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油价还会降吗最新消息-湖南油价还会降吗
1.国内油价五连跌新闻最新整理
2.未来一到两年中国的煤炭市场将会如何变化
3.通知!油价预计大降,小麦涨势生变,猪价筑底回升,羊价揪心
国内油价五连跌新闻最新整理
最近大家是不是都被油价五连跌的消息刷屏了呢?最近正好是元旦佳节,一定少不了要自驾的朋友们,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最近油价五连跌的具体是跌到多少钱吧!
国内油价五连跌新闻最新整理此次油价调整具体为:
汽油每吨下调370元、柴油每吨下调355元。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9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31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30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约14.5元。
综合之前的油价新闻,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今年的油价趋势是以“五连跌”收官。
综合算来,这拨超级“五连跌”,共计汽油每吨下调1920元、柴油每吨下调1850元。具体到每升价格,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总计下调1.5元;0号柴油每升总计下调1.57元。
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约75元。
广东(含深圳)目前具体执行价格如下
汽油类调整明细:
1)92#汽油(国VI)下调0.29元/升,调后价6.47元/升。
2)95#汽油(国VI)下调0.33元/升,调后价7.00元/升。
3)98#汽油(国VI)下调0.34元/升,调后价7.51元/升。
柴油类调整明细:
1)0#柴油(国VI)下调0.31元/升,调后价6.06元/升。
注:以上为2018年12月28日24时起最新参考价,请以油站的实际价格为准。
12月29日油价
山东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河北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北京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上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重庆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天津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四川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甘肃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湖南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青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江西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海南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安徽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湖北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浙江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江苏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福建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陕西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新疆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宁夏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云南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山西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12月29日油价
贵州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表
好了,油价跌了对于很多人都是好事啊!小编就祝大家旅途顺利啊!
未来一到两年中国的煤炭市场将会如何变化
今年以来,由于铁路运输的局部缓解、煤炭产能的快速增长、以及煤炭投资的相对过热,使得近期的市场形势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港口煤炭积压、用户库存增高、部分煤价下调,对于这种现象业内外人士一时间众说纷纭,以至主流观点都认为煤炭总量出现过剩,笔者观点与此有所不同,我认为,今年煤炭市场将会呈现整体供需基本平衡略显偏紧,局部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格局。
一、当前煤炭市场存在的几个反差
一是煤炭港口库存多与煤矿库存少的反差。煤炭库存多主要表现在港口库存多和个别用户库存多。从港存煤数量上来看,去年2月底秦皇岛港港存260万吨左右,今年同期港存达到410万吨,尽管港口采取了种种疏港措施,使港存数量有所下降,但进入3月份,港存数量继续增加,到3月中旬港存数量猛增到430万吨左右,比04年港存最少的时候接近翻番。由于在短期内港存的居高不下,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减少,以至于买方的议价能力增强,港口的交易价格有所下滑。青岛港港存三月下旬在78万吨,日照港在164万吨,京唐港在110万吨,各港口库存处于饱和状态。但是另一方面煤矿库存则在快速减少,据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情况披露,到3月底全国煤炭社会库存为1.05亿吨,同比增加655万吨,上升6.6%,比年初增加149万吨,上升1.4%。其中,煤矿库存2300万吨,同比减少244万吨,下降幅度达到9.6%。目前主要产煤省库存减少,如山西、河南、黑龙江等产煤大省有的煤矿没有库存,出现了铁路装不起煤,公路无煤可拉,部分汽车停运的现象。
二是部分用户用煤宽松与部分用户用煤紧张的反差。从目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煤源依靠港口下水中转的上电、广电、浙电等市场相对宽松,供煤渠道主要集中在有运输增量的大秦线和侯月线,大秦线直接影响了秦皇岛港,同时由于分流影响到京唐港;侯月线一方面影响着内河运输的邳县港、万寨港,另一方面影响到日照港。目前通过水路中转运输的华东、华南局部用户用煤得以缓解,而离港口较远靠铁路直达的用户如广东韶关电厂、河北南网部分电厂等依然紧张。更有甚者,一些产煤大省的电厂也出现停机待煤现象,如山西、河南、陕西的省内一些电厂等。其直接原因一是因为小煤窑由于安全原因复产受限供应不足,另一方面虽然国有大矿超能力生产也难以满足增量需求。
三是库存中劣质煤多与优质煤少的反差。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不管是港口库存增加,还是用户库存增加,其中尤以劣质煤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电厂春节前担心煤炭供应像去年一样紧张,在这种心理影响下进了一些劣质煤;另一方面春节期间突运存煤,大量煤台存煤包括一部分劣质煤转移到港口及电厂,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发煤站掺杂现象的存在。截至2月底,直供电网库存增加526万吨,增幅为61.74%,大秦线万吨大列的开通不仅把大同的库存全部运出,并且把朔州地区的劣质煤也大量地运进港口,致使秦皇岛港存煤激增,由此,劣质煤下调价格是必然的。过剩只是劣质煤的过剩,优质煤市场紧缺,价格坚挺的情况并没有改变。
四是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对煤炭市场判断的反差。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电力燃料的管理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都有认为近期煤炭市场出现疲软是煤炭产能过剩所致的看法,煤炭管理部门担心总量过剩、煤价下滑,电力燃料管理部门则提出增强议价能力、迫使煤价下调的主张。但从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力用煤企业方面而言,则觉得市场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认为煤炭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供不应求的大势还没有改变,
国有大矿的煤炭价格依旧稳定,电厂也没有贸然去谈降价事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煤矿、电力生产单位只看微观,不了解整体情况,而一些管理部门只看宏观数字,而对具体情况了解的不够。
二、对造成以上反差现象的原因分析
1、从需求侧看,今年南方雨季来得早,火电开工率低,被认为最缺电的华中地区湖南、湖北由于水电的增长,已基本摆脱缺电的局面;同时由于春节期间,重点厂矿开工不足,电厂的负荷普遍降低,山东、河北等地的德州、聊城、衡水等17个电厂,除衡水电厂和胜利电厂有新增机组,发电量增幅较大以外,其余多数电厂均表现为开机不足,负荷偏低,发电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据中能电力燃料公司资料统计,今年1—2月份电煤调进总量增长达到17.87%,高于耗煤总量10个百分点,同时,国电直供系统的日均耗煤指标在2月份出现萎缩,前两个月,国电直供系统煤炭消耗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铁路和港口煤炭运量的增长水平。
2、从生产角度看,无论国有大矿还是乡镇小窑都由于需求的拉动在开足马力生产,甚至超能力生产,基本适应了运力改善后的市场需要。今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完成42327万吨, 同比增加4507万吨,增长11.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增幅已经有所下降。这种情况说明,虽然煤炭供应基本适应了当前市场需求,但它是建立在消耗了煤矿原有库存的基础上,目前煤矿库存下降几近到捉襟见肘的状况,已经反映出煤矿的生产衔接能力不足,这种情况在今年全年都有可能延续,而新上的煤矿产能最快也得在明年或者后年才能得到显现,这是煤矿建井周期的特殊性的必然反映。
3、从运输角度看,由于铁路运力得到改善,特别是春节突运期间措施得力、组织有方,促使煤炭需求得到暂时缓解。据有关消息,4月9日产煤大省山西召开了全省第116次铁路运输协调会,会议通报2004年全年煤炭运量为29626.3万吨,比上年多运4051.9万吨,增长15.8%。2005年一季度的煤炭运量完成8575.7万吨,同比多运1598.2万吨,增长22.9%。一季度全国煤炭铁路运力得以改善,特别是大秦线和候月线运量的突然大增,都对煤炭市场的供应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国家通过铁路运输保障能力的提高满足煤炭供给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显现。
三、年内煤炭市场将是供需平衡偏紧,短缺与过剩并存
做出这一判断的基本依据是:
1、从宏观层面分析,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市场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今年GDP的增长保守预计为8%,但一季度达到了8.8%,从这种增长势头看,今年GDP的增长预计不会低于8.5%。2005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增加约6000万千瓦以上,上半年预计投产2380万千瓦,全国装机容量将达5.1—5.2亿千瓦,预计2005年电煤需求将增加1亿吨—1.3亿吨,粗钢2005年产量预计在去年2.72亿基础上达到3亿吨,增长约3000万吨,冶金煤需求增加约3000万吨左右,加之其它行业用煤,今年的煤炭增量需求至少在1.5吨,上限在2亿,煤炭需求在大幅增长。
2、从煤炭下游主要用煤行业分析,今年煤炭产量增长将可能低于电力和冶金行业的增长速度,需求增量大于供应增量。今年1—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9%,而发电量1—2月份同比增长12.1%,预计全年增长约在13%左右;而生铁和粗钢今年1—2月份累计分别增长27.10%和22.9%,原煤产量增长幅度小于下游主要用煤行业增长幅度。考虑今年国家对煤炭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加大安全整顿力度,限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同时由于煤矿工作面衔接紧张的情况,有可能今年煤炭全年增幅不会超过10%(去年增幅超过13%)。这种情况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煤矿销量大于产量,煤矿库存不断下降的原因。
3、从国际煤炭市场分析,新的财政年度国际煤炭市场的价格高企对国内煤炭市场有支撑。从目前国际贸易的谈判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的动力煤贸易协议价格涨幅都在50%左右,而炼焦煤价格比2004年上涨了110%,主焦煤价格为125美元/吨,半软焦煤为80美元/吨,低挥发分高炉喷吹煤为100—105美元/吨,都比国内价格高出200元/吨左右;另外,去年实际出口8567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742万吨,今年预计出口总量将会保持相对稳定,不可能出现由于出口波动影响国内煤炭市场的情况。从煤炭进口的角度讲,由于进口煤炭的离岸价有的甚至已经超过国内所供煤炭的到厂价,从国际市场进口煤炭的渠道可能会受到抑制,进口量大增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煤炭市场供需整体是平衡的,但是由于煤矿增产的不均衡性(主要是动力煤有新增能力,而无烟煤、焦煤新增能力不足);运输改善的不均衡性;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对煤炭需求的不均衡性三个因素的综合性影响,会使今年煤炭市场呈现个别煤种、区域性、时段性的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
四、今年观察和研究煤炭市场需要引起关注的几个问题
由于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与以往不同,出现了一些反差,新增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给我们准确把握煤炭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样也给国家对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确定与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铁路因素。长期以来,铁路运力不足是制约煤炭运输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目前通过国家加大对铁路的投资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种现象已经在逐步改变,但改变呈不均衡性,今年煤炭市场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局面和铁路运力将呈现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运输瓶颈得以缓解的地区煤炭市场相对宽松,甚至会出现过剩,运力暂时所不达的地区,将会依然处于市场偏紧的状态。
二是煤质因素。从国有大矿来讲,由于一些大矿超能力生产,带来工作面衔接紧张,以往因硫分高、灰分高等因素弃采的工作面,有复采重新利用的情况;同时由于装备改进、技术提高,原来遇构造往往绕过去不采、采后也实行分装分运的情况,现在往往强行通过地质构造,对通过陷落柱、断层及割顶、割底造成的灰分增高也来不及再进行分装分运,客观上使煤炭的质量有所下滑;从小煤窑及小发煤站来讲,由于受利益驱动,的确存在煤矸石粉碎后主观上掺假的现象,也使煤炭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煤炭产量预计为20亿吨,如果灰分提高1%,就可能虚增2000万吨的产量。虚增的这部分产量,不仅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下降(浪费运力,增加下游用户成本),更给判断和分析煤炭市场形势带来一些假象和错觉。
三是安全因素。目前由于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国家针对煤矿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现象的治理和整顿力度不断加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窑的复产将会延期。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也相继出台了严厉的管制措施,小矿的盲目生产,大矿的超能力生产都受到了国家的限制,有效供给能力的快速增长将得到抑制。据有关方面信息,产煤大省山西目前核准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仅有623个,产能2.5亿吨,预计全省
4300多个矿井中,将有50%以上的小矿拿不到许可证,同时,大矿超能力生产将被严格限制。目前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经开始下降,一些煤矿也出现无煤可拉的现象,一旦出现煤炭整体趋紧的局面,需要像去年一样组织电煤突运,可能煤源都存在问题。因此,不管是电力生产部门还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都应高度重视,不能被近期煤炭市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所影响。
综上所述,预计4月底至5月煤炭市场将会再度紧张起来,年内煤炭市场仍然会继续呈现整体平衡偏紧,部分时段、部分区域、部分煤种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格局.
通知!油价预计大降,小麦涨势生变,猪价筑底回升,羊价揪心
通知:油价预计在12月5日价格调整窗口打开的时候迎来大降,预计下调380元/吨。
小麦价格此前一段时间接连上涨,局部地区甚至有冲高1.7元的冲动,但近日麦价涨势有变,部分企业下调收购价格。
猪价在经历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连续下跌之后,最近两天接连小幅反弹,猪价有筑底回升的表现。
羊价看似比较理想,实则非常揪心。
油价预计大降
除了个别地区,目前国内92号汽油价格基本在8.3元左右,95号汽油价格基本在8.9元左右,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最近经历了“两连降”,但前两次降幅都非常有限,对油价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下降幅度并不解渴。
但随着近期国际油价的不断下滑,预计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在12月5日调整时,将会迎来大降,降幅为380元/吨,折合每升的价格会下降0.29-0.34元,加满一个50L的油箱能节省15元。
届时,国内92号汽油价格将会降至8元左右,像宁夏、陕西、山西、湖南等油价比较低的地区价格还会回归至“7元水平”。
95号汽油价格将会降至8.6元左右。
不仅是12月5日的油价有望下降,后续有希望持续下降,因为近期市场上油价看跌预警频现:
1、截止11月24日,迪拜商品交易所阿曼期货较迪拜原油掉期溢价本月暴跌约80%,降至近七个月的低点,说明市场看跌12月到明年4月的油价。
2、当前国际原油供应相对充足,市场看跌油价,这一点从布伦特原油即期价差已经跌至溢价可以看出。
3、市场对于后期石油需求复苏的预期正在减弱。
小麦涨势生变
小麦价格在经历了最近两轮的连续上涨之后,部分地区的小麦价格距离1.7元越来越近了,由于近期麦价的持续上行,不少人认为突破1.7元没有问题。
但毕竟市场有诸多利空因素,小麦还没有来得及涨至1.7元,近日市场就传出了降价的消息,部分企业开始下调小麦价格,导致小麦价格涨势生变。
那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小麦的上涨?
1、虽然各地已经陆续进入到了面粉需求旺季,但受疫情影响,面粉需求恢复受限。
2、面粉走货不畅,而当前的小麦价格之下,面粉企业需要承担高额成本压力,企业压价意愿增强。
3、交通运输不畅,不仅影响了市场小麦上量,也影响了面粉的外运,企业面粉库存增加,小麦采购积极性下降。
4、今年小麦高产,供应量有保障。
虽然有企业下调了收购价格,大家也不要紧张,首先仅是个别企业开始下调价格,其次市场面粉需求高峰还未到来,小麦价格依然有较强的支撑力,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猪价筑底回升
据猪贩子介绍,猪价止跌稳中上行,其中河南上涨0.1元,江苏上涨0.15元,安徽上涨0.2元,另外吉林、辽宁、山东、黑龙江等北方地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受部分地区猪价回升的影响,全国生猪均价上调0.11元/公斤,而这次猪价的上涨,笔者认为属于“筑底回升”,后续即便无法持续上涨,国内生猪底价也基本可以敲定在11.5元左右。
接下来猪价的涨跌,关键就要看三点:
第一点、最近一个多月猪价大幅下跌的过程中,市场消耗了多少此前积压的大肥。
如果消耗量较大,后续上市生猪以标猪为主,生猪上市体重有所下降的话,猪价有希望持续回升。
第二点、腊肉、腊肠加工利好能对猪肉消费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全国生猪产能是高于普通需求的,猪价要想上涨就需要腌腊或者春节这种刚性消费利好来发力,如果这两大利好无法对猪价的上涨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那猪价在2022年想大幅上涨的难度就很大了。
受寒潮影响,南方各地将会迎来大幅度降温,其中西南腌腊需求重地会有10摄氏度左右的降温,预计腌腊也将会随之开启,其对猪价的带动力也会逐渐反馈到猪价端。
第三点、疫情对消费者的制约何时能够停止。
11月猪价的回落,有大肥集中上市后形成的踩踏效应,也有疫情影响终端消费的原因,据了解部分地区有陆续放松防控的表现,而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猪肉的餐饮消费,这对猪市来说是好事。
羊价揪心
最近一个星期,我国羊价基本都在25-25.3元/斤之间徘徊,这个价格相比猪价确实要高不少,但是这个价格让养羊户看了还是很揪心,主要是因为这个价格之下,养羊依然处于亏损的状态。
11月份猪价的大幅下跌,依旧后续的难涨,虽然冬季寒冷季节是羊肉的需求旺季,但高达40元一斤的羊肉零售价格还是会劝退不少人,没有良好的消费支撑,羊价上涨之路遥遥无期。
而当前的饲料价格又处于高位,后续随着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养羊成本将会进一步提升,不少养羊户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一旦市场开启了养殖户退出模式,还将会有一批母羊流入市场,会进一步给羊价施压,养殖户的损失也会随之加大。
据机构预测,羊价好转的时间应该会出现在2023年的5、6月份,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羊场的情况,根据行情预测适当调整养殖结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