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油价下跌吗-意大利今日情况怎样
1.最差圣诞前夜!标普变熊市 油价跌6% 短端美债收益率倒挂
2.模拟联合国意大利中英文立场文件
3.现在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战争,亡、受伤多少人?
4.乱套!粮食还没“荒”饲料倒先“荒”意大利要杀牛?
5.一周车话让我们以悲痛的心情迎接汽油重回5元时代
最差圣诞前夜!标普变熊市 油价跌6% 短端美债收益率倒挂
美股全线跌逾2%,道指跌超600点,跌破22000点;标普500指数跌破2400点,跌入熊市,银行与能源股领跌;纳指跌140点。“恐慌指数”VIX涨17%,突破35,创2月以来最高。国际油价跌逾6%。京东跌超6%、特斯拉跌超7%,FAANG全线下跌。一年与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十年首次倒挂。
特朗普周一再度攻击美联储,认为美联储“对市场没有感知”,是美国经济的唯一问题。周末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在美股连崩数月与美联储上周三加息之后,特朗普曾私下讨论了是否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后遭财长否认消息的真实性。
美国财长姆努钦上周末急电美国前六大银行的负责人询问流动性,周一与五大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美联储、美国证监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财政部下属货币监理署(OCC)的官员交谈。这些机构简要报告了在政府关门期间监控市场的计划,并向姆努钦保证,虽然最近股市大跌,但他们没有看到任何市场异常现象。
对特朗普边境墙预算的谈判仍存较大分歧,美国政府已于当地时间12月22日零点起正式部分关门,白宫高级官员表示,停摆或持续到2019年1月。美国政府内阁要员更换也突现意外,特朗普据称被国防部长马蒂斯的辞职信惹怒,上周末表示将提前两个月撤换他。
市场担心美联储加息引发利率上涨、美国经济增速放慢,以及政府关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因圣诞节假期,美股周一提前三小时收市;周二全天休市。
标普500指数收跌65.52点,跌幅2.71%,报2351.10点, 创2017年4月以来新低,并正式进入技术位熊市。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653.17点,跌幅2.91%,报21792.20点,创史上最差圣诞节前夜表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140.08点,跌幅2.21%,报6192.92点。
另据统计,从9月21日触及的盘中52周新来看,标普500大盘跌了20%;但从9月20日的收盘新高来看,标普500跌了19.8%,距离这一指标衡量的熊市还差7个点。同时,道指比熊市只高出2.1%。
标普11大板块周一悉数下跌 ,并在12月、第四季度和全年集体转跌。标普500银行业指数今日跌近1.2%,标普500能源指数跌近3.9%,均创逾两年新低。追踪美国最大型银行股的KBW ETF跌1.4%,12月累跌近20%,或创2009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
美股集体连跌第四个交易日 ,道指与标普500大盘齐创有史以来最差的圣诞节前夜表现;此前创纪录的圣诞节前夜是1985年,当时两大股指跌超0.6%。标普500指数从52周新高回落了20.06%,道指也从高位回落近18%,纳指从年内高位回落近23%。
周一美股表现极为波动。 开盘股指齐跌,道指跳空低开逾160点,跌幅迅速扩大至逾400点,标普最深跌2%,纳指跌1.8%或逾110点。午盘前美股跌幅收窄,纳指率先转涨。 临近收盘,三大指数再度加速下跌 。恐慌指数VIX涨逾17%,至35.38,创2月9日以来新高,年初仅为11.04。
FAANG 科技 明星股全线下跌。 Facebook盘中一度涨3%,收跌0.82%;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盘中涨近2%,收盘转跌0.66%;亚马逊盘中一度转涨,抹去日内近5%的跌幅,带动纳指午盘前短暂转涨,最终与苹果一道跌超2%,奈飞跌超5%。特斯拉收跌7.6%,跌破300美元整数位,至295美元;微软收跌超4%。
京东盘初跌幅迅速扩大至逾7%,跌破20美元,收跌6.31%,至19.75美元;盘中最低触及19.26美元,距离52周新低仅差5美分。其他中概股涨跌互现,百度收跌0.2%,阿里巴巴收跌0.1%,网易收涨0.25%,哔哩哔哩收涨3%。
在美股表现惨淡之际,也有投资者援引数据趋势,保持对明年美国经济增速的信心。Payden&Rygel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董事经理Robin Creswell对《华尔街日报》表示,短线市场情绪主要受美联储加息决策推动,但长线投资者的基本面布局大体没有改变。
不过老牌投行BBH的全球货币策略主管Win Thin表示,市场情绪已经恶化到以在假设发生最坏的场景,即联储主席鲍威尔被开除。美国财长也犯了一个“新人错误”,试图向市场确保“流动性充裕”,但大家怀疑财长知道一些市场不了解的信息,上周末之前市场还不是很担心流动性的问题。
欧洲方面, 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0.40%,报1323.54点。泛欧STOXX 600指数跌0.42%,至335.24点,创两年多新低。英国FTSE 100指数收跌0.52%,报6685.99点;法国CAC指数收跌1.45%,报4626.39点;西班牙IBEX 35指数收跌0.89%,报8480.60点。德国DAX与意大利富时MIB指数周一均休市;周二欧股将集体休市一天。
据CNBC统计,12月至今,全球股市跌接近9.5%,创2011年9月欧元区债务危机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追踪全球47个国家股指的MSCI ACWI全球指数过去七天累跌近7%,创2016年1月以来最大的连跌幅度。
国际油价在美股收盘后加速下跌 。WTI与布伦特原油双双跌逾6%,日内均跌超3美元。
美油WTI最低触及42.41美元/桶, 不断刷新2017年6月以来的18个月最低, 美股盘中曾跌破45和44美元两道整数关口,美股盘后跌破43美元。最终,WTI 2月原油期货收跌3.06美元,跌幅6.71%,报42.53美元/桶,创2017年6月21日以来收盘最低。
布油最低触及50.72美元/桶,跌6.2%或3.32美元,创16个月低位;美股盘中跌破53和52美元两道关口,美股盘后一度跌破51美元。最终,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收跌3.35美元,跌幅6.22%,报50.47美元/桶,创2017年8月以来新低。
上期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SC1903夜盘收跌5.29%,报362.20元人民币;10月9日曾涨至597.00元,创上期所原油期货首个交易日(3月26日)以来的主力合约夜盘收盘纪录最高位。
现货黄金涨逾1%,逼近1270美元/盎司的整数位,刷新今年6月下旬以来的半年最高。COMEX 2月黄金期货收涨1.1%,报1271.80美元/盎司,创6月以来新高, 并 突破1270 美元整数关口 。
分析指出,全球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股市大跌都令市场避险情绪高涨,美元指数走软也有利于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黄金已从8月中旬的19个月最低1159.96美元/盎司反弹近9%。
LME期铜收跌0.6%,报5955.50美元/吨,盘中一度低至5941美元/吨,创9月中旬以来新低。LME期铝收跌0.8%,报1893美元/吨,盘中一度跌至1890美元,创2017年7月中旬以来新低。
此外,LME期锌收跌1.2%,报2474美元/吨。LME期铅收涨1.0%,报1985美元/吨。LME期镍收涨0.1%,报10890美元/吨。LME期锡收涨0.1%,报19375美元/吨。
焦炭夜盘收跌1.44%,焦煤收跌0.50%,动力煤收跌0.71%;铁矿石收涨0.31%。橡胶夜盘收涨0.27%,沥青收跌0.07%。
CBOT 3月玉米期货收跌3/4美分,报3.77-3/4美元/蒲式耳。CBOT 3月小麦期货收涨2-1/2美分,报5.16-1/2美元/蒲式耳。CBOT 1月大豆期货收跌3/4美分,报8.84美元/蒲式耳。ICE 3月原糖期货收涨0.5%,报12.40美分/磅。ICE 3月白糖期货收涨不足0.1%,报337.10美元/吨。
美元指数跌0.5%,最低触及96.37,接近一个月最低;12月14日曾触及97.71的一年半新高。
欧元兑美元涨0.4%,至1.1423;英镑兑美元涨0.2%,至1.2674的两周新高; 美元兑日元跌 0.8%,至110.27,创15周新低; 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跌0.1%,至一周新低。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2:59报6.9034元,较上周五(12月21日)纽约尾盘涨160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9229-6.8982元区间。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23:30收报6.8984元,较上周五(12月21日)夜盘收盘涨86点;全天成交量357.65亿美元,较上周五减少11.65亿美元。
比特币期货收涨至4000美元上方。CME比特币期货BTC 2月合约收涨295美元,涨约7.84%,报4060美元,12月14日以3145美元创即月合约收盘最低。CBOE比特币期货XBT 2月合约收涨275美元,涨7.28%,报4055美元,12月14日以3150美元创即月合约收盘最低。
美债收益率延续上周跌势, 并在美股午盘后跌幅扩大。值得注意的是,一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71个基点,报2.5811%; 一年期美债与两年期收益率出现倒挂,为2008年10月以来首次。
周一(12月24日)纽约尾盘,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下跌5.19个基点,报2.7383%,创4月2日以来新低。10月9日曾涨至3.2594%,为2011年5月4日以来盘中最高。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73个基点,报2.9934%,11月2日曾涨至3.4647%,创2014年7月7日以来最高位。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7.96个基点,报2.5593%,创7月9日以来新低;11月8日曾涨至2.9732%,逼近2008年6月25日最高2.9966%。五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93个基点,报2.5793%,盘中跌至2.573%,创5月30日以来新低。
美国财政部周一拍卖400亿美元两年期国债,得标利率2.619%,创今年6月以来新低;投标倍数2.31,创2008年12月以来新低,前次为2.65。金融博客Zerohedge认为,美债价格大涨(引发收益率“闪崩”)大概率与空头回补有关,否则2008年12月以来最低的投标倍数,代表市场配置需求不振,不至于如此拖累短债收益率。
模拟联合国意大利中英文立场文件
如果安理会不能就制裁伊朗达成一致,美国将“单干”,绕过联合国,联合自己的铁杆盟友,组成特定的“制裁联盟”,对伊朗实施制裁。 但美国暂时还不会考虑对伊朗实施全面经济制裁,特别是石油禁运。因为如果伊朗每天约300万桶的原油出口被停止,国际油价就会大幅度攀升。这既会伤及美国经济,也会殃及其他国家,影响其参与制裁的积极性。 其三,美国、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等主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布什政府一直没有排除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在美国许多鹰派看来,除了军事手段外,美国没有其他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有效途径,参议员麦卡恩声称,“只有一件事比采取军事行动更糟,那就是出现一个用核武器武装起来的伊朗。”随着伊核问题的不断升
现在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战争,亡、受伤多少人?
权威回答: 海湾战争是指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参战方(包括伊拉克)为35个国家: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巴林、孟加拉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及、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南韩、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和美国。以及伊拉克。 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保持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迅速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换。旧格局的瓦解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的边界纠纷和石油争端,于1990年8月2日出动10万大军侵入仅1.78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科威特,从而引发了海湾危机。海湾危机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争端激化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 1、领土纠纷。事实上,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公元8世纪,科威特是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行省的一个县。后来伊,科同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3年英国策划分别建立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王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长期以来,两国领土纠纷一直不断。尽管科威特不时用金钱“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科是伊领土的一部分,科分离出去是因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一心想早日收回来。 另外,伊科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生产石油的沙漠地区尚未画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盗采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认为该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属科领土。 2、关于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酋 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 3、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 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伊拉克提出与伊作战保卫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50亿美元的债务。科威特,阿联 等国认为难以接受。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可避免地同在海湾存在巨大战略利益、而且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上海湾地区一直是美国和西方的生命线(美国进口石油的20%、西欧的35%、日本的70%都来自海湾),为了控制海湾的石油资源,从经济和军事上打垮伊拉克,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势力均衡,并显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重新确立美国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美国便打着“维护正义”和“解放科威特”的旗号,迅速出兵。 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水平的高科技战争,是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投入了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战争一高技术物资设备作为支撑;一是运用了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整个战争面貌焕然一新。即:使作战理论,编制体制,战略战术,指挥原理和后勤保障等个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表现在: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表明战略空袭和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战争样式(如同科索沃战争一样)。 (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海湾战争不仅是冷战时期向冷战后时期的转折点,也是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重大转折点。有人评价海湾战争是“信息化的第一场战争”,现在看来应当认为是由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转变中的最典型的一场战争。海湾战争保留了机械化战争的最先进样式。连续38天的空袭是以空中力量为主配合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人的远程攻击,是一种非线式作战,没有前后方、没有明显的战线划分,开辟了许多新的战争样式。应该说这是在核威慑下的20世纪最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的影响: 海湾战争中,美军亡390人、伤3336人、被俘21人、失踪45人,损失飞机34架、直升机22架、坦克35辆,2艘海军舰只触雷负伤;英军亡36人、伤43人、失踪8人、被俘12人,损失飞机7架;其他国家军队亦损失轻微。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43个陆军师中,36~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8.5~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军作战舰艇遭重创或被击毁。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达2000余亿美元;美国耗资600亿美元。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泛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战争节奏快、烈度高、立体性强。战争表明,掌握电磁空间的控制权,对取得战争胜利具有重大意义;战略空袭已成为战争的独立阶段,空中战役的时间占整个战争的十分之一,对战争进程影响很大;在地面战斗中,实施战役欺骗、加强海空协同、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重点打击对方重兵集团,对迅速达成战役目的起了重要作用;传统的作战方式,如构筑坚固的地下掩体和人防工事,大量布设水雷、地雷和开展心理战等,在现代条件下仍未失去其意义;高技术武器装备虽然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但如果没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此战是在国际条件和地理条件特殊、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进行的,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它是"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世界多种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海湾战争对美国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反伊联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现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领袖”作用;它把苏联撇在一边,无视许多国家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和呼声,执意发动战争,充分暴露其支配、领导全球的野心;它仅以亡286人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海湾战争后,美国制定了“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新的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上台后更加快了独霸全球的步伐。 海湾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它打破世界格局,这场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在海湾危机和战争中的表现说明,它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已名存实亡,昔日的超级大国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苏联。海湾战争后,苏联最终解体,为两极格局画上了句号。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但这并没改变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相反,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
乱套!粮食还没“荒”饲料倒先“荒”意大利要杀牛?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数次被讨论,主要集中在能源和粮食领域,而从市场反应来看,也属这两大领域的波动最大。
比如,国际油价当前仍然在百元位置波动,而国际小麦、玉米等价格也仍然在高位震荡。
俄罗斯与乌克兰作为粮食出口大国,两国的小麦和玉米出口量分别占到了全球的29%和19%。
而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及一系列制裁的影响,粮食出口供给将明显下降,这不得不使多国为粮食发愁。
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始收紧粮食出口;而另一方面,也开始加大粮食采购,以优先保障本国的口粮供应。
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全球各国担忧的粮食危机还没爆发,饲料领域倒先爆发了库存“荒”。
我们都知道,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用粮。
俄乌冲突爆发后,相关港口关闭,而乌克兰前不久也宣布将暂停粮食出口,这使得全球玉米的出口供给大幅下降,进而使饲料领域也受到影响。
例如,意大利近日就表示,该国的饲料库存将“告急”。
数据显示,意大利约有1/4的玉米饲料均来自于乌克兰和匈牙利。
而俄乌冲突爆发后,玉米等价格继续上涨,导致欧洲的饲料成本普遍上浮了30%,使得养殖业受到严重冲击。
而在乌克兰宣布暂停粮食出口后,意大利玉米饲料的另一个主要供应国匈牙利也宣布,为了保障本国的供应,将禁止所有谷物出口,直到5月份,这使得意大利的饲料库存开始捉襟见肘。
据意大利全国牲畜饲料制造商协会日前表示,由于供应不及时,目前该国生产饲料所需的原料库存只够维持20天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让意大利的畜牧业从业者们非常发愁。
而最新数据显示,意大利用于动物饲料所需的玉米约为900万吨,但是目前玉米的产量仅为600万吨,缺口达300万吨。
意大利某奶制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表示,饲料原料短缺的情况已经在很多农场都发生了,接下来农场要采取的措施首先是要减少饲料的投喂,而如果饲料短缺问题一直不能缓解,不排除下一步可能会采用最极端的方法,即宰杀部分动物以来保障农场的正常运转。
意大利出现的问题不会是单独的现象,如果粮食供应紧张问题不断加剧,那么后续将会有更多国家出现类似的现象。
最后,再来说说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
今年中国饲料价格也是频频上涨,但是国内饲料价格上涨倒不是因为原料不足,而是因为原料成本上升引发的。
受全球通胀高企,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化肥价格上涨等诸多原因影响,种植成本已出现了明显抬高,因此粮价上涨导致饲料生产成本增加,所以饲料企业频频提价。
这与意大利可能会被迫宰杀牲畜的情况截然不同,我国的养殖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猪的产能过剩,即需要的是主动去产能。
由于前两年猪瘟疫情后,我国全面恢复生猪产能,使产能超预期恢复并呈惯性增长,于是导致产能上升,消费下降,猪价频频下跌。
当前猪价均价已跌入了“5字头”,已经三次触发了中央收储工作。
但是鉴于生猪领域当前的情况,短期内很难有回转。
我们判断,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猪价会继续反复在底部摩擦,而饲料价格却仍有上涨的空间,这意味着接下来可能会多次触发中央收储。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
一周车话让我们以悲痛的心情迎接汽油重回5元时代
这周,美股的几次熔断成为热消息,网友们对此也是金句连篇,说什么89岁的巴菲特一辈子就看见5次熔断,我10天就实现了4次。在2020年3月9日-3月13日这5个交易日之内,先是两次熔断,又是一次涨停熔断,最终道琼斯指数收于23185.62点......
厉害吧,但你可能不知道我是百度的,哈哈,小编对此不是很懂,所以身边的朋友们时常聊起这个话题,什么熔断机制、石油价格暴跌、购买基金云云时,对此没有研究的小编经常感到对话的无力感,关于股票的牛逼实在是吹不下去,我快撑不下去了,怎么办,有没有什么股票的速成大法,在线等。
虽说股票的事儿咱不懂,但这周车圈的事儿还能错过吗?
受新冠疫情影响,法拉利和兰博基尼的意大利工厂短暂关闭。兰博基尼在一份电邮声明中表示,将暂时关闭其在意大利的工厂,直到3月25日。法拉利将把其位于意大利马拉内洛和摩德纳的工厂暂停生产至3月27日。作为潜在车主,我十分担心交货时间问题?别忙着质疑我买法拉利的梦想,之不过作为潜在车主的我,潜的比较深,还也就差几百万吧。
好了,不开玩笑了,还是来看看国内的情况吧。
有网友爆料,前途汽车/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拖欠员工薪资的情况,另外还使用员工信息进行贷款,但是实际贷款并没有给员工发放工资。什么?我没听错吧,使用员工信息贷款,是什么操作?用员工的信誉换资金,是半强制的要求公司的员工贷款给公司周转的意思吗?额,好吧,真的不能再想想其他办法吗,这种消息听起来总觉得很别扭,大家都再努努力,困难时期看一看,加油(骗补玩家除外)。
相比上面的状况,广汽算是担当的了。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公司将不会通过削减员工薪资度过难关。对于因人员问题导致的产能不足的问题,将在确保员工加班费的前提下,通过加班来完成。据此前消息称,广汽集团2020年销量目标由原来的增长8%降至3%左右。
广汽集团所在的广州市也通过《广州市促进汽车生产消费若干措施》提振消费,预计拉动总产值将超过200亿元。相关部门将从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汽车加快更新换代、营造汽车消费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购车补贴、竞价奖励、新增巡游出租车指标和优化中小客车指标调控政策等措施,支持汽车产业发展。
不过,提振车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原油价格大跌,咱们国家可是发出84艘巨型油轮去抢油,想想就觉得恐怖,就像是赶集买菜,别人提这个袋子,而你开着货车就去了,还是一个车队,告诉我,别人怎么玩?
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3月17日24时再度开启。受国际油价暴跌等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或将迎来大幅下调,92号汽油或将重回5元时代。悲迎油价下跌,油价下跌群众表现痛苦,表示拥护油价上涨,并有车主好奇发问,是17号24还是17号00点,可能是要抢油了?
倒还真希望欧佩克和毛熊联手干掉米国便宜的页岩油,如果油价大掉,对新能源车来说就是灾难了。对国内市场而言,提振新能源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原油价格大跌,这该如何是好。
不管怎么说,市场苦难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保障了员工的收入,广汽集团是赚了面子的。
而比亚迪这周算是“丢了”面子。前段时间自主车企纷纷生产口罩投放市场。上汽通用五菱宣布,正式开放“五菱牌口罩”全国免费申领通道,通过免费抽取或金币兑换发放超过600万只口罩,以缓解当下口罩紧缺的情况。比亚迪公司也宣布向市场投放医用口罩共1500万只,售2.5元一个。
很多人吐槽比亚迪卖口罩的事,说什么“发”,实在是言重了,车企该生产线本就是亏本买卖,生意毕竟是生意,成本摆在那里,说白了送你是情分,不送是本分,带着情绪的吐槽要不得。
搜罗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事,车闻轶事尽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文/李思佳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