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油车和电动车哪种较好?

2.10万左右的车哪款外观与性能最好?

3.大众Polo的内饰用料差吗?它的动力弱吗?

4.吉利星越_2021新款价格

5.十万左右的车,哪款比较好?

6.矿产品生产

汽油车和电动车哪种较好?

油价调价前后对比-油价调整后价格

推荐买燃油车。如果限行的话就买纯电。

现在提倡纯电出行,电动车干净环保,维修简便价格也不贵。且省钱,燃油车100公里大概50块钱,电动车跑100公里只需15度电=不足15块钱,燃油车跑15W公里=7.5万元,电动车15W公里=2.2万元。等于跑15W公里省钱5.3万元,看起来挺省钱。

But! 电动车还有个问题,电池。

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它们的电池价格都是比较接近的,基本上都是8万元的水平。国内规定,电动汽车应对电池提供8年或15万公里的质保,8年以后如果还想继续开就要花8万更换电池。8W块钱,相当于省出来的油钱又送进去了。但也许8年以后电池会便宜很多只需5W,这么算其实电动车也不省钱。

现在充电桩没有普及,充电麻烦。电动车继航也没法和燃油车比,所以还是推荐燃油车。

都说电动车还保,那么请问电从哪里来的?烧煤。烧煤就还保了?背后的原因还是对资源的担忧,油要进口但煤我们可多得是。

10万左右的车哪款外观与性能最好?

在国内,10万元包牌买车的消费群体占据了较大份额。虽然当前国内油价没有和国际市场接轨,但总算也有了一些松动。老百姓的用车负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而1.6车型,在家用领域普及率比较高。动力和空间足够使用。加之是购置税减半优惠的最上限。因此很多家庭消费者对于10万包牌的1.6车型趋之若鹜。

10万元买车包牌的费用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全国各地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购置税占据了4000-5000元左右的费用支出。上牌,照相,保险等费用大概是5000元左右。这么一算下来。剩下的购车费用大概是9万元了。以现在的优惠价格,大致上有几款车型是可以入选的。当然有时候也略微有些超支。只要不是太过头,还是可以允许的。

一、悦动

包牌车型:1.6 GL MT

指导价格:9.98万

优惠幅度:8000元

对比新三样的伊兰特,悦动体形更大,感官更运动。因为有了更加适度的弧形线条融入,车型轮廓呈现出更加饱满的姿态。前脸部分已经就上一代车型有了更为简洁的处理。除了外观翻天覆地的变化,悦动的内饰也进行了全面的革新。悦动的中控台更开放。上深下浅的内饰颜色搭配可以说是家用车的标准配色,细节之处再用木质装饰和金属光泽的面板装饰,提升了档次感又不显得过于沉重。内饰整体做工比伊兰特有很大的进步,所有按钮的触感,阻尼都非常细腻。悦动仪表相当的实用而漂亮,蓝色背光也改变了以往伊兰特车型绿油油的印象。

和伊兰特一样,悦动1.6L车型搭载的是调较升级的α-1.6L发动机,使用了C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悦动的变速箱得到了改进,据称比伊兰特会要更省油。其实悦动发动机的可靠以及平稳也许才是其最大卖点,至于1.6.CVVT可以省油的说法,感觉悦动前后变化还是不会大明显。作为1.6手动车型,悦动油耗对于工薪家庭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经济负担。

悦动的车身尺寸进行了全面升级,为4542mm、1775mm、1485mm,轴距为2650mm,这个尺寸在紧凑型车里是非常有优势的,与现款伊兰特4525mm/1725mm/1425mm,轴距为2610mm的标准相比,其各方面提升幅度较大。所以悦动在乘坐方面的空间表现相当宽绰,不过其舒适性却并不算突出,最明显的一点是后排座椅的靠背比较平直,而且座垫的长度也有点短。另外,作为一款比较大气的三厢家用车,悦动有一个空间比较大的后备厢,同时也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后排座椅不能放倒,更不要说按比例放倒了。载物方面平时都是够用的,如果偶尔有个特殊的用途如放一点长条状货物就会犯难了。

为了照顾后排空间以及节省成本,悦动后悬挂系统放弃了伊兰特车型原有的双联杆式结构,转而采用构造更简单的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结构。这类半独立悬挂结构简单、成本低并节省空间,承载能力好,缺点当然也是很明显比如舒适性不够好,还有一点是这种后悬挂结构也会对车辆的侧向安全性和操控稳定性发生影响。这一点,悦动明显不及伊兰特。低配车型采用185轮胎也比较遗憾。毕竟加大轴距尺寸的紧凑车还是需要195的轮胎支持。

凯越

包牌车型:08款1.6LX-MT

指导价格:10.38万

优惠幅度:1.3万

新凯越最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外观革新,整体造型更趋大气雄厚,同时也显得更富视觉冲击力。整体车身尺寸与老款相比没有变化,前脸的进气格栅改为直瀑式,与林荫大道十分相似,同时下进气从原来的宽扁形变成网眼状,并与上进气呈梯形过渡。保险杠变成与车身一体式的设计,显得更加的自然美观。符合那些30-50岁的大众消费者的审美情趣,这往往是最有购买力的家庭汽车消费群体。

新款凯越的仪表盘相比老款来说,造型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全新的炮筒式很有立体感,圆环上的银色边框也让质感陡增。同时高配车型还拥有多功能带导航功能的中控液晶显示屏。既时尚也符合当前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动力方面,新凯越依然搭载老款车型相同的1.6L与1.8L排量的两款发动机。虽然据上海通用表示,其中1.6L发动机经过调教之后,峰值扭矩从原来的142牛·米/4000rpm提升到146牛·米/3600rpm,可在更低的发动机转速内爆发更大的扭矩,使其百公里综合油耗减少3%,从8.3升降低到8.0升。

虽然凯越的2600mm的轴距是紧凑型级别里的标准水平,可是实际乘坐时会发现内部空间的利用上比较到位,因此空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并不会因为车身尺寸没有根本改变而感到失望。

仅仅是有空间当然也是不够的,内部实用性的设计也很重要,凯越除了有专用的雨伞槽外副驾驶座椅下面还有一个小抽屉,前排的中央扶手除了可以双层打开,最上面的一层还可以向后翻折形成一个比较浅的托盘状储物槽。不过在使用时前排中央扶手的功能就要暂时关闭了。

大众Polo的内饰用料差吗?它的动力弱吗?

优点:操控性很好,基本上指那儿打那儿,对比我开过的某品牌车很有信心

缺点:虽然已经用了快8年了,但还没有出现不满意的地方。

外观:最满意的一点,POLO永远是堪称经典的力作,现在看还是那么漂亮,绝对不后悔!

内饰:硬质塑料,手感差一些,做工还算细致,冬天的时候有些地方会发现吱吱的声音,样子很规矩比较耐看。

空间:我一家身材中下等,一家坐没任何问题,接上父母一共5口人也还够,就是后排中间那位不会很舒服了。安上安全座椅后后排只能坐一个成年人,坐两个大人短距离还行,长途别想了,难受。后背箱有点小,但如果你用心去摆放也能放下不少东西,我就在宜家买过1.5米长的柜子,装进了车里。后排座放倒后能放不少东西,就是没法再坐人了。

配置:当年那个价钱来说有点小贵。不过我那是没减配的最后一批,再加上自己喜欢,值了。

动力:虽然是1.4的但是说动力其实也还好只能说够用真的在高速上撒起欢来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操控:操控没的说,很准确,真的是指那儿打那儿。高速驾驶的时候很有操控有信心,动力没信心。呵呵

油耗:6速自动变速箱 同级别中算是领先一步的,但缺点是市区内跑不起来 走走停停 起步油耗高,因此市内开很费油 但高速很省油!

优点:驾乘感比较舒服。

缺点:不是四轮碟刹

外观:多处的棱角设计我很满意,前脸大灯独特设计产生的犀利感觉尤为明显,尤其前脸下的“刀锋式”导流板更是我的大爱,明显的车身运动腰线让我在驾驶位置从倒车镜里一眼就看出来“这车几天没洗了”以及从屁股看呈现的梯形设计,让我觉得很扎实很稳当,当然上了高速后的那种吸地感还是很爽滴

内饰:虽然内饰材质一般,但是安装工艺值得称赞,边缝比较靠谱,不过我就不明白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厂家把顶棚不设计成塑质的,不是更加便于清理卫生吗?

空间:尚可

配置:老实说但就同级市场他的定价真的优势不大,但是相信低调中的奢华就是他

动力:自动挡1.4稍微弱了一点。结合手动模式还是比较好的。超车的时候挂到手动模式3档,推背感很强,动力很不错。并没有想象中的弱。6速手自一体的变速箱,真的很好用。

操控:高速很稳,140不飘,有信心。方向盘比较稳,旷量不大。而且因为车小,过弯很有信心。因为前导流护板设计,导致通过性很低,稍微烂点的路,都必须小心翼翼,否则,肯定托唇。

油耗:油耗,由于是行驶在魔都的市区道路,毫无意外的在八以上。这还是基本非高峰期间加周末高速的情况。可能我的短途跑的多了些吧。记得每周五天都在拥堵的虹桥路上的时候,油耗在11左右,加95#哦。现在就还算满意吧。

舒适:悬挂软 轮胎厚当然舒服 只是快速转弯的话 车身倾斜的吓人

优点:外观耐看

缺点:空间的确很小,后备箱也小。动力的确一般。

外观:Cross车型比普通版看起来要大了一圈,黑色包围很有运动感。行李架显得车很精致。大众虽然最近频出问题,但平心而论,大众的做工还是很精致的,车身接缝,钣金喷漆等等就能看得出来。虽然车比较小,但看起来显得很大气。金色很耐脏,而且稳重低调。

内饰:功能强大:定速、折叠后视镜、前后雷达、夜晚开灯内饰也很迷人。

空间:一米七五以上的还是别考虑这款车了(买这款车的司机貌似个子都不大)。整体空间也不大,没有太多多余的空间。但是一家三口足够了。要想朋友之间去嗨皮,最多五个人(包括司机),多一个都盛不下,太胖的就别坐后排了。

配置:性价比感觉可以接受的价位,手动的就当练手车了,自己感觉价位有点高!polo毕竟是小型车

动力:因为基本就我一个人用,动力能跟得上。试过在高速上坐4个人加速,转速3000以上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伴随着机器的轰鸣。总觉得这款机器1700转以下是很不错的,隔音能够把它处理的不错,但是高了的话,呵呵

操控:操控非常好,指向精准,挂档顺畅,有时刚启动时,倒档不太好挂。

油耗:市区7L/100KM 高速上省油省到发指,我曾经780元油费跑了近2800公里(当是油价6.11)。全程定速110。因为是冬天没开空调,大家可以参照一下。。

舒适:座位坐起来还不错。静音效果良。

吉利星越_2021新款价格

吉利星越_2021新款价格

星越L2021款是一款吉利汽车旗下的紧凑型SUV,其官方指导价为137200元-185200元。我们以星越L2021款2.0TDDCTEVO两驱尊贵型为例来算一算,这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155200元,目前东莞市部分经销商有最高18000元左右的优惠,所以这款车型的裸车价格为137200元;全款购车的话,加上商业保险和其他必要花费,落地价格在157325元左右;如果想要贷款买车的话,按照首付比例30%,贷款年限3年来算,首付款需要41160元才可落地,月供为3076元。

星越L车头看起来十分犀利,格栅运用多边形的设计,为整车提升了一定的档次。

星越L2021款2.0TDDCTEVO两驱尊贵型内饰看上去颇具大气的感觉,搭配银色饰条,看起来非常稳重,让人感到很舒服。此外,该车标配了前排头部气囊、GPS导航系统、胎压显示等多项配置。

动力方面,星越L配备了2.0TL4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0kw,峰值扭矩为325牛·米,匹配了双离合变速箱,工信部综合油耗6.8L/100km。底盘方面,该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为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并采用了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

总的来说,星越L的各方面表现还是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屏幕前的你会为这款车买单吗?快到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2023吉利星越L最新款

吉利星越l燃油版2023年换代。

1、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3款吉利星越L也即将推出上市,预计时间是在第四季度。外观方面,2023款吉利星越L将进一步改进并且增加运动化装饰,但总体风格还是保留现款状态。前脸以直瀑式进气格栅和LED大灯组构成,并且LED灯组贯穿整个车尾,使新车具备非常高的辨识度。车身尺寸没有变化,长宽高依旧是4770×1895mm×1689mm,轴距2845mm。

2、内饰方面新款吉利星越L可改动的地方并不多,现款车型的造型以及所营造的驾驶舱氛围感已经领先很多合资车型。中控台继续采用三块联动屏,除了全液晶仪表,还有一块副驾驶屏幕与车机屏幕相连,同时还在车内运用了翻毛皮质材料包裹,营造出浓烈的科技感与豪华感。此次改款主要增加更先进的配置和科技。

3、动力方面,相信吉利不会在2023款有所改动,因为目前吉利星越L其中最大优势就是动力系统,这次改款会沿用现款动力系统。还将提供2.0T低功率+7DCT和2.0T高功率+8AT+四驱两种,其中2.0T低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160kW,峰值扭矩为325N·m,而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175kW,峰值扭矩为350N·m,传动系统则搭载8AT变速箱。

吉利星越L2022款报价及

当纯电动车还是有很多不可避免的使用难题时,拥有长纯电里程和燃油发动机辅助增程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成为了更理性务实的选择。来自吉利的星越L增程电动版和问界M5属于两款典型代表,两者都拥有超过200公里的纯电续航,前者拥有一套复杂的混合动力系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驱动;后者的发动机则只作为增程器为电池充电。究竟谁是更值得选择的长续航SUV,我们通过本文的对比来一探究竟。

我们在两车中挑选了星越L增程电动版2022款1.5TDHT增程电动旗舰版和AITO问界M52022款后驱标准版,两车价位十分接近。

虽然星越L增程电动版定位为紧凑级SUV,问界M5定位中级SUV,但两车的车身长度完全一致,轴距也基本在同一水平。两车的数据也印证了刚刚的主观视觉感受,星越L增程电动版更高大魁梧,问界M5更低矮扁宽。

两车的轮圈造型都采用了撞色搭配的样式,都很动感。星越L增程电动版配备了固特异御乘SUV轮胎,强调静音和舒适性;问界M5则配备了这个级别车型并不多见的倍耐力P0轮胎,强调运动和操控性能。

问界M5的中控屏幕尺寸要更大一些,在车机的基础功能方面两车基本处在同一水平。虽然中控屏小了一些,但星越L增程混动版的副驾驶侧屏幕同样达到了12.3英寸,并且能提供非常丰富的影音娱乐功能。

星越L增程电动版搭载1.5T发动机与三挡变频电驱DHTPro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配备41.2kWh大容量CTP平板电池。续航方面,其W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为205km;增程模式下,发动机可作为增程器为电池发电,增程续航达1250km。即使没有充电条件,其亏电模式下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5.3L。

星越L增程电动版相比传统PHEV车型,可锁定发动机作为增程器为电池发电,保持了最大化电驱动的效率。相比纯电动车,星越L增程电动版WLTC增程续航可达1250km,完全消除了里程焦虑。相比增程电动车,拥有并联电混系统和三挡变频电驱DHTPro,能耗更低。此外,星越L增程电动版标配直流快充,可实现最高85kW充电功率,电量由30%充至80%仅27分钟。

相比之下,问界M5的驱动方式更为简单明了,所搭载的发动机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都不参与车轮的驱动,仅作为发电机存在。其WLTC纯电续航为200公里,加上增程模式下的续航,理论上的综合续航里程也可超过1000公里,但增程器需要添加95号汽油,后期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经过从外到内的全方面对比,星越L增程电动版在动力及续航方面和问界M5存在着较大差异,星越L增程电动版的纯电、增程、混动三种驱动模式适用的场景和工况更丰富,拥有更出色的综合续航水平。此外,大气的外观、全面的配置以及宽大的乘坐/储物空间也让它更适合家用;问界M5可以说是精装修后的赛力斯SF5,其车内外的科技化和豪华程度都有所提升,但动力总成结构单一和后备厢储物空间上的短板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您想选择一台更全面的拥有超长续航的SUV,显然星越L增程电动版是更好的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杨淞文YC,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星越l最严重4个缺点

星越l最严重4个缺点是L2级驾驶辅助系统表现欠佳,车机系统表现不好,动力总成在缓慢起步工况下存在抖动现象,使用燃油标号高。

1、L2级驾驶辅助系统表现欠佳

首先是它的自动并线功能成功率比较低,并线过程中非常犹豫,甚至有些时候并线到一半又拉回来原车道,这个比较奇怪。其次是它的车道居中功能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居中,会往车道的右边偏。

2、车机系统表现不好

吉利星越L的车机系统使用三块屏幕,功能也比较全面,但是操作逻辑比较混乱,有些功能设置按钮藏得比较深,而且屏幕流畅度的触屏的反应时间也不够利索,车机自带导航会自动改变视角和大小,投屏到仪表盘后显示单一。

3、动力总成在缓慢起步工况下存在抖动现象

在城市拥堵或者等红绿灯路面,接近走走停停的行驶状态时,离合器连接过程会出现明显颤动,这一点会影响低速起步的质感。

4、使用燃油标号高

吉利星越L尽管在吉利家族中定位比较高,但需要加注95号汽油显然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花销成本更高的一员,这个价位中非豪华品牌车型几乎清一色加注92号汽油,特别是今年油价越来越高的现状下,使用成本会更加高一些。

吉利星越2021款

SUV一直是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领域之一,新产品的推新速度以及产品竞争力都足够强,而且在鲶鱼效应的影响之下,各大车企纷纷挖空心思想让自家产品拥有更强的实力。今天车叔为大家选取了两款实力不俗的高热度车型,它们分别是影酷和星越L。

2022款影酷于今年9月份上市,该车共推出8款配置,售价区间11.98~16.98万元。2021款星越L于去年7月份上市,该车共推出7款配置,售价区间13.72~18.52万元。

下面车叔将选取指导价格为15.28万元的2022款影酷2.0T中子星Max版,与指导价格为15.52万元的2021款星越L2.0TDDCTEVO两驱尊贵型进行对比。两车的价格差距不大,那么谁能在本轮对决中脱颖而出呢?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外观设计

影酷基于GPMA架构打造,在传祺的产品矩阵中,影系列属于全新产品线,主打年轻动感和科技智能,而该车也是影系列的首款SUV。具体来看,该车的前脸造型犀利,中间采用V字型阵列前进气格栅,每一侧都具备12条进气帘,具有机甲风。该车的灯组采用新潮的模块技术,整个灯组将日间行车灯,示宽灯,远近光灯以及转向灯集成在矩阵模块之中。

星越L采用吉利新一代的家族式设计,整车造型更为沉稳大气,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其中新车前脸的盾形中网弱化了涟漪造型,而且匹配更具力量感的竖直饰条装饰,配合上周围粗壮的饰板以及发动机舱盖上明显的肌肉线条,拥有了极富力量感的视觉效果。新车前大灯组上下两侧均配备日间行车灯,具有剑眉星目的效果,下包围设计则较为内敛,除了横向贯穿的镀铬装饰之外,还具备竖直状的设计,横平竖直的造型增强了车头的厚重感。

传祺影酷长宽高分别为4680×1901×1660mm,轴距为2750mm。该车车身侧面采用前低后高的姿态,线条明显上扬,不过车底部位配备的是佳通Comfort225V1轮胎,注重节能和舒适,与自身的运动定位不太相符。

星越L长宽高分别为4770×1895×1689mm,轴距为2845mm,尺寸全面越级,而且在关键的车长和轴距方面大幅领先于影酷。该车的车身侧面设计很是规矩,属于传统SUV造型,同时前后轮拱处所配备的黑色防擦边为它增加了一些硬派气息。

传祺影酷的尾部设计十分独特,具有很强的机械感,整体轮廓分明,其中两侧所配备的量子光线尾灯与前大灯形成了很好呼应,搭配星辰红配色以及脉冲式灯光光效,十分具有科技感。此外燃油2.0T版本底部配备纵向四出排气口,提升了整车设计的运动感。

星越L车尾部分仅仅采用了简单的横向线条勾勒,层次感出众,尾灯为贯穿式设计,内置16颗LED灯珠,形成点阵式布局,在夜晚点亮时拥有很好的辨识度。此外该车底部配备双边共双出排气,不过为隐藏式布局,运动感并不强。

内饰设计

影酷在车内融入了较多圆润柔和的元素,与外观科技前卫的造型有很大反差。其中该车的液晶仪表和中控显示屏幕独立分开,造型设计更像GS8,仪表台区域配备了类似于卷轴的出风口。大尺寸悬浮式显示屏幕内置ADiGO5.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我们经常使用的多媒体功能都有涉及,同时该车内置高通骁龙8155芯片。

星越L内饰方面采用仪表台布局4.0设计,和外观的国际化设计取向不同,更加注重东方美学的运用。坐进车内,我们首先会被中控台上所配备的三块屏幕所吸引,其中该车的车机系统采用全新UI设计,看上去十分简洁大方,操作逻辑和吉利的其他车型有所不同,整体感受更加简洁明了,同时白色的背景搭配内饰也具有素雅的感觉。该车在中控台下方保留了空调功能等常用实体按键,驾车时的盲操作会更加方便,而且按键的手感出众,具有良好的反馈。

影酷车内座椅采用仿皮面料包裹,功能方面提供主副驾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通风,驾驶位电动座椅记忆等。前排座椅造型设计较为运动,靠背两侧护翼明显突出,具有较好的侧向支撑,不过座椅内部填充物不够柔软,乘坐感受一般。

星越L车内座椅采用仿皮面料包裹,功能方面相比影酷多出副驾驶座椅高低双向调节,缺少副驾驶位座椅通风。该车的前排座椅造型设计极富中式美感,椅面加入大量缝线装饰,同时座椅填充物相当柔软,包裹感良好,两侧护翼稍硬,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

影酷的后排空间表现中规中矩,腿部空间能够达到两拳左右,头部空间余量则为三指。后排地板较为平整,中央没有隆起,不过中央扶手位置偏高,实际使用时手臂会有些别扭。

星越L车内后排座椅的乘坐空间极为夸张,正常情况下腿部空间能够达到近三拳,头部空间则剩余一拳左右,完全可以比肩中型SUV。此外该车的后排中间座椅填充物也不算硬,地台十分平整,应付中短途乘坐没有太大问题。

动力系统

影酷动力方面配备2.0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52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传动系统方面,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星越L动力方面同样配备2.0T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18马力,峰值扭矩325牛米,账面数据表现有所落后,不过燃油经济性更加出色。传动系统方面,配备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车叔总结

作为当前国内紧凑型SUV领域的网红级别选手,影酷和星越L都有一定的关注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款车型的定位完全不同,其中影酷走的是运动化路线,而星越L则保持了传统SUV的造型,整车设计美观大方,更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同价位情况下,影酷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动力系统表现和功能配置方面,星越L则在外部尺寸,后排乘坐空间,乘坐舒适性以及燃油经济性方面等有着一些领先。从日常用车角度出发,星越L的实用性明显会更高一些,而且该车的应用场景更多,属于有里有面的类型,因此在本轮对决中,车叔更加推荐的是吉利星越L。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十万左右的车,哪款比较好?

10万的别克车还不错,家用车够用了,质量也可以,买英朗吧.英朗一直在10万级别卖得不错,主要是有着别克的品牌力,然后车子的空间不错,加上通用的1.5L发动机口碑一直还可以,所以10万级别买英朗的人挺多的.

英朗的指导价10.99~14.49万元,优惠在2~3万左右吧,实际也就是8~11万的车子。英朗这个车没有什么短板,但也没什么特点,就是一辆称职的家用代步车,为了推广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也为了符合日趋严格的法规标准,英朗已经将原来的1.5L发动机换成了1.0T和1.3T发动机,匹配6速手动和6速双离合变速箱,说实话花了三缸发动机的英朗相比1.5L四缸发动机的英朗,在噪音和抖动上肯定比之前明显,但是以目前的技术几乎可以保证这样的噪音和震动不传到车内,也就是说实际上如果你不去仔细听,是听不出感受不出的,当然如果你够挑剔,真的去认真纠结,还是可以感受到。

所以如果你对英朗目前的三缸发动机由疑虑,建议不要太在意,三缸发动机是未来的主流,随着环保法规和车企节能降耗法规越来越严,车企肯定会想办法降低排放。在配置上,英朗也是处在一个够用的水平,4个气囊,ESP,胎压监测,定速巡航,倒车雷达影像这些都有,就算你想买的配置每月,像倒车雷达影像这样的东西是可以后期加装的,不会有太大影响。

在驾乘感受上,英朗的底盘给人较为紧实的感觉,跟同级别其他产品比,有一点的优势,同时英朗在静音上也做得不错,整体给人的感觉比其实际的定位更高级一些,不过车内都是硬塑料,外观和内饰的设计也比较简单耐看,所以还是可以知道这是一台主打性价比的合资家用车。英朗虽然是美系车,但是其油耗表现还不错,基本上城市中的综合油耗也就在8L左右,很适合家用,后排空间也表现不错。总的来说,现在入手英朗还是不错的。

矿产品生产

(1)矿业相关行业利润大幅上涨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8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图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增速比上年放缓1.8个百分点。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比上年有所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7.6%。

图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企业利润继续大幅上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4%。部分矿业及相关行业利润较高,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比上年增长44.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3.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92.8%。

专栏7 资源税改革影响及意义

资源税是国家对采矿权人征收的税收,是实施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其目的在于促进国有资源的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有效配置,调节矿山企业因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开采条件、资源自身优劣以及地理位置等客观存在的差异而产生的级差收益,以保证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资源税从1984年开始征收,征收范围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等。资源税属于地税,收入全归地方政府所有。

资源税

按照1993年制定的资源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资源税按照“从量定额”的办法计征。为完善资源税制度,经批准,发布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财税[2010]54号)通知规定:自2010年6月1日起,在新疆率先开始资源税改革试点,把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自试点以来,油气资源税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增强了地方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治理环境等方面的经济实力。新疆2010年的资源税收入高达19.1亿元,同比猛增232.3%。

2010年12月1日,在税率和品种不变的基础上,试点地区进一步推广至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广西和湖北等12个省(区、市)。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令第66号)发布,规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执行。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定率”计征,同时还提高了焦煤和稀土的资源税税额标准。

资源税改革前后税率对比表

续表

资源税改革影响和意义

根据新修订的《条例》,资源税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高。以原油为例:2011年国产原油2.04亿吨,按“从量定额”计征,最高可征得61.2亿元;按修订后的“从价定率”来计征,假设按国际油价每桶90美元,可征得不低于420亿元人民币的资源税。

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计征办法和税率,是这次资源税暂行条例修改的重点。暂行条例修改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实施油气资源税改革,提高资源开采使用成本,使企业承担相应的生态恢复和环境补偿成本,对促进资源节约开采利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二是有利于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加资源地财政收入,增强这些地方保障民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地区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有利于公平各类企业资源税费负担。油气企业资源税政策的统一,符合“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的税制改革目标。四是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改变目前资源税税负水平偏低的状况,提高资源税在资源价格中的比重,有利于避免属于国家所有的稀缺性资源利益的流失。

国内矿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快速提升,较好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旺盛的需要。全年主要矿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尤其是铁矿石等产量增速进一步加快。

(2)能源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2011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0%。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我国能源自给率为91.4%,但其中近80%的能源供应仍然是煤炭。

图21 原煤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煤炭市场供需两旺。原煤生产增长较快,需求旺盛,库存充足,除南方地区受持续干旱、火电超发等影响电煤一度供应偏紧外,煤炭供求基本平衡。供应能力明显增强,一批新建、改扩建和资源整合煤矿陆续投产,煤炭产能释放加快,全行业新增产能9500万吨。全国原煤累计产量35.2亿吨,同比增长8.7%,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图21)。其中按企业看,大型煤炭企业产量21.8亿吨,同比增长10.9%;煤炭产量超过亿吨的企业共7家,分别是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产量合计近10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约30%。按地区看,主要产煤省份煤炭产量大幅提高,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煤炭产量分别为9.8亿吨、8.7亿吨和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4.4%、17.7%和11.1%,三省合计约22.5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约65%。煤炭需求增长迅速,主要耗煤行业产品产量增加较快,拉动了煤炭需求增长。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耗煤分别增长11.4%、6.8%、7.4%和13.5%。煤炭库存充足,截至12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2.53亿吨,较年初增长16.6%。其中煤炭企业库存5240万吨,增长2.8%;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65万吨,增长45.9%,平均可耗用天数19天;主要港口存煤3008万吨,增长26.8%。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煤炭供需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进一步扩大;2011年11月煤炭需求增速开始放缓,2012年可能会延续这一态势。这是由于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增速回落,许多高耗能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实行减产,使得未来对煤炭需求增速放缓。

石油供应基本稳定。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油2.04亿吨,同比增长0.3%(图22),增幅比上年放慢6.6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4.48亿吨,同比增长4.9%,增幅比上年放慢8.5个百分点。其中8~12月原油产量同比皆出现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国内资源条件限制以及渤海湾漏油事件、台风等因素影响;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保持相对高位,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下调预期,市场成品油投机欲望不强,购买需求相对较弱,从而影响炼厂特别是地方小炼厂的开工率;三是受部分大型炼厂检修和事故影响。

图22 原油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1030.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放慢3.4个百分点。

发电4.7万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1.7%,增幅减少1.6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14.8%,增幅加.1个百分点;水电减少3.9%,而上年为增长18.4%。

(3)金属矿产品供应稳步上升

图23 铁矿石与粗钢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铁矿石产量保持较快增长。铁矿石产量13.3亿吨,同比增长27.2%,增幅比上年加快5.6个百分点。生铁产量为6.3亿吨,同比增长8.4%(图2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6.8亿吨和8.8亿吨,同比分别增长7.3%和9.9%,分别比上年放慢0.9和7.4个百分点。钢材消费量8.4亿吨,增长9.0%。

值得注意的是:6~12月铁矿石产量同比大幅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铁矿石的高盈利刺激了矿山开发,矿山产能逐渐释放,铁矿石月度产量连创历史新高。而从需求方面看,未来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增幅放缓,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铁矿石进口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欧美日等对铁矿石的需求基本稳定,不可能大幅提高;铁矿石的高价使得钢铁行业成本高、效益低,提高了钢铁行业的生产成本,11月份钢铁全行业盈利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导致许多中小型炼铁厂减产或关停,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加。虽然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抑制过剩产能,如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关于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紧急通知》等,但是由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处于高位,导致国内有色金属产量又攀新高。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434.0万吨,同比增长10.0%,增幅比上年放慢7.3个百分点(图24)。

图24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中,精炼铜产量517.9万吨,同比增长12.9%,加快0.7个百分点(图25);精炼铜消费量786万吨,增长5.2%;铅产量473.2万吨,同比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锌产量534.4万吨,同比增长3.8%,减缓15.9个百分点。

电解铝产量1767.7万吨,同比增长12.1%,增幅比上年减缓7.8个百分点(图26);电解铝消费量1724万吨,增长12.1%;氧化铝产量3417.2万吨,同比增长18.1%,减缓4.3个百分点(图27)。为了有色金属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控制产量,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有色金属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效益。

图25 精炼铜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6 电解铝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7 氧化铝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优势矿产开采总量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钨精矿产量(折含WO365%,下同)为13.57万吨,同比增长14.1%(图28),比上年放慢6.4个百分点,超出全年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6.0%。锑精矿产量12.2万吨,同比减少1.7%,而上年为减少24.9%,超出全年锑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16.2%。虽然比2010年钨精矿超标62.5%,锑超标42.0%有所降低,但优势矿产开采总量控制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28 钨精矿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1年全国黄金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全国共生产黄金360.96吨,同比增长5.9%(图29),比上年增加20吨。在全球经济持续恶化并伴随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出于规避风险和抵抗通胀的需要,中国黄金市场现货及期货黄金交易活跃。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累计成交7438.46吨,同比增长23.0%,成交金额2.48万亿元,同比增长53.5%;上海期货交易所共成交黄金期货合约1444.35万手,成交额5.1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6%和178.7%。

图29 黄金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黄金协会

(4)非金属矿产品生产持续增长

全国水泥产量20.6亿吨,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放慢4.7个百分点(图30);水泥消费量20.7亿吨,同比增长11.2%。平板玻璃产量7.4亿重箱,同比增长15.8%,加快4.9个百分点。

图30 水泥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钾肥产量385.6万吨,同比增长10.8%,增幅同比放慢1.9个百分点(图31)。磷矿石产量8122.3万吨(折含P2O530%),同比增长33.2%,加快14.7个百分点。

图31 钾肥产量同期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