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最新局势石油价格-利比亚石油潜在储量
1.利比亚石油分布
2.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3.为什么要打利比亚
4.战争带来的经济影响?
5.派兵利比亚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利比亚石油分布
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利比亚的石油分布主要集中在该国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油田:
1.锡尔特盆地(SirteBasin):锡尔特盆地是利比亚最大的石油产区,拥有多个大型油田,如锡尔特油田、布雷加油田(Breagh)和艾尔菲尔德油田(ElFeel)等。这些油田的石油储量丰富,原油品质较高。
2.穆雷格油田(MurzuqBasin):穆雷格油田位于利比亚西南部,是利比亚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穆雷格油田的石油储量也相当丰富,原油品质较高。
3.卡夫拉油田(KufraBasin):卡夫拉油田位于利比亚东南部,虽然石油储量不及锡尔特盆地和穆雷格油田,但仍然是利比亚一个重要的石油产区。
4.萨卜哈油田(SabhaBasin):萨卜哈油田位于利比亚南部,也是利比亚石油资源的重要产区之一。
利比亚的石油资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原油品质较高,其中许多油田生产的原油都是轻质原油,便于运输和炼化。利比亚的石油产业一直是其经济的支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石油出口为利比亚带来了大量的收入。然而,近年来,利比亚国内势动荡,这对其石油生产和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
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第十位:阿尔及利亚,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尔及利亚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三,排在前两位的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
第九位:阿曼,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曼是中东地区非OPEC成员中,已探明产量的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其石油储量约为55亿桶。该地区石油产量从2007年开始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0年,其年产油量已经达到了86万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已经占据该国GDP的47%。
第八位:埃及,每升0.30美元(约合RMB 1.9元)
埃及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炼油地。由于其国内需求上升,该国也会进口一些石油产品。另外,2010年时,该国的石油产量已经下降到每日73.6万桶,而天然气则有望成为一项更大的收入来源。
第七位:卡塔尔,每升0.24美元(约合RMB 1.5元)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和OPEC成员国,卡塔尔在2009年的世界原油最大出口国排名中位列第16位。随着经济发展,低价和石油补贴的实施,自2000年以来,卡塔尔的国内石油消费量已经增长了3倍。2011年,卡塔尔成为海湾国家中人均GDP第二高的国家。据悉,卡塔尔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54亿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到该国GDP的50%以上。
第六位:科威特,每升0.22美元(约合RMB 1.4元)
科威特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六位,是OPEC中的顶级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到科威特GDP的一半以上,占到该国国家财政收入的95%。科威特石油总公司计划,到2020年石油产能将增长到每日400万桶。相对于出口而言,科威特国内消耗的石油量较少,去年科威特87%的石油产量用于出口。
第五位:巴林,每升0.21美元(约合RMB 1.3元)
相比邻国而言,巴林石油产量较少,其主要经济发展动力来自扩展零售和旅游等,目前巴林已经成为波斯湾地区的银行中心。2005年,巴林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并被联合国作为阿拉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鉴于巴林国内局势的变化,其国内汽油等补贴可能被很快取消。
第四位:土库曼斯坦,每升0.19美元(约合RMB 1.2元)
鉴于国内政策的变化,土库曼斯坦的汽车车主可能会享受到每月120升的免费汽油,这也意味着每升0.19美元的汽油价格形同虚设。但该国政府承诺的补贴会至少持续到2030年,相对石油储备较低的情况而言,这样的承诺是否会兑现,还尚不清楚。
第三位:利比亚,每升0.14美元(约合RMB 0.88元)
在去年反抗卡扎菲政权期间,利比亚的石油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该国最大的炼油厂也被关闭。目前,该国在临时执政委员会的执掌下,正在恢复生产和出口石油能力的过程中。
第二位:沙特阿拉伯,每升0.13美元(约合RMB 0.82元)
沙特阿拉伯每年在汽油、柴油价格方面的补贴约为133亿美元。OPEC近期宣布,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方面,委内瑞拉已经超过了沙特阿拉伯。但拉丁美洲对石油投资者的吸引力还非常小,因此,沙特阿拉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据悉,今年一月该国每天原油出口750万桶,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提升到900万桶,以如此产量出口原油将会维持多久?全球石油价格是否还会持续攀高?
第一位:委内瑞拉,每升0.05美元(约合RMB 0.32元)
随着2012年10月的国内大选临近,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深知提高汽油和柴油价格将是政治上冒险的一步。该国政府上一次试图提高汽油价格还要追溯到1989年。预计,委内瑞拉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继续维持燃料比瓶装水更低价的情况。
为什么要打利比亚
地广人稀,资源富饶很难找到这样的国家:面积1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伊拉克,而人口只有600多万,和北京三环内居住的人数差不多,且90%聚集在沿海的几个城市,仅首都的黎波里就集中了全国1/3的人口,50%的制造业,是利比亚西部的经济中心。另一个大城市是东部的班加西,人口接近100万,是东部的经济中心,可以控制全国大部分石油出口,目前在反对派控制之下。
可以说,现在的利比亚已经形成了东、西两个政治实体的对垒,前景叵测。利比亚地广人稀,但富藏石油和深层淡水,人均GDP早就超过了1万美元,是名副其实的富国。利比亚的石油是出了名的,1969年卡扎菲上台时,日产量曾高达330多万桶,相当于今天科威特的日产量,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但目前利比亚石油日产量只有40年前的一半,排名也后移到第16位。尽管如此,利比亚仍是目前非洲第三大产油国,储量则位居非洲第一。
由于石油工业国有化、西方制裁和***的兴趣多向,这个国家只有1/4的国土经过地质勘探,如若全面探过,储量还会更多。石油是利比亚最大的财富,出口收入的95%、财政收入的85%和GDP的70%仰仗石油收入。按照现在的价格,利比亚仅石油出口每年就可进账500亿美元,钱多得花不完。充足的石油收入为利比亚***卡扎菲支援世界革命、搞形象工程和创造“世界第八大奇迹”提供了财政支持。卡扎菲创造的奇迹是开凿1300口千米深井,抽出中部地区的地下水,通过总长达5000公里的地下管道,输送到沿海城市和农业区,在沙漠里种麦子。钢筋混凝土的干线管道直径4米,完全国产,笔者曾参观过这个工程,的确蔚为壮观。
工程预算是20多年前的300亿美元,从1984年干起,一直干到前不久内乱突发,中国工人结队撤离了工地。有人曾劝告卡扎菲珍惜几百万年积攒下来的深层淡水,他说没关系,再抽几千年也抽不完。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利比亚,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其实是有福分的,因为他们的人均自然财富,远远超过了那些人口密集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领袖超常,体制独特很难找到这样的国家:一个27岁的通讯排排长率领12个军校同学和手下的几百名士兵把国王赶跑了,自己当上了这个沙漠国家的“大酋长”,一当就是42年。这个国家号称没有政府,各级人民委员会负责各项事务,自己管理自己,国家最高***的称呼也怪: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书记。这个总书记就是当年发动政变的排长卡扎菲。卡扎菲毫无疑问是个天才。
上中学的时候就是学生领袖,不仅能说会道善于奇思妙想,而且极有感召力,发誓要建立一个新社会。他的几个主要的追随者后来都成了国家***。为了制服这个不安分的学生,利比亚教育部部长曾亲自签署开除他的训令,并规定不许国内任何学校再接收他。但卡扎菲和他的几个同学索性考入不归教育部管理的军校,后来就成了大气候。即便在军校里,他也是最不安分的人,学习经常不及格,但已经开始组建自己未来的班底:小学同学负责在民间传播革命思想,军校同学负责效仿埃及的纳赛尔,建立“自由军官组织”,准备武力夺取政权。
1969年,老朽的伊德里斯国王被好几个政变集团觊觎,其中包括前首相和总参谋长,唯独级别最低的卡扎菲团伙成功了。因为他们年轻,敢闯,下手狠。由于当时的利比亚军队规模小,只有5000人,最高军阶只是上校,军校的英国督导也是上校,政变成功后,卡扎菲不违祖制,自己也仅挂了个上校军衔。但这个上校后来却统帅着10万大军,几百架战机和几千辆战车,更不要说连续42年离奇地统治这个国家和在世界各地呼风唤雨了。 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亚中部海岸城市锡尔特以南30多公里的沙漠帐篷里,父亲是牧羊人,属于受排挤的卡扎法部落,一度为强势的大部落放羊,少年卡扎菲对此忿忿不平。但他执政后,不计前嫌,对国内几个大部落实行笼络安抚政策,各部落均出人参与国家管理。
当然,安全、情报、特种部队和空军等核心力量,都是自家人。 政变成功,卡扎菲成立了革命指挥委员会,实施严格管制,他说“从今以后,谁要是从事政党活动,就是犯了叛国罪”,胆敢要求民主反对专制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关,重要的反叛分子还要追杀到国外。他把3万名意大利农场主和犹太商人全部赶走,并把的黎波里的天主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夜总会什么的也都被关闭了。他靠军队上台,对军队管理极为严格,旧军官大多被清洗,敢于发动新政变的,无论官兵,一律绞。上台三个月,他就同埃及和苏丹签署了统一备忘录,试图形成一个足以消灭以色列的大强国。
霜重叶红2011-03-19 08:23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阿以冲突”,他责成中学同学、革委会副主任贾卢德到一个大国购买,说一颗就够了,出价1亿美元。人家不卖,他就开始自己造,一直造到伊拉克的萨达姆被活捉,才彻底放弃拥有核武器的志向,把所有核材料、设备和图纸装船运到美国,换取美国不再说他支持恐怖主义。他认为选举是最不公道的,是51%的多数人对49%的少数人的权利的践踏,议员也仅仅代表政党而不是人民,因此他建立的全国惟一的政治组织叫做“革命统一阵线”,国家名称最终定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之所以不是共和国而是民众国,他的解释是:利比亚已经进入了人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众时代。至于地方管理机构,则是数以千计的人民委员会,牵头人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推举”出来的。遇有不同意见,不能作出决定,要深入讨论,直至达成一致意见。他照顾各个部落的利益,大家都喜欢的职位,要在各部落精英中分配,协商不成就暂时空缺,曾发生驻某国大使空缺一年多的事情。不要以为是卡扎菲冷淡同这个国家的关系,这恰恰说明利比亚人是重视和喜欢这个国家的。他曾不遗余力地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斗争,管他用什么手段,比如制造洛克比空难事件(1988年)。
可一旦阿拉法特同拉宾开始了和平进程,他就把大多数巴勒斯坦人赶出了利比亚,因为你们不是有自己的国家了么?阿拉伯人不和以色列打仗了,令他很失望,他索性淡化了利比亚的阿拉伯色彩,转为寻求非洲的统一,电视台的片头,也变成了利比亚的太阳光芒万丈,一直照到好望角。他口才好,说起话来漫无边际,没有他不懂的,他的《绿皮书》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宣传“世界第三理论”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体制。
联合国大会讲话,规定15分钟,他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翻译精神崩溃,大喊大叫。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几百个,每一个都不会让你看着枯燥。这些日子,全世界又在关注他了,因为42年来,利比亚人头一次揭竿而起,利比亚的两个邻国突尼斯和埃及都改朝换代了,唯独卡扎菲还在电视台滔滔不绝地演讲,说全国人民爱戴他,反对他的不是本?拉登派来的暴徒就是吃了兴奋剂的无知青年。
群雄蜂起,乱象延续卡扎菲能不能挺住呢?他的两个部长和几个主要部落的领导已经在东部中心城市班加西商量临时政府的事情了,国家已经陷入分裂和内战,安理会也通过了制裁他的决议,但他仍敢派飞机轰炸反对派民众,支离破碎的尸体画面激怒了全世界,但的黎波里在动荡了一阵子后又开始平静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是否废掉卡扎菲,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不仅仅决定于他是不是独裁,是不是疯子。在他任内,曾首先将石油收入的50%分给各家各户,然后再做国家预算;教育医疗都是免费,国内治不了的病,就送到外国治,病人分文不出;一户只能有一套住房,多余的谁住就归谁;剥削是不被允许的,店铺不允许有雇员,只能有参与分成的合伙人;国家输水工程惠及之处,那里的牧民就可以变成农民,农场、房屋和拖拉机无偿赠送;利比亚缺
战争带来的经济影响?
近来,日本地震、海啸及核电事故,法、英、美等国对利比亚发动的战争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而人们同样关注的是,这两大国际事件会给正在走向复苏的全球经济带来何种影响。分析人士认为,天灾人祸给日本和利比亚两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并已经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至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多数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要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变化,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日本利比亚影响世界经济
地震和战争令日本和利比亚均受到惨重损失。世界银行于日前发布《东亚经济半年报》显示,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地震并由此引发的核危机,重创的不仅是日本本身,世界经济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幸免。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严重震灾,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全球股市随着日股指一路下行。随后,丰田、本田、日产等三大汽车厂家纷纷宣布停产,导致汽车和零部件对美国、印度的出口骤减;核电站爆炸将长期导致日本电力供应不足;优势产业半导体、数码电子等领域也严重影响了全球芯片市场的供应链。由于日本产业链的停滞,日本进口的原油以及一些生产资料都可能因此而受到一些影响,原油和一些大宗商品、资源商品的价格可能会走低。此外,日本核污染对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也造成严重影响。
愈演愈烈的利比亚军事冲突,使利比亚损失很大,同样也冲击着世界经济。石油是利比亚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该国95%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利比亚战争爆发导致利比亚原本每天160万桶的石油产出全部中断。作为全球重要的产油国,利比亚动荡升级,导致国际油价再次上演暴涨行情。尽管当前利比亚供应的原油占世界产量的比例不到2%,但它的客户几乎是欧洲炼油厂,超过80%的石油出口到欧洲。如果战事进一步演变,油价上涨压力将较大。
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日本和利比亚两国虽然面积不大,人口占比不多,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重要。日本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突出地位,是全球供应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基础设施受损波及全球供应链。如,日本生产供应全球40%的手机和电脑芯片,1/5的半导体产品。丰田汽车公司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索尼集团为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电子产品。而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东北部沿海,恰恰分布着汽车、核电、石化和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的工厂。
有专家认为,日本为灾后重建筹措资金,有可能加剧全球资产抛售趋势,全球金融市场因此可能面临动荡,给各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不过,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日本地震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影响,是短期的。
著名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也指出,狭义来看,日本对全球经济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毕竟,日本的产值在过去20多年里表现出异常缓慢的增长趋势,使得日本对更广泛的世界经济的增量影响锐减。
“利比亚以及整个中东局势的相对不稳定,对国际油价形成较大冲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表示,利比亚的危机,波及整个中东,对当地的石油企业形成冲击。他认为,目前,利比亚军事冲突已严重影响到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受利比亚紧张局势影响,国际油价3月22日继续走高。纽约市场油价收于每桶104美元,伦敦市场油价收于每桶115.64美元。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岳来群博士表示,纽约原油市场价格的升高,不仅仅是利比亚局势造成的,还有日本宽松货币政策投入大量资金等因素叠加的影响。这将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未来影响要看事态演变
对于两大国际事件未来的发展变化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经济学界和实业界普遍持谨慎态度。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维克拉姆·尼赫鲁指出,由于地震和海啸的影响,日本实际GDP增长将会减速,但减速可能是暂时的,2011年下半年随着重建工作的开展,日本经济增速会逐渐回升。
“股神”巴菲特说,当年“9·11”事件后,也有人担心美国经济,结果美国经济恢复得很快,他确信此次大地震后日本的情况也会这样。
有专家分析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大灾的经济影响可能不都是负面的。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有可能带来积极变化:首先,日本企业的节能和环保技术可能会有飞跃性提高。第二,灾后重建可能会提供经济增长机会。第三,日本经济“一极集中”(过于向东京集中)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推动日本经济走上地区均衡发展道路。第四,可能会推动日本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
林毅夫说,地震引起的日元升值及日本进出口贸易波动,将对其他国家产生短期冲击。目前金融市场对灾害比较敏感,七国集团采取措施遏制日元急剧升值,有助于全球货币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但是,日本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其灾后重建以及之后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原材料,这将导致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需求增加,有可能推高国际商品价格,加大全球通胀预期。
日前,利比亚最高***卡扎菲誓言继续战斗,西方国家除仍进行空中打击外,已开始向卡扎菲政权施加新的经济制裁,这都使得利比亚未来局势平添变数。同时,国际石油公司纷纷从利比亚疏散员工,此举令利比亚的石油行业再遭打击,而利比亚动荡也推动国际油价连续5天飙升。
虽然利比亚局势影响到该国的原油产能,也造成国际油价大幅上扬,但是多数专家表示,利比亚危机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石油输出国的整体增产量或将左右市场情绪。
派兵利比亚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多国空袭利比亚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周日、一则重要的消息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即法国战机于北京时间20日0点45分(当地时间19日下午5点45分) 向利比亚地面军事目标开火。而随后美国和英国的军舰和潜艇向利比亚海岸的20多个防空目标发射了11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这标志着多国军事干预利比亚的揭幕。而利比亚***卡扎菲通过媒体发表了讲话,号召“全体利比亚人民武装起来抗击侵略者”,并称绝不将石油让给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
在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事8周年的纪念日,在中东及北非局势动荡加剧的时节、在日本大地震带来的核危机仍然阴云密布时、多国部队对利比亚战事突然响起,给北非、中东及全球的和平安定带来及其不安因素,笔者无意对多国部队打着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旗号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的原因、性质等进行任何评述,但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的影响将不仅仅是政治军事上的,对全球经济也将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然也会影响着全球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
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对中国的证券市场而言,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搞清楚利比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首先、利比亚占据着地中海和北非独一无二的战略位置。具有利比亚占据着地中海和北非独一无二的战略好位置。是地中海海岸国,东接埃及、西连突尼斯,与意大利、法国、希腊等欧洲国家隔海相望。临近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波斯湾等中东战略要点,政治及军事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因而利比亚局势演变将会直接影响到北非、中东、欧洲及全世界的政治军事格局。因而、这种影响将直接反应在全球的股市、汇市及大宗商品等价格走势上。
其次、利比亚拥有巨大的石油资源,利比亚是非洲原油储备最多的国家,大约拥有440亿桶原油储备,原油日均产量180万桶,占非洲原油产量的18.5%,其中150万桶左右用于出口,据今年1月19日利比亚央行公布的数据,2010年,利比亚石油收入达405亿利第(约324.3亿美元),超过了2009年的251亿利第(约200亿美元)。而美国能源信息署去年12月公布的利比亚石油最新数据显示,利比亚以443亿桶位居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储量的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利比亚政府要求已在利进行生产项目的外资石油公司与之重签协议以限制外资分成比例后,外资与利合作开采石油的协议份额下降近半,其中美国新竞标的石油区块去年几乎为零。未来两年内,利比亚也不再进行新一轮石油勘探区块招标。相比之下,埃及等其他国家的石油企业则在利比亚高歌猛进。可见、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将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原油供给关系及价格走势。
利比亚出口到中国的原油占其原油出口总量的约10%,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3.2%,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及结果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原油供给,因而此次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极有可能对国际原油价格构成直接的刺激作用,对我国A股中的石油、煤炭等板块也将构成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S上石化(600688)、泰山石油(000554)、广聚能源(000096)等石化股极有可能有所表现。
而石油石化板块活跃则可能会刺激中国神华(601088)、兖州煤业(600188)、盘江股份(600395)、四川圣达(000835)、煤气化(000968)等煤炭板块走强。
石油石化板块、煤炭板块的活跃及走强又将可能刺激以精功科技(002006)、乐山电力(600644)、孚日股份(002083)等为代表的多晶硅概念股,以佛塑股份(000973)、中炬高新(600872)、华芳纺织(600273)等为代表的锂电概念股,以金风科技(002202)、湘电股份(600416)等为代表的风能及丰原生化(000930)、天茂集团(000627)为代表的等生物清洁能源股的全面活跃及走强。当然电力板块也有可能出现相应的互动走势。
第三、利比亚是一个较大的市场。牵涉到各大国的利益。目前利比亚的主要是苏联制和俄罗斯制的。美欧在利比亚的市场很小,若利比亚一旦建立起亲美亲西方的政权,那么巨大的市场则将重新洗牌。而此次多国部队启动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也将拉动欧美的市场,刺激军工业的发展。因而对我国A股中的军工等板块也将构成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航天通信(600677)、航天机电(600151)、北方股份(600262)等军工股极有可能出现异动。
第四、具有避险功能的黄金板块的价格极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连锁反应性波动。
第五、具有战略资源类品种具有一定的交易性机会,如稀土,因为战争的一切高端设备都离不开稀土。
第六、对此前进入利比亚的中资企业则构成利空,事前已有26家中资企业进入利比亚,涉及到200多亿美元的项目,主要分布在铁路基建、住房、冶金、石油服务、通讯领域等,包括中建、中铁建、中石油、中冶、中兴、华为、中水电等企业,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使得利比亚此后的局势更加严峻,希望利比亚政府军平定叛乱恢复政局稳定后复工的希望暂时化为泡影,其在利工程因战火将可能长期搁置,设备等损失也将成为事实,因而对其构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将造成极大的拖累,甚至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坏账及项目亏损。建议暂时适度的规避。
第七、对远洋航运等行业也会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