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把油价完全交给市场,会是多少钱一升?

2.新加坡每天有多少旅客出入新加坡

3.中国油脂行业是怎样逐步被外资控制的83

如果把油价完全交给市场,会是多少钱一升?

新加坡有保税区吗_新加坡港保税油价多少

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让商品价格达到合理水平,只要没形成垄断寡头,价格往往会根据市场供需关系正常化波动。

国内油价如同一团迷雾,被吐槽极多,但是缺乏权威的解读。得利者闷声发大财,还能没事嗷嗷哭两嗓子要个百十亿补贴贴补家用,爽的不要不要的。

今天财智成功从成本和产出角度对油价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为大家解决疑惑。

1桶原油=159升=139公斤2007年第三季度,中石油加工原油2.03亿桶,也就是2821.7万吨,生产汽油543.4万吨、柴油1,161.2万吨、煤油54.2万吨。

按照上面的数据,一桶原油可以提炼出26.77公斤汽油,57.2公斤柴油,2.67公斤煤油。

要知道按照质量守恒定律,139公斤炼完远不止这点东西,还会有沥青和部分化工原料,这部分产品足以抵消炼油成本和运输成本,甚至其中已经有了利润。

为了简单一些,我们以整数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进行计算。

40美元一桶油时,280元人民币,由于汽油柴油煤油价格当前差不多,我们依然简单来计算,总共生产出26.77+57.2+2.67=86.64公斤汽柴煤油,一升汽油大概0.72公斤,一升柴油大概0.85公斤,煤油太少直接忽略,由于柴油产量更多一些,我们就按0.8公斤来计算。

一桶石油,最后产出108升汽柴油,一升的成本是1.93元。

50美元一桶石油时,350元人民币,一升成本3.24元。

80美元时,560元人民币,一升成本5.19元。

100美元一桶时,700元人民币,一升成本6.48元。

这是比较笼统的算法,实际一定是高估了的。因为报道的数据不一定真实,有可能人为的增加了损耗,从而制造亏损。所以上面忙活半天,我们只是为了算出经过人为润色加工后最高的成本。

我们再从出口的角度测算成本,下图是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国汽油出口情况:

最后算下来,以2018年6月份75美元一桶油价计算,先扣除税费25%,一升是2.62元,再去掉毛利润20%,一升汽油的成本就是2.09元人民币,远低于第一种算法,巨大的差异只能说明报道中公布的数据一定被人为润色修饰了。

2016年1月份报道,中国香港籍油轮;长航发展轮装载1批3.8万吨、货值1444万美元的92号汽油从肖厝港区青兰山码头出口新加坡

虽说是宣称来料加工,出口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但是货值和吨数在那里摆着,显然很能说明问题,与上面算法算出来的价格其实差别不大。

第三种算法,技术派

1909年炼油技术获得突破,以热力分馏产生的合成汽油,使每桶原油可产生60%汽油,15%柴油,15%煤油,剩下的10%沥青。

大规模炼油具体到一桶原油上,成本是极低的,10%的沥青以及部分化工原料完全可以抵消炼油成本。就跟花生油榨油后如果渣滓不要的话可以免费加工一样。

我们就按一桶油能产出85%的成品油,剩余部分全部作为炼油成本和运输成本,这样一桶原油139公斤可以出产118公斤成品油,还按照上面的0.8公斤每升计算,可以生产出147.5升成品油。

还是简单以一美元兑换七元人民币进行核算。

40美元一桶原油时,280美元对应147.5升成品油,1.9元人民币一升。

50美元时,2.37元一升。

60美元时,2.85一升。

70美元时,3.32元一升。

80美元时,3.8元一升。

90美元时,4.27元一升。

100美元时,4.75元一升。

120美元时,5.69元一升。

140美元时,6.64元一升。

不论何时,请不要忘记我国也是能产原油的,即便是进口依赖度提升到60%,国产原油也是能占到40%的。而国产原油的成本远低于50美元一桶。

所以综合来说,即便是国际原油140美元一桶时,综合成本也不会高于90美元一桶,也就是汽油成本不会高出4.27元一升。

2016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均为含税价格,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等,税负累计3100-3300元/吨。此后有两三次本该降价时采取了增加消费税的措施,使得税费比例进一步提高。

我们就以一吨汽油各种税费3500元来计算,具体到一升中,一升0.72公斤,一吨就是1389升,每升就是2.52元。

如今国际油价已经达到60美元附近,那么国内油成本加上税费应该是2.85+2.52=5.37元/升。多出部分就是两桶油的利润喽。

一道题从下午算到晚上,最后继续推荐财智成功打造的加百利网加百利点靠木,网购可以每天中午看看,省钱还能选择正品,跑赢通货膨胀的首选。

新加坡每天有多少旅客出入新加坡

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46平方公里,却拥有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一座可供69多家国际航空客机起落的国际机场,每年出入人次超越2500万人次。

新加坡最佳旅游时间:

新加坡位于赤道以北136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气候无太大变化,高温多雨,一天中温差较小,中午至夜晚的平均气温为31—24℃。同东南亚其它国家相比,无明显的旱季、雨季,当地一般将11—1月称为雨季,但雨季以外的时期,有时也会下1—2小时的雨。

新加坡的气候变化小,所以一年四季都是旅行季节,可以不问季节轻松地踏上旅途,也是新加坡旅游的魅力之一。

新加坡美食:

吃是新加坡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大街小巷、白天或夜晚,您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数不胜数、各式各样的美食。 在新加坡这个多元种族的大都会里,您能品尝来自四面八方的菜色,不论是中式或西式,食物更深一层地反映了这个岛国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其多元种族的独特一面。

新加坡购物:

新加坡的主要购物点集中在新加坡河北岸的乌节路、政府大厦及滨海广场周围及史各士街一带。乌节路是新加坡的高档购物区,相当于东京的银座,整条街上商厦林立,汇萃了世界名牌商品,购物环境幽雅,但相应价格不菲。世界著名的DFS免税集团的新加坡DFS环球免税店是每个时尚追随者必去之处;新加坡最大的购物中心——义安城购物中心被称为新加坡的购物明珠;伊士丹乌节店占据了整个威势马广场的一半,各种高档商品应有尽有;值得一试的是幸运商业中心,里面一流名牌的服装店虽少,但其它商品一应俱全,且价格相宜。但要购买名牌物品,最好还是选择在大减价期间。

在政府大厦与滨海广场周围,有以规模宏大而著称的滨海广场,有小物件齐全的莱佛士苑等等。而牛车水、小印度、武吉士.亚拉街、荷兰村一带等则是售卖各种价格低廉、具有民族特色的衣饰或工艺品的地方。此外樟宜机场及美年城则是著名的免税品店。

特别关怀提示:新加坡的大商场是统一经营管理的,国内的商场一般统一经营,而分品牌管理。这样最大的区别在试衣和付帐上,你可以在商场尽情浏览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衣服到试衣区去试,每次试衣最多不能超过三件,试衣区一般有超过10个房间,但在大减价期间还是需要排队的,试衣后不喜欢的衣服直接放在试衣间旁边的衣架上就可以走人,不会有售货员殷勤的笑容催你买单,喜欢的商品则直接拿到收银台付款。

营业时间:新加坡多数商店的营业时间是上午10:00至晚上9:00,有些商店在周末营业至晚上10:00。

收据(发票):百货公司均使用收银机单据,在小型商店购物,请自行向店主索取购物收据。

商品保证:商店对货品通常提供有效期一年的国际保证书,购物者须自行索取,有时也须负担额外费用。切记检查保证书上所需之资料均已添妥并加盖商店印章。请勿接受影印副本或资料不全的保证书。

备注:消费税(GST)为5%。

新加坡交通:

外部交通:

航空:新加坡航空公司和主要外国航空公司均辟有新加坡到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城市的航线。国内则开通了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厦门、昆明和青岛之间的航班。机场到饭店的机场班车运行时间为早6:00至深夜0:00,每20分钟一趟,有空调。价格为成人5新元,儿童3新元,路线分为:路线1,路线2。

陆路和水路:搭乘巴士或步行跨过柔佛海峡大桥,长途车以及乘火车、乘船从印度尼西亚或马来西亚进入。

内部交通:

地铁:地铁分为南北线、东西线、东北线,在市中心的莱佛士坊和政府大厦可换乘东西线、南北线。另外裕廊东也可以换乘东西线和南北线。

公交车:在新加坡,当看到自己要坐的汽车开来时,要向司机挥手表示要上车,否则汽车就会从你身边呼啸而过;乘公汽时采用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方式,上车时先付费,车上不设找兑,要事先准备好零钱;下车时要打招呼,较新型的公交车,下车前只要按一下车内的红按钮就行了,没有红按钮的情况下,只要拉一下天窗或车窗上的黑带子,发出“噼……”的声音,司机就会在下一站停车。

电车:电车由植物园始发,途经乌节路上大部分的饭店,途中也到纽顿圈、莱佛士大酒店、莱佛士城、皇后坊、鱼尾狮公园、老巴刹市场、马里安曼兴都庙及丹戎巴葛保留区,最后在圣淘沙岛的门户——世界贸易中心折返,并依此路线行驶。行车时间每天9:00至21:00,每30分钟一趟。可自由使用的一日券需9新元(儿童7新元),限用一次的车票3新元。车票可以在酒店服务台或直接向司机购买,购买时可以索要路线图,做为一日行程的参考。古色古香,可以高效率参观市内景点。

出租车:出租车费都按计价器计算,起价1公里之内2.4新元,此后每240米增加10分。遇交通阻塞时,每45秒内未前进一距离单位(240米)时,计价器自动跳1分。新加坡的出租车在路旁招手停车,有急事的时候可以在饭店或购物中心的出租车站要车。另外,由郊外返回市内时,很晚的话则很难叫到出租车,这时可预约,预约时一定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地区、街,以及醒目的建筑物等。24小时叫车电话:4525555或4747707(24小时)。

交通规则和礼仪:新加坡是左行的交通规则,城区道路通畅,车速度很快,在过马路的时候要分清是斑马线还是框线,斑马线多设置在居民区,汽车要让行人先走,司机看到有行人的路口就自动减速停车等你通过再启动,所以习惯了在国内等没车再过街的人,如果你也停下来,那司机反而会很不耐烦觉得你没尊重他的谦让,通过时,最好微笑示意司机,表示感谢;框线则要看红绿灯,但在有些路口红灯不会自动亮起,需要行人自行按下路边电杆上的按纽,为了是在没有行人的情况下不影响车辆的行驶;如果什么线都没有最好别过,因为新加坡大多数是高速路,车速很快。

新加坡住宿:

新加坡旅游业发达,各种级别的宾馆、酒店齐全,既有价格达数百新元的最高级旅馆,又有几十新元的经济旅店和中国式旅馆,游客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相宜的住处。

新加坡的高级饭店从设施、气氛、服务都可以称得上世界一流水平,如果不是因为经济上的考虑必须要住便宜旅馆的话,到新加坡还是推荐您住最高级、高级饭店。这些饭店无论从外观建筑还是内部装饰都别具风情,例如著名的莱佛士大酒店和良木园大酒店,既有历史价值又是旅游名胜,它们都建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其殖民地式的西洋式外观已使其成为新加坡的观光名胜。在牛车水、小印度一带,有一些房间在50间以下的小商店式旅馆,它们一层是商店,二三层是住宅建筑,内部装饰具有浓厚的新加坡风格,可以让您更好地了解新加坡,如皇爵和龙门客栈。

在新加坡还有许多经济型旅馆,包括高级公寓、旅舍、YMCA(基督教青年会)等,价格是新加坡最低的。此种旅馆的宾客以环游世界各地的旅行家和华人、印度商人居多,住在这里,彼此交流旅游中的轶闻趣事,可以愉快地度过整个旅行。这些旅馆多集中于明古连街、牛车水、小印度周围。最近在郊外的住宅区,这种经济型旅馆也渐渐多了起来。

新加坡娱乐:

新加坡的娱乐节目丰富多彩,既有中国古典音乐、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也有世界一流乐团的演奏。热爱运动的人,可以到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或游泳池中一显身手,还可以观看别开生面的赛马。一到夜幕低垂,各种夜间娱乐场所也就活跃了起来,众多的夜总会、歌舞表演和迪斯科使整个夜晚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在剧院餐厅及夜总会里,客人可以一面用餐,一面欣赏香港和台湾艺人的演出,以及美国式的歌舞表演,享受声乐、视觉的双重享受。在新加坡的几家晚宴剧场如文华大酒店的“东盟之夜”、国宾国际大酒店的文化演出,可以欣赏到新加坡民族风情的舞蹈。几乎所有的夜总会都有美丽的陪酒女郎,为客户提供亲切、周到的服务。在繁华的乌节路上,间间迪斯科舞厅装潢设计各有特色,无论是复古还是前卫,都有以时下最流行的劲曲吸引人们狂舞通宵。新加坡河一带的驳船码头、克拉码头和罗拔申码头,是人们夜间休闲聚会的好去处,黄昏时,河岸一间间酒馆里流泻出醉人的爵士乐、古典摇滚乐、西方金曲等,整条河流都在音乐与灯光中荡漾,克拉码头处还有精彩的节目——冒险骑乘。

此外,在东海岸公园和加冷河可以尽情地游泳、滑水、扬帆乘船,沐浴在热带温暖的海水中;在格兰芝的新加坡赛马公会,可以与全场观众一起欢呼,一起沸腾,度过紧张而又刺激的时光;温泉浴、桑拿、脚底按摩让您的精神完全松弛,此外还有板球、网球、高尔夫球等种种娱乐性的运动,让您体味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新加坡。

新加坡的主要购物点集中在新加坡河北岸的乌节路、政府大厦及滨海广场周围及史各士街一带。乌节路是新加坡的高档购物区,相当于东京的银座,整条街上商厦林立,汇萃了世界名牌商品,购物环境幽雅,但相应价格不菲。世界著名的DFS免税集团的新加坡DFS环球免税店是每个时尚追随者必去之处;新加坡最大的购物中心——义安城购物中心被称为新加坡的购物明珠;伊士丹乌节店占据了整个威势马广场的一半,各种高档商品应有尽有;值得一试的是幸运商业中心,里面一流名牌的服装店虽少,但其它商品一应俱全,且价格相宜。但要购买名牌物品,最好还是选择在大减价期间。

在政府大厦与滨海广场周围,有以规模宏大而著称的滨海广场,有小物件齐全的莱佛士苑等等。而牛车水、小印度、武吉士.亚拉街、荷兰村一带等则是售卖各种价格低廉、具有民族特色的衣饰或工艺品的地方。此外樟宜机场及美年城则是著名的免税品店。

特别关怀提示:新加坡的大商场是统一经营管理的,国内的商场一般统一经营,而分品牌管理。这样最大的区别在试衣和付帐上,你可以在商场尽情浏览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衣服到试衣区去试,每次试衣最多不能超过三件,试衣区一般有超过10个房间,但在大减价期间还是需要排队的,试衣后不喜欢的衣服直接放在试衣间旁边的衣架上就可以走人,不会有售货员殷勤的笑容催你买单,喜欢的商品则直接拿到收银台付款。

营业时间:新加坡多数商店的营业时间是上午10:00至晚上9:00,有些商店在周末营业至晚上10:00。

收据(发票):百货公司均使用收银机单据,在小型商店购物,请自行向店主索取购物收据。

商品保证:商店对货品通常提供有效期一年的国际保证书,购物者须自行索取,有时也须负担额外费用。切记检查保证书上所需之资料均已添妥并加盖商店印章。请勿接受影印副本或资料不全的保证书。

备注:消费税(GST)为5%.

中国油脂行业是怎样逐步被外资控制的83

中粮集团是中国粮食进出口的官方代表,最初的发展靠的是计划经济所赋予的特权。中国油脂行业的发展和逐步与国际接轨要从曹万通掌门的时代说起。随着中国的改革,中国的油脂行业也需要深化,满足老百姓更多的食用油需求。借助外资成了一条捷径。中粮在80年代中期开始与嘉里集团接触,并在80年代末与嘉里集团在香港合资成立鹏利公司(其中嘉里51%,中粮49%)。由鹏利公司与中粮在国内合资(鹏利80%,中粮20%)建立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从资本结构上中粮控股。南海油脂仅仅是一个精炼厂,投资规模小,在深圳蛇口保税区内以精炼进口大豆毛油为主。但南海油脂赚到的钱却是投资的无数倍,或者说嘉里粮油通过这个厂赚到了大把的银子。途径是走私。

因为当时国内外油脂差价非常大,国内大概买到3.5---4元每市斤,而国外当时的油脂价格大概在4000元每吨,也就是2元左右每市斤。而棕榈油更是只有2000元不到每吨。南海油脂由于处在保税区内,其进口毛油精炼后如果在境内销售就必须补交高额的关税,而出口则可以免征关税。

举个例子:进口一吨4000元每吨的毛油,精炼费200元么吨。成本是4200元每吨。如果在境内销售需要交40%左右的关税,而出口的话则一分钱不用交。走私的利润就在这40%的关税。如果交了关税,批发到零售的差价在国内就是正常的。

南海油脂将毛油精炼加工后,报关出口,出口给嘉里粮油在香港或者其他地方的公司,而实际上这些油在蛇口港装船后根本就是在海上兜一圈就回到一些偏僻的海边,由事先联系好的境内走私人员卸货,然后在国内销售。当时的走私规模是空前的,一些广州的农民主要是潮汕和新塘地区的农民通过走私成了亿万富翁。而参与走私的还有当时国营的各省市油脂公司,他们从走私贩手中购买走私油,然后再内地各省市批发零售,赚取差价,获利不菲。走私油脂的高峰在94年前后,南海油脂造就的走私千万富翁无法统计,也就是在那几年,因为走私油猖獗,内地的榨油厂无法与之抗衡,纷纷停止生产转而成了走私油的精炼厂或者中转地。而当初山东河南一些种植大豆的区域逐步放弃大豆,以至于到今天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已经很难看到有大豆种植,而这里在90年前曾经有着规模的大豆种植。

为什么作为国有企业的中粮不制止这种损害国家利益的走私,因为南海油脂虽然中粮控股,但经营权实际上是一致在嘉里集团手中。最初掌门人郭孔峰(郭鹤年的侄子)后来成为新加坡威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如今是国内最大的大豆进口商。后期掌门人李福官也为南海的发展付出了几乎是自己的半生。功过无法评估,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本身就不是黑和白那么简单。而南海油脂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国油脂贸易行业的创始者,曾经一年销售50亿在95年排在北京吉普和贝尔电话之后名列中国合资企业第三名。中粮对于南海油脂的失控最终导致了嘉里集团的走私失控以及金龙鱼品牌的所有权丢失。

南海油脂事件让曹万通的中粮学到了一些国际油脂贸易的规则,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中粮曾经派过一批人在南海油脂工作,后被嘉里系人马驱逐),而且当时的中粮仍没有与国际农产品巨头也就是大豆贸易商有直接的合作关系。于是最终在香港成立嘉银国际(实际是中粮在香港的子公司)并与中粮合资在天津塘沽成立北海粮油,从而开始直接面对国际上的贸易商。并注册福临门品牌,开展小包装销售。

随着与国际大豆商的接触和国内市场的日益膨胀,以美国政府为背景的国际农产品巨头开始了中国的布局,中粮成为其中一枚重要棋子。此时的中粮已经进入周明臣时代。中粮被国家推入市场大潮中,进入市场的中粮首要任务是赚钱,而只有精炼车间的北海粮油远远不能满足中粮对于利润的追求。而国际大豆商也需要中粮的背景展开在国内的布局,于是双方一拍即合(ADM和中粮),成立了后来巨无霸的东海粮油张家港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榨油工厂。由于中粮没有榨油厂管理经验,新加坡威尔玛公司作为合资一方承担了工厂初期建设和启动的管理方。(威尔玛公司的老板就是南海油脂第一任掌门人郭孔峰)。

不过这一次中粮没有重蹈南海油脂的覆辙,在企业刚刚进入正常运转的1999年(工厂97年开始投产)就安排张东风接管了工厂的管理权。而东海粮油也成为中粮油脂项目最赚钱的投资。也是周明臣在中粮难得一见的亮点之一。而周明臣此时并没有看出国际大豆巨头的险恶用心,在第一轮的布局完成后(收买了嘉里集团和扶植威尔玛作为其进入中国的一个代理人以及打着合作的名义完成将中粮转换为其国内代理人),开始了第二轮的布局(横扫国内中小型榨油厂,然后进行并购),于是有了2002到2003年的大豆暴涨暴跌行情。当时中国榨油行业几乎全军覆没,除了中粮船大抗风浪,在巨亏之后扛住以及九三集团因为大部分原料为东北大豆外,全部崩溃。如果不是中国政府临时成立转基因办公室限制转基因大豆进口,从法律上给予国内大豆商赖账的理由,恐怕国内大部分进出口贸易商都要跳楼。而此时,中国政府乃至中粮才开始有所觉察。而周明臣的下课与此恐怕不无关系。

宁高宁在04年空降中粮开始了中粮的宁时代,选择宁高宁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其美国留学经历和香港华润的操作基本能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但单从宁高宁入主中粮以来的所作所为,证明外行指导内行毕竟还是有些问题。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食产业。宁高宁的高调并不足以弥补其在战略上的失误。

1. 国内中小型油厂被威尔玛(国内的益海集团)收购。其实在02-03危机之后,中粮有足够的资本和机会去收购国内的中小型油厂,从而壮大自己的力量。而中粮的裹足不前(也许是根本没有认识到)为威尔吗和国际农产品贸易商提供了机会。在03-05年两年的时间里,威尔玛收购了国内不下30家中型油厂。

由于前期的巨亏,这些油厂为了生存亟待有资金的注入盘活。而威尔玛公司几乎用很小的代价(甚至一些工厂只需要威尔玛提供原料作为启动资金就可以转让股权甚至管理权)。一些国际大豆商也借机收购了一些油厂开始直接进军中国市场。

而这些本来是中粮扩张的机会。因为地方政府可能更愿意与中粮这样由政府背景的企业合作。

在去年和今年这一轮的涨价过程中,威尔玛和如邦吉这样的大豆商已经可以在国内市场施展影响力,推动价格不断上涨。从而为国际价格上涨制造借口(中国需求)。07年10月,发改委曾经联合中粮希望能平抑油价(发改委补贴,秘密进行),但中粮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够从而使那次价格干预直接流产。

此次涨价预计对中国的影响不会是最大的,但绝对会影响到国内小型油厂,为国际大豆商在中国的布局创造第二次机会。而此次中粮的应对似乎仍盯在具体的商业操作行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