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器值钱吗_锡器鎏金价格多少
1.定陵的文物现在还有多少
2.茶壶的种类
3.“南海一号”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物?
4.打锡街的来历
定陵的文物现在还有多少
定陵地宫出土文物有3000余件。其种类包括纺织品和衣物、金银器、铜锡器、瓷器和琉璃器、玉石器、漆木器、首饰、冠带、佩饰、梳妆用具、木俑、武器、仪仗、谥册、谥宝和圹志等。
纺织品和衣物按织造工艺的种类划分,有妆花、缎、织金、锦、纱、罗、绫、绸、刺绣等。按织造加工成型后的品类划分,有处于半成品状态的匹料和缝制好的衮服、龙袍、裳、蔽膝、女衣、裙、膝袜、毡靴、护膝, 以及被褥等物。其出土位置大多在帝后棺内,少数在椁上,部分靴袜及包裹器物的包袱出自随葬器物箱内。
金器品种有酒注、爵、尊、执壶、盘、壶瓶、提梁罐、带柄罐、盆、盒、唾壶、碗、杯、盏、香熏、匙、枕顶、金饼、金钱等。大多为帝后生前的宫廷日用品。其出土位置多在帝后棺内尸体上下及两侧,少数在随葬器物箱内。
银器的种类有尊、把壶、提梁壶、盆、盘、碗、勺、肥皂盒、器盖、银锭、银饼和鎏金银钱等。其中,属于生活用具的器物均出自孝靖皇后棺内,系孝靖皇后迁葬定陵之前的随葬物。
铜器中有5件为鎏金铜勺等实用物,其余均为明器,即依照帝后生前所用器物、卤簿形状缩制的模型。其种类有水罐、水桶、水勺、水盆、唾盂、唾壶、盘、笊篱、箸、勺、漏勺、香盒、香炉、香靠、烛台、油灯、剪刀、火炉、交椅、脚踏等。铜明器全部出自随葬的器物箱中。
锡器均为明器。其种类有酒注、爵、瓶、壶、酒缸、酒瓮、罐、盂、水桶、水盆、茶钟、碗、盘、碟、盏、托子、香盒、鉴妆、印池、宝池、宝匣、香炉、烛台、灯台、宝顶、宝盖、宝珠、海棠花、荷叶、莲蓬、慈菇叶、交椅等。均出自随葬的器物箱、盒内。
瓷器品种有青花梅瓶、油缸、碗、胭脂盒、三彩香炉、觚等。有的出自帝后棺内, 有的在棺椁外,还有的出自地宫中殿。
琉璃器均为“五供”器物,有香炉、烛台、花瓶三种,均出自地宫中殿内。
玉器种类有爵(配有金托)、执壶(配有金托)、盆、碗(配有金托、金盖)、双耳杯(配有鎏金银托)、皂盒、璧、礼器、玉料等。出自神宗棺内、随葬器物箱及后殿棺床上。
石器为帝后神座、神座两侧方形器物台,以及五供、长明灯的石座。均出自地宫中殿。
漆木器, 数量很多,但大多已经朽坏。其中有盒、盘、衣箱、器物匣和抬杠等。出土地点均在后殿内,有的在帝后棺内,有的在棺床上。
首饰种类有钗、簪、耳坠、耳勺、围髻、抹额、棕帽、网巾、纱巾等。出自帝后棺内外或随葬器物箱中。
帝后冠带、佩饰种类包括冕、翼善冠、龙凤冠、玉革带、大碌带、宝带、镶珠宝带饰、带钩、玉佩、玉圭、霞帔等。出自帝后棺内及随葬器物箱中。
梳妆用具品种有铜镜、梳、篦子、抿子、圆刷等。均出自帝后棺内。
木俑分为人俑、马俑两种,全部出自随葬器物箱内。
武器、甲胄有刀、箭、铁盔、铁甲、弓囊、箭囊等,均出自随葬器物箱内。
仪仗有铭旌,木制的矛、戟、钺、叉、骨朵、立瓜、卧瓜、车轿模型, 以及罗制的龙幢等。均出自后殿内。
帝后谥册有木制、锡制两种。均出自随葬器物箱内。
帝后谥宝均为木制,出自随葬器物箱内。
圹志系孝靖皇后以皇贵妃身份入葬时刻制的,后随孝靖皇后迁至定陵。
此外,还有钱币、念珠、圣发、指甲、蜡烛、檀香、白木香、木炭和纸钱等物。
定陵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为人们研究明代的宫廷礼制、工艺制作水平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茶壶的种类
茶具的分类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1、 陶土茶具 陶土茶具是指宜兴制作的紫茶具。用紫砂茶具泡茶,即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2、瓷器茶具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于陶器之后,按产品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几个类别。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而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是当今最为普及的茶具之一。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较为著名的有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江西波阳、宜春等地生产的脱胎漆器等,均别具魅力。其中以福州漆器茶具最佳。
4、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素以它的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状各异,品茶饮酒兼用而受人青睐。如果用玻璃茶具冲泡,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就能充分发挥玻璃器皿透明优越性,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5、 搪瓷茶具 由于经久耐用,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各地广泛流行,以后又为其它茶具所代替。现代已很少采用了。
一般来说,现在通行的各类茶具中以瓷器茶具、陶器茶具最好,玻璃茶具次之, 搪瓷茶具再次之。特别是宜兴紫砂用来沏茶最好。
“南海一号”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物?
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的商船,来往于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丝绸之路最为鼎盛时期的宋朝其运输宝物的数量巨大程度可想而知。
南海一号,长度41.8米,宽度11米,高度约4米。同时它也是到今天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其排水量约为800吨,载重约为400顿。直到2019年3月20日为止,一共清理船载文物已高达达14万余件,预计总文物将会超过16万件。
考古学着从中挖掘出很多来自宋代顶级官窑的陶瓷工艺品,这些东西非常受当时西方国家的喜爱。有些陶瓷的外观也受到了西方,阿拉伯等地的文化影响。
博物馆藏的《南宋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六棱执壶》也出自这里。壶又称“注子”、“注壶”,是隋代出现的酒具。其高25.4cm,足径5.5cm。主要用来盛放酒水的器具。、
还有就是在特展中拍摄的,“南海一号”南宋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也是给予我们非常大的震撼,不得不说古代人的工艺精湛。
据不完全统计全部水下考古发掘文物共有14000余件、凝结物55吨、标本2575件。而且陶器占大多数,一共有13000余件。如瓷瓶瓷壶、瓷碗、瓷盘以及其他瓷器等。样式繁多,且制作工法都出自最好的官窑,由此可见南海一号便是典型的宋代商船,且是航运于国际间的贸易船只。
打锡街的来历
对于过去的泉州人来说,自从有了打锡巷,锡器就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它是日常居家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礼器、祭器。城内大户人家几乎都置有“房内九件”和“厅堂九件”,诸如斗灯、果盒、花瓶等,无不刻镂堆贴、鎏金绘彩,极尽制作之能事,也极尽典雅和华丽。每当有女出嫁,嫁妆中也必须有锡器,而锡器的多少优劣,又直接关乎娘家的体面,关乎新嫁娘在婆家的地位。说起来,似乎没有哪个地方有如泉州,人们对锡器如此珍爱,又对锡器工艺的贡献如此之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