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价一直涨不上去的原因是什么?

2.常见的期货交易策略有哪些

3.“小人物”的期货交易策略

4.贝祖诒的社会

5.想买个黄金饰品,最近去商场看了下,发现金价每天都在跌,请问是什么原因?前一段不是都涨到400多了吗

6.什么事炒黄金?怎么炒的?

金价一直涨不上去的原因是什么?

金价狂升最新消息新闻_金价狂升最新消息

是因为外汇黄金最近一直在跌,之所以会跌的原因是因为美国要抵制黄金的涨势,因为黄金一旦涨高,美金就会不值钱了~

根据最近的国际局势,如果欧债危机无法解决,会引起大规模的恐慌,到时候钱就不值钱了,只有黄金这种保值的硬货币就会是一个很好的避险的产品,到时候的金价就会狂上升的,就算欧债危机能解决,黄金作为一种硬货币,虽然最近在跌,但是整体的趋势还是在涨的

常见的期货交易策略有哪些

做交易,第一,必须要有交易规则。

第二,在遇到突发性行情的时候,如果是有利于开单方向的,不要用贪婪的欲念去快速止盈,还是必须严格遵守自己的交易规则,不能随便“出轨”,一次“出轨”就不是仅仅这一次,而是一个不良的习惯的开始。

如果是不利于开单方向的,也不要恐慌去随便止盈/止损,还是必须严格遵守自己的交易规则。

但是,有的时候突发性行情走得比较快,超出了自己的交易规则能够照应的范围,也可以结合一些应急原则去暂停交易(即离场观望一下)。

若感觉有用,请点赞,评论,关注感谢大家 ,愿期货市场努力的你,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小人物”的期货交易策略

期货市场上资金实力的差别,使投资者有大户与小人物之分,但不能因此就说这个市场是“大户的乐园,小人物的禁区”。大户资金上的优势并不对每一个小人物必然构成压力,期货市场是买卖双方的整体较量,在买方阵容中,有大户也有小户;在卖方队伍里,同样有大户也有小户。走势无非是涨和跌两个方向,盈或亏不在于你是大户还是小户,而在于你看对还是看错。大户固然有人看涨看跌,小户也可以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机会面前,平等。

所谓大户造市,绝非无端发难,只是各取所需、借题发挥而已。而这些信息,也都是任何小户可以接触和了解的。只要用心钻研,注意和散户大众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就有机会获利。所以,只要掌握一定的投资策略,小人物也会有自己的乐趣和天地。

止损永远是第一位的

任何生意都存在风险,如同获利的机会均等一样,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说,期货风险的大与小根本全在于自己的控制,而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要及时止损。如果你进场时就定好了认赔的幅度,设好了止损点,预先下达了止损指令,做多的话,跌破支撑点就投降;做空的话,涨破阻力线就出场,这样风险就可以操控在自己手中了。小人物更要把坚决止损永远放在第一位,这样风险才能降到最低。

其中,“不怕惜,最怕拖”是止损的最重要的原则。既然任何人都有在行情分析中犯错的机会,聪明与愚蠢的区别就在于聪明人善于壮士断臂,果断处理;愚蠢的人则往往会被行情拖死。小人物在交易中一定要具备毫不迟疑、毫不留情的止损观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可谋求高利润,而不必冒高风险。

让利润奔跑起来

亏的时候要设限,赚的时候要赚足,这就是小人物在期货市场制胜的不二法则。成功的交易者讲究“稳、准、狠”所谓狠的含义就是抓到盈利的机会时绝不放手,努力扩大战果以造成大胜的意思。争取到大胜,就可以弥补难免出现的小亏,使整体保持盈利。要有足够的理由才把手中的挣钱头寸平仓离场,只要没有转向信号出现就要抓住不放,就像选择入市的时机要审慎研究一样,平仓时也要小心选择价位。

行情是呈波浪式发展的,所以我们需要分析波浪的轨迹,寻找哪里是波峰,哪里是波谷。如我们在一个波浪的底部做了 多头,涨势才刚刚起步,不要说浪顶,连中间点也没来到,何必急急忙忙平仓呢?既然手头上的单子正好顺应了大势,没有逆市而行,就让它来一次奔跑,赚个痛快吧。

放进口袋的才是自己的

在日常交易中,最令人懊恼的是,本来进场做对了大方向,甚至曾经有过颇为可观的浮动利润,可后来行情逆转,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本来应该挣钱现在却变成了亏钱平仓。这种情况对小人物的心理打击最大。小人物买卖期货就是为了挣钱,放进口袋的才是自己的。

在期货市场,一天未平仓,任何买卖所呈现的差价利润都只属于浮动利润。只有把握机会,适时平仓,浮动利润才会成为实现的利润,才算放进了自己的口袋。无论一个多大的涨势或跌势,中间都是波浪式发展的,不会一口气升上顶,也不会一下子跌到底。涨一段总会回吐跌一点,跌一段总会盘整涨一涨。在波浪中做了交易,估计差不多到了自己的盈利目标,就要及时平仓获利,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否则,走势一旦发生逆转,原先的浮动利润便会缩水甚至化为乌有。

获利丰厚,即平仓

小人物遇到这样的行情通常是喜出望外,即有时刚入市便遇到了大的突发行情,一下子手里的头寸出现了大笔浮动利润。遇到这种飞来横财,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立即平仓,将利润落袋为安。

原因很好解释。例如,一个突如其来的大涨势,能够有幸赚到一倍以上利润的人必定有相当部分会获利回吐,运行技术性卖出;而在底部做空头被深度套牢的人,没有实力的早已砍仓,有实力撑得住的也会有部分人加码空货,提高均价;而没有入市的人眼看已涨了那么多,也很少会有人去新单追买。综合种种力量的结果,行情难免会盘整或回调,利润就会缩水,甚至化为乌有。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里根突然遇刺,国际金价即刻狂升30多美元,做多的人一下子获得成倍利润。但这些利润是要立即平仓才能确保的,因为后来医院方面证实,里根总统伤势并无生命危险,且由于其体魄强健,预计短期内即可康复,金市闻讯即告回软,未及早平仓者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任何时候都要避免孤注一掷

在小人物投资期货的过程中,资金的运用很重要。要做好资金分配,不要孤注一掷,这是一条重要原则。小资金的投资更是不能盲从,需要谨慎操作。

期货交易实行的是保证金制度,而保证金的比率通常相当于合约总值的百分之十左右。价格波动大一点,两三个涨停板或跌停板就亏过头了。所以,在资金运用的过程中,必须留有余地,量力而为。总有人想一口吃个胖子,如果看对了,就能大赚一笔。但是,世界上的事情是没有绝对的,期货的涨跌永远是波浪式的。且不说有时会冒出一件突发消息使行情逆转,就算一波反弹,暂时性出现浮动损失,到了追加保证金的程度,因后援无继,缺乏第二套本钱,你就要被迫断头认赔了。等到风浪一过,行情大幅回升,就只有懊悔莫及的份儿了。事实也证明,这样做的后果都是一时贪了小便宜,最终吃了大亏。

不按常理出牌

众多投资者之所以亏损,很多情况下是自己按常理出牌,而期货市场却经常出现反走势,这时似乎输得很冤枉。小人物投资要特别注意和散户大众心理反其道而行之,不按常理出牌。

什么叫不合理?

期货市场的涨跌归根结底是买卖双方力量的较量。买单比卖单多就涨,卖单比买单多就跌。在期市资金再分配的过程中,买卖双方自己挣钱的反面就是对手亏钱,买方规避风险恰恰是以卖方承受风险为前提的,而卖方看对也是要以买方看错行情为代价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买卖期货是为了赚差价,但前提是必须有人同时亏差价。

例如,利多消息出来,一般情况下交易者应该是买入居多,令市场上买方力量比卖方强,从而产生大的向上推力,使价位上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行情不涨反跌,那就反映出卖家的力量是超乎寻常的。当市场上大多数人买入或卖出的时候,有这个能力去承受大量买盘或卖盘的“少数人”必定是大户。敢和“大多数人”作对手的大户,自然有雄厚的实力和整套的策略,鹿死谁手,不言自明。

另外,期货合约不论买入或卖出,都必须经过平仓卖出或平仓买入的程序才算完成。而新进单与平仓单在市场上的作用力恰好是相反的。当大众心理看好纷纷买入或看淡纷纷卖出时,迟早他们都要平仓。如果某种基本因素或技术因素令他们不约而同地平仓的话,就会自相践踏,兵败如山倒,趋势走向反面。你在大众心理一边倒之际,反其道而行之,当然就会收到“众人皆输我独赢”的效果。

一定要自律

很多期货投资策略的原则,比如,要顺势而为,不做逆势买卖;不怕错,最怕拖;让利润奔跑起来等等,包括秘诀五十条、制胜一百招之类的,相信大多数交易者都耳熟能详。但是,实际上多数人却以亏钱告终。显而易见,期货市场上的成败,不在于你信奉哪些原则,而在于你是否言行一致,贯彻始终。所以说,关键在于自律。因为行情不是涨就是跌,机会是一半对一半,十次买卖算有五次亏、五次赚,如果能够狠下决心,毫不手软,亏的那五次每次都是亏一点点就“壮士断腕”相信综合计算下来赚多亏少并非难事。小人物若想在投资市场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大户更加学会自律。克服侥幸思想,扭转主观意识,改变惰性作风,老老实实地遵照所领悟的原则去操作,错误便可以少犯些,犯小些。

期货交易充满了挑战与刺激,吸引了众多人参与,也吸引了我。尽管市场分析方法不断丰富、不断更新,关于期货交易的策略也被讨论了很多遍,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单个小人物的投资而言,不变原则就是——不必精通理论,只需要“自己的交易,交易自己的”努力克服坚定与动摇、耐心与急躁、细心与大意、知足与贪婪、果断与迟缓的人性弱点,严格自律操作。我相信,与我一样的期货市场小人物们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乐趣,并获得自己的胜利成果。

贝祖诒的社会

旧上海黄金风潮案

1946年3月初,国民决定开放外汇市场,实施黄金买卖政策。此事的起因是,当时国统区物价狂飙,民不聊生,国民党官方货币——法币的地位岌岌可危。在行政院长宋子文的主持下,国民党企图以此来回笼泛滥的流通货币,抑制汹涌的通货膨胀。但在抛售黄金的过程中,官僚特权势力狼狈为奸,趁机大肆贪污营私,从而引发了一场极为混乱的社会动荡,上海市民连称:“国民党气数已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金风潮案”。

抛售黄金无济于事

黄金买卖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相关事宜。所谓“买卖”,主要还是大量低价抛售为主,中央银行间或有买进黄金,但数量极少,而且都是矿金,做做样子而已。实际上只有“卖”,没有“买”,因而在一般市民眼里,买卖就是抛售。

抛售的办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明配。每天上午10时,由中央银行根据当日上海黄金市场的金价规定牌价,由上海的金号、银楼公会会员,提出当日申请购进的黄金数量,交由公会负责人报请央行业务局配给。上午由央行将黄金配下,下午金市收盘时,配售户将配给的黄金的价款缴库。

第二种是暗售。因为当时明配的黄金数量总是供不应求,遂由央行根据市场波动情形,暗地将黄金交由委托的几家金号、银楼,向市面抛售。央行不直接露面,说是为了便于控制,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勾结舞弊。

黄金买卖的中心,自然是号称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

央行抛售黄金的市场代理人,是上海金业公会和上海银楼业公会,具体由同丰余、太康润、大丰恒三家金号,方九霞昌记、杨庆和发记两家银楼负责,他们经领和分发所有中央银行配发的黄金。

在最初的几个月内,上海的黄金市价波动还比较小。全权负责的宋子文,对黄金买卖的动向十分关注,要求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诒、央行业务局正副局长林凤苞、杨仁安等人,每天向他汇报黄金市场的动态。财政部长俞鸿钧则被架空在一边,无权过问此事。

然而,局势正慢慢变得失控,所谓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诚哉是言。

1946年10月以后,随着国共内战的演进,战局对国民党越来越不利,军费开支猛增,金融市场便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到了1947年初,市面金价一天几波,中央银行虽然逐日抛售金条,但涨风仍不能平息。当时,全国各地的金价普遍高于上海,以1947年2月11日的金价为例,每根金条上海最高为734万元,北平为860万元,南京为930万元,武汉为950万元,重庆为950万元,广州竟高达1100万元。

于是乎,全国各地游资纷纷流向上海抢购黄金。许多高级军官,都把领到的军饷钞票暂不下发,大批装运到上海来抢购黄金美钞。运送战备的火车,成为运送钞票的专列,各大派系为了争夺交通工具,还大打出手,军心一片混乱。连中航的飞机,也被人用来运金。

上海黄金库存很快见底,宋子文急忙调用运输机,从重庆的黄金库存向上海输血。最高的一天,曾抛售黄金10万两,但也无济于事。

停售黄金引来抢购风潮

60年前的1947年初,上海各报上这样的标题比比皆是,令人不寒而栗:“物价如脱缰之马,各地粮价飞升,平民叫苦连天。”“百物一致暴涨,市上一片混乱。”

而此时,金融市场也一片混乱,并带动物价一再狂涨,社会动荡不安。上海的米价1946年涨了15倍,1947年则涨了20倍。其他与市民生活密切的商品,也无一不涨。市民一觉醒来,往往发现原先够吃一天三顿饭的伙食费,这时候已经只能吃两顿饭了,晚饭需要勒紧裤带了。

2月中旬,上海多家米店、银楼,被愤怒的市民捣毁。随后,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相继爆发相同的。

面对这种情形,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决心停止抛售黄金。他叮嘱宋子文说:“今日所应急切图之者,尤莫重于改变经济政策。”宋子文还想变更外汇汇率和继续抛售黄金,被蒋介石一口拒绝。但下一步如何走,他也不知道,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2月16日,行政院发布《经济紧急措施方案》,重新实施黄金管制,禁止黄金买卖。并且组成了经济监察团,对商民持有的黄金和美钞,加以充公或按市面牌价兑换,从市民手中抢得仅有的一点物资和金钞。

但是,停售黄金,却引来了更为严重的抢购风潮,社会危机如决堤之水,无法抵挡。

风潮由上海始,蔓延至全国各地。金价狂涨带动了物价狂涨,百姓生活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家庭财产缩水三成。商店则囤积居奇,不愿出售货物。市民也开始加入到抢购物资的风潮中去。一些中小工商业者为了保本保值,只得从流动资金中移出一部分,购买与生产无关的物资。许多企业都在风潮中破了产,市面混乱不堪。

由于黄金风潮闹得民不聊生,国民党内就有人呼吁,要彻查黄金案的责任。有的人则把矛头直指宋子文,想乘机把他赶下台。著名学者傅斯年,在世纪评论上发表《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一文,更是火上浇油。不同的动机,汇成了一股打倒宋子文的浪潮,酿成国民党内部异常激烈的斗争。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为了以示公正,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彻查“黄金风潮案”。

调查分三条线进行:在军队,由国防部二厅厅长郑介民组成调查团,负责调查军人在风潮中挪用军费抢购黄金的情况;在民间,由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组织“经济监察团”,负责调查上海商民投机倒把、违反金融管理规定的行为;在上层,由监察院委派何汉文、谷凤翔、万灿、张庆桢四名监委,负责此案的清查。

“金牛党”狼狈为奸营私舞弊

这三条线,关键还是监察院的那几个老家伙,许多人还指望他们扳倒宋子文呢。

监察院院长是民国元老于右任。他早就对宋子文看不顺眼,想通过查案,一扫人称“养老院”的监察院的萎靡之风,给世人一个交代。他说:“这次的查案,监察院必须下决心打老虎,不要只拍苍蝇。”四监委深受鼓舞,决心查个水落石出。

通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四监委查获了上海金业公会、同丰余号经理詹莲生,利用公会的地位以及熟悉中行库存情况,操纵上海金市攫取20多万两黄金的事实。

这是因为,抛售虽说面向公众,其实仍是暗箱操作。黄金的抛售都归同丰余号经理詹莲生负责,再由同丰余号分配给有关系的金号、银楼,他们利用“火耗”等名目,从中大肆克扣,中饱私囊。

据当时任中央银行稽核处的李立侠回忆:“甚至中央银行以所存400两一块金砖,熔化为市面通行的10两一根金条,也不经过当时的中央造币厂,而直接交詹莲生分配给有关金号、银楼代熔,每条付给三分火耗。”

其实,詹莲生所获得经营暴利,何止火耗一项,当时查案的监委就收到举报,说詹“一年中所赚得的黄金有10万条以上”。

监委们曾询问詹莲生:“你赚得的大量黄金哪里去了?”

詹莲生毫不在乎地回答说:“赚项大,应酬也大,并没有得到多少金子。”接着又大谈他和宋子文、贝祖诒的关系,嬉皮塌脸,有恃无恐。

显然,詹莲生是上海黄金商人和央行之间的纽带,而且神通广大。因为詹莲生虽只是个小小的经理,却包办了中央银行暗售的所有黄金配额,而其他几家代理金号、银楼的黄金配额,也要靠他来分配。

说穿了,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詹莲生与中行总裁贝祖贻、业务局局长林凤苞和副局长杨安仁等人的勾结。

詹莲生与贝祖诒同为苏州人,与贝家有亲戚关系。早在贝祖诒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时,两人已经狼狈为奸,在外汇买卖上大捞了一票。林凤苞、林仁安则一直是贝祖诒的亲信,原先也在中国银行任职。贝祖诒任中央银行总裁,就把这两个亲信捎上,当了央行业务局的正副局长。

贝、詹、林、杨,实质上是以同丰余为掩护的一个贪污团伙,被上海市民称为“金牛党”。

宋子文的推托

事情越查越多,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可笑的是,同丰余竟是一家没有向备过案的黑店,这下监委们似乎找到追究的把柄了。

他们向上海市社会局质问道:“何以同丰余没有批准立案,而经理这样重大的业务,你们不加以取缔呢?”

社会局负责人苦笑着回答说:“贝总裁招呼我们不要管,我们只好不管。”

监委们询问林凤苞,林的回答更加振振有词:“因为上海金业公会会员复杂,不可靠的多。詹是公会,熟悉情况,有信用,有号召力,贝总裁也知道他的负责可靠,所以选择他负责。”

再去盘问贝祖诒,回答也是差不多的口气。

四监委又向贝祖诒询问抛售黄金的情况。贝傲慢地回答说:“央行原有库存总数,从1946年3月至11月的抛售总数和现存底数都有,但事关机密,奉(蒋介石)谕,对任何人不能公开。”

四监委只得从其他渠道再打探,最后还是利用了孔祥熙与宋子文的矛盾,获悉了中央银行已经将全部库存900万两几乎售罄的内幕。

据孔说,他卸任财政部长时,交给宋子文的库存共有900多万两黄金。央行在宣布停售黄金时,已经是库存告罄,无金可售了。监委们核以央行每月售出黄金约70万两,共计12个月,约为850万两左右,孔祥熙的说法是靠得住的。

不过,央行抛售黄金没有什么法定的手续,一切都有宋子文、贝祖诒说了算,“ok”了事。同丰余连一本进出的账目都没有。也就是说,监委们没有什么过硬的材料可以拿到手,这使查案阻力重重,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

线索也就到此为止了。

世人都明白,这几人的顶头上司就是宋子文,宋子文的上面还有蒋介石,怎么办?如何查?

恰好宋子文那几天在上海办事,监委们听说后,请示于右任,于答:“继续查。”于是监委们赶往宋宅,正好把宋子文堵在家里。

监委们得到的情报是,出售黄金经过的同意,而引起大风潮的停售黄金令,却没有经过的讨论或同意,完全是宋子文个人的决定。于是监委们诘问这是怎么回事?

宋子文一脸不屑,说:“停售黄金是奉的口头指示,我不过是奉令行事。至于事先没有提出讨论,一来事机急迫,二来的意思,大家也不会另有什么好办法。否则,会徒然引起一些无谓的争论,暴露国家的机密,影响戡乱大计。”他又说:“我能力有限,已经向提出辞职,一切听上面决定处理。”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监委们只好倚老卖老,硬着头皮打电报给蒋介石,询问停售黄金是否确奉的命令?

国民党败象毕现无遗

何汉文等人,一面探听蒋介石的真实意思,一面先造声势。他们在监察院领衔10多名监委,提出弹劾“宋子文、贝祖诒案”。立法院开会时,还把宋子文、贝祖诒请来质询,弄得两人面红耳赤,下不了台。接着参政会也向宋、贝两人提出质询攻击。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监委、立委们知道,接下来,关键要看蒋介石的态度如何了。但他们的电报发出后,却迟迟不见蒋介石的批复。

监委们想见蒋介石,哪里有合宜的时机。有老于此道的人出主意,让他们到国民文官处查询一下,看看蒋介石有无批复。果然,那里有人拿出一份文件,笑笑说:“批示有的,不大好复电,你们看看吧。”

四监委拿过文件,原来蒋介石在电报上的批示是:“并无其事。事到如今,有何办法。”四监委看了,都啼笑皆非,怪不得一直没有回音。看蒋介石的意思,显然也没有办法,只能不了了之了。

的确,蒋介石也陷入两难的境地。

据当时任中央银行稽核处的李立侠回忆:“蒋介石对中央银行是十分重视的。这是他的总账房,不许别人为所欲为。由于宋子文乱花了他的家当,他就断然把宋赶走了。”

不过他也知道,宋子文也是为他在办事,试想,不是宋子文殚精竭虑,他打内战的巨额经费,又从何而来?真要追究的话,自己是点过头的,对于这一,应该负有主要责任。何况宋子文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子,关起门来始终是一家人。但他又对宋子文、贝祖诒在不知不觉中花掉大量外汇和黄金,恼怒不已。

但无论如何,事情总要有个交代。

1947年3月,中央银行进行改组,贝祖诒被免去总裁职务,由张公权接任。宋子文也于1947年3月1日辞去行政院院长,黯然南下,就任广东省。行政院长一职由蒋介石兼代,不久改由张群接任。两张都是政学系的风云人物,这番国民党内部的斗争,政学系是得了大便宜的。

詹莲生、林凤苞、杨仁安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詹12年;林、杨分别7年。但在美金、大黄鱼的打点之下,三人后来获得“保外就医”的机会,依旧逍遥法外。

黄金风潮案就此告一段落,但国民党的败象已经毕现无遗。此后,国民党的财政金融形势一泻千里,整个国统区的政治、军事、经济,都开始呈现崩溃景象。

想买个黄金饰品,最近去商场看了下,发现金价每天都在跌,请问是什么原因?前一段不是都涨到400多了吗

还可以在等等原因:

货币在紧缩通胀在减弱,黄金下跌。

美元在牛市,黄金自然下跌。

欧债缓解,黄金避险功能减弱。

黄金牛市形成的特点:债务危机,战争,美元贬值,通货膨胀。

技术解析:黄金跌破1560美元/盎司已经走入下行通道,周线月线看跌,价格还将继续回落。

什么事炒黄金?怎么炒的?

炒黄金就是黄金投资,现在的投资品种比较的多,有实物的、纸黄金、黄金期货、黄金T+D等,这些都是和黄金的价格有关,交易的方式和时间上也有不同,你如果才开始做这个建议你,多看下一些网站的黄金信息,像新浪贵金属、天鑫洋黄金交易网等,这些网站都有一些金银评,天鑫洋黄金交易网的黄金分析师每天都会出金评,对你判断市场有一定的帮助,了解了基础的你就可以去下载一个模拟软件进行模拟交易了,像 天鑫洋T+D黄金交易模拟系统 这个就能帮助你了解现在黄金交易的规则和方法,慢慢的你就了解了很多再进行实战就比较的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