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醇汽油相比普通汽油优势不明显

2.乙醇汽油停止使用,此次停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乙醇燃料的补充资料

4.怎样利用玉米桔秆提炼乙醇

乙醇汽油相比普通汽油优势不明显

油价和乙醇的关系_油价和乙醇的关系是什么

如今,我国正在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就目前,天津已经采用乙醇汽油,全面代替了传统的普通汽油。早在一七年,我国就已经开始了乙醇汽油的推广,那这个乙醇汽油,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国家如此推崇使用它,代替普通的汽油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汽油叫做乙醇汽油。当然不是用乙醇完全代替汽油,他可以说是一种乙醇勾兑的汽油。也就是在普通汽油里加入了酒精,我国使用的大概酒精含量是在百分之十。乙醇汽油采用原来的燃料标号,只不过多了一个E。虽然只是加入了乙醇,但是多了许多的好处。

一、节约石油的能源

大家都知道,我们汽车“喝”的汽油,是来自于石油的。目前,我国在石油资源上对外的依存度是非常高的。

如果,我们的汽车“换换口味”,采用乙醇汽油,那么会减少非常多的石油的使用,降低对外的依赖。

二、保护环境

与传统的普通汽油相比较,乙醇汽油无疑是要更加环保的,是一种清洁的燃料。使用它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中,PM2.5和碳氢化合物明显会降到非常少。

对于改善空气、环境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对于我们人本身,环境更好了,会去掉更多的不利因素。

但是,乙醇汽油也存在着弊端。所以,德国就是禁止使用乙醇汽油的。最明显的就是耗油上升了,如果油价不降,耗油升高,那就相当于是涨价了

对于橡胶类的零件,可能会加速老化,或者发生龟裂、腐蚀、溶胀的现象,而且如果含量高,则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百分之十的含量影响还是不大的。

对于乙醇汽油还要特别注意水,因为它吸收水分就会分层。所以,如果加了乙醇汽油,一定要把油箱盖拧得紧紧的,防止水汽进入。也因为乙醇汽油有这样的情况,他没办法用管道运输,在存储和运输上都有一定困难,需要较高要求。

还有长期使用乙醇汽油,因为杂质被清洗下来,滤芯、喷油嘴就容易堵塞。此外,乙醇气体也会堵塞油管,所以即便用乙醇汽油代替传统汽油并不是完全替代,也要适当替换使用的。只不过,含量低,气体堵塞油管的现象并不会太严重。

看完这些优劣点,你觉得乙醇汽油怎么样呢?现在乙醇汽油世界范围内使用率还是很广的,而且含量是百分之十,对于一些弊端也不需要太害怕。

乙醇汽油停止使用,此次停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因为疫情的缘故。因为要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液也需要乙醇做原料,因为乙醇原料比较紧缺。所以为了能够让消毒液正常的生产,暂时关闭了乙醇汽油。但这都是暂时的。

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符合中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技术上成熟安全可靠,在中国完全适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扩展资料:

车用产品:

车用乙醇汽油是指在不含甲基叔丁基醚(MTBE)、含氧添加剂的专用汽油组分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我国暂定为10%)的变性燃料乙醇,由车用乙醇汽油定点调配中心按国标GB18351—2017的质量要求,通过特定工艺混配而成的新一代清洁环保型车用燃料。

标志方法是在汽油标号前加注字母E,做为车用乙醇汽油的统一标示,三种牌号的汽油标志分别为“E90乙醇汽油90号”、“E93乙醇汽油93号”、“E95乙醇汽油95号”。车用乙醇汽油适用于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各类车辆、无论是化油器或电喷供油方式的大、中、小型车辆。

百度百科-乙醇汽油

乙醇燃料的补充资料

撰文 马修·L·沃尔德(Matthew L. Wald)

翻译 赵学庆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美国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机场的候机大楼,不妨趁着行李运到前的空闲四处参观一下。一辆绿白相间的印地赛车(Indy)穿梭在几条行李传送带之间,车身上的贴花图案标明它以乙醇(ethanol)作为燃料;在租车公司的摊位前,有一个醒目的标志,提醒客户不要给出租车加注E85——当地出售的超级乙醇混合燃油,这种混合燃油会损坏出租车引擎,因为当地的出租车并不是为这种混合燃油而设计的。

乙醇之乡苏福尔斯,是美国将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转变为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的推广中心。

在美国,乙醇热潮持续高涨,甚至开启了一个燃油转换过渡期,规模之大,恐怕只有40年前电力行业建造的数百座核电厂方可媲美。200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重要能源法案,要求到2012年,将乙醇年产量从2005年时的40亿加仑左右增加到75亿加仑(1加仑约等于3.8升),以便取代进口燃油。业界人士认为,在美国政府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扶持下,特别是如果油价仍然居高不下,那么这一目标的实现有望大大提前,因为将农作物转化为乙醇的成本,远远低于2006年秋天的汽油零售价——每加仑2.50美元。

实际上,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enewable Fuels Association)介绍,2006年美国的乙醇产量超过50亿加仑。与每年约1,400亿加仑汽油和柴油消耗量相比,虽然这一数量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乙醇产量在一年内却增长了50%。美国能源部(DOE)负责能效和可再生能源的副部长安迪·卡斯纳(Andy Karsner)称,由于高油价增加了乙醇的市场吸引力,开发商纷纷修建乙醇工厂。他断言美国将出现一个乙醇繁荣期,“类似于19世纪50年代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热”。

这股热潮真能给人们带来好处吗?实际上,我们生产乙醇的方式并没有多大优势。美国所有的商业乙醇燃料都用玉米粒制造,采用能量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一些研究表明,炼制一加仑乙醇所耗用的能量,甚至高于它燃烧时所提供的能量。即使一些支持玉米乙醇的研究,也只能证明它的能源净收益微乎其微;另一种持反对意见的研究则表明,同原油-汽油循环比起来,玉米-乙醇循环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乙醇生产厂商完善纤维素(cellulose)乙醇生产方法之前,玉米乙醇毫无经济或环保意义。纤维素是组成玉米秆、树木及其他草本植物草茎的木质成分,对它的管理和收割只需要耗费较少的能源。但是,虽然科学家知道某些基于生物学的加工方法,可以转化纤维素中的糖分,但是一些试图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公司,迄今也未能形成商业规模的批量生产。甘蔗是最佳植物能源,它所拥有的可用于制造乙醇的糖分含量,远远高于玉米秆和草本植物中的含量,但是美国缺乏巴西那样的气候条件和廉价劳动力,无法对甘蔗进行开发利用。

要实现用纤维素生产乙醇,就需要对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工艺进行重大改进。否则,乙醇仍将是几乎没有任何净收益的、难于利用的产品,美国也将继续依赖进口石油。

玉米乙醇:可再生能源?

不少人一直把用玉米生产的乙醇视为“可再生能源”。据最新调查统计,生产一加仑玉米乙醇可谓“入不敷出”,所耗用的其他能量(如天然气、柴油)几乎接近或甚至高于它所产生的能量。况且,各生产环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有悖于“清洁能源”的初衷。

美国生产的大部分乙醇,都被用作汽油的一类添加剂,它可以按1∶9的比例与汽油混合使用,这是普通引擎能够使用这种混合燃油而不遭致损坏的最高比例。在有些地区,主要是在农业区,驾驶员能够购买到E85混合燃油,这种混合燃油含有85%的乙醇和15%的普通无铅汽油(unleaded regular gasoline),主要供专门设计的“柔性燃料”(flexible fuel)引擎使用。对于普通引擎而言,乙醇与蒸馏酒中所含的酒精一样,会腐蚀掉引擎和燃油系统中的密封件。数百万辆汽车都装备了这种引擎(不过许多车主都并不知情),然而E85销售点却只有几百个,而且目前这一燃油供应链的扩展速度极为缓慢。

尽管如此,玉米乙醇仍然发展迅猛,部分原因在于,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它拥有一支由农业州参议员和众议员组成的强有力的两党支持者队伍。此外,它还得到了一些非农业州地区人士的支持,这些人认为美国应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由于玉米能年复一年栽种和收获,鼓吹者便认为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燃料。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还印发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宣传小册子,暗示每年消耗75亿加仑乙醇,就意味着少进口1.79亿桶外国石油。这一水平大约相当于美国15天的石油进口量——虽然不能“药到病除”,但至少开了一个好头。

然而,这只是玉米乙醇的表面风光而已,实际上它仍有不少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于,一标准桶(42加仑)乙醇只相当于大约28加仑汽油,因为一标准桶普通无铅汽油含有约11.9万英热单位(Btu,1英热单位约为1,055焦耳)能量,相比之下,一标准桶乙醇只含有8万英热单位能量。因此你给油箱加满E85混合燃油时,其实只相当于加了2/3油箱的汽油。即使一加仑乙醇的售价更为便宜,但要行驶一加仑汽油所能行驶的里程,你必须购买更多的乙醇。

第二个问题则在于,美国缺少生产乙醇所需要的某些资源。美国的玉米资源确实丰富,玉米地从苏福尔斯机场四周一直连绵延伸到远方。但制造乙醇需要耗费大量的天然气。燃油用乙醇的生产方法与酒用乙醇的制造方法基本相同。酵母(yeast)消耗掉糖分而释放出酒精和二氧化碳,所获得的产物经过蒸馏,让酒精蒸发,然后将酒精收集起来加以冷凝。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用天然气来加热。目前,生产一加仑乙醇(含有8万英热单位能量),需要大约3.6万英热单位的天然气。

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力图通过一些法案,鼓励乙醇制造厂商生产更多乙醇,支持一些农业州的经济发展。当时天然气较为便宜,每百万英热单位的天然气平均价格约为3美元,而到2005年冬天,天然气价格已飚升至14美元。此外,高需求量必然会刺激天然气价格向上攀升。虽然乙醇支持者认为乙醇燃料是未来可持续能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耗费的大量天然气,却是不可再生的,甚至难以支持现在的需求。美国乙醇产量正在下降,加拿大乙醇产量也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制造“本土”乙醇,美国将不得不从北美洲以外的地区进口更多的天然气。

一些乙醇生产厂商正在用煤替代天然气,但这又有悖于人们对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烧煤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一来,使用乙醇燃料的汽车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反而要比原来使用普通汽油的汽车严重得多。理论上讲,一家乙醇生产厂为了生产乙醇,可从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来提供生产所需热量,但是对于许多美国电力公司来说,那样就可能意味着,要燃烧更多的煤和天然气来满足这一用电需求。

生产乙醇还需要一些其他形式的能源。乙醇不像汽油或柴油那样可以用管道来输送,因为这类输送管道很容易进水,虽然水不会与汽油或柴油混合,但是却能与乙醇混合,一旦混合就会破坏乙醇的燃料热值。因此,为了将乙醇运往市场,就需要动用卡车,有时还需要长途运输,这就必须消耗柴油。此外,联合收割机收割玉米作物也要耗用柴油,而种植玉米所用的化肥,其生产过程也离不开天然气。

上述一些问题成了计算乙醇“净能量平衡”的关键因素。这一话题引起了人们激烈争论。2005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农学教授戴维·皮门特尔(David Pimentel)宣称,制造一加仑乙醇所耗费的能量,超过了它燃烧时产生的能量。一些持相反意见的人则反驳说,皮门特尔几乎没有考虑乙醇副产品的价值,其中一些能够用作家畜饲料(可取代栽种部分用作饲料的玉米),而且他将一些与乙醇无关的能源成本也统统算到了乙醇头上,甚至包括了乙醇工厂工人的用餐成本。但是,这些分析家都一致认为,即使乙醇的净能量值为正,增益也十分微小。同一年,美国生物科学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缩写为AIBS)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断定,用玉米生产的乙醇所能产生的能量,仅比生产玉米乙醇所需的能量多出10%左右。与巴西用甘蔗生产乙醇高达370%的能量产出相比,这一数据显然微不足道。

据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运输研究中心的环境科学家王全录(Michael Wang)估算,考虑到所有的生产环节——玉米地施肥、玉米收割、将玉米淀粉浆蒸馏为酒精等等,每生产100万英热单位的乙醇,需要耗用74万英热单位的化石燃料。虽然乙醇一直被当作为农产品推广,但它基本上还是化石燃料的产物。

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乙醇带来的好处更是微乎其微。在2006年1月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能源与资源助理教授亚历山大·E·法雷尔(Alexander E. Farrell)撰文宣称,乙醇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的作用“难以确定”。在考察了各种研究报告之后,法雷尔及其合作撰稿人断定,在排放大气污染物方面,用天然气生产的乙醇比汽油产品要稍好一些,但是用煤生产乙醇却更糟糕。燃烧一加仑汽油释放大约20磅二氧化碳(1磅约为450克),其中包括了来自汽车引擎和炼油厂的排放量。尽管乙醇的这一可比数据尚存争论,但到底是稍好一点还是更糟一些,主要取决于乙醇的生产过程。以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理由,鼓吹乙醇燃料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怎样利用玉米桔秆提炼乙醇

高油价催生燃料乙醇 秸秆能源化效益巨大 面对能源的紧缺,石油的涨价,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探索解决之 道。2000年,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原集团)就着手在高回收、低成本的发酵工艺方面成功探索利用玉米、薯类等生物质进行深加工,以替代石油产品的生产技术。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将玉米生产的燃料乙醇,以10%的比例直接混合到汽油中使用。丰原集团在燃料乙醇生产中,与大连理工大学一起研制出世界最先进的自絮凝沉降颗粒酵母发酵生产工艺,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用燃料乙醇替代石油百万吨试点项目开始后,丰原集团占据40%份额。去年,丰原集团燃料乙醇的产能已达44万吨。 新技术的重大突破 走进丰原集团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农作物的秸秆经粉碎、发酵,再经分离、提纯后就成了乙醇。 该中心副主任、丰原集团副总工程师宋家林告诉记者,丰原集团以玉米、薯类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乙烯等产品均已进入市场并获得良好效益,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替代石油产品的许多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并已经建成产业化项目,效益可观。据介绍,目前利用秸秆生产乙醇的中试装置已投产,年产乙醇300吨。

石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2004年进口原油1.2亿吨,比上年增加4.8%。2010年石油需求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供给能力最大为1.7亿吨。用玉米、薯类等加工石油产品替代品,即用生物化工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品,是各国应对能源危机的一条重要思路。 丰原集团经过长期研究和市场跟踪,认为如果原油价格不低于35美元/桶、玉米价格不高于1400元人民币/吨,用玉米加工转化替代石油产品就有利可图。现在,我国玉米年产量近1.2亿吨,其中8000万吨没有加工转化直接用作饲料,所以,完全可以扩大替代石油的加工转化力度。用3000万吨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替代1000万吨汽油;用3000万吨玉米可生产550万吨乙烯,相当于目前中石化、中石油两个公司年生产能力的总和。而原料生产过程中还有30%可转化为饲料。 据介绍,秸秆能源化的瓶颈主要有两处:一是没有找到或组合出可高效水解纤维素的酶,从而无法使廉价的秸秆一次完成预处理;二是没能培育出高效转化由半纤维素转变而来的木糖的发酵菌种。而丰原发酵技术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多年的研究,突破了国际上“秸秆生产乙醇必须构建同时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生产乙醇工程菌”的思路,创造性地开发了先分离后发酵的工艺路线。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不仅大大降低了秸秆转化为能源的成本,而且使我国取得了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我国大规模的秸秆利用奠定了基础。

“秸秆能源化”效益巨大 负责此项研究工作的丰原集团总工程师薛培俭说,用玉米生产乙醇,3.1吨玉米可生产一吨燃料乙醇,如改用秸秆生产,大约5吨~6吨秸秆就能生产一吨乙醇。我国平均每年富余作物秸秆7亿多吨,如果利用秸秆转化技术,可以大大节约石油的消耗量。 专家还指出,从近期看,生物酒精(乙醇)作为燃料,可以部分替代石油能源。从远期看,乙醇则将成为支撑以乙烯为原料的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一直以来,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乙烯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目前乙醇生产乙烯的技术已经成熟。在未来20年内,由于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再加上生物质为原料的乙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相对于石油已具有可竞争性,乙醇将顺理成章地进入工业基础原料领域。 农业专家石元春院士指出,发展生物质能源对我国而言,更重要意义在于发展农业和扩大农民增收。他认为,生物质产业从原料到产品,为农业在初级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之外,开拓了新战场,使农民又多了一条宽阔的增收渠道。 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将秸秆利用技术产业化,以50公里为半径建设小型秸秆加工厂,那么按秸秆到厂价每吨400元,农民每亩就可增收200元以上。专家测算,如果我国每年能利用全国50%的作物秸秆、40%的畜禽粪便、30%的林业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