幅增加。

首先来看黄金,其唯一的来源就是金矿的生产。1900年时全球黄金的年产量是300多吨,而到2015年大约上升到3000吨,过去100年的年产量增加了10倍左右,好像增加了不少,但是平均到每年其实只增加2%左右。

如果把黄金看做一种货币的话,其实黄金产量就相当于每年新增的货币,而真正决定货币价值的应该是货币总量,也就是黄金的总存量。

在2015年时,全球黄金总存量大约是16万吨左右,当年3000吨产量相当于存量的2%,而过去100年的黄金产量的大致增加速度也就在1-2%左右,平均4、50年左右才翻一番。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1966年全球黄金的总存量大约是7.6万吨,而到现在大约上升到16万吨,过去50年只增加了一倍。

再来看日元,在10年代初的时候日本广义货币M3大约是100万亿日元,而最新的2015年大约是1200万亿日元,过去的50年增加了10倍左右,貌似比黄金的供应增加要多很多,但是在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以后,从1990年到现在日本的广义货币M3几乎没有任何增加。

最后来看美元,在70年代初的时候美国广义货币M2总量是6000亿美元,到最新的2015年末上升到12万亿美元,过去50年翻了20倍,比日本多一倍,比黄金多了10倍,这也就意味着单纯就供给而言,美元供应的增加远远超过日元和黄金,因而日元和黄金相对于美元的长期上涨至少是有供给约束支撑的。

二、货币超发会导致贬值

历史上,所有的货币崩盘都与货币超发有关。

比如最近有媒体报道委内瑞拉最近用36架飞机从国外的印钞公司进口钞票,其货币玻利瓦尔在“Dollartoday”的最新价格是1美元兑1000玻利瓦尔左右,而官方的标价是1美元兑6.3玻利瓦尔。

而委内瑞拉货币贬值的原因就在于货币超发,其广义货币M3在14年初只有1万亿玻利瓦尔,而到15年末已经超过4万亿玻利瓦尔,过去两年翻了4倍。而在16年委内瑞拉货币总量只有4000万玻利瓦尔,过去40年其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0万倍。这也难怪其会在2008年发行新货币,强行规定1新玻利瓦尔等于1000旧玻利瓦尔,因为货币实在是印得太多了。

另外一个案例是津巴布韦,我以前一个老同事韩总曾经送给我一张津巴布韦的货币,1后面印了多少了零我都数不清了,因为津巴布韦的货币都是以亿甚至万亿来计价,看似大家都是亿万富豪,其实都是一文不值,因为在2009年以后,津巴布韦宣布所有货币全部作废,不再发行自己的货币,而以美元等作为法定货币。

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一战后的德国,由于一战战败,德国需要支付大幅战争赔款,但是税收收入又不够,只得开动了印钞机,1919年马克发行量是500亿,到1921年上升到1220亿,1922年开始失控,当年货币发行量达到12950亿,而1923年高达496585000万亿,最终德国发行了新马克,以1新马克等于4.2万亿旧马克的比率回收了已经崩溃的旧货币,无数德国家庭数代累计的财富被洗劫一空。

如果大家研究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货币超发的案例不胜枚举,包括40年代的匈牙利、民国、70年代的智利、阿根廷、80年代的秘鲁、90年代的阿根廷、安哥拉、南斯拉夫、俄罗斯、白俄罗斯等都发生过货币超发并导致货币大幅贬值。

三、货币可以衡量价值

在经济学上,货币主要有五大功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也就是说,货币可以衡量商品的价值、可以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可以用于商品交易的支付、可以当做财富的储藏手段、部分强势货币可以用于国际商品的交换等。

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衡量商品的价值。

我们知道人类经济本质是商品经济,伴随着商品的交换也就产生了货币,最初大家都选择黄金或者白银当做货币。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技的大幅进步,商品生产越来越多,而黄金数量有限不够用了,所以开始进入纸币时代。

以美国经济为例,把物价变化剔除以后,其2015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1900年的40倍,这意味着货币至少要增长40倍才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否则的话商品价格就必须下降,而这也是在金本位时代经常发生通缩的原因,因为钱不够用了。

但是从货币来看,美国2015年的广义货币M2是12万亿美金,1900年只有66亿美金,这100多年增加了1800倍,部分原因在于物价的上升,以衡量物价总水平的GDP平减指数来衡量,2015年的美国物价比1900年上涨了22倍,再加上经济总量增加了40倍,所以货币供应量至少需要增加880倍才能够满足经济和物价上涨的需要,这和货币供应量最终增加的1800倍已经相差不远了。

再以中国为例来衡量,把18年当做100的话,2015年的GDP实际总量大约是3000,增加了30倍,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总水平增加了6倍,也就是说商品数量和价格总计增加了180倍。但从货币角度来看,18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大约为1500亿人民币,到2015年增加到139万亿人民币,增加了940倍,远超了180倍的经济和物价增长需要。

四、货币不创造价值

如果货币超发了,能够创造价值吗?答案其实是一目了然,是不可能的。

以当时的魏玛共和国为例,1923年的货币超发了那么多,但是当年的工业生产只有1913年的54%。委内瑞拉最近两年货币增长了4倍,但是GDP已经连续两年萎缩。

再来看美国,08年以后美国启动了3次QE,成功地保住了货币增速,金融危机后7年内美国货币年均增速在6.5%左右,与过去100年的平均增速相当。但是从经济增长而言,过去7年美国GDP年均增速仅为1.4%,远低于过去100年3.4%的平均增速,这也意味着过去7年美国的货币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而是超出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在日本泡沫经济沸腾的80年代,年均货币增速达到10%,远超6%的历史平均增速,但是GDP增速只有4.4%,与过去历史上4.2%的平均增速相当,这意味着当时日本的货币增速也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而以中国为例,同样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在09年启动了4万亿,其效果是当年的广义货币M2增速达到了27.7%,09-15年的货币平均增速维持在16.5%,与过去20年基本相当,但是过去7年中国GDP年均增速只有8%,远低于过去20年10%的平均增速。从年度来看,过去5年的广义货币M2增速维持在14%左右,但是2011年时的GDP增速还有10%左右,而到了2015年GDP增速只有6.9%,说明我们虽然保住了稳定的货币增速,但是保不住经济增速。

五、货币超发会产生各种泡沫

如果货币超发,而经济又没能同步增长,那么一定会体现为价格的上涨,体现为各种泡沫。

大家最熟悉的是物价上涨。

比如说魏玛共和国、民国时期、包括津巴布韦等等,都发生过背着一袋子钱、只能买一粒米的故事,因为物价涨疯了、可能隔一天就会涨一倍。

在世界经济史上,70年代是著名的滞胀时代,那10年的美国货币总量增加了2.5倍,但是经济总量只增加了40%,所以10年之内的物价也大致翻了一倍。

另外一种就是资产价格的上涨。

比如大家在wind上看委内瑞拉的股市,几乎每年涨幅都牛冠全球,在2012年的时候只有100点,现在是接近15000点,涨了150倍。

还有当时的魏玛共和国,以马克衡量的股市在1923年涨了数亿倍。

这些是显而易见的泡沫。

还有一些泡沫当时不明显,但事后影响深远。

比如日本泡沫经济的80年代,股市最多的时候涨了6倍,全国地价涨了1倍、6大都市的商业地价也涨了6倍,均远超同期经济增速,结果后来泡沫经济破灭,股市、房市20多年没涨,最多的时候也都是跌掉了80%,经济也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美国96年以后的货币增速持续超过经济增速,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泡沫。最早是在2000年产生了科网股泡沫,纳斯达克指数在5年之内涨了4倍,后来在3年之内最多跌掉了80%;然后又产生了地产泡沫、全国房价在03-07年涨了27%、其中东部地区涨幅接近40%,之后泡沫破灭,房价大概跌了20%,之后就产生了次贷危机、席卷全球;

六、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股市下跌

就在日期间,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数次发生重挫,著名的网络股linkedin一天之内跌掉了将近一半,纳指目前的4300点相对于15年5200的高点已经跌掉了接近20%。

Linkedin暴跌的原因是公布业绩不达预期,而这其实是普遍现象。因为过去7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涨了3倍,道指涨了2倍多,但是实际经济大约增长了10%,算上物价上涨以后的名义经济总量大约增长了20%,金融资产涨幅远超经济增长,大量的股票价格上涨并非是业绩增长,或是靠低利率时代低价发债回购股票、做高股息率,或是靠着美丽动听的故事来支撑,但现在因为美国加息钱少了都做不下去了,所以大家会担心出现新一轮的科网股泡沫破灭。

而欧洲和日本股市的下跌同样让人瞠目结舌,大家开玩笑说以前都怪中国、现在都知道不全是咱的错了吧,其实也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头有关。

日本股市过去3年涨了一倍,但是同期的实际GDP大约增长了2%、名义GDP大约增长了5%,股市涨幅远超经济增长。

在欧洲也有类似的问题,德国股市在金融危机以后上涨了1倍,但是同期的实际GDP大约增长了6%、名义GDP大约增长了18%,股市涨幅也远超经济增长。

而这一次欧洲股市暴跌的导火索是德国金融巨头德银的业绩大幅亏损,其15年亏损了68亿欧元,是0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以致于市场担心其发行的CoCo债券利息不能偿还。而德银巨亏的原因除了此前Libor操纵案的巨额罚款之外,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其盈利依赖于交易业务,而交易业务依赖于金融市场行情,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七、对货币政策的反思,金融不是炼金术

QE最早被日本所发明,但是在日本实施的这十多年中,经济并没有任何改善,而且资本市场也长期低迷,偶尔反弹也只是回光返照。而过去20年日本的股市几乎没有增长,原因在于其GDP没有任何增长,所以金融市场就几乎没有任何表现。

我们曾经统计过美国股市过去100年的涨幅,平均大约在6%左右,和6%的GDP名义增速大致相当,也就是说长期看金融市场如实反映了经济增长情况。

即便是德国魏玛时期的股市,由于货币的疯狂超发,以马克衡量的股市涨了数亿倍,但以美元衡量的股市其实是在下跌,如实反映了经济的萎缩。

因此,历史表明金融市场不是炼金术,而是实体经济的映射,因而只有在实体经济繁荣的支撑下,金融市场的繁荣才可以持续。

在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乏善可陈,而金融市场一片兴旺发达,其主要功臣是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繁荣远超实体经济,其实也意味着泡沫在酝酿,风险在积聚。

而始于15年12月的美联储加息,其实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大家发现其实市场一直在赚货币泡沫的钱,而现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了拐点,所以大家很难再赚货币放水的钱,因此就可能会亏钱甚至亏大钱。

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已经对货币放水产生依赖,所以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的不适反应,因此大家希望央行再次放水,比如目前美国的期货市场已经预计美联储2016年不会再加息,甚至还有可能会再降息。

而对于央行而言,短期放水之下,如果经济和股市都能转好,其实是皆大欢喜,所以也愿意配合,比如日本央行立即开始紧急行动,美联储耶伦在2月份最新的国会证词中,也坦承最近的经济在放缓,国际和金融形势的动荡对经济不利,如果经济持续低于预期,那么加息的路径和幅度也会比大家预想的要低,所以也给了市场一剂安慰。

但美联储毕竟有着管理经济和金融市场100多年的经验,深知长期宽松货币政策的危害,因此耶伦在证词中也屡次提及,当前低通胀主要源于低油价、但这些因素迟早会消退,如果劳动力市场持续强劲、物价迟早会起来,而加息太晚的话,一旦经济过热可能会引发急剧的紧缩,这对经济的伤害更大。所以耶伦的讲话其实是模棱两可,也提到如果经济好于预期,那么加息的幅度也会比预期要快。

这意味着美国再次启动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其实是极小概率,未来只是加息紧缩在节奏上的区别,因而加息延后对于全球而言只是安慰剂而绝非。

八、对中国的启示:短期黄金保值、长期唯有改革

在07年以前,中国过去30年的货币增速大约是每年16%,而同期GDP实际增速大约每年10%,算上物价以后的GDP名义增速大约16%,与货币增速基本相当,所以货币增速如实地反映了经济进步和物价上涨,在资本市场上并没有显著的泡沫出现。

但是从08年开始,中国的货币增速依然维持在每年16%左右,而同期GDP实际增速下降到8%,GDP名义增速也只有11%左右,很显然货币增速明显超过了经济和物价上涨的需要,这个时候其实就产生了资产泡沫的温床。

比如A股中涨幅最大的创业板,过去3年的最大涨幅达到了6倍,但是同期盈利增长不到1倍,所以平均估值一度超过100倍pe。而A股中的主板也在15年最多涨了1倍,同期没有任何盈利的支撑,完全体现为估值的提升。

另外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房价上涨,15年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房价的涨幅都在30%以上,大家都以位置好、服务配套齐全、移民多来解释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但是这些优点在07年以前也都存在,为啥现在的房价涨的比当时还要快呢?

其实也是和股市一样的解释,07年以前货币主要给经济用,所以没有太多溢出,而从08年开始货币超发、远超经济需要,所以房地产作为最能吸纳货币的资产也最为受益,尤其是三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从日本来看,在泡沫经济时代确实六大都市涨得最多,但是泡沫破灭以后一样不少跌,所以一线并不是上涨的代名词。

因此不论是股票还是房地产,如果作为金融资产来衡量,其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实还是要反映经济增长的变化,所以涨多了就是泡沫。

而这个泡沫首先体现为货币的泡沫、带来贬值压力。比如以货币供应量M2来衡量,07年时美国M2是7.3万亿美金,中国是5.5万亿美金,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7.4,而目前美国的M2是12万亿美金,而中国的M2已经达到21万亿美金,而目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6.6,所以简单比较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货币超发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贬值压力。

所以央行会在年前最后一天发报告,特地写专题坦承,降准会增加贬值压力,言外之意就是货币超发会导致汇率贬值,反过来理解,如果想保住人民币的价值、缓解贬值压力,其实就不能大幅降准、也就意味着国内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告一段落了。

而16年以来的股市下跌,其实就是对宽松货币政策延后的反映,因为经济不好,A股一直在赚货币放水的钱。现在央行迫于贬值压力不想放水,那么大家就赚不到钱,甚至容易亏钱。而股市在经历大幅下跌之后,其实风险也在大幅释放,尤其央行的货币政策只是宽松的延后而非转向,所以看上去并非无可救药,只是无论从经济复苏还是宽松加码来看,短期找不到趋势性上涨的理由而已。

其实目前最需要担心的是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和股市其实是一样的逻辑,都和经济货币密切相关,只不过房地产的周期更长、影响面更大。我们其实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央行不再大幅放水,房价会怎么样?难道一线城市的房价会永远涨吗,万一下跌会怎么样呢?

所以我们才会推荐大家买黄金,而且是在年初就开始推荐。因为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过去的资产大多是升值的,因为受益于货币放水。但是现在水放得太多以后,汇率出现了贬值压力,所以未来要么汇率贬值,要么不再放水、资产价格难涨,不管哪种情况其实都意味着财富的受损,这个时候其实首要的任务不是财富增值、而是保值。而且在外汇管制加强的背景下,换美金并不现实,而且还给添乱,而美金也有印钞的问题,还不如买黄金,也就是我们一直讲的“换美金不如买黄金”!

黄金本身不创造价值,因此黄金的作用是保值而非增值,如果经济有稳定增长,黄金肯定跑不过有息资产。所以长期来看,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国债、股票都显著跑赢了黄金,从国内来看,1990年时的金价大概70元/克,现在涨到260元/克,其实涨幅也远比不上股市和房地产。

但是风水轮流转,其实全球过去几年经济已经没啥增长了,本来对黄金有利,但是央行的放水让大家感觉金融市场的繁荣,以为经济和盈利也很好,又把黄金地杀了一把,现在发现实体经济还是不行,而金融市场泡沫化以后要还债,所以黄金短期的保值功能特别突出。

而对于房子和股票等金融资产,历史的启示是其上涨依赖于实体经济,这也就意味着在人口红利、城镇化、出口等传统红利衰竭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从货币驱动转向效率驱动,所以提出来供给侧改革,虽然会有短期阵痛,其实也是希望降低货币依赖、下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来提高效率,而只有经济好了,金融资产才有长期繁荣的希望。

黄金降价了吗最近多少钱一克

今天,5月6日,金店金价小幅下跌,部分金店价格不变,最高下跌3元/克。金店还在520元左右徘徊。目前最高的金店是老庙和老凤祥,报价522元/克。昨天黄金价格最高的周生生今天以3元失去了第一名的位置,报价520元/克。金价最低的金店依然是中国黄金,价格为510元/克。今天黄金差价12元/克,差价较大。

各大品牌金店最新价格见下表:

今天金价小幅下跌,黄金回收价也下跌了2元/克。同时,每个品牌的回收价格也不一样。小金大致整理了几个。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下表。数据仅供参考:

说完了实物金价,再来说说国际金价:

昨日现货黄金先涨后跌,一度升至1900美元关口上方,但随后从高位大幅回落至1870美元上方,下跌37美元,最终收于1876.93美元/盎司。今日现货黄金处于震荡走势,目前在1876美元附近徘徊。

对于金价后市,有投行表示,黄金可能受到获利回吐打压,上涨趋势不会持续。

对此,FXStreet也表示,金价可能会继续大幅下跌,1890美元附近的大部分阻力都会维持,除非短暂上涨至1910美元时被清除。

此外,今晚将公布4月非农就业数据。如果就业数据强劲,可能会加剧金价的跌势。如果有进一步的迹象表明,美元多头再次进入市场,空头可能会再投资。

总体来说,短期金价仍有进一步下探的风险。但由于美国就业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局势依然紧张,金价可能触底反弹,有触底反弹的可能。但是国内金店的金价暂时很难跌破120元,大家需要注意。

相关问答:现在黄金一克多少钱

根据2020年1月10日的数据,黄金的价格为346.6元/克。

投资现状:

首先黄金投资主要分为实物黄金、黄金T+D、纸黄金、现货黄金、国际现货黄金(俗称伦敦金)、期货黄金、黄金预付款、民生金,这8种比较流行的黄金投资形式。

实物黄金,通过买卖金条,金饰等买卖实质物品上的黄金。实物金:以1:1的形式,即多少货币购买多少黄金保值,只能买涨,不能买跌,投资额大,手续和费用复杂。难在辨别真,成色。

清洗方法:

1、保护黄金饰品的光泽,可以在上面薄薄地涂上一层指甲油。

2、如果表面已有黑色银膜,可用食盐2克,小苏打7克,漂8克,清水60毫升,配制成"金器清洗剂",把金首饰放在一只碗中,倒入清洗剂,2小时后,将金首饰取出,用清水(最好不是硬水)漂洗后,埋在木屑中干燥,然后用软布擦拭即可。

3、镶宝石的戒指用冰棍或火柴棒卷一块棉花,在花露水和甘油的混液中沾湿后,擦洗宝石及其框架,然后用绒布擦亮戒指。切忌用刀片一类锐物去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