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们说杭州网约车好做吗?

2.大境股份:@还没买车你,恭喜了!这些好消息你知道吗?

3.君越2021款2.0T落地需要多少钱?

4.易车早报:国内油价近期不调了/特斯拉国内又涨价

5.节油产品有用吗?

你们说杭州网约车好做吗?

最新杭州汽车油价多少_杭州市汽油价价格多少

最近这几年,网约车逐渐受到大众的偏爱。年轻人会选择下班时间来开网约车做为副业增加收入,一些下岗的中年人也会选择做网约车来维持生计,甚至有些有车有房,有足够生活来源的人也来开网约车 打发时间,那么网约车好做吗?

其实呢,目前有很多网约车,为了规范整个网约车行业不乱象,各个城市对从事网约车的车辆及其人员的准入资格也越来越严格。

所以想要做好网约车,首先要办理这几项手续:

三证齐全:网约车营运证许可证,网约车运输证,网约车驾驶员证,三证缺一不可。

车辆要办理非营运转营运性质,且必须满足当地对网约车年龄以及车型的要求。

驾驶员是否犯罪记录、疾病等核查的证明,还有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的鉴真证明。

只有经过这些审核之后,才有从事网约车的准入资格。然后接下来是做网约车的一些技巧问题了。下面听听这个从事了3年网约车的老司机怎么说?

首先要要规划一个时间了,因为现在只有城区的单子比较多,到了郊区也许你等个1小时都未必能有一单。所以我的建议是上午好好的休息,养精蓄锐到下午1点开始出车,这四个小时跑的好的话差不多有200元的流水,跑得不好的话那就100块吧!看运气了。

接到订单后,接到订单之后,请第一时间打电话跟乘客沟通,确认地点,时间,以免时间地点发生变动。

最后建议司机师傅们合理安排一天的接单时间,在平峰时间段可以适当休息十分钟,眯眼打个盹,下午精神状态就会好很多,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此外,还可以在车上备一些茶水、口香糖、风油精等提神用品。开车时候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因疲劳驾驶发生意外状况,得不偿失。

大境股份:@还没买车你,恭喜了!这些好消息你知道吗?

疫情后的汽车市场,正在逐渐摆脱“寒冬”。

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扶持、限购指标“松动”、企业优惠、油价重返5元时代……一系列利好无疑给国内汽车市场回暖带来了希望。

一个多月,商务部五提促进汽车消费

一场始于2018年的寒冬尚未迎来暖春,车市又遭遇了疫情重创。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一期产销数据显示,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

为挽救颓势,政府已相继出手。

3月26日,商务部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会议中提到,商务部下一步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三天前的3月23日,商务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23个部门联合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事实上,一个多月来,商务部连续五次提到要促进汽车消费。

2月16日,《求是》刊发的一篇重磅文章中指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此后,从2月20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国家多个部委已多次发文或联合发文,提到促进汽车消费的相关政策。

超9地出台汽车刺激政策

国家层面大力推动,各地随即积极响应。

据长春市政府官网3月29日消息,长春市日前推出购新车最高补贴4000元等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

3月25日,南昌市正式下发措施中指出,为引导汽车消费升级,对疫情期间在南昌市范围内购买新车(含乘用车和商用车),按1000元/辆标准给予购车人补贴。

3月24日,浙江省发布了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在“释放城乡汽车消费潜力”方面,提出鼓励杭州有序放宽汽车限购措施等内容。

杭州在3月25日即发布了新的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规定,决定2020年年内将一次性新增2万个购车指标。

宁波也提出,自3月25日至9月30日,消费者购买宁波本地生产、销售的乘用车并在本地上牌的,给予每辆车一次性让利5000元,每家企业限让利销售6000辆。

佛山对购买“国六”标准车型的消费者给予补助,给予每辆车2000-5000元不等的补贴;

珠海对购买“国六”标准车型的消费者补助;

湘潭对于本地产的吉利相关车型给予3000元/辆的购置税补贴;

广州将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以及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长沙对购买本地产的上汽大众、比亚迪、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猎豹汽车等车企生产的车辆的消费者,发放裸车价款3%的一次性补贴,每台车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元。

在地方层面,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正逐步落地。

据了解,自2月初以来,全国已有广东省(佛山、广州、珠海)、湖南省(湘潭、长沙)、浙江省(杭州、宁波)、江西省(南昌)、吉林省(长春)等多个省市公布了相应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从城市数量角度,已至少有9个城市加入鼓励汽车消费的行列当中。

限牌城市指标“松动”

此外,增加限购指标,成为限牌城市此轮刺激车市的主要措施之一。

此前,广州、杭州作为执行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开始对购车指标进行“松绑”。

广州计划在去年增加10万个拍牌和摇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新增购车指标。而杭州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个指标。

在3月25日,杭州市发布的新的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规定中就提出,将在今年内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

在杭州公布增加指标前,上海已经“悄悄”行动起来。

据上海发布信息,3月份沪牌个人额度为11970辆,较2月份的7966辆有明显增加,中标率也从6.1%提升至8.9%。

值得指出的是,汽车限购最为严格的城市——北京,也在研究制定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措施。

此前,网上流传有《北京有关刺激汽车消费措施》,提到针对北京无车且在轮候范围的新能源车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释放不少于10万个购车指标,不过该消息后被删除。

北京市商务局官方微博消息称,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北京市商务局在3月中旬讨论工作时提出有关刺激汽车消费的想法(未经研究论证)。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商务局的致歉不代表开放新能源号牌的举措未来不具备可行性。只不过消息中给出的信息所涉及的新能源号牌指标量太大了,或许仅仅是处于一个商讨的阶段,不适宜对外公布。

崔东树表示,汽车类消费是北京市商品消费中占比最大的商品品类,如果2020年能够按照此前公开的政策实施,则能拉动上千亿的消费。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限购政策的松绑是提高汽车销量最有效的措施,“汽车零售端复苏快,才能拉动生产复苏,需求是最重要的。”

乘联会表示,对限购城市而言,提振汽车消费更重要的是增加购买指标,预计部分城市政策在4月份落地生效。

三、四线城市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重点消费人群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展开的《疫情下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半数以上无车人群的购车计划明显提前,三、四线城市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市场复兴的重点。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以及由于疫情导致的出行不便,让不少无车家庭意识到了私家车的必要性,这也就催生了无车家庭的首购需求。

在调查的无车人群,在认为私家车对个人/家庭很重要的人群中,三、四线城市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而这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首购刚需人群将成为市场复兴的重点。

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半数以上无车人群的购车计划明显提前;六成有车人群的新增/换购车计划保持不变,1/4人群选择将计划延后等。

而在三、四线城市的无车人群中,有34.67%受访者表示“会将购车计划提前,计划今年内购买”;16.44%受访者表示“会将购车计划提前,计划疫情一结束马上购买”;14.22%受访者表示“已预订车辆”,明显高于整体数据。

汽车市场正在回暖

虽然现状较差,但是汽车行业转好的迹象已经开始出现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月份第一周乘用车日均零售仅811辆,第二周为4101辆,第三周为5411辆,第四周上升至1.65万辆,汽车市场正在加速回暖。

根据乘联会数据,进入3月份以来,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回升相对平稳。

3月16-22日乘用车零售销量日均25842?辆,同比下降40%,相比2019?年同期17%的降幅下滑明显,相比2020年3月9-15日零售销量44%的降幅有所收窄。

3月16-22日乘用车批发销量日均23976?辆,同比下降53%,相比2019?年同期16%的降幅下滑较大,相比2020年3月9-15日?67%的降幅有所收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协会调研的142家汽车经销商集团门店复工率为94.7%,到店客流恢复到日常水平的61.7%,整车销售产值也恢复过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数据来看,虽然产销量降幅依然达到50%,但相较于2月份的产销降幅已得到明显改善。从整体车市走势来看,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率提高,3月整体车市表现将优于2月,后期车市表现也将越来越好。”

将带来新增消费额约3906-8024亿元

瑞信研究院预测,国内汽车需求将在4月底之前恢复正常水平,并且在5月份恢复同比增长。因此,瑞信研究院预测2020年全年乘用车销售额同比下降8%,意味着5~12月的销量同比增长4%。

中信证券指出,预计汽车消费政策将从重点城市开始,由点及面,大范围落地。估计在保守和乐观情形下,政策将带来新增汽车消费金额约3906-8024亿元,是2019年汽车零售额的9.9%-20.4%。

汽车板块蕴藏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A股市场的汽车板块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一是汽车板块整体估值、PB非常的低,基本位于底部区域,尤其是细分的零部件板块更是如此。

二是汽车板块整体持仓保持在低位,低于历史平均值。

东吴证券黄细里分析指出,“稳定汽车消费”基调已定,落地措施可期,疫情影响或将对冲。2020-2021年依然维持景气复苏的判断。

乘用车板块,传统车依然是车企业绩核心变量,存量博弈下看好日系车市占率持续提升,重点推荐广汽集团,自主SUV领域龙头市占率提升重点推荐长城汽车。

零部件板块,布局三条主线:

1)看好铝合金轻量化领域高景气度,重点推荐已切入特斯拉产业链且单车配套价值持续提升的拓普集团。

2)5G商用化有望加速的智能网联产业链标的,重点推荐德赛西威,关注星宇股份+科博达+中国汽研+均胜电子。

3)重点推荐受益CVT变速器渗透率提升的自主龙头标的万里扬。

4)建议关注内饰领域以切入特斯拉产业链低估值标的华域汽车+宁波华翔+岱美股份。

上海证券研究人员指出,疫情对乘用车市场短期影响较大,Q1销量降幅或进一步扩大,预计购车需求延后释放,尤其是首次购车需求将有所提升。

同时近期政策扶持车市预期加强,商务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冲疫情影响。

西部证券研报显示,根据产业调研,3月第1周部分区域汽车消费恢复较好,但也有区域受疫情影响、4S门店复工率较低,全国区域性差异较大。

从总部情况看,部分重点车厂的日均销售仍低于去年同期的50%。由于车展、线下促销活动取消,短期对汽车消费的冲击依然存在。

该机构预计3月行业依然同比负增长,但销量环比回暖趋势确定,销量同比转正可能出现在2季度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君越2021款2.0T落地需要多少钱?

现在的油价可并不算便宜,很多车主在加油的时候又会有些抱怨,而这也体现出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重要程度,毕竟低油耗能帮车主省下不少血汗钱。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众多车型中的一份子——君越2021款652T豪华型,顺便再为大家算一算它的落地价。

君越2021款652T豪华型配备了2.0TL4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74kW,峰值扭矩350牛·米,匹配9挡自动变速箱,最高车速为235km/h,官方0-100km/h加速是7.2s,工信部综合油耗是6.9L/100km。

再看下配置,君越配备胎压显示、前/后排头部气囊、主/副驾安全气囊等六项安全性配置。此外,该车还配备了前排多层隔音玻璃、无钥匙启动系统、远程启动等十五项舒适性配置。

来看看大家关心的落地价,君越2021款652T豪华型的官方指导价为239800元,以杭州市为例,目前该地最高优惠幅度为41000元左右,所以这款车的终端价格为198800元;如果全款购买的话,再加上商业险7775元,上牌费用500元,购置税17593元,车船使用税150元,交强险950元,那么总的落地价就是225768元左右。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易车早报:国内油价近期不调了/特斯拉国内又涨价

2023年2月18日,易车编辑为您精选以下内容:

1、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2、特斯拉Model Y双电机版涨价

3、网传杭州3月1日取消限行为谣言

4、长安第二代UNI-T正式上市

5、奔驰“迷你G级”或2026年发布

6、华为与江淮合作最新进展

7、合创计划3年内布局超过2000座充电站

8、荣威RX5获C-NCAP五星级评价

头条: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本周期内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自2023年2月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2月17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2月3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调价:特斯拉Model Y双电机版涨价

特斯拉中国宣布上调Model Y双电机全轮驱动版售价,涨幅2000元,调整后的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涨至31.1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涨至36.19万元。预计交付时间为2-5周。

而在上周同一时间,特斯拉上调了Model Y后轮驱动版售价,涨幅同样为2000元,调整后的售价为26.19万元。

辟谣:网传杭州3月1日取消限行为假消息

近期网络上盛传于杭州市3月1号取消限行的消息,后经相关媒体调查发现,这实际为杭州某小区业主群里讨论ChatGPT,一位业主开玩笑说尝试用它写篇杭州取消限行的新闻稿看看。随后该业主在群里直播了ChatGPT写作过程,还把文章发群里。其他业主不明所以截图转发了导致错误信息被传播。

据了解,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涉事业主也在群里公开道歉。

新车:长安第二代UNI-T正式上市

长安第二代UNI-T正式上市,售价区间11.59-13.99万元。相比于旧款车型,新车主要针对造型与内饰进行了升级,并搭载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新车还采用了全新多辐式灵音律动轮圈,精车旋风图形与音叉交错,看上去更显运动感,同时车身前包围、侧裙加入了高质感钛银色饰条进行装饰,尾部则采用了双边共四出式排气布局,运动感十足。

第二代UNI-T还首发搭载了长安全新域控平台CIIA1.0+,可实现下电后OTA升级,并具备智能电源管理自动预警,车辆诊断支持故障自诊断和远程诊断等功能。第二代UNI-T搭载1.5T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38kW,最大扭矩300N·m,与之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新车:奔驰“迷你G级”或2026年发布

从相关渠道获悉,奔驰正在研发一款“迷你G级”车型。新车将是全新的系列车型,或命名为GLG级,虽然作为全新车款,但预计将采用和G级类似的硬派设计。而相比G级,新车除了拥有更加紧凑的车身和较短的轴距外,还将采用更加低矮的设计,预计整车尺寸比例会更加接近同级别常见的SUV,不过是否会采用双门设计,目前还不得而知。

新车将使用即将推出的MMA车辆架构,其特点是兼容燃油和电动系统。该平台将于2024年正式,全新CLA级将成为第一款使用该平台的车辆。报告显示,新车充电一次可行驶超过500公里,并通过800伏架构提供快速充电的能力。

行业:华为与江淮合作最新进展

中建六局联合体近日中标了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位于肥西县新港南区江淮新港工业园区,建成后将用于华为与江汽集团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开工在即。据悉,江淮和华为的合作模式与赛力斯保持一致,华为将深入参与新产品的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生产及营销服务体系等领域。而新车也将与AITO品牌一样进入到华为终端店面销售,预计最快将在2023年第3、4季度面世。

虽然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的传闻双方均此明确证实过。但今年1月,合肥市领导与华为余承东就共同推动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合作项目进展一事深入商谈。报道称,双方将基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部件领域的能力,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技术。这意味着,此前江淮与华为合作造车的传闻基本落定。中建集团的公告也表明双方合作造车已经在推进中。

行业:合创计划3年内布局超过2000座充电站

广深沿江高速东莞麻涌服务区超充站正式开业,该超充站是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中海油华南销售公司共同打造的首个高速服务区超充站。麻涌超充站充电枪单枪最大600A输出,充电5分钟就能续航300km,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

合创汽车计划至2023年底,在一二线城市新增布局充电站300座,未来三年内布局超过2000座,覆盖社区充电和公共超充,多项目将在年内持续落地。其中,公共超充将重点围绕高速公路以及一二线的城市核心区域展开,涵盖高端商场、核心社区、高速服务区等多个地点。

C-NCAP:荣威RX5获五星级评价

荣威牌CSA6473REAN型多用途乘用车(荣威RX5第三代330GTi超感旗舰版),已按照C-NCAP(2021版)管理规则完成全部测评项目,根据信息显示,车辆在乘员保护方面得分79.789,得分率92.78%;行人保护方面得分11.285,得分率75.23%;主动安全得分57.588,得分率86.53%。

根据各部分得分率乘以各自权重系数后求和结果,该车型综合得分率为88.6% ,达到C-NCAP“五星级”。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节油产品有用吗?

业内人士提醒:目前没有权威产品 “市场上的各类节油产品,究竟有没有效果?”近日,不断有车主打进本报电话询问有关节油产品的事情。原本销量并不大的节油产品,最近因为油价上涨而销量猛增,一些商家甚至卖断了货。 1.节油产品最近很畅销 “我们这里一天能卖10多瓶。出租车司机基本上是一瓶一瓶地买,私家车主多半一买就是三四瓶,不光自己用还送给朋友用。特别是油价涨了后,很多车主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11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杭州中亚汽修市场的一家汽修店。老板娘热情地向记者推荐一种叫“清道夫”的节油产品。老板娘介绍说,这种产品用起来非常方便,倒进空油箱后能持续使用3万公里。按照说明书上的说法,可以省油10—20%,而一瓶的价格也就45元。 记者随后在沈半路上的新奇特汽车用品超市看到,上周还在卖的节油产品“安耐驰”已经断了货。“油价上涨了之后,来买节油产品的顾客一下子多了起来。原本超市共有3种节油产品,每种都有几十件,可是两个星期还没到,其中两种节油产品早已断了货,而仅剩的最后一种节油产品,也只有10多件了。”营业员向记者抱怨说,这几天卖得实在是太好了,只可惜货源紧张,新货还没到。不过,记者注意到这里的节油产品价格要高得多,每件要268元。根据说明书上的宣传,该节油产品的节油率在15%以上,宣称能将原本百公里油耗为14升的君威降至12余升。 2.节油产品还没有国家标准 不过,记者在市场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在汽修市场、汽车美容店、汽车用品超市热卖的节油产品,品牌非常杂乱,很难判断哪些产品是大厂家生产的,哪些产品是小厂家生产的。 “目前,这类节油产品还没有国家标准,还只能靠企业的诚信去规范这个市场。”浙江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白雪告诉记者,由于节油产品不像大众消费品那样跟消费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国家尚没有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而根据国家的规定,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评判产品合格与否的标准就是企业标准。比如,假如一种节油产品宣称自己的节油率为15%,达不到的话就是不合格产品。行业标准都还没有建立,就更谈不上有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 不过,白雪也向记者坦承,由于目前对这类产品还缺乏有效检测手段,即便是厂家公开把产品效果夸大,也很难去判定它。由于车况、路况以及驾驶水平均不同,车主在使用节油产品过程中很难真正判断出,节油产品为自己到底省下了多少油。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最近几年各类节油产品不断涌现,却无人说清到底效果如何。 “甭管效果如何,至少它不会对车子造成什么危害。”杭州中亚汽修市场内向记者推荐节油产品的老板娘这样说。记者了解到,大多数经营节油产品的商家都有这样的心态。尽管连自己都不知道产品效果到底如何,但是他们认为即使没有效果,也不会出什么事情。 3.使用节油产品造成损失保险公司拒赔 “其实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种真正有效的节油产品。哪怕是能省油5%,这种技术也早就被汽车厂家抢走,用在新车型上了。”在杭州曾经营过节油产品,目前已经退出这一行业的王先生向记者坦言,宣称能节油15%这肯定有夸张成分,否则国家肯定会大力推广。 此外,使用节油产品,稍有不慎还会造成重大损失。从形态上分,目前市场上的节油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种是液状,一种是砂状,直接倒入油箱当中。当汽油混合节油产品后,就有可能造成发动机堵塞进而造成损伤。“目前看来发生这样的事情,尽管几率并不高,但是对车主造成的损失却是致命的。根据保险合同条款,由此造成的车辆损失,所有保险公司都是拒赔的。”天安保险浙江省分公司副总经理钱心葵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