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是否应该补助艺术?

2.艺术品看的是现在价值还是今后升值

3.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

4.国家艺术基金单位推荐意见怎么写

政府是否应该补助艺术?

国家艺术基金价值意义_国家艺术基金有什么好处

政府是否应该补助艺术是长久以来争论的议题。 虽然历史证明,艺术曾受到过梅迪奇(Medici)家族的王公贵族、奥地利的帝王、英国的国会议员以及法国共和政体的津贴补助。但是,政府应该补助艺术吗?支持者认为艺术以非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效益,需要政府的保护与支持。反对者认为政府介入艺术会妨碍艺术的自由表达,成为宣传国家意识形态与认同的工具。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的财政紧缩,艺术的补助日益缩减,自筹财源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一大挑战。虽然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莫不希望政府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与补助,让博物馆、美术馆有足够经费去呈现高品质的展览与教育活动,但文化政策的制定不仅需要受到大众的监督,也与政策制定者对艺术的认识密切相关。因此,借“政府应该补助艺术吗?”这一问题,对西方艺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关于政府补助艺术的观点进行分析,检视正反两方面的争论,反思艺术与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与责任,以此思考艺术补助政策机制应如何形成,也希望为我国政府补助艺术、规范艺术活动的政策制定寻求理论依据与参照。 赞成政府补助艺术的主张 在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于政府补助艺术的见解,往往从艺术的外部效益问题入手,认为艺术的外部效益成为艺术获取补助的理由。以教育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外部效益。教育为受教育者制造个人效益,也提供外部效益给整个社会。外部效益是每个受教育的成员给其他社会分子的利益。由于全体消费的外部效益让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它也可被称为“集体效益”。对于教育外部效益的分析和描述,对于艺术也同样适用。虽然艺术跟教育都能提供个人效益给消费者,这些效益是人们在欣赏现场艺术表演、参观博物馆和画廊或接触其他艺术品,所得到的乐趣与教化。这些乐趣和教化被归类为外部或集体效益。那么艺术具有什么样的外部效益能成为政府补助的理由呢?一些西方经济学者认为: 一是艺术是留给下一代的遗产。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W.J.Baumol)和鲍恩(W.G.Bowen)认为,保存艺术与文化作为留给下一代的遗产合乎集体效益。这个主张不仅适用于书籍、建筑遗迹,以及博物馆艺术品的保存,也适用在技艺、品位与传统维护方面要求精益求精的表演艺术。以博物馆为例,博物馆通过研究与典藏确保过去与现在的文化艺术可以继续留存,经由展示与教育,让子孙认识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二是艺术有助于提升国家声誉。有些人为受到国际认可的本国艺术家和表演者感到自豪,这些艺术家的崇高声望,因而造成某种程度的集体效益。此外,艺术有助于国家“柔性权利”的展现,从而建立国家声誉。 三是艺术有助于提升地方经济的效益或都市再生。艺术活动可以为地方经济的生产者提供外溢效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存在,有助于发展地方经济或促进都市再生。艺术可以吸引外地的消费者,他们除购买当地的表演或博物馆门票外,也会在当地的商店、餐厅与旅馆消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最知名的案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该博物馆的建立促成衰落的城市区域再生,亦成功地塑造新的区域风格与形象,成为以艺术促进都市再生的重要案例。 四是艺术对通才教育的贡献。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美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并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关。教育是博物馆存在的理由,无论是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博物馆皆提供公众教育服务的利益与贡献。艺术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是艺术有助于参与者的社会提升。参与艺术可以磨炼我们的鉴赏力,或让我们接触到同辈中最高与最佳的成就,令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如果情况如此,那就是一种外部效益,因为大众仅通过参与艺术来寻求个人的满足。倘若那个人的行为举动在过程中有所改进,对他人来说也是好事,对参与者来说就是外部的。 六是艺术鼓励艺术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来源,并可以申请专利保护。但是艺术领域的创新却无法享有专利权,诸如画作、乐曲或是编舞等特定艺术作品,会受到著作保护权。但对特定作品的创新原则——像新的绘画技术或新舞风——著作权并不能提供任何保护,并且艺术实验创作不仅花钱,也很容易失败。当它失败时,试图这么做的艺术家或非营利团体必须承担所有成本。但当它成功时,发明的人并不能阻止其他人免费使用这种新技术。这类情况越来越多,就会阻碍想要改革艺术的人,结果他们的实验创作便远低于社会期待的数量。因此,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政府补助艺术的理由。 反对政府补助艺术的主张 “补助”本身就蕴含着不平等的权力作风,因为任何干预都让民众没有办法明智的选择。因此,反对补助者忧心国家机器通过补助政策介入艺术的发展,将导致艺术丧失自主性,成为宣传国家意识形态与认同的工具。因为通过补助,政府有权力决定何种是“好”的艺术与展览,博物馆也可能因为主政者的品位而独厚某些类型的展览。到底何种艺术才是“艺术”?何种艺术才是“好”的艺术?补助政策似乎凸显了此项议题的矛盾性。例如美国参议院赫尔姆斯(Jesse Helms)对抗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就是一知名的案例。1989年,由NEA资助的艺术家麦博索尔普在《完美时刻》(The Perfect Moment)展览中展出与同性恋有关的作品。 展览组织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代艺术学院,获得了3万美元的NEA补助,计划在费城、芝加哥、华盛顿等城市巡回展出。该展览触怒了参议员赫尔姆斯,导致参议院投票表决制止NEA支持“*秽或粗鄙”的作品。该事件突显出艺术自由与权力掌握之间的角力问题,也是公众、国会审美与艺术界的专业审美标准冲突的结果。 此外,补助政策亦常牵涉到公平议题。到底津贴补助是富人付费帮助穷人,或是反之亦然?现行的收入分配如何影响接触艺术的机会?是否收入的不公令穷人无法完全接触艺术与文化,以至成为公共津贴补助的理由?正是基于权利与公平的争论,并非所有的社会学家或经济学家都赞成政府补助艺术。在反对公共津贴补贴艺术的诉求中,最激烈的要算社会哲学家欧内斯特·凡·登·哈格(Ernest van den Haag)。 哈格在《政府应该补助艺术吗》一文中从三方面表明反对政府补助艺术的立场:哈格认为没有好的社会政治理由,让政府强迫纳税人津贴补助政府筛选出来的艺术。他认为美国博物馆的藏品跟美国的民族生命没有关系,对国家的凝聚力或认同并没有贡献。政府如果补助艺术,这么做就是强迫所有阶层津贴补助中产阶级。这么做反倒是伤害,而非帮助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创作。哈格认为就真正的艺术创作来说,政府的津贴补助其实是弊多于利。他认为政府无法分辨艺术的好坏,因而会一视同仁分配津贴补助。但如果以一视同仁的方式来分配款项,就会吸引冒充的艺术家,大笔的政府预算会浪费在制作假货上。更糟糕的是,当津贴补助建艺术的世界之际,真正的艺术家更难成功。 补助是文化艺术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对社会整体带来的外部效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下一代保存文化遗产,以及源自艺术创新的集体效益。也有一些社会学家从权利与公平的角度,反对政府补助艺术。这些争论对于时下我国迅速发展的当代艺术以及博物馆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当下,随着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等非营利机构都被纳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域,文化产业政策有取代文化艺术政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有必要讨论国家艺术支持的规范性、政策性与合法性。如何让政府对艺术的补助更有效率与效益,健全补助机制 ,是文化政策制定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艺术品看的是现在价值还是今后升值

艺术品为什么会升值,怎样才能升值?

九承收藏小编带您一起探讨;从理论上说,只要是艺术品都会升值,从来没有哪个民族的艺术品经历了浩瀚历史反而贬值。只不过,艺术品的升值有快有慢,在时间中呈现曲线上升的状态。

升值与升值的区别

我们从事艺术品投资,需要一些方法筛选、人为促成升值空间更大、价值变现更快的艺术品。

艺术圈内说的升值是从艺术品投资的角度说“升值”,需要同时符合艺术品特殊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我们先介绍艺术品升值的几个特殊规律。

艺术品是特殊的商品,有三个重要的点与其他资产截然不同,如果拿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硬套,这是绝对不可行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尊重艺术品的特殊规律。

艺术品有哪些特殊规律?

要盯人不要盯物

艺术品的根本价值是艺术家的价值,也就是说,物的价值有限,人的价值才是根本。

艺术品是艺术家整体价值的载体,艺术品的价值永远不可能大于艺术家。这句话听起来像废话?不,这可是前十年艺术品行业血的教训。很多人都过分夸大了单件作品的价值,“代表作”就价值连城,其他的作品就一文不值。

所以,早期很多艺术品基金的投资,标的物是好多件来自不同艺术家的“代表作”。代表作嘛,都是高位入手,结果,有的艺术家突然换了风格,原先所谓的“代表作”行情大跌。有的爆出、假拍等负面消息,艺术家人都降价了,“代表作”还能持续走高?

所以,艺术品投资,本质上是对艺术家的投资,要盯住“人”,不要盯着“物”。

失败案例当属日本投资印象派绘画。80年代和9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复兴,使之产生文化上融入欧洲社会的诉求,因此,他们选中了与日本浮世绘有着关联的印象派。

据日本海关统计,1987年1月到8月间,日本从海外购入的绘画约是87万幅,合计734亿日元。其中有:印象画派雷诺阿的《拿扇子的女人》(约合3亿日元),塞尚的《桌布上的苹果》以及莫奈等人的作品。

到1989年11月的统计,在苏富比和克里斯蒂的拍卖会中,美国人的购买量降到25%,而日本人的购买量达到了39.8%,成为最大的买家。

结果,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这些零散的“名作”被评估到购买价的20%左右。

日本虽然花钱多,但是,由于只是片段性购买零散的高价作品,真正投资印象派艺术家的绝不是日本,而是这些艺术家的祖国——法国。后来日本学乖了,瞄准了自己本土的艺术家。于是,出现了草间弥生、奈良美智、村上隆、森山大道等艺术大师。

运营的重要性

运营就升值,不运营就不升值,甚至有可能阶段性贬值。

艺术品的升值有两个原因:一是随时间自然升值,二是因艺术家的知名度提高而升值。

一般来说,自然升值幅度较小,而且,出现旷世经典的几率很小。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宝级艺术品,都是当时或者后来人为运营的结果。

我们常说,某位艺术家进入了美术史。但是,不要忘了,美术史也是人写的。不信大家去看看建国以后的美术史里面,有几个是蒋家王朝的艺术家?

其实艺术家跟明星很像,有人运营知名度就会提高,知名度高了作品就升值。所以,自古以来,艺术家都有包装自己的意识。到近代,又产生了专门包装艺术家的画廊和经纪人。

当然,运营是有分寸的。运营的本义是传播艺术家的价值。但是,违背价值过度包装,靠天价假拍、政治套词、权力钻营等手段进行的包装,可以短时间内,把艺术家知名度做上去。但是,也有跌落尘埃的巨大风险。

自从反腐以来,原先用于给官员送礼、洗钱的“官画”市场惨不忍睹,投资这种艺术家的人已经哭死一大片。前面提到那些失败的艺术品基金,也掉进了这个坑里。他们购进一批作品,然后就囤在仓库等着升值,三年五年也没人管艺术家,还想着每年20%的增值?

这都行的话,我们大家明天都辞职回家睡觉,睡到来年找老板要求涨工资吧。

版权价值远远大于物权价值

艺术品版权价值远远大于这件艺术品的物权价值:越卖越值钱。

根据咱们一直以来的理念,艺术品的价值,绝对不能只是一件东西的价值,而是一个体系。时髦点的说法,是艺术品、艺术家的文化IP价值。大家不要小看艺术品的版权价值,它的能量远远大于艺术品本身。

只不过,之前的艺术市场化程度较低,“艺术产业”也是近几年的新提法,版权的价值没有机会体现而已。

我们用美国迪士尼、漫威的逻辑来思考,就比较容易明白了。

如果,把迪士尼和漫威的角色创作看成艺术品原作,那么,这些作品一开始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当它们衍生出的动画片、玩具风靡全球的时候,版权变成了巨大的、源源不断的财富。

更有意思的是,版权值钱了,原作也随着版权值钱了。现在你再去买那些原稿,肯定是价值不菲的。这就是艺术品最吸引人的妙处:越卖越值钱,永远卖不完。

基于上述三大特殊规律,我们要相应改变原来对艺术品投资的观念和做法:

第一、尽可能先看看艺术家有没有发展空间。目前来说常见的几类艺术家具有价值空间:

1、尚未出名的年轻艺术家,成本低、空间预期大。

2、在历史中被埋没的艺术家,比如前面提到的因政治、历史原因不被宣传的艺术大家,他们的经历和艺术造诣本身就是天然的IP。

3、海归艺术家,由于各种原因去往海外,但其同学师长在国内已经价值不菲的艺术家最近很是流行。

第二、必须投资有人运营的艺术家,要么是艺术家自己运营,要么是投资后自己(委托专业人才)运营。

如果,还没有达到能够“包养”艺术家的层面,最好选择有人“做庄”的艺术家。

一定记住,别迷信身居世外、不入红尘的艺术家,没人管的艺术家基本不增值。

第三、投资艺术品,一定要及时买。

大多数艺术家来说,在自己手里的精品作品有限,艺术家不可能开机下厂做衍生品。而且,艺术家知名度低的时候,作品也不值钱。

根据越卖越贵原理,你投资艺术家,艺术家因你的投资而升值,他的作品也因你而升值。

我们要做成功的投资者,一定要理解和尊重艺术品行业的规律,同时,不要以“爱好者”的身份思考,而要站在产业层面看“艺术”。

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

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如下: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里分为两个级别,对应的国家级是与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同时期申报的国家社科艺术学专项。国家级项目只有国家社科(含艺术学、教育学、军事学专项)、国家自科、科技部的一小部分项目(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由此可见国家艺术科学一般项目属于部级。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旨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弘扬优良学风,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学术传承创新价值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也资助少量学术价值较高的资料汇编、调研报告和工具书。国家社科基金26个学科,包括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均可申报。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主要资助学术分量厚重、创新性强、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金额为35万元左右。一般项目主要资助学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金额为25万元左右。申请重点项目未达到立项要求、但达到一般项目标准的可立为一般项目。

国家艺术基金单位推荐意见怎么写

国家艺术基金单位推荐意见可以写:国家艺术基金面向社会受理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的申报,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和资助额度,并实施监管。并且为推动国家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艺术基金设立了美术创作资助项目,资助具有丰厚文化内涵,较高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