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油价和黄金价格一直涨,那么中石油/石化/黄金的股票会一直涨么?随油价金价波动么?

2.行业与股市有什么关联?

3.国际金价大跌为什么工行积存金黄金价格还是那么高

4.古代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5.宋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6.古时,金子和银子的兑换比例是多少啊

7.金价与世界经济有什么关系

8.古代的金价是多少

如果油价和黄金价格一直涨,那么中石油/石化/黄金的股票会一直涨么?随油价金价波动么?

粮食减产利好哪些基金_粮食减产与金价关系

对于中石油和黄金股来说是这样的,因为他们的利润主要是跟石油和黄金的价格关联度很高,但是对于中石化就不一定,因为中石化的主要产品是石化产业(包括汽油等),由于国内目前实行的是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但是像汽油这样的价格确是政府调控的,所以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与股市有什么关联?

化工行业 由于房地产、汽车等主要下游行业需求放缓,加之产能增速较大,纯碱、氯碱和新材料等子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氯碱等行业将步入重组的阶段。农业领域:由于进入淡季,农化产品需求降低,氮肥、磷肥面临产能过剩、限制提价、出口受阻等多方压力;钾肥行业景气依然上行,产品价格长期看涨;农药行业尚处于景气度较高的状态,增速为所有化工行业之首,但行业集中度较低,无序竞争不利于持续性发展。 化工行业已经处于周期下行阶段,08年利润增速可能低于我们的预期;盐湖钾肥、云天化具有良好的基本面,但长期处于停牌状态,复牌后可能出现大幅补跌的情况,请投资者注意风险。我们认为拥有资源优势的化肥企业(盐湖钾肥、冠农股份、云天化、湖北宜化、柳化股份)、拥有技术优势的农药企业(扬农化工)以及利润增长较为明确且估值较低的新材料企业(新安股份)值得我们在明年下游需求有所恢复的情况下进行关注。 钢铁行业 持续下跌的钢材价格严重伤害到了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致使我国钢铁产量增速在近几个月出现明显的下滑。产量增速的下滑意味着对原料需求的下降,因此作为钢铁最主要原料的铁矿石需求也出现了明显回落。而国产矿产量的超预期增长和进口矿长期的高居不下,更加恶化了这一局面。直接的结果导致目前铁矿石供需出现明显逆转,价格大跌,并出现了8年来首次现货矿价和协议矿价的倒挂。 我们预计2009年协议矿价谈判出现降价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目前现货矿与协议矿已经出现了倒挂的现象,这需要在来年的协议谈判中予以纠正;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需求的急剧回落,我们认为短期来看,铁矿石的供需形势已经出现逆转。从2009年短期来看,铁矿石价格出现上涨的可能性也并不大。钢铁行业需求的持续低迷预计仍将维持一段时间。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结论,在钢铁行业盈利好转之前,作为钢铁行业主要原料的铁矿石价格很难有上涨的动力。 农业食品业 虽供应渐充足,但粮价仍将因政策“托底”和成本支撑而走高。国内的粮食丰收前景明朗,但国际市场的供给前景却存在较大变数。近期全球金融风波将可能阻碍诸多国家农业生产,甚至导致新一轮短缺。食品业暂遇“金融海啸”、安全事件双打击,乳品领域较甚。9 月份,全国各类食品产量普遍增速已放缓,出厂价格再下台阶,食品业增加值的增速也骤降。乳制品产量增幅十年来首次进入个位百分点上。 产业长线前景依旧乐观,主体的“防御性”犹存。这不仅因“人口红利”、城乡一体化的作用,而且还将因我国农业公司与食品公司之间的大融合而形成对上下游领域牛市的共享。农业股的前景远非静态估值所能描述,其盈利能力持续趋于增强。食品公司或近期继续遭遇冲击,08 年业绩受损,但长线仍不失为优选领域。评级未来十二个月内,农林牧渔业:有吸引力;食品业:有吸引力。建议在当前极端低迷市况下,密切跟踪关注以农业股为首的一批重点公司,如北大荒。

水泥行业 针对宏观经济增长出现的下滑,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意图较为明显。对于需求严重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水泥产品,我们认为,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取向值得关注。如果政府大幅增加基建建设的投资,那么,水泥的需求会受到明显的拉动。 从水泥行业的盈利趋势看,三季度盈利下滑刚开始。我们认为,本轮水泥行业的景气度回调持续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面和房地产行业。基建投入能大幅增长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底部回升或者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及新开工面积增速触底反弹都将有效地刺激水泥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水泥企业盈利底部回升。此外,在行业景气度较差的时候,产业资本的整合也将明显加速。考虑到行业景气度的明显回落,我们维持水泥行业“同步大市-B”的投资评级。由于股票市场持续的调整,水泥股的估值都处于历史估值的底部,考虑长期的投资价值,我们依然看好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和华新水泥。由于西部区域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且煤炭绝对价格低、成本压力小,也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传媒行业 有线网络行业增长稳定,平面媒体行业增速放缓。垄断经营和必须消费的特点决定了有线网络行业在弱市中具备较强的防御性特征,随着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字化平移的加速推进,有线电视网络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但折旧摊销成本的加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业绩的释放。而平面媒体行业由于受到来自新媒体冲击、原材料价格上升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收入增长呈现放缓趋势。 预计08年传媒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净利润增速为3.58%。净利润增速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所致。在不考虑后续资产收购、重组和证券市场风险的前提下,预计09年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为15.27%。 未来对传媒行业的选股思路仍将以防御性为主。重点选取业绩增长性较为确定、估值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同时兼顾各类主题投资。建议积极关注具有优质客户资源,并且具备外延式扩张机会的歌华有线(600037)和拥有强势媒体资源作为依托,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博瑞传播(600880)。 汽车零部件行业 我们将沪深两市广义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分为两个板块,即汽车零部件与配件和轮胎橡胶板块。从与历史最低值比较来看,板块内大部分上市公司的PE和PB均已经接近历史新低和创出历史新低。我们认为,在当前估值水平下,只要下游市场不再继续发生恶化,估值水平继续下降的空间和概率已经不大了。从与国际对比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除了平均市净率水平1.35与欧洲平均市净率水平1.31接近外,PE和PB指标都高出亚太、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相应指标。但是,国外汽车市场目前呈下滑态势,而国内市场尚有10%以上的增长,我们认为国内市场估值并不显得过高。 我们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旧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尽管需求难现旺盛之势,但是钢材料、橡胶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仍旧将有助于公司盈利的恢复。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难以估计,行业未来一年内所面临的情况有超出我们预期的可能。 有色金属行业 中国是有色金属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经济景气的下滑将导致有色金属需求下降。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正处在迅速探底时期,美元持续上涨而油价不断下挫,金价受到拖累。国统局公布1-9月有色金属产量数据,镍减产效果显现。WBMS公布1-8月全球有色金属市场供需数据,铅市较为乐观。 银行业 从3季报上市银行已经出现了预期之中的环比负增长,但从趋势上看,3季度的下降可能只是开始。未来继续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息差的回落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而规模增速还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支出的压力仍较大。 目前银行业不仅仅面临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政策风险很大。政府了为宏观经济大局的需要,有可能进一步推出对让渡银行业利益的政策,可能方式是:进一步的减息,或者加大全部贷款利息的下浮空间,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方式,迫使银行为了维护息差,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而这又会提高银行的拨备支出和信贷成本。这类政策会大幅降低银行的利润率,甚至有可能使银行未来处于微利的状态。银行板块的业绩不仅仅是宏观经济的起伏决定的,也取决于调控政策的取向,政策风险对于业绩的影响不容忽视。

国际金价大跌为什么工行积存金黄金价格还是那么高

工行积存金与市场的期货,现货是有区别的,后两者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前者是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结果。简言之:前者是国家说了算,后者是市场说了算。但是市场价对国家的定价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国家也会针对市场的变化决定向市场投放黄金或者向市场收储黄金。

古代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1两白银=现在的人民币200元.

请看:

一、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3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4、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a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b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c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d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5 验证,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哪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二、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 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1)黄金基准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公斤”)。

2)白银基准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宋代1市斤是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 因此取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好了,大家的观点也看完了,看看我的意见吧:

按下面的公式比较合适,当然我也要说这不是学术观点,不过这位“无斋主义”却也有理有据,还很谦虚,精神可佳。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1石米=1两白银

照这个公式可以算出十万雪花银为2000万人民币!!!shit!“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里面的“清”字到底代表的是“清朝”还是“清廉”学界也争论不休。但我同意清朝和清廉的说法,单纯说这个“清”字代表“清廉”我不认可,原因是此语出处为《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是清朝人,这部讽刺小说有“影射”的意思。清朝的知府每年俸禄为105两,养廉银为4000两左右,二者合之其合法收入三年不过12300多两,加上国家发的福利和奖金,约为一年3万左右白银,这样三年下来,知府老爷靠单位合法收入就有十万雪花银,所以都想着做官,做官这块的收入是不少,有点像现在的公务员热了!

宋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多少钱

宋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924-1848元。

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以大米为衡量单位,尝试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

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

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扩展资料:

银两为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3年后仍在民间使用。

近代银两有实虚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大体分为4种: 元宝,中锭,小锭,碎银。秤量银两的平砝,因地区和使用单位各异,全国有170余种,最主要的是库平两、广平两、关平两、漕平两等。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清政府规定库平1两等于37.301克。

银两也称纹银,其向上为黄金,向下为铜板也称之为制钱。

兑换关系: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百度百科-银两

古时,金子和银子的兑换比例是多少啊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 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 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 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 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 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金价与世界经济有什么关系

分世界经济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金价变化,我就简单分两点说 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2)保值的需要。 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对于货币资产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还有国际政局动荡、战争等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

古代的金价是多少

一两黄金等于十两银子。我们可以按照现在人民币的换算得知:在盛唐时期一两银子等于人民2000-4000元,北宋中期600-1300元,明朝中期600-800元,清朝中晚期150-220元。

在古代,在今之纸币、硬币尚未正式使用之前,通用货币一般有3种,最贵的是黄金――金元宝、金条、金锭,常见的是白银――银元宝、纹银、银元,以及廉价的铜钱――圆形方孔钱,俗谓“孔方兄”。

有人曾计算过,古代1两黄金约等于10两白银,约等于1800元人民币,即1两白银约等于180元人民币。1枚铜钱即1文制钱约为0.15元人民币,1贯铜钱有1000枚铜钱,约为150元人民币。即1两白银约为1贯铜钱,即1000枚铜钱。

钱币

钱币,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人类用来交换商品流通的工具。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剧中人物用的光滑闪亮的银子,尤其是那种金光闪闪的黄金。

其实在古代,古人们当时用的金银并不是剧中那样,作为货币的一种,黄金白银都很实在,都只在乎其重量,不注重外观,就只有官家的金银才会比较看重卖相。

各个朝代的银两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按照现在一般推算,货币价值都是采取一般等价物的交换方法来计算的,也就是中国古往今来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大米。

据史记记载,在明朝的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两石大米,当时的一石大约等于94.4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按照现在我国的大米物价来算,一斤米大概1.75元左右,这样就可以算出当时明朝的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

与明朝相比,唐朝的一两银子价值就比其高出太多了。唐玄宗李世民贞观年间,物质文明基础极其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按照一两银子的价格换算就是1000文铜钱,就能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也就是20石。

唐朝的一石米大约是59公斤,按照我们今日米加来算,1.75元一斤,一两银子就等于人民币4130元。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货币膨胀,米价升到了10文一斗,也就是当时一两银子已经降到等于人民2065元。

到了宋朝,当时的钱币制度较为混乱,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由于宋朝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工商业较为发达,因此对货币的需求量极为庞大,而且对于银子的产量都没有向现代这样得到宏观调控的管理,对宋朝的货币市场造成极大的混乱。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假如按照2000个铜钱折算成一两银子计算,那么一石米价就是300—600文钱。一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到8石大米,按宋石66公斤计算,一两银子等于现在人民币924到1848元不等。

在清朝中晚期间,由于国外的大量钱币流入中国,导致当时银两的货币价值就下降到了不到明朝时期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两银子等于200元人民币左右。

当根据史记上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每年的世界银产量有百分之七十多都都被用来购买中国生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当时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除了中国的银两,还有来自许多西方国家的银币,简称“银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