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瑾”字的写景的诗句有哪些?

2.形容员工优秀的古诗词

3.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

关于“瑾”字的写景的诗句有哪些?

千古风流收费标准-千古风流11月金价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2、滑中赠崔高士瑾

唐代:王季友1

夫子保药命,外身得无咎。日月不能老,化肠为筋否。?

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发在我后。?

近而知其远,少见今白首。遥信蓬莱宫,不世世有。?

玄石采盈担,神方秘其肘。问家惟指云,爱气常言酒。?

摄生固如此,履道当不朽。未能太玄同,愿亦天地久。?

实腹以芝术,贱形乃刍狗。自勉将勉余,良药在苦口。

3、双调殿前欢 钓台

元代:徐再思

钓鱼台,便齐云安稳似云台。故人同榻成何碍,太史瘦哉。三台宰相阶,百

两黄金带,万丈风波海。争如休去,胜似归来。 杨总管

玉堂臣,经纶大展致其身。腰间斗大黄金印,志在新民。文章汉子云,韬略

吴公瑾,勋业商伊尹。一番桃李,两字麒麟。 观音山眠松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

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4、送崔使君赴寿州

唐代:刘长卿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仲华遇主年犹少,?

公瑾论功位已酬。草色青青迎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

5、后汉门。灵帝

唐代:周昙

榜悬金价鬻官荣,千万为公五百卿。?

公瑾孔明穷退者,安知高卧遇雄英。

形容员工优秀的古诗词

1.赞美员工的诗词有哪些

1、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译文:春蚕结茧到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2、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译文: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译文: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译文: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译文: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6、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7、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先秦诸子《尚书》译文: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译文: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其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9、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2.表达优秀的古诗词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本诗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推荐理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苏轼才华出众,又有志为了国家而建功立业,但却遭人陷害,被贬黄州。幸而他为人心胸豁达,所以没有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3.形容一个人很优秀的诗句或者成语

形容一个人很优秀的成语是出类拔萃,是一种正面的赞扬。

词汇:出类拔萃

拼音: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造句:

1、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出类拔萃。

2、他的人品和学问是出类拔萃的。

3、小兵的体育成绩在全年级都出类拔萃。

4、他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很受公司器重。

5、王明的硬笔书法,在同学中出类拔萃。

6、他是个天才,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很出类拔萃。

7、在我们这群人中,他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8、美元计价的金价一直表现不俗,但也并非出类拔萃。

9、虽然大家都很优秀,但你更是出类拔萃。

10、他在班上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

4.形容单位辉煌业绩的古诗词有哪些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宋代: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宋代:辛弃疾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

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英国政府以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和弥偿而告终。中英双方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掠夺土地,对外关税进行赔偿和谈判,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失去独立地位,推动自然经济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和法国在俄罗斯和美国的支持下共同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为了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扩大侵略中国的利益,粉碎中国太平天国运动,英国和法国以亚罗事件和马神为借口共同攻击清政府的战争。

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3、中日甲午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的战争是指1900年5月28日。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包括八大国,包括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

在1900年春天,义和团运动成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的导火索。作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名义分裂和掠夺中国。

入侵中国的联合国部队总数前后约为5万人。设备装备精良,动力非常大。 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遭到彻底破坏。八国联军的任何地方,谋杀,纵火和抢劫!紫禁城,中南海和颐和园盗窃和抢劫的宝藏数不胜数!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5、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

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开启了资本主义浪潮。

百度百科——第一次鸦片战争

百度百科——第二次鸦片战争

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百度百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百度百科——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