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低油价企业降薪-应对低油价基层该怎么做
1.中石化老员工会降薪吗
2.预警升级!猪价“涨翻天”,蛋价“破6冲7”,羊价、油价太揪心
3.车企在疫情受到哪些重创?一起看看专业人士如何说!
4.08年十大经济时事...有什么呢?
5.中石油普遍降薪,中石化还远么
中石化老员工会降薪吗
会。
2021年中石油全员第二次降薪15%。
低油价时期降薪、裁员是国际石油公司的常用手法。公开数据显示去底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全球最大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斯伦贝谢等多家跨国石油公司在内全球各油企裁员总人数预计超过8万人。
预警升级!猪价“涨翻天”,蛋价“破6冲7”,羊价、油价太揪心
10月过半,农产品市场再掀波澜,生猪市场震荡上涨,出乎业界意料;鸡蛋价格出涨出新高度,大部分地区蛋价破6,个别地区已经向7元发起冲击;养殖业中比较闹心和纠结的就是牛羊产业,低迷不振,养殖户、消费者均不买帐。
除农产品外,油价也是让人“闹心不已”,好容易了点,可是近几天油价又大幅上涨。
说了半天,市场究竟神马情况?后市涨跌如何?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猪价“逼空式”上涨
最近的猪价又“火”起来,持续上涨,从10月初的12.03元/斤上涨到今天的13.77元/斤,两周时间涨幅高达14.6%,把猪价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刚刚收到的10月15日猪价显示,全国又是一片上涨走势,上涨幅度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市场显示又是满堂红,全线上涨,每斤猪价上涨超过5毛的省份5个:安徽猪价上涨5毛,14.2-14.7元/斤;江苏涨6毛,14.3-14.65元/斤;江西涨5毛,14.2-14.7元/斤;山西涨5毛,13.9-14.4元/斤;四川涨5毛,14.1-14.6元/斤。
其他省份涨幅也在2-4毛之间。
可以说,猪价一天涨几毛钱,涨幅应该算是比较大的,随之而来的猪肉价格也有了明显的涨幅,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报价:猪肉平均价格为34.15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一斤猪肉超过了17元;不但猪肉涨价,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也出现上涨,其中牛肉78.43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1%;羊肉67.84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7%;鸡蛋12.21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9%。
那么近期猪价逼空式上涨究竟是啥原因呢?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
一是日益上涨的饲料价格,比如豆粕价格持续上涨,昨天部分地区涨幅达到100元/吨,全国均价在5700-5800元/吨,其中四川的广汉高到5850元/吨。
饲料涨价,对猪价构成一定支撑。
二是猪价上涨,二次育肥积极性上升,存在着与屠宰企业抢夺猪源的问题,再加上一些养殖户存在压栏情况,叠加之下给生猪供给带来压力。
三是生猪存栏问题,虽然目前的存栏量处于正常水平,但也不排除一些猪企为了获得更多的补贴,在存栏量数据上虚报的情况,这样对真实存栏情况的认知就会产生偏差。
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过分赌后市行情,如果压栏叠加二次育肥,养殖扩张等因素同时共振,不排除猪价有大幅回落的风险。
二、鸡蛋涨成了“火箭蛋”
猪肉价格上涨亮眼,可是今年的鸡蛋价格也是倍受瞩目,用老百姓的话说,涨得有点不像话了。
官方监测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均价12.21元/公斤,也就是6块1毛多钱一斤,可是实际上各地零售价格却是还要高出几毛钱,最高的地区已经触及7.0元/斤大关。
10月15日,全国鸡蛋市场中,除了山西、上海、湖南、湖北等少数几个省份没涨外,其余省份蛋价又是大面积上涨。
其中:东北地区鸡蛋主流价格5.78-6.50元/斤,华北地区蛋价5.70-6.25元/斤,华东地区蛋价5.80-6.90元/斤,华中地区5.78-6.70元/斤,西北地区5.70-6.80元/斤。
目前,最高价接近7元的省份有:上海最高6.9元/斤,浙江、宁夏最高6.8元/斤,湖北、陕西最高6.7元/斤。
今年的鸡蛋价格确实涨出了天际,让消费者颇感不适,直呼消费不起。
关于蛋价大涨的原因,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阐述,为了让新看到本号朋友了解情况,下面简单再重述一下:
一是今年6月份雏鸡补栏量下降,导致近期新开产蛋鸡数量偏低,产能不足。
二是受口罩问题的影响,部分销区鸡蛋供给链受到影响,产区鸡蛋运进困难,导致销区蛋价上涨。
三是饲料价格大涨,豆粕、玉米等原料涨价,业内人士测算,目前鸡蛋成本达到4.30元/斤,比上月环比上升了4、5毛钱,对蛋价构成利好。
正是这几个原因,把本是淡季的蛋价推了上来,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情况。
关于鸡蛋后市,个人的观点是,风险正在增大。
因为:
一是目前的豆粕价格已基本见顶,玉米短期正值销售旺季,也存在小幅回落预期,饲料价格有望回落。
二是随着下半年蛋价上涨,补栏量也逐渐回升,接下来新开产的蛋价会不断上升,产能增加。
三是如此高企的蛋价,会影响到一部分偏低收入人群对鸡蛋的消费,会向价格较低的鸡肉、鱼肉等方面转移,鸡蛋消费量会受到影响。
三、羊价、羊肉价格冰火“两重点”
说完涨得厉害的猪价和蛋价之后,再来看看近期市场热议的羊价和羊肉价格问题。
一方面羊价低迷不振,另一方面羊肉价格居高不下。
先来看看羊价市场,最新报价显示:河北唐县寒羊串12.6元/斤,细毛羊串13.2元/斤,新民羊13.5元/斤;河南灵宝育肥绵羊14.0元/斤,新乡100斤重的绵羊公13.5元/斤;山东盐窝寒羊串13.0元/斤,细毛羊串13.2元/斤。
羔羊价格更要低一些:渭南市澄城县30斤左右公羔550元/只,母糕便宜,仅卖到460元/只;吉林通榆30斤母羊羔550元/只,公羔630元/只;黑龙江大庆30斤左右的小母羔500元/只。
江苏羊价还不错,南通育肥山羊公19.5元/斤,母18.5元/斤。
安徽寿县110斤的育肥绵羊13.5元/斤,淘汰老母羊低至9.8元/斤。
宁夏同心110斤重14.0元/斤。
从各地羊价情况看,无论是育肥羊,还是羔羊,或者是淘汰羊价,价格都是比较低的,羊价不好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受国际疫情影响,涉外企业降薪裁员较多,对部分居民收入产生影响,消费能力下降,也影响了羊价。
另一个是养殖量的问题,2018年以来,受经济不景气、养羊利润高等多方面影响,大批养殖户奔向养羊业,导致羊的存栏量高达31969万头,三年时间增加了7.6%。
虽然羊价不好,但是羊肉价格却依然坚挺,让消费者感到不解。
官方最新监测农产品批发市场报价67.84元/公斤,33.92元/斤,接近34元,可是各地零售价格却要高出一截,据各地网友反馈,羊肉的主流零售价格在38-45元/斤之间。
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为啥羊价13、4元一斤,可是肉价却40块左右,为啥这么高?业内分析原因:一是羊的出肉率低,45-55%之间,随膘情变化,比猪的出肉率低10-15个百分点。
二是羊肉销量低,加价率高,也就是说卖的量少,零售商加价多一些,才能有足够的利润。
关于后市,参考羊周期,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目前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下半年羊价会有趋势性上涨的拐点出现,不知道大家咋看。
四、油价仍然“涨势反扑”
最后来说说成品油市场,国际油价变化情况:本轮统计的5个工作日当中,油价出现“一涨四跌”,都在下跌。
然而从目前了解的价格统计情况看,仍然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当前原油变化率为3.95%,预计上调260元/吨,即每升上涨0.20-24元,从涨幅上看远高于50调整起点线,如果按照此涨幅,10月24日24时调价时,加满一箱50升汽油,会增加10-12元的油钱。
油价好容易降了点,这又要涨价,当然了,到时候到底涨多少,还要看这下周的国际油价变化情况,请大家密切收藏。
各位朋友,最近猪价涨得厉害,肉价跟着涨,鸡蛋也在凑热闹,油价又要上涨!大家怎么看?你那里的价格啥样?欢迎分享一下当地肉价、蛋价,供全国网友参考。
车企在疫情受到哪些重创?一起看看专业人士如何说!
疫情已经在全球迅速的蔓延,汽车行业遭受的冲击也在不断的加重,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已知的汽车圈都发生了什么。
疫情到底伤害多深
一,多家海外工厂因零部件不足停工,疫情爆发的初期,因为全民居家自我隔离,所以国内各行各业基本都进入到歇业的状态,车辆零部件生产也不例外,然而,中国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湖北又是疫情重灾区,停止歇业更是做的彻底,因此海外一些车辆企业,如日产,韩国现代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等,都无法从中国采购零部件,也导致其工厂停工数日,除了海外汽车企业受到影响而停工,国内也有大部分的汽车企业春节后延迟复工,所以属于集体进入到停产期。
二,油价出现严重下调,其实这要是放在不是疫情期,油价下调对于大部分的车辆主人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但2020年迎来的首次下调,却是在大家都闭门不出的时候,而且下调的原因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尽管一箱50L容量的车辆,加满92汽油比以往少花16.5元,但是,这样的喜讯比没有让车主们开心到哪里去。
原来的喜事不再是喜事
目前2020年内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二跌二搁浅的格局,最新一次为3月3日,下次调整的时间为3月17日,三,车企已经跨界做口罩,消毒液了,疫情的初期,因为口罩,消毒液这类用品紧缺,再加之后很多的企业得到复工的批准,所以口罩的需求更大,各大汽车企业在抗疫中,不仅捐钱捐物,更是自己改建生产线,比如五菱,比亚迪和广汽,除了汽车企业跨界出产,还有中石化,富士康,oppo,紫鑫药业,洁宝日化,以及内衣厂,纸尿裤厂等大型企业也纷纭跨界转产,都在紧锣密鼓的连夜改做口罩,消毒液和防护服。
车展都进行了延期
四,高速免费通行,其实这也是一个让所有人都乐不起来的喜事,因为春节假期的后延,高速公路也一再延长免费通行时间,而2月17日,交通部直接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免收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的通知,免收通行费的时间规模,从2020年2月17日0时起,一直到疫情防控工作完事,具体截止的时间另行通知(开放式收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联网收费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五,国际车辆展览延期,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内原定于2020年4月21日至30日举办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车辆展览将延期举行,这个决定没多久,疫情就蔓延全球,原计划于2020年3月3日开幕为期12天的第90届日内瓦车辆展览也被迫取消,目前最近的原定计划4月8日开幕的纽约汽车展览也延期了,重新安排在8月28日至9月6日举办,两天的媒体活动将安排在8月26日至27日。
库存也让厂商头疼一阵子
六,销量暴跌,但是库存爆表,数据显示,今年2月的上旬,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乘用车厂家零售的销量同比大跌92%,也成为有史以来最低的数据,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81.2%,环比上升29.5%,同比上升27.7%,自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发布5年来,首次突破80%,创下国内车市历史新高,预计库存车300万辆,疫情突发带来的蝴蝶效应,让很多的工人也遭了秧,因为部分汽车企业产销压力过大,所以选择了裁员降薪求生存,如上汽大通,威马,蔚来以及一些二手车辆电商平台。
这些消息已经够坏,疫情还迫使部分地区对私家车暂时解除了限号措施,国六也可能会往后推迟,佛山,广州等地为了刺激汽车消费出台了新车辆补贴政策等,疫情让很多的人狼狈不堪,但是也让一部分的人找到了新的商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08年十大经济时事...有什么呢?
中新社评出08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八日电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和金融危机在二00八年的坐标上相遇,大喜大悲大事环环相扣。年终之际,中新社评选出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以此标记令人难忘的一年。
[b]一、[url=#0000ff]金融海啸发酵 宏观调控变奏 [/color][/url][/b]
二00八,肇始于华尔街的金融海啸“惊涛拍岸”,全球主要经济体急速坠入“寒冬”,中国宏调政策应时而变,由“双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登台。
[b]二、地震雪灾肆虐 中国沉着应对[/b]
年初,中国南方发生罕见冰雪灾害,波及十余个省市。年中,汶川大地震“震”惊全中国,灾后中央启动庞大灾后重建计划,以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三千亿元人民币为主导,统筹安排灾区各类重建资金。
[b]三、四万亿扩内需 大手笔救经济 [/b]
十一月,中国政府推出总额高达人民币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政府投资为杠杆,撬动民间投资和消费,从而成为全球各国应对经济危机冲击所推出的最大型的财政刺激方案之一,彰显中国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信心与决心。
[b]四、围剿三聚氰胺 瞩目食品安全 [/b]
九月,“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曝光,随后,“问题奶粉”风暴越刮越猛,截至十一月二十七日八时,中国累计报告患儿二十九万余人。三聚氰胺,击中了乳制品行业的软肋,亦掀开了行业整治大幕,食品安全话题举世瞩目。
[b]五、[url=#0000ff]GDP坐四望三 CPI先高后低 [/color][/url][/b]
尽管今年全球经济的主题词是“金融危机”,但在西方主要经济体一片寒冬萧瑟当中,中国GDP总量却可望超过德国,晋级全球三甲。与GDP座次稳步前移相比,今年中国CPI则经历了先高后低,从最高点百分之八点七急降至十一月的百分之二点四。
[b]六、[url=#0000ff]就业形势严峻 吹集结号攻防[/color][/url][/b]
全球金融危机放缓经济增长脚步,裁员、降薪成为搜索“热词”。有预测显示,今年底将有一百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农民工返乡潮亦为就业的严峻性做出注脚。吹响就业“集结号”,政府出台七部法规,更多保就业方案亦在酝酿当中。
[b]七、[url=#0000ff]股市阴雨连绵 楼市走下神坛[/color][/url][/b]
二OO八,中国股市基本面急转直下,上证综指低见一六六五点,跌幅近七成,创A股有史以来最大跌幅,股民逾六成收益“蒸发”。与过去几年的不灭神话相比,今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亦风光不再,房价飙涨势头终得逆转。
[b]八、[url=#0000ff]农村土地改革 再翻流转新篇[/color][/url][/b]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土地流转要“依法、自愿、有偿”,“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中央定调让中国庞大的农民群体吃上“定心丸”。
[b]九、[url=#0000ff]长考十几春秋 燃油税尘埃落定 [/color][/url][/b]
一路高歌猛进的国际油价在今年玩起了“过山车”游戏。从七月中旬的一百四十七美元到十二月直逼三十五美元,国际油价已累计下跌约七成五。国际油价的急速下行为中国燃油税改革方案出台提供了契机。十二月,磨砺十余载的燃油税费改革方案终于尘埃落定。
[b]十、 对外贸易遇冷 政府频吹暖风 [/b]
受国际市场萎靡等因素影响,二00八年下半年中国外贸与吸收外资增速开始放缓,特别是十一月份进出口出现了入世以来首次负增长,不少企业订单数出现缩水。面对严峻形势,中国多次下调出口退税,金融财政手段并出,在强调扩大内需的同时,提出稳定外需。
中石油普遍降薪,中石化还远么
企业是面向市场的。市场向好时,企业规模扩大、人员增加、薪酬上涨是可以理解的。市场不好时,企业调整工艺结构、提升产品品质、降低薪酬、进行岗位调整也是正常的。所以,无谓地担心中石化何时降薪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中石化员工,要同企业一起,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全力以赴立足岗位创效,利用低油价的放大镜,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苦炼内功,强身健体,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同中石化一起渡过严冬期,迎来自己和企业生命中的春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