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国际能源油品质量和中石化哪个好

2.油价又涨了!中石化却在加油站卖新车“帮补家计”?

3.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4.菲律宾是个怎样的国家?

菲律宾中石化油价_菲律宾石油储量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菲律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占领,约有110万平民丧生。日本特攻机曾从马巴拉卡特的机场起飞,该国反日情绪一度高涨。马巴拉卡特市市长6日称,不应忘记战争中的牺牲,但应该向前迈进,“现在是和平年代,日本是伙伴”。菲律宾空军司令坎拉斯则对日本战机表示欢迎说,“时代变了,日本已成为相信法治的‘盟友’。”据报道,菲律宾空军当天出动4架FA-50战机迎接2架F-15战机,进行了编队飞行。

据报道,日本还派出了空中加油机、运输机和大约60名人员,不实施训练,但会同菲律宾方面进行意见交换等防务交流。此外,日本为菲律宾制造的1套警戒管制雷达正在组装,预计最快12月能够完成。这是2014年改变武器禁运政策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出口防卫装备品成品。

军事专家宋忠平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日本航空自卫队派遣F-15战机飞到菲律宾的相关基地,显然是为了加强日菲之间的军事合作,日本由此可以拓展自身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但在此之外,日本正计划逐步淘汰F-15战机,在美国的默许下,日本考虑把F-15战机送给菲律宾,因此先派2架飞机过去,让菲律宾空军来熟悉战机性能,这是有可能的事情。

军事专家魏东旭7日对《环球时报》表示,日本非常注重和菲律宾之间的防务合作,此前采用半卖半送的方式向菲律宾提供了一些巡逻艇,然后又低价出售雷达系统,都是为了和菲律宾搞好关系。此次日本航空自卫队向菲律宾派出两架F-15应该是为了探路,对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增进了解,一旦时机成熟,不排除日本会派出更多战斗机打着联合训练的旗号进驻菲律宾。“现在日本急于走向海外,尤其是日本自卫队试图在海外找到中转站和落脚点,从而支撑它在遥远区域内的军事存在,未来,不仅空中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及陆上自卫队都会千方百计在寻找展示存在。”

他认为,从目前情形看,菲律宾并未允许日本自卫队常驻,而且克拉克空军基地基础设施老化,也没有为大量先进战机提供后勤保障的能力。“后续可以进一步关注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防务合作是否涉及基础设施,比如针对空军基地和机场进行技术改造、完善等,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是否计划在菲律宾进行短暂部署。但无论如何,日本的企图会对南海增添更多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

魏东旭进一步解释,在这其中,美国发挥了很大影响力,美国希望把亚太地区盟友整合到一起举行联合军事行动,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美国也希望日本能在南海周边找到落脚点,使得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能够进行休整和补给,从而日本在南海周边海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延长,得以更好地辅助美军开展各种军事行动。

在日本防务新闻中,“二战后首次”的字样开始逐渐增多。今年9月28日,3架德国战机抵达日本,与日本航空自卫队开展为期3天的共同训练。这是二战后双方首次在日本领空举行演习。2021年10月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两架F-35b战斗机从日本最大战舰“出云”号起降,这是日本自二战后首次从其舰艇上起降固定翼飞机。

宋忠平表示,未来日本的“二战后首次”或将越来越多,其背后原因一目了然。“一直以来,日本认为自己受制于和平宪法,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要想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这意味着它势必要寻求突破各种各样的藩篱,这就会有更多的‘首次’。日本要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来突破和平宪法对自身种种限制,让自己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国家’。”

但宋忠平认为,日本之所以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关键在于其在历史问题上没能有正确的认知,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延伸阅读:

菲律宾获美国撑腰无视中国?菲总统:推动南海能源开采

前两天,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钱斯洛斯维尔”号导弹巡洋舰非法擅闯我国南沙岛礁邻近海域,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此外,我军还对美方的霸道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并公布了美舰蓄意冲闯的现场画面。

美军的行径不仅加剧了南海局势紧张,还向菲律宾释放了错误信号。如美方所愿,在美军的“庇护”之下,经过两天的酝酿,菲方终于有了最新表态。

据美媒CNN报道,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12月1日表示,菲律宾将推动在南海的油气开采项目。小马科斯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争取,并在真正发现石油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他还强调,菲律宾即将推动的油气开采项目可能将脱离“政府间讨论”的形式,言下之意,菲方可能会无视中方的意见。

此前6月,菲前政府终止了与中方的南海地区油气联合开发谈判。随后,菲方多次表示想要重启谈判,但强调中菲间的协议不能违反菲律宾的宪法。中方则表示,中菲间的海上油气开发合作不能牵扯到双方的南海立场、主张,并在此前签署的备忘录框架下积极谈判,以期取得重要进展。

小马科斯强调过,“南海问题并非双方关系的主流问题”,中方对此也表示赞同。然而这次在美方的“协助”下,虽不能说菲方直接瞄准南海问题,但多少会牵扯到相关问题。

其一,诚如菲方所说,南海潜在的能源储备非常诱人,尤其是菲律宾严重依赖进口能源,非常容易受到能源价格浮动的影响。报道称,菲律宾油价上涨已将通胀率推高至近14年高点,因此,开发新的能源供给确实是迫在眉睫的。

其二,菲律宾能够作为美国插手南海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单凭这一点,菲律宾的价值就足以受到美国的“青睐”。而美方近日又开始在南海搞航行霸权,自然需要利用到菲律宾。美方越急着介入南海问题,菲律宾的谈判资本就越高。

因此,小马科斯还表示,预计将在明年初向美菲的防务协议中加入“更加具体的内容”,他指的是美菲两国于2014年签署的《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美方则要求在当前协议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军事基地。

关于这一点,美方此前就向菲律宾释放出了信号。日前,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到访菲律宾,并特意挑选了邻近南海的巴拉望岛,美菲双方不仅探讨了加强防务合作的事项,美方还重申了美国对菲律宾的坚定承诺,强调将捍卫菲律宾在南海地区的安全。菲军方证实,美国将为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建设投入6650万美元。

中方此前表示,国与国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应当有助于增进地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不应针对或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中方不反对美菲开展正常交往,但有关交往不应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中国国际能源油品质量和中石化哪个好

石油连续下跌,对于中国人来说挺高兴的。从交通运输到间接的吃喝穿用玩,实惠显而易见。光是开车一族,每月就能省下不少油钱。仅仅半年前,国际油价还停留在每桶100美元上方。截至1月14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47.43美元,创5年来新低。对此,人们不免猜想,这次是否会跌穿2008年12月创下的33.87美元的底线?

国际油价暴跌,对于石油输出国来说,是一场大灾难;但对石油进口国来说,或对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说却是重大利好。有专家推算,如果国际油价下跌至40美元,印度未来两年经济增长将从6%增至6.7%,中国将从6.2%升至7.1%。巴西、南非、土耳其、印尼和菲律宾等新兴经济体同样受益。而美国消费者则一年可节省1000亿美元,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可从3.1%上调至3.5%,德国则从0.5%上升至1.5%。

因此,很多外国媒体断言:中国将更多受益于油价下跌。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的。过去一年,中国原油进口达到创记录的3.08亿吨,同比增长近10%;截至去年12月,中国石油进口量达到每日715万桶。以中国平均每天进口原油700万桶计算,如果每桶下跌10美元,就相当于每天减少7000万美元的支出。显然,油价下跌的确为中国带来了不寻常的机会,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在油价大幅下跌时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增加了原油储备。

油价又涨了!中石化却在加油站卖新车“帮补家计”?

中石化好。

1、中石化性价比高。汽车除购买保险保养等花钱外,随着油价上涨,中石化主张低价好油,中国国际能源油不变,所以中石化的油好。

2、安全。中石化大多使用进口原油,在汽油出厂之前,会给添加一些进口的汽油添加剂,目的是让其有更好的清洁和抗爆性,而中国国际能源并不会有细致的改造添加,所以中石化的油质量好。

石油价格什么时候会下降

7月10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预计92号汽油上涨调0.08元/升,95号汽油上调0.08元/升,柴油上调0.09元/升,如果加满一箱容积50升的92号汽油,则要多花4元。

(来源:央视财经)

这也是今年油价的第十三次调价,也是紧接6月29日以来的第二次上涨,当时茶哥就在文末提醒大家,7月份油价的走势会成震荡上升之势,与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钩的国际油价,也一直处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上,但仍有上涨的趋势。截止到7月9日,即调价的第九个工作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报于43.29美元/桶,而六月轻质原油期货收于40.90美元/桶。

诚然,在下一轮调价窗口7月24日到来之前,国际油价小幅上升的几率是相当高的,撇除这因素,踏入夏天车用空调使用频繁,国内市场刚需也加大,未来车主用车成本负担更大是必然的了。而就在国内油价慢慢回涨时,有人发现,中石化易捷盯上了卖车业务,很快你就在加油站旁边看到展示着一台刚上市的新车,可能还打着“买车送5千元油卡”。

6月30日,中国石化官方发布信息称,中石化易捷正面向社会车企、经销商集团进行汽车销售业务合作招商,合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汽车销售合作、汽车广告合作、场地资源合作和会员权益合作。外界则解读这是中石化正式切入汽车销售市场的信号。

不过,你以为中石化以前就没卖过车吗?其实2019年易捷全年就卖出了6000辆车,相当于一个小城市单一品牌全年的销量。难怪在油价低迷的今年,中石化高调挥棒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做起新车销售的生意。

其实加油站卖车,有着4S店、车展不具备的优势,就是天然贴近汽车消费群体,这点对豪华品牌、中大车型的推广和销售尤其重要;以前常年通过网络找增购换购的客户群体,好像还隔了一层纱,现在可好了,大量的有车人士就在你家新车隔壁加油,如果再拉不动车主来围观,再拉不动销量,可就是新车的问题。

但也有不少人质疑,加油站场景营销的实际效果如何。易捷虽然天然贴合消费群体,但每个来加油站的车主,加油才是最终目的,展示车嘛可能就瞄几眼,就算对新车有兴趣,也大概率后续去4S店了解及试车,从这点说来,易捷似乎更适合展示,引导车主在加油站买车,改变传统的消费喜欢,似乎还任重而道远。

不过,易捷卖车的“途径”还多着呢,比如场地租赁、经销代销、线上线下引流、制定汽车团购的形式来和车厂车商们合作,可谓“全覆盖”潜客人群。有一点不提大家可能忽略的,2018年易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连锁便利品牌,全国一共有2.7万多家门店。所以,如此庞大的销售网络,摆着不用得多浪费。

话虽如此,正因为易捷门店多,在2018年前汽车销售市场最景气时没卖车,现在整体销量滑坡大家都喊车难卖才高调进入,这或多或少透出无奈吧,莫非真是今年上半年低油价惹的祸?

从中国石化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成绩单来看,确实是长期“地板油”拖了后腿,其第一季度营收5555亿元,净利润亏损197.8亿元,而2019年同期盈利147.63亿元;其中占最大头的炼油业务,经营亏损更高达258亿元。而其在报告里表示影响业绩的主因,一是油价暴跌产生高价原油库存损失,二是疫情直接影响油品和化工产品消费。

不仅中石化,“三桶油”今年第一季度都在过苦日子。中石油第一季度营收5090.98亿元,同比下降14.4%,净利润亏损则亏损162.30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58.4%;而中海油则好一些,第一季度营收415.79亿元,同比下降6.3%。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下跌超过60%,虽然7月中旬油价在低位爬升,但相较2018、2019年高位油价,全靠卖油赚利润肯定没那么滋味,何况受疫情影响导致的需求低迷,要完全恢复正常,也要多待一段时间。

可见“三桶油”勒紧裤头的苦日子相当长,他们也渐渐明白,不能把全盘心思都在炼油卖的事情上,近期一连串的动作,似乎宣告他们在转型:中海油探索海上风力发电,中石油就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资源;而中石化除了文章说的开启卖车业务外,还卖口罩、做“无接触生鲜零售”,加上去年就开始的卖咖啡茶饮业务,似乎想凭借易捷布局广的优势,切入新零售市场。

诚然,今年茶哥一直在追踪国内油价走势,发现当中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即便到了“地板价”水平,车主们还是嫌油价太高,现在可好了中石化切入新车销售,来个卖车送5000元-1万元加油卡?还是说在易捷买的车,都有VVVIP车主身份,凭证油价再打个折?毕竟在易捷的车主是中石化的忠实粉丝啊,买车、加油都都围绕你家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菲律宾是个怎样的国家?

如果放开油价用价格杠杆降低需求,但这会产生不可收拾的通胀

进口越强劲,“倒挂”越强烈。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消息,随着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攀升,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以来涨速加快,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加剧,企业加工和进口亏损严重,大部分地方炼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供求矛盾突出。

今年4月初,中石化集团公司总裁苏树林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上说,中国石化2008年前3月所生产的汽油每吨亏损人民币2162元,而柴油每吨亏损超过3000元。

中国对石油价格是否涨价一直面临着国际上不断加大的压力,要求其削减石油补贴。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实行价格管制措施,人为地刺激了石油需求。

但中国的学者并不认为,是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加,导致了油价过快上涨。主因是美国四大投行在石油期货市场的操作,导致过快的增长。欧佩克很多成员国也这样认为。

6月22日,在沙特举行的国际石油大会上,欧佩克很多成员国把油价上涨归咎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几大投行的投机行为而致,表示应该采取行动遏制“炒家”。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哈利勒认为,现在全球油价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基本面无关。

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加大,导致了油价上涨。这样的不同看法,导致大会很难取得一致性意见。

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报告称,较高的石油价格会给那些仍然寻求通过政府补贴,来保护其消费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繁重的负担。中国不得不提高油价遏止倒挂,同时还不得不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油价还会疯涨吗?

尽管成品油价格调整部分地缓解了中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倒挂矛盾,但是中国成品油涨价尚不会对国际油价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国际油价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金融资本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兴风作浪。

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后资本大量向外驱赶,其中有相当多的资本从金融市场到了商品市场,推高了商品市场的价格,而石油期货就在其中。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投资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是石油企业规模很大,金融机构非常渺小;现在正好反过来,一个对冲基金就能达到上千亿,能控制石油公司的股票流通。

对这次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对成品油提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是在冒通货膨胀的险。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中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10%,将导致广义CPI通胀率上升0.3%到0.4%。

自去年7月以来,由农产品价格推动的中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今年4月CPI达到8.5%。如果放开油价将推动新一轮通胀高潮,并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尤其是提高了化肥、农药、收割、运输等成本,粮价若不随之上涨则可能引发抛荒危机,为明年的物价埋下“弹”。但是,燃油补贴也要付出巨大的财政代价,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已放开燃油价格,印度在近期削减了燃油补贴,将汽油和柴油价格提高了10%左右,毫无疑问,这将面临更大的通胀危机。

中金公司研究部报告亦认为,本次调价之后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水平接轨仍有60%上调空间,但是比起一次性到位的大幅上调,政府通过目前这种分步调价方式乃是最优做法。这样既可逐渐理顺能源价格,又能在国际油价可能的回落过程中起到避免超调的作用,未来这一分步改革进程应继续。

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发言人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石油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看来石油近期下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工作关系去菲律宾马尼拉出差过俩月,说下个人感受:海关: 检查略不严谨,确实如网上所说,工作人员有点懒散;气候: 热带国家,有暴雨,天晴得也很快,不过比较奇怪的是商场里还是有皮衣类的衣服卖的;交通: 满大街的日本车,越野车 SUV比例很高,摩托车很多,公共交通主要是公交和吉普尼,满大街五颜六色的吉普尼,随叫随停,内部略压抑;语言: 工作中接触的同事基本都会两门语言:菲律宾语和英语,不过说英语的发音方式比较奇怪,需要适应才能听明白,想比较遇到几个美国人感觉说得好清晰呀,出去吃饭或者购物,很多人发现你是中国人会秀几句汉语,主要是你好和谢谢,华裔还是很多的,不过汉语说得不咋地是真的;人种: 庞杂,混血非常多,不过以深色皮肤为主;宗教: 天主教居多,总能看到天主教的场所和教义宣扬;饮食: 活动的区域算比较核心的地域,周边路边基本都是快餐,主食是米饭,各种肉+米饭,很多中餐厅,主要也是盖饭,水饺,面条,面条很难吃,不劲道。特色小吃是煮的毛蛋,零食是芒果干,路边小吃有烧烤,不过基本都是肉类,口味一般,还有种汤米饭,混着牛肉。 不过问同事,也是有火锅店的,不过没能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