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春车展2020年时间表

2.铃木骏驰GT125用什么粘度,什么级别的润滑油?

3.考叉车证是不是只有每年八月份才能考?

4.香港的知识

长春车展2020年时间表

2021年八月份柴油价格_八月份全国柴油价格表

长春车展2020年时间表

汽车展不但能够展现各种汽车知名品牌的近期科研成果,也可以协助顾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展览的汽车及其汽车相关产品,最重要的是汽车展上购车一般拥有 较急剧的特惠,这就促使很多顾客对看汽车展拥有 浓厚的兴趣爱好,下边就一起来看看2020年长春有什么汽车展。

依据长春市汽车展的有关分配,长春汽车展2020的时刻表如下所示:

一月份:无汽车展分配。

二月份:无汽车展分配。

三月份:

“2020第一3届东北地区(长春)国际性工程机械设备、建筑工程机械及专用汽车展”;时间:2020年03月24日-03月27日;地点:长春国际性会展中心。

“2020我国长春汽车生产技术及机器设备展会”;时间:2020年03月24日-03月27日;地点:长春国际性会展中心。

四月份:无汽车展分配。

五月份:无汽车展分配。

六月份:无汽车展分配。

七月份:

“2020第十七届我国(长春)国际性汽车展览会”;时间:2020年07月10日-07月19日;地点:长春国际性会展中心。

八月份:

“2020长春8月汽车超值购车节”;时间:2020年08月29日-08月30日;地点:长春国际性会展中心。

九月份:

“2020长春9月金子季买车节”;时间:2020年09月26日-09月27日;地点:长春国际性会展中心。

“2020长春第四届金秋时节买车节”;时间:2020年09月05日-09月06日;地点:长春国际性会展中心。

十月份:

“2020长春10月重阳节汽车展览会”;时间:2020年10月24日-10月25日;地点:长春国际性会展中心六号馆。

“2020年长春十一汽车展”;时间:2020年10月01日-10月03日;地点:长春会展中心。

十一月份:无汽车展分配。

十二月份:

“2020长春大汽车展”;时间:2020年12月11日-12月13日;地点:长春国际性会展中心。

长丰猎豹越野车报价

长丰猎豹很有可能针对青春的顾客而言非常生疏,但是以前的猎豹越野汽车是国产越野车意味着,但是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大家都没怎样见过猎豹知名品牌及其其越野汽车由多少声响,今日咱们就来分析一下猎豹知名品牌集团旗下越野汽车吧。

1、猎豹黑金刚

价格:10.98-17.98万

如同其名一样,猎豹黑金刚充满了男子气概,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黑金刚的外型为何和三菱帕杰罗很类似?缘故是第二代三菱帕杰罗曾与2005年至2013年间由广东丰汽车企业以猎豹黑金刚的名字开展市场销售。

现如今销售市场再售的猎豹黑金刚为2013和2014款,因此不管从配备或是设计方案上,都看起来和时期背道而驰。驱动力带来了2.2L和2.4L自吸式发动机及其2.5T涡轮增压器柴油机, 传动系统 均配对5速手动变速器。在其中一部分车系配备了分时四驱系统软件。

2、猎豹Q6

价格:11.99-16.98万

猎豹Q6持续了传统式硬派越野的设计方案,四四方方的造型十分受大家喜爱,也促使在越野车环节中车里的视线视角获得利润最大化。实际上,大家仍然能够从猎豹Q6中寻找黑金刚的身影。

做为越野汽车,猎豹Q6用了刚度主梁设计方案,一部分车系配备了分时四驱系统软件,驱动力用2.4L自吸汽车发动机,至大功率为147大马力,传动系统均配对5速手动式。

3、猎豹湘源

价格:8.98-10.68万

猎豹湘源外型造型偏重都市化,并且车体用承载式构造,因此 飞豹更好像一辆大城市四驱SUV。外型造型层面,因为太长期没有开展更像更新换代,湘源的造型只有用“被淘汰”来描述。

配备层面更不需要考虑到,驱动力用2.0L自吸汽车发动机,至大功率为121大马力,传动系统配对5速手动变速器。

汇总:

伴随着社会发展趋势,猎豹好像墨守成规,车系年久不升级,品质也早已撇开了军用质量的外貌。硬派越野做为一个较冷门的销售市场,如能紧跟着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并提升 汽车的可靠性,猎豹也不会现如今奄奄一息的样子。 长春车展2020年时间表 长丰猎豹越野车报价 @2019

铃木骏驰GT125用什么粘度,什么级别的润滑油?

A.摩托车机油常识机油的品质:

汽油机油.用“S”表示,SA、SB、SC、SD、SE、、SG、SH、SJ。字母顺序代表机油品质的发展和添加剂的进步,摩托车不低于SE。

B. 至于摩托车用的机油:

1. 建议使用SG级别各大品牌机油产品,如:美孚,bp,嘉实多,壳牌,道达尔,埃索,长城,统一,昆仑等等......

2. 强烈不建议使用专用机油,全是OEM产品,质低价高!当然如果没优质品牌机油,那么只有选它

3. 根据气温选择适合的机油粘度:

C. 机油的粘度:

适合的粘度是磨擦表面建立油膜的首要条件,粘度大,则流动性差,起动瞬间更易磨损,粘度低则润滑不足,发动机运转后,也会造成磨损。一般来讲新车和新大修的车应使用粘度较低的机油,特别是刚大修的车辆磨合期内一定不要使用粘度过高的机油,因为这时的发动机各部分配合间隙很小,粘度高的机油流动性又不好,这样就会导致发动机散热及润滑不良,使润滑油老化加快,发动机磨损加剧。

D. 环境温度:

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温来决定机油的粘度。一般来说冬季应选用复式粘度的机油保证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能。夏季主要是考虑机油的粘度保持,因为夏季温度较高粘度太低的机油不能保持足够的机油压力,使发动机得不到润滑。

具体各粘度适用温度:

粘度级别 适用的气温范围, ℃ 季节 我国地域

30 0~+30 夏季 东北西北

40 0~+40 夏季 全国各地

50 +5~+50 夏季 南方

5W/30 -25~+30 冬夏通用 东北西北

5W/40 -25~+40 冬夏通用 东北西北

10W/30 -20~+30 冬夏通用 华北、中西部

10W/40 -20~+40 冬夏通用 华北、中西部

15W/40 -15~+40 冬夏通用 华北、中西部

20W/50 -10~+50 冬夏通用 黄河以南 长江以北

4. 发动机的功率与排量-----大功率建议SG级别以上,或者合成机油;如:250以上的进口车

5. 发动机的类型如:风冷、油冷、水冷之类---风冷的工作温度高,相应粘度与级别可以高点

6. 骑行的习惯如:喜欢高档高速,喜欢加速的感觉,还有总是稳稳的不超过60码,市区40码并且不常换档等等-----喜欢高速与急加速的,建议SG级别以上,或者合成油,开的慢而稳当然可以降一级别使用.

7. 骑行环境如:经常跑长途?或者就在市区转悠?或者两者兼有?长途也是建议SG级别以上,或者合成机油。市区建议粘度低一点,如:10W-40之类

8. 骑行路况:都是一级公路?都是山路?不好也不坏?两者兼有?山区建议粘度与级别稍高。

从油井中打出的原油主要是由碳、氢元素构成,其比例大约为8:1,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硫、氮、氧等杂质。原油进入炼油厂后,首先经过脱水、脱盐等处理,将原油中的腐蚀性物质除掉,然后进入蒸馏塔进行处理,原油中的烷烃和环烷烃等沸点较低的轻馏分首先馏出,根据温度的提高而分别得到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剩下的部分称为重油,对重油加高温进行蒸馏可得到润油、凡士林、石蜡、沥青等馏分。此润滑油馏分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调制才能成为符合工业标准(如API)的成品油,只能作为工业原料使用,因此称为润滑油的基础油,简称基础油。由石化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烯烃,经催化聚合反应可得到聚α-烯烃,它的粘温性能相比矿物油非常优异,低温流动性、高温稳定性很好,粘度指数高,由于是经过合成过程得到的,所以称为合成基础油。现代化的石化企业大都将基础油卖给更专业的润滑油生产厂家,即使是美孚、BP这样的石油巨鳄,也不例外。

润滑油生产厂得到基础油后,再经过更精细的加工过程除去其中微量的钾、铜等杂质,降低其腐蚀性,并进一步分类,再根据将基础油生产为不同级别、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成品油(发动机润滑油最常用的标准是API和JASO)。衡量成品油性能的主要指标有:粘温性,抗磨性、清净分散性、抗油泥性、抗氧化性、抗泡性、抗腐蚀性、酸中和性、高温稳定性,以上九个指标中,除了第一项以外,其它指标基本上全是通过加入添加剂实现的。所以说添加剂的配方决定了润滑油的性能,各大润滑油公司均将各自的添加剂配方视为最高机密。

车上使用的油料包括发动机油、齿轮箱油、减震油、液压油、润滑脂等,这里单独说说发动机润滑油机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二冲程摩托车机油、四冲程摩托车机油。

汽油机油:其发展方向注重更长的换油周期和挺杆、凸轮的磨损,由于各摩擦副属于高速小压强类型,所以抗磨剂一般使用普通的锌磷化合物抗磨剂。

柴油机油:由于发动机强化程度较高,而转速相对汽油机低,为了延长活塞组件的寿命,其设计允许较高的润滑油消耗(进入汽缸燃烧),因此特别注重高温稳定性、抗磨性、抗氧化性、排烟、活塞环积碳等指标,其黏度较汽油机高,设计使用温度高。近年来柴油机向高转速、高强化、涡轮增压方面发展,对机油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专用的柴油机油中往往使用一些具有极限抗磨性能的非溶性抗磨剂,如石墨,二硫化钼。

二冲程摩托车机油: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机油,非循环使用,注重燃烧灰份、排烟、抗磨性,对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清净分散性、抗油泥性基本无要求。

四冲程摩托车机油:由于发动机强化程度高、转速高,因此特别注重高温稳定性、抗氧化性、抗油泥性、清净分散性、抗泡性;摩托车与汽车最大的差异在于摩托车的润滑油除了要润滑发动机之外,还要润滑离合器与齿轮箱。齿轮的咬合压力远远超过发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部件,使用普通抗磨添加剂会很快失效,从而造成发动机整体的严重磨损;而一般的极限抗磨剂如石墨,二硫化钼,则会造成离合器打滑,因此只能使用配方特殊的抗磨剂。

关于汽车机油与摩托车机油的混用:

如果骑150以下的干离、皮带变速的踏板车,可以使用汽车机油,但要缩短换油周期。摩托车的发动机温度高于汽车,机油在使用中会被氧化,抗磨剂在高温下会水解为无机酸,造成发动机的腐蚀和异常磨损。

如果骑比较古老的、发动机与齿轮箱分离的车型,比如三轮750,可以使用汽车机油,按其说明书上指定的里程换油。

两冲程摩托车仅可使用两冲程摩托车机油。

如果骑湿式离合器,齿轮箱与发动机共用一套润滑系统的摩托车,严禁使用汽车机油,特别是升功率大的跑车,全功率行驶1小时发动机既会烧瓦报废,竞技型跑车如R1、954等半小时足矣,不相信的朋友不妨试试。

发动机的润滑油因基础油的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机油:

全合成机油、合成机油(及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半合成机油)、矿物油。

全合成机油:这种基础油是重新组合适合于油脂的分子的基础油,具有符合于润滑油的性质,其特征是从低温下到高温下随时都可以发挥稳定的高性能。

合成油:这种基础游是在矿物油的基础上搭配化学合成的油从而借此提升其性能。

矿物油:这种基础油是在普通矿物油上搭配化学成分合成的一般普通机油。

全合成机油与矿物油的比较:

在高纯的合成基础油上加入效果高的添加剂而制成的合成润滑油,化学合成基础油与矿物基础油,由于在本质性能上的差别,因此就算在合成油的一半期间更换矿物油也是无法获得相同的性能,润滑油因为是由80%-90%的基础油与10%-20%的添加剂所制成的,所以基础油的性能差别对于机车的性能差别也就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将基础油比喻为房屋的基础,而将添加剂比喻为房屋的用料,合成润滑油就像是很牢固的站在基础上的房屋,可以横长时期的维持当初的性能,而成为耐久的房屋,另外,矿物润滑油就象基础薄弱的房屋,最初情况不错,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就会崩塌,而成为寿命短的房屋,何者较佳自然就不用我多说了。

以下是一些全合成机油和矿物油的基本对比:

1、低温流动性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

2、挥发性(润滑油消耗量,越小越好)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

3、氧化稳定性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

4、温度黏度性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

5、价格(经济性) 全合成机油<矿物油(你一年换多次矿物油价格高还是你一年换一次全合成机油价格高?)

合成机油的小贴士!!!

我们通常所说的全合成机油严格意义上指的是100%用PAO(聚a-烯烃)或者人工合成的酯类的高品质机油产品,最早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的发明。可是市场上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油产品都打上了“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甚至还有胡乱使用“Fully synthetic”全合成/纯合成众多的商业噱头,但是你的全合成机油是真正的合成机油吗?

2002年八月份的《Lubricants World》专门有一篇文章“Is Your Synthetic Motor Oil Really Synthetic?“讲述现存机油市场上商人大玩“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Castrol (Swingdon, U.K.) 嘉实多公司和Mobil (Fairfax, VA) 美孚公司关于what is “synthetic” 的商务论战,起因就是嘉实多公司从1999年开始开始使用III类基础油VHVI(Group III)代替原来配方的PAO(聚a-烯烃),而润滑油行业一般认为III类基础油VHVI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所谓的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较公平的分类应该属于矿物油分类,very high viscosity index (VHVI)基础油属于美国石油协会(API)分类中的第三类基础油,不含芳烃,具有较高的黏度指数和氧化稳定性,但是嘉实多公司在广告宣传上使用了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美孚公司因此提出了质疑,要求嘉实多公司恢复使用PAO为原料的机油配方后才能使用synthetic”-合成油的标签和商业宣传,两个公司争论的很厉害,有点象国内关于不公平商业竞争的案例。

其实机油生产商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开始大量使用3-4类基础油来调和新牌号产品,III类基础油VHVI(Group III)上面说了,性能不错,而且价格只有PAO的50%左右,厂商何乐而不为那?但是从化工行业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对于“synthetic”还是有严格的区分界限的,在欧洲国家,由于ACEA机油标准比美国API标准严格,厂家一般多使用PAO来制造合成机油产品,在美国更多的是用1类+3类基础油调和较高级别的产品,以下是部分润滑油生产商的“synthetic”基础油使用情况:

1.SHELL壳牌使用本公司专利的XHVI基础油,是壳牌集团通过精心控制的石蜡催化加氢异构化技术制造出来的顶级性能合成基础油属于高级别的4类基础油.

2.ESSO+Mobil 艾索和美孚公司已经合并,使用PAO(聚a-烯烃)基础油。

3.FUCHS福斯公司使用PAO(聚a-烯烃)和酯类基础油。

4.Castrol +BP 嘉实多+BP公司多使用酯类基础油。

考叉车证是不是只有每年八月份才能考?

叉车证可以不考直接办不?这个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行的,不过如果你关系确实到位,也有不去考直接办到的可能,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

目前我国所有座驾式的 叉车 都必须要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具有相应的专业认证证书才能上岗作业。这其中需要叉车证才能驾驶的叉车包括:座驾式柴油叉车、座驾式液化气叉车、座驾式汽油叉车、座驾式电动叉车。另外,电动托盘堆高车、前移式电动堆高车、电动托盘搬运车,目前国家尚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叉车驾驶证。那么很多人问起;叉车证怎么考?那么令工叉车就给大家汇总我国目前叉车证怎么考、叉车证怎么办理的相关流程。

在培训机构处叉车证怎么考?有以下11点注意:

一、叉车特种作业培训机构申请程序

1、举办叉车特种作业培训班必须事先向市质监局报告。

2、叉车特种作业培训机构在申请考核前一周,必须将参考人员名单报市质监局。

3、市局在接到申请考核的报告后,与培训机构商定考核日期,派遣考核员到培训机构主考,考核试卷份数根据报考人数确定,试卷密封后由考核员携带。

4、考核结束后,考核员2日内评出考核成绩。

5、考核合格的人员填写《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登记表》,并到有关医院做身体条件检查,医生在《申请登记表》作出体检结论,签署姓名,并盖上医院公章。

6、培训机构在《申请登记表》上签署意见,负责人签字,并盖培训机构公章。

7、考核员在《申请登记表》上填写考核成绩,并签署姓名。

8、培训机构登记《特种作业操作证发放申请表》,并签署意见,连同《申请登记表》、试卷、《考核合格者名单汇总表》一同报市质监局申件。

9、市质监局经办人员进行初审,并分别在《发放申请表》和《申请登记表》上签署意见,进行登记。

10、市质监局负责人进行最终审核,并在《发放申请表》上签署意见。

11、市质监局经办人员组织。

叉车证怎么考?报考条件及所需资料:

1、、毕业证复印件各1份,(需正反两面,要求初中或以上学历)

2、1寸红底照6张,注:18-55周岁方可报考试

3、填写考试申请表按表格内容要求填写完整(须盖公章)

个人申办叉车证有以下4点注意事项:

三、个人申办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证件复审)程序

1、申办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证件复审)人员必须持有所在单位从事特种作业的有关证件(注明工种、工作年限或复审期内奖励及违章、事故情况)。

2、市质监局经办人员介绍前来人员或复审人员到市质监局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委托考核员进行考核。

3、接下来的(或复审)程序按第一款(第二款)4-11条执行。

4、没有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不得直接。

考叉车证需要多少钱?

这个价格方面目前没有一个统一规定,但是目前大城市的费用相对比一些二三线的城市的稍微便宜些。比如上海、广州 等地考叉车证需要大概1500元左右。而陕西、四川 等地的费用都在千元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只需要七八百元。这个要根据当地情况而定。

香港的知识

香港经济概况

--------------------------------------------------------------------------------

://finance.sina.cn 2004年09月27日 16:07 新浪财经

* 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

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著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内地因素

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2717亿港元,贸易总额达到32307亿港元,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实体,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10万箱,居世界第一位;有154家银行机腹,拥有外资银行数量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达48625亿港元,居世界第九位;外汇市场每日成交额达790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末外汇储备高达1075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 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

香港的优势在于其属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便利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法律体制、自由贸易政策和资讯流通、公平开放的竞争,以及金融网络、通讯基建网络等便利因素。此外,香港拥有庞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等优势条件,使得香港发展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 香港的经济结构

随著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规模不断扩大,香港的公司逐步演变成负责集资、购、设计、推销、货物中转的生产控制中心和服务中心,香港服务业逐渐由为本地制造业服务转而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服务。服务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80年的67%上升至1999年的85.4%。香港的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对外贸易、饮食及酒店业、运输及通讯业、金融保险业、地产业,以及法律财会等专业服务行业。在各服务行业中,金融保险、地产和商用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当地生产总值的26%;其次是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占34%;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占20%;而运输仓储及通讯业则占9%。

香港的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住,素以灵活应变见称。制造业目前仍以纺织业和制衣业为主,其它还包括玩具业和电子业、印刷和出版业、机械、金属制造、塑胶以及珠宝钟表等行业。制造业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1999年为5.7%。

*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70年代末,内地改革开放,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地经济合作逐渐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目前香港绝大部分制造业都已转入内地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香港的服务业则为两地间的投资和贸易活动提供各项服务,迅速增长。大量的内地企业来香港上市筹资,促进了香港金融证券业的发展。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的转口贸易主要围绕内地进行,20年来,香港对外贸易额成倍增长。同样,多年来,香港充当了内地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的重要对外窗口和中介,对改革开放以来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两地经济在相互促进中得到了共同发展。

随著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阻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进行西部大开发,将给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其桥头堡的作用会更加重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中心的地位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两地经济一体化趋势会不断加强。

香港经济形势

2000年,香港经济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本地生产总值增长10.5%,是198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金融市场总体平稳,财政状况稳健,进出口贸易增长强劲,航运业表现优异,旅游业畅旺,失业率下降,通缩明显收窄,表明香港整体经济已经恢复正常。展望2001年,香港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由于经济总量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加上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因素,因而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

* 2000年香港经济形势

2000年,香港经济承接上年复苏势头,实现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基本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活动已经恢复正常。

* 本地生产总值增长强劲

2000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以现价计算为12717 亿港元,以1990年固定价格计算为8937 亿港元。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19年比较,分别减少522亿港元和增加647亿港元。

香港经济第一季度增长14.1%,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增幅均为10.8%,第四季度增长6.8%。全年经济实质增长10.5%,是1987年以来的最大增长幅度。从形成本地生产总值的各个组成部分看,消费、投资和对外贸易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消费需求回升力度加大。2000年,消费实质增长2.1%,私人消费实质增长5.4%。私人消费增加较多,主要是经济明显好转及失业率下降,消费者信心增强。同时,旅游业兴旺,也刺激了消费需求的上涨。

投资止跌回升。2000年,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3278亿港元,增长8.8% ,在1999年下降17.4%的基础上止跌回升。其中私人投资增长12.7%。私人投资回升,主要是企业赢利增加和营商前景看好,机器和设备购置增加较多。

对外贸易增长强劲。2000年,香港对外贸易在外部需求增加的带动下出现强劲增长。有形贸易方面,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2307亿港元,增长17.8%。整体出口15727亿港元,增长16.6%;进口16580亿港元,增长19%。?统计,香港对主要贸易伙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的货物出口分别增长14%、15%、23%、17%和19%。内地是香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达12580亿港元,增长18.9%。

无形贸易方面,服务输入为1855亿港元,服务输出达3340亿港元,盈余1485亿港元。抵消有形贸易赤字后,综合盈余632亿港元。

* 财政稳健

香港的财政年度为当年4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1999/2000年度,财政收入2329亿港元,支出2230亿港元,赤字99亿港元,财政储备4443亿港元。

2000/2001年度,财政预算收入2442亿港元,预算支出2504亿港元,预算赤字62亿港元。由于外汇基金及卖地收益减少、地铁上市集资额低于预期等因素,预计财政赤字将扩大到114亿港元。

为了刺激经济、巩固经济复苏成果,特区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例如∶拨专款支持多项培训和再培训,提升市民就业能力;调低股票交易印花税10%,维持金融市场的吸引力,提高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延长柴油税减税期限,降低税负;将豁免电动汽车首次登记税期限再延长三年等。积极的财政政策为香港经济全面复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虽然出现少量财政赤字,但财政状况总体看是稳健的。

* 金融市场基本稳定

2000年,香港金融市场基本稳定,主要表现在∶

* 联系汇率机制运行正常。市场港元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从1月份的7.778微升到12月份的7.798。全年港元汇率紧贴美元的走势,对所有主要货币均增强。受美国加息的推动,银行公会三次加息0.75个百分点。为了降低货币结算风险,启动了美元结算系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

* 银行业经营稳健。至2000年末,银行业总资产为66592亿港元,轻微下降1.9%;银行存款为34823亿港元,增长9.6%;但银行24626亿港元,下降12.5%,已连续26个月下跌。银行下降,主要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地产市场不活跃,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明,银行较为谨慎所致。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所好转,呆坏帐比例趋于下降,第一季度为9.3%,到四季度已降至7.3%。主要银行的盈利水平普遍良好,增长幅度均在20%左右。

* 股市运行基本正常。2000年,香港股市虽出现较大起伏,但运行基本正常。在香港经济向好、外部经济增长、预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美国股市下挫、本地利率较高、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等因素交叉影响下,恒生指数呈波浪走向,在13700点至18400点区间波动。3月28日 升到18302点的历史最高点。其后因美国加息、美股下调的影响,恒生指数反复下挫,5月26日,跌至当年最低13723点。虽然夏季出现反弹,但在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美股再次暴跌等因素影响下,恒生指数再告下跌,年末收市报15096点,下降11%。但股市总市值达48625亿港元,增长2.7%;全年总成交额31319亿港元,增长63.2%;日均成交额127亿港元,增长65.4%。

* 股市集资功能进一步增强。2000年,上市公司在香港股市集资总额达4483亿港元,其中香港中资企业集资2909亿港元,内地国有企业集资518亿港元。

* 债券市场发展健康。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香港的债券市场呈现出发展趋势,2000年债券发行量达4556亿港元,比上年增加391亿港元,增长9%。

* 通缩压力减缓

自1998年12月以来,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持续25个月下跌。但在2000年跌幅呈逐月收窄趋势,1月份跌幅为5.3%,12月份跌幅收窄至1.8%。全年跌幅为3.7%,虽然通缩状况难以改变,但跌幅已比上年缩小。

* 失业率逐步下降

2000年,香港的失业率虽然较高,但有所缓和。1月份,失业率由上年6.2%的高位下降到5.7%,以后逐月降低,12月份为4.5%,失业人数由年初的20.9丌人减少到15.1丌人,各主要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均明显上升。香港的失业人群,集中在建造业和制造业,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由传统制造业向以资讯科技产业转型,传统行业中不断有劳动人口被淘汰出来。

* 主要行业发展健康

2000年,香港主要行业的表现良好,发展健康。

* 房地产业 2000年香港房地产业继续调整。前七个月楼宇买卖价格平稳,但成交合约宗数和金额持续下降;八月份以后,市场状况有所改善,楼宇买卖价格轻微回升,成交合约宗数和金额增加。全年楼宇买卖合约宗数和金额分别为85744宗和2225亿港元,下降12.9%和13.3%。

* 旅游业 2000年,香港旅游业再创佳绩。访港旅客人次创历史新高,达1306丌人次,增长15.3%,高于10.8%的世界平均水平;旅游收益在持续三年下降后出现增长,达615亿港元,增长16%,高出世界平均增幅9个百分点。根?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以旅客人数计算,香港全球排名14位,在亚洲仅次于内地。

* 零售业 2000年,香港零售业转好,量值齐升。?统计,全年零售业总销售价值达1867亿港元,增长3.8%,销货数量则上升8.1%。零售业在经济复苏和旅游业增长的带动下,几乎所有主要零售类别商品的零售量均告上升,升幅较大的类别依次是汽车及汽车零件、其他耐用消费品、家具及固定装置、鞋类及有关制品和服装。

* 航运业 在香港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香港航运业表现优异,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在港注册的船舶总种位达到1071丌种的历史新高,显示投资者对香港充满信心。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近1810丌标准箱,增长11.7%。航空客、货运量均创新记录,其中,货运量为224丌公种,居全球第一,增长13.5%;客运量为2300丌人次,增长8%。

* 建诛业 2000年,香港主要承建商完成的工程名义总值为1218亿港元,下降3.6%。主要是一些大型住宅楼宇发展项目已经完成,新的项目工程进度仍然缓慢。其中,公营地盘完成工程比较稳定,私人地盘完成工程下降幅度较大。建诛市场仍未走出困境。

* 电讯业 2000年,香港电讯业日新月异。在有线电话服务方面,固定电话线数达390丌条,增长3%;其中,商业用户增加5%,住宅用户增加1%。人均电话密度约为每100人拥有58条电话线,是亚洲电话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图文传真线有40多丌条,增长5%,占商业电话线的23%。随著香港大力发展资讯科技,互联网用户大增,使用量达11亿分钟,增长1%。无线电话服务方面,用户数量为520丌,增长31%;流动电话渗透率达77%,为全球最高地区之一。

2000年香港经济增长强劲,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经济结构性调整任重道远。创新科技产业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尚需要时日。二是失业率仍然较高,通货紧缩依然存在,经济发展的内力还不足。此外,2000年香港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基数较低、并主要依靠外部需求带动取得的。就经济总量而言,还刚刚达到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因而经济强劲增长是伴随著经济结构调整的恢复性增长。

* 2001年香港经济展望

* 世界经济环境 200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减缓。美国经济在持续10年高速增长后,已开始放缓。2000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低于第二季度5.6%的增长幅度,第四季度更跌落至1.1%。2001年1月份,制造业活动状况指数为41.2%,降至10年来的最低点;企业盈利警告不断,企业破产和倒闭现象增多;2月份,消费者意见指数为87.6%,是7年来最低点。但由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仍保持增长,美联储在1月份和3月份三次调减利率,布什又将取减税政策刺激经济,因而美国经济前景仍不明朗。

* 欧洲经济发展势头趋于好转。由于欧洲经济对美国的依赖较少,受美国经济的拖累不大。随著主要国家减税及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欧元回稳资本流入增加,石油价格下降、通胀压力减缓并得到控制等有利因素的推动,消费和投资出现了良性循环。欧盟委员会预测,欧洲经济将增长3.2%。

* 日本经济复苏放缓。日本经济在经历10年经济衰退后,2000年首两季出现复苏迹象。但是,第三季度,经济重新调头向下出现负增长。2001年1月份又出现4年来首次贸易赤字。显示日本经济复苏阻力较大。同时,日本政局不稳和巨额企业坏帐无法消除,也将阻碍经济增长。目前,日本经济正处于复苏和衰退的十字路口,前景还不明朗。

*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2000年普遍走出了金融危机的低谷,逐渐复苏。但由于受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菲律宾、印尼等国政局不稳,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对香港的需求减少。

* 中国内地将继续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将使企业充满活力;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将带来无限商机。虽然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将可能会放缓,但是,内地经济仍将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长。内地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将为香港带来多方面好处,是保证香港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动力。

* 全球贸易环境 总体看,2001年世界贸易环境将逊于上年,全球贸易增长趋缓。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放缓,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减速,消费需求相对减少。作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内地也难以保持2000年的贸易增长速度。但是,欧洲经济向好,内地经济持续增长,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等,将使内地对外贸易保持较高水平,这有利于香港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

* 国际金融市场 2001年,国际金融市场存在动荡因素。股市方面,随著经济明显放缓,美国股市将持续调整。如果下调幅度过大,可能引发全球大部分股市剧烈动荡,香港股市也不能幸免。汇率方面,由于美国新仍然维持强美元政策,美元汇价基本稳定;欧元区经济好转,欧元将回归高位;日元受日本经济拖累,将在低位徘徊。由于港元实行联系汇率,汇率走势与2000年相若。利率方面,由于经济放缓,美国将进入减息周期,香港将会追随美国减息。

* 总之,由于内地以及与香港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美国、欧洲等地经济保持增长,会相应带动香港出口贸易、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增长。

* 本地因素 香港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将会好于去年,并呈现健康稳定的成长。联系汇率制度下,在美联储三次降低利率后,香港高利率压力开始减缓,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内地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外资流入香港。在特区一系列稳定楼市政策出台后,消费者信心增强,楼市已渐趋活跃,逐步显现复苏迹象。随著香港经济的稳定增长,就业状况有望持续改善,通缩会逐步消失,消费物价将温和回升。伴随著企业效益的好转,已冻结2年的薪金开始解冻,大企业普遍加薪,将有效刺激内部消费需求。在上述一系列内外部有利因素的促进下,香港经济将出现稳定增长。

* 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 本地生产总值 2001年的经济在上年基数较高和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下,增长将放缓。由于内部因素好转,如果外部因素不出现重大变化,香港经济会出现4%左右稳定增长。

* 金融市场 由于美国股市不稳,2001年香港股市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总体发展应该保持正常。香港的债券市场将继续健康发展,并保持稳定。利率在美国减息的带动下,可望继续下降约1个百分点。汇率可望保持稳定。

* 物价 随著经济持续好转,消费者信心增强,物价将止跌回稳,并出现小幅增长。

* 失业率 随著经济稳定增长和再培训的实施,失业率将趋稳。

* 主要行业 房地产业将趋于稳定,并有一定程度回升;旅游业在香港和内地双方共同推动下,将会保持增长;零售业随著经济稳定发展,会出现温和增长;航运业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不会有大的增加;建诛业在建诛工程没有明显增加、建诛市场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会有大的起色。

香港对外贸易形势

由于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加快,香港内外部经济环境显著改善,香港对外贸易在1999年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2000年出现多年来少有的高增长态势,成为2000年香港经济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2001年香港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将会减低。

* 2000年香港对外贸易增长强劲

* 商品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

2000年,香港对外贸易总额为32307亿港元,增长17.8%,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年增长5.2%。其中出口15727亿港元,增长16.6%;进口16580亿港元,增长19%。2000年香港对外贸易的基本格局是进口、转口和港产品出口全面大幅增长,基本上都是过去七年来的最高增幅,说明已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进入实质性增长。特别是港产品出口一改过去4年大幅滑落的局面,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 转口贸易增长强劲 香港的整体出口由转口和港产品出口两部分组成,其中转口额约占88.5%,港产品出口占11.5%。转口贸易主要是将中国内地商品转口至世界各国和将世界各国商品转入内地。由于外部市场环境改善和中国内地经济、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2000年香港转口贸易强劲增长,总额达13917亿港元,增长18.1%,这是自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比1999年增幅高出16.4个百分点。转口贸易额占香港整体出口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由1999年的87.4%上升到2000年的88.5%。

* 港产品出口止跌回升,

2000年,香港本地产品出口扭转了自1996年以来的下滑局面,全年出口1810亿港元,实现了6.1%的增长,与1999年下降9.5%形成鲜明对比,但数量上仍仅相当于1995年的78%。香港本地制造业绝大多数已转移到内地,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转移还将继续进行,因此,香港本地产品出口下降趋势将会是长期的。

?港产品的出口结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成衣、轻工和电子电器产品为主。其中出口额较大的商品有纺织及成衣866亿港元、电子电器433亿港元、首饰57亿港元、印刷品46亿港元、钟表57亿港元、塑料制品28亿港元,金属制品15亿港元。增长较快的有金属制品(81.8%)、电动机械(19.9%)、塑料制品(13.9%)。

* 外发加工贸易快速增长

香港的外发加工业务即港商在内地的加工贸易,是两地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2000年香港外发加工贸易快速增长,1-9月底,香港输往内地的外发加工估计货值为2052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0.7%,占输往内地总货值的51.7%;由中国内地进口的外发加工制成品估计值为4158亿港元,增长19%,占从内地进口总货值的79.1%。

香港外发加工贸易额占到两地贸易总额的67.6%。这是多年来香港制造业大量迁移内地的结果。内地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对香港外发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 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全面增长

中国内地为香港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地间的贸易额占香港贸易总额的38.9%。2000年,香港与内地贸易额达12580亿港元,增长19%。其中香港对内地出口5430亿港元,增长20.8%,高于香港整体出口增幅4.2个百分点;自内地进口7150亿港元,增长17.7%。

2000年,香港对亚洲、西欧、北美洲和大洋洲等传统出口市场全面增长。其中对亚洲出口增长20.4%,西欧增长10.4%,北美洲增长13.8%,大洋洲增长16.6%。

从国别和地区看,香港对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出口分别增长了23.2%、19.4%、12.7%、13.7%、20.8%和13.4%,增幅比上年均有大幅提高。

* 进口增长迅猛

2000年,香港实现进口16580亿港元,增长19%,而1999年则是下降3%。从地区结构看,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进口货品供应地,占进口总值的43%,其他主要供应地依次为日本、台湾、美国、韩国和新加坡,分别占12%、7.5%、6.8%、4.9%和4.5%。进口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转口增长加快和本地经济恢复增长、本地销售扩大。

* 2001年香港对外贸易将继续增长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是中国内地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其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既取决于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又取决于中国内地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展望2001年,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发展,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在这一大环境下,预计香港对外贸易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发展,香港对外贸易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带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但仍会保持在4.2%的较高增长速度,有利于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

2000年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但第四季度已明显开始放慢。目前美国通货膨胀率仍被有效地控制,美国大公司并无出现严重亏损,联邦储备局已连续降息,调节宏观经济的利率杠杆正在发挥作用。一般的估计,美国经济将会实现软著陆,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下半年有望恢复增长。美国经济放缓虽对消费开支会有影响,但预计只是消费开支增速减慢,对香港、内地价廉物美商品的进口需求影响较小。

2000年欧盟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欧元区内出口旺盛,内需活跃,长期困扰欧盟的失业率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欧盟委员会预测,2000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为3.5%,预计2001年欧盟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略为降低。

2000年日本经济复苏力度逐渐加强,的公共支出继续带动经济增长,消费者信心增强,企业收益有所恢复,投资有所增加,经济增长率实现1.5%的正增长。但日本经济中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2001年只会是一个温和的复苏年份,经济增长率可望维持1%-1.5%。

东亚经济已摆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外需旺盛,内需逐渐扩大的带动下,2000年亚洲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保持良好的势头,韩国、印尼、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对外贸易呈现大量盈余。东亚国家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较强,个别国家政局不够稳定。展望2001年,东亚经济可望继续今年的走势平稳增长,但增速会略为回落。

* 中国内地经济持续增长,是香港外贸增长的重要保障

2000年,中国内地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一丌亿美元大关,增长8%;进出口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增长31.5%,其中出口增长27.8%。2001年是中国第十个五年的第一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保持7%的增长,对外贸易增幅将有所回落,预计目标为8%。

中国内地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投资和消费的进一步增长。2001年1月中国内地再次降低进口关税,平均税率从16.4%降至15.3%,同时继续完善各项鼓励出口的措施,有利于内地和香港对外贸易的增长。随著内地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具体实施,内地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将给港商带来更多的商机。

* 香港经济的实质增长,是香港外贸增长的重要内因

香港经济自1999年第二季度开始恢复正增长,2000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更取得10.5%高增长,是自1987年以来的最大增幅。本地消费开支增长5.4%,投资增长8.8%,通货紧缩遂步好转,综合物价指数降幅明显收窄,失业率亦从1998年的6.3%降至2001年1月的4.3%,这表明香港经济已恢复正常发展。本地投资、消费趋旺,是香港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2001年香港经济会继续保持增长,但升幅将放缓。预计本地生产总值增长4%,出口增长5.5%,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香港外贸增长的重要内因。

* 制约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不能忽视

世界经济增长中存在著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将直接影响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还不明朗;世界石油价格还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局部地区金融领域中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区域贸易协定带来的贸易分流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扭曲正常贸易,都可能影响香港的贸易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