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确定性纷至沓来,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该如何走?

2.一石激起千层浪,美股熔断油价暴跌到底有什么影响?房价会涨还是会跌?

3.油价暴跌成谜什么时候才可抄底投资

4.美股熔断意味着什么

5.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不确定性纷至沓来,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该如何走?

油价熔断什么意思呀_油价熔断什么意思

我们以某种商品为例,按照供求理论来讲,通常当这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它的价格会上涨。而供过于求时,这种商品的价格又会下跌。于是,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中体会着商品价格或多或少的起起伏伏。

而就在这两天,某种商品的价格暴跌也同样印证了供需理论的强大威力,这种商品就是石油。石油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战略,它无论是在国家安全层面或者经济层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次的暴跌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因此由它引起的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仍在持续当中。

以美股为例,在2020年3月9日的交易日当中,美股开盘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所有股票暂停交易15分钟。“黑色星期一”再次上演,这次熔断是美股自1987年推出熔断机制以来,上演的“梅开二度”,而上一次熔断则要追溯到1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向标,美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金融国际化和交易电子化的不断发展,资本早已经走出了国门,并穿梭于五洲四海。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2008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创伤,想必仍然令许多人心有余悸。

不过,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既没有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力,也没有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关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并思考它有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既然此次全球性的资本市场动荡是源于石油市场,那我们还是从石油本身谈起吧。

就像我们上述所说的那样,石油对大部分国家来讲很重要,但它并非只是针对于国家层面。毫不讳言,石油价格的涨跌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个人的生活成本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先从对个人层面的影响来说一下,简单来讲就是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同样也会带动国内石油价格的下跌,进而又会带动石油衍生品价格的下跌,比如汽油。这对于广大汽车使用者来讲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汽油下跌或维持低价的时间足够长,那么这对他们来讲又会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反之,就会令广大车主的用车成本增加。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思考过程,毕竟国内油价的调整并不与世界油价同步,因为油价的传导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而且鉴于国内的油价调整机制,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完全参考上述的分析过程。但如果时间足够长,国内油价的价格曲线将会逐步与国际油价并轨,当然我们说的是油价的变动方向,而不是油价变成同样的价格。

先说油价变动对我们个人的影响,并不是为了呼吁个人去做什么样的备案来应对油价涨跌,而是为了引出一个更为重要的话题,即油价的变动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而上述的铺垫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思考。

我们知道,如今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相关车企层面,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且时至今日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从数量上来看,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燃油车仍然占据着国内汽车销量的绝大部分,新能源车要想快速对燃油车实现量的反超,难度本来就很大。再加上当前石油价格暴跌,似乎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此次石油价格的剧烈变动会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踩下一脚刹车吗?

笔者认为,我们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石油价格短时间下跌和石油价格长时间下跌。至于如何定义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讲,一年(含)以内可算作短期,超过一年应该算作长期。

这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首先,国家的政策不会变,起码不会打压。其次,车企层面也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资金的投入应该不会大规模下降,技术的研发也不大可能会停滞。

对于大车企来讲,有燃油车作为现金流的大部分来源,大概率不会在短时间内陷入资金困境。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本来产销的数量也不是太大,且他们的背后一般都有实力不俗的资金支持,所以也没有必要替它们杞人忧天。

所以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格局基本不会有大的改变,只是油价的下跌或者维持低价的局面短时间内会更多利好个人消费者罢了。

再加上最近有消息传出,欧佩克与俄罗斯正在商讨将于今年4月份召开特别会议,来共同应对当前的局面。如果相关方达成减产协议,那么油价在可期的未来会不断攀升至合理价位。至于我们国内的消费者,可能又会迎来一小波儿油价缓慢爬升的“折磨”了。

这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讲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对于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是一个利好。该如何解释呢,请允许笔者来讲一个小故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蒸汽机被发明出来,并由此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变革,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就是运输业。在蒸汽机未被发明以前,货物的运输基本全靠马车,那些马夫以及由马夫组成的行业团体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但蒸汽机出来以后,一切都变了。

蒸汽机来了,蒸汽机车也来了,虽然看似笨拙,但是它比马儿能更多地拉货,更快地拉货,更长距离地拉货,而且不用休息。规模经济的效应慢慢体现,许多货主也慢慢放弃了使用马儿拉货,而转向使用蒸汽机车。

但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随着蒸汽机车的大规模应用,它已经触动了马夫以及其行业协会的利益。于是各种针对蒸汽机车的破坏活动也随之而来,打杂机车,破坏铁轨等行为不一而足。我们理解他们的行为,但他们的行为却不能阻止时代进步的滔滔洪流。

马夫消失了,但让他们消失的不是蒸汽汽车这个具体的东西,而是资本的力量。资本就像鲨鱼,它能闻到千里之外的血腥,它同样也会寻觅回报率最高的地方。

即便我们国内的各种既得利益团体不像国外那样被扒得精光,但他们确实存在着。如果油价长时间下跌或者维持低位,那么对于国内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是非常大的利好,因为消费者欢迎,有市场需要。因此,资本的力量也会在无形之中偏向于汽油车市场,而不是新能源车。

这个世界太难了,似乎干什么都需要钱;这个世界太容易了,似乎干什么都能用钱摆平。当资本有了明确的喜好,被嫌弃的那个也只能望洋兴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有人需要新能源车,才会有人生产,需要的多,价格也就越高,利润空间也就越大,资本喜欢钱,它就会向你靠拢,所谓“铜臭味”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油价愈发便宜,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还会保持高位吗?很难说。

而且加上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存在的续航焦虑、充电过长(起码相对于燃油车来讲)等问题,消费者在做选择的时候想必也会更加谨慎。

另外,如果后续相关产油大国未能达成减产协议,并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那么这显然对于新能源车来讲不是一个好消息。

决定一个产业发展的,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即便从国家层面有了政策导向,从企业层面有了执行措施,但是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也会为其蒙上一层不确定性。

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到底该如何走,取决于国家、企业以及消费者,当然,还有那数不清的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石激起千层浪,美股熔断油价暴跌到底有什么影响?房价会涨还是会跌?

一提到美国,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美国不管是经济还是各方面在全世界排名都是数一数二的,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在全世界内其实并不少,但是能够像美国这样一直是?龙头老大?的国家,其实是非常少的。这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政党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对炒股有研究的朋友都知道,美国有几大股票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的有名,其中最让全世界人们感兴趣的是美国的?美股油价?。可是股票有风险,谁也不能保证股票不会停下来,天有不测风雨?美股油价?也开始出现跌落的情况,而且跌落还不是一天两天,那么这样的跌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全世界的房价是会跌还是涨呢?

一、?美股油价?的跌落

美股油价的跌落,会造成全世界的油价股票都出现跌落的情况。全世界的油价股票都是一起跌一起涨幅的。这对于炒股票的民众来说,就像是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高低不平的。所以每年会出现炒股民众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而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不安定。

二、全世界的房价。

全世界的房价,不仅仅是当年房地产的行情火热程度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当年全世界的经济发展行情。如果当年全世界的经济非常的不景气,买房子的人变得很少。那么自然房价就会降低。比如说在遭遇疫情时期,全世界的房价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但如果全世界在今年的经济行情都非常的好,那么今年的房价则会上涨。

美国可以说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美国的?美股油价?降低,会对全世界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能够快速的涨幅起来,那经济影响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油价暴跌成谜什么时候才可抄底投资

中国股市并未因熔断机制停止执行而企稳,反之呈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1月27日遭遇黑色星期二的后上证指数已跌破了2800点的支持,再次开启下跌的模式。而国际原油的价格也是跌跌不休,跌破30的支持后最低将创下27.56美元/桶的价格,也跌破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底部。

什么因素导致严寒的冬季没有支持油价的走高?抛开股市是因上周中国公布的GDP跌破7进入6时代施压下跌外,单从原油价格的下跌走势谈起。

1.油价下跌不是中国经济放缓所致

这两天有国际传媒认为油价大跌的贼魁祸首是中国经济放缓所致,这真是无稽之谈,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虽然中国近期经济数据如GDP的确跌破了7进入了6时代比较差,但考虑到中国的经济体量占据世界第二,这个速度依旧排列在全世界的前列,因此对原油的需求并没有出现减少啊。

其次,中国普通汽油柴油的价格并没有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而下调,自从发改委开启油价形成机制以来连续爽约的现象出现,这说明中国是在撑油价而非打压油价。

第三,中国的原油进口并没有大幅减少和下降,反之随着战略储备油库陆续进入收储阶段,中国加快了原油的进口,中国***刚刚在出访沙特和伊朗时,达成了新的合作能源协议。

以上几点说明中国的经济放缓并不是油价暴跌的主要因素,更不是油价下跌的推手,反之过低的油价对中国经济并不是很有益处。因为中国的油企业也会亏损,同时全球较大的油田也有中国的股份。

2.原油价格暴跌成谜的原因分析

油价从2015年开始下跌走低,到2016年1月份创下27.56美元的低位,从学术专家到媒体到坊间说的最多下跌因素就是需求低迷供应充足这个理由。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分析油价的走势呢?

首先,油价的暴跌供需失衡是第一个因素,供应没有减少而需求严重不足;全球经济走势乏力,新兴国家首当其冲,尤其是在美国去年12月份加息后,美元企稳反弹而其他货币包括暴跌最能说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而其他经济体走势放缓。

任何商品只要供需失衡其中一个,就能导致价格出现单边运行,这是资产价格运行的基础支持和主导因素。

其次,虽然IS供给利比亚点燃了300吨原油,但是这些不足以导致油价的供应减少,而沙特和俄罗斯虽然要协调产出,但是在当前俄国经济陷入困境之际,这只能是口头表态;从表态到现在都没有见到俄国的行动。

伊朗经济制裁被国际社会取消后将杀入原油供应市场,20美元的购成本是很多国家坚守的成本,目前在30美元附近震荡来说还有下行的空间,虽然美国页岩气的生产陷入了困境,但是美国原油储备充足,近期不会引发任何供应短缺的疑虑。

第三,美银美林经济学家Mihael Hanson认为主要是贸易渠道、金融流动和信心层面影响了油价的暴跌,尤其是最后一个因素。这说明当前压垮油价的还是者对经济走势没有信心,这个现象好似当前A股的暴跌也是因投资者信心不足一月。

第四,油价当前的下跌也是恐慌情绪达到极致所引发的,油价在跌破30美元的支持后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跌破33美元可以认为是多头期权强行平仓而空头行权的开始,恐慌性在跌破30美元就能说明空头期权继续得逞。

我们从原油恐慌性指数也能观察到这一点,在上周三该指数达到了72.5的高位,这个位置正好和原油跌至27.56美元/桶的位置吻合。随后该指标有所改善而回落,油价开始企稳展开调整到当前。

那么,油价在当前低位基础上展开的反弹是否可以构成抄底呢?相信很多机构和个人依旧会把25美元试探当作企稳的开始,当前的油价还未到抄底的时候,就像我在油价此前跌至40美元的观点一样。

美股熔断意味着什么

就是当股市跌到一定幅度之后,市场自动停止交易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终止。在美国交易时段和非美国交易时段,甚至于部分个股,美国都有熔断机制。除了非美国交易时段的期货有针对上涨幅度的熔断外,美国交易时段只对跌幅有熔断机制。

一、在美国交易时段,熔断机制可以分为

1、一级市场熔断,是指市场下跌达到7%。

2、二级市场熔断,是指市场下跌达到13%。

3、市场熔断,是指市场下跌达到20%。

在这里,市场下跌,是指标普500指数在常规交易时段(美东时间9:30-16:00),指数点位相对于前一日收盘点位的下跌。如果该交易日为半天交易,则收盘时间为13:00

二、非美国交易时段熔断规定

在非美国交易时段,如果股指期货价格上涨或下跌达到5%就会触发熔断机制。

另外,如果主要期货合约是在上午8:23提供的限价买入或限价交易,而在上午8:25仍然是限价买入或限价卖出,那么交易将被暂停直到上午8:30。在暂停期间,将提供指示性开仓价格限制下调至7%。

三、触发熔断后会发生的情况

1、下跌7%或13%

如果触发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熔断,且时间是在:美东时间9:30-15:25(含)之间,全市场所有股票暂停交易15分钟。美东时间15:25之后,不暂停交易。另外,如果该交易日为半天交易,则时间分界点为12:25。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一级市场熔断、二级市场熔断的全市场交易暂停,一天只触发一次。比如,下跌达到7%,触发一级市场熔断,然后价格反弹,再次下跌达到7%时,不再次熔断,除非价格下跌触发二级市场熔断。

二、下跌20%

全天任意交易时段,如果触发市场熔断,全市场停止交易,直至下个交易日开盘。

扩展资料

熔断机制出台背景

熔断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的芝加哥商业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年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才使人们重新考虑实施价格限制制度。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

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和芝加哥商业的熔断机制。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当标普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达到7%时,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均将暂停15分钟。

百度百科—熔断机制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低油价对消费者的利好是暂时,伤害却是长期的。

成品油价格终于进入了「5元时代」,上一次国际油价滑落到30美元以下还是在2016年,美国大力发展的页岩气有了巨大实质性进展,沙特为了打击美国页岩气立即增加产能,将油价控制在60美元左右,而这一价格被认为是页岩气开发成本价。

2020年,时隔四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这回是沙特、俄罗斯两大产油国希望达成协议共同减产以便维持石油价格,但显然面对来势汹汹的低迷经济,俄罗斯拒绝了这一提议,于是沙特再次动用石油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油价格战。

正常来说,石油暴跌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成品油,是所有老百姓乐此不疲见到的景象。可,石油暴跌的背后,却对你我、汽车行业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到底是哪些影响呢?

经济危机下,石油常年维持低位

如果担心石油暴跌只是昙花一现,倒大可以放心,以沙特和俄罗斯目前不断紧张的局势,两国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因此在沙特、俄罗斯谈判崩盘之后,两国相继提高产量。石油供需开始由全球平衡转向抢占市场份额。

对此,沙特以25美元/桶的价格向欧洲、亚洲那些使用俄罗斯原油的国家提供低廉优质的原油。俄罗斯不甘示弱,日前表态,俄罗斯能够承受石油价格在6到10年内维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同时可以承受极限价位15美元/桶。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减速,沙特和俄罗斯国内纷纷陷入危机。沙特等欧佩克国家经济滞涨,经济社会矛盾增多,而俄罗斯经济“发展不佳”,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说俄罗斯今年预算将会出现赤字,加上疫情影响,经济减速已经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旅游业、小企业在内的经济部门,包括汽车在内的大宗商品的购买正在减少。

两个国家都希望通过抢占石油份额获得更多收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即便不以沙特、俄罗斯两国争斗为依据,按照往年经济低迷时石油价格走势,石油也终将在短时间内维持低位。

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对于因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担忧加大,而一旦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原油的需求量首先会锐减,而这也会导致石油价格出现一波连续下跌。对比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超过一年,接近两年,也就是说这个短时间至少也会超过一年。

如此低廉的石油价格,却对消费者并非利好,对汽车行业更是弊大于利,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击新能源汽车产业

油价逐渐走低,会让人们在购买新车时不再过于关注燃油经济性,一旦这种情况发生,SUV等经济性并不占优的车型销量会得到提升。根据密歇根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UMTRI)的数据,2018年,原油价格下跌时,美国新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下降了0.2英里/加仑,达到25英里/加仑。

从具体产品销量上看,新车销量下降了5%,但轻型卡车和SUV的销量分别上升了5.8%和2.2%。总的来说,自从UMTRI在2007年开始研究平均燃油经济性以来,这个数字已经上涨了4.9英里/加仑。

在油价走低的趋势中,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人们不在意经济性,同时更应该在意SUV销量上升是新车销量下滑5%的前提下,也就意味着油价走低,全球经济引擎对石油的依赖减弱,经济减速,消费欲望被打压,赚钱更加困难。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油价上涨,新能源汽车优势增加,油价降低,新能源汽车优势不再,也就导致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下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的定位,在支出成本面前,片刻土崩瓦解。

以目前92#汽油5.5元/L为例,加注一箱40L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可以行使500公里,总成本200元,而一款行驶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80度电版本,快充电价普遍在1.3元左右,则每次充电为100元。两者支出差距正在缩减,同时由于传统燃油车售价带来的优势,新能源车辆优势减弱。

5.5元,实际是两桶油成品油最低价。国家对于成品油售价的管控是在国际油价30美元~130美元区间浮动时,油价跟随国际油价调整而调整,一旦低于30美元,则成品油价不调整。对此,面对低廉的国际油价以及两桶油成品油的供给,许多民营加油站会倾向选择购买海外走私原油,从而提供更加低廉的汽油,更降低了消费者支出成本。

实际上,石油暴跌直接扭转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逻辑,虽然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主要希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加煤炭的利用(因为中国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但在低廉的石油面前,国内的煤化工企业基本上陷入全面亏损,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能源结构改革始终不能建立起强逻辑。

如果对消费者来说,油价走低只是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但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国家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无所适从。

中国曾希望在2020年施行对传统燃油车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尽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在此之前,不断对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以帮助新能源汽车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正当逐渐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时,国际原油暴跌,新能源汽车直接丧失了原本价格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低油价正在考验是否继续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维持新能源的顺利推进,否则将前功尽弃。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疫情对中国消费欲望打击严重,人们消费理念趋于保守,对汽车大宗消费是持鼓励态度的,无论汽油车和新能源车都不会加以限制,也就是说低油价使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受到了阻碍。

对来说,继续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是增加财政压力,而另一方面石油暴跌,短时间内中国将难以真正享受到国际低油价的红利。2014年,中国开始启动战略石油储备,分别在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4个地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保证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一国石油战略储备不低于90天消耗量。

作为主要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其自2005年以来,石油进口量不断攀高,并且在2019年创下新高,而相比之下美国由于大力发展页岩气,降低了对石油依赖,于是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中国高价战略储备的石油,在面对低油价时该如何处理?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的成品油低价,正是建立在以往高油价时买入的大量石油,随着油价大幅下跌,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高价买入的石油面临着巨大的存货跌价损失,这种资产减值带来的杀伤力可能会远超预期。

根据澎湃新闻《中国84艘巨轮赴海湾抄底原油?抢购可以有,但这是条新闻》的报道,虽然中国有抢购低价油的动力,但商业库存处于高位,增量空间有限,而目前用的方法是要求VLCC(一种大型油轮)减缓航行速度,成为中国储油的「浮仓」。

油价虽低,却没有更多地方可以存储,中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享受低油价的。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油价走低,意味着经济引擎动能不足,各国都会减少石油进口量,所以低油价往往预示着经济低迷,消费者除了享受到低油价之外,也要经受赚钱更辛苦的煎熬。

打击替代能源产业

过低的石油价格是不健康的,过低的石油价格会鼓励石油过度消费,同时会打击国内油企业。沙特油品质量较高,购成本较低,如果不加价格管制无限制涌入中国,中国本土石油企业会面临竞争压力,甚至倒闭。中石化旗下,胜利油田就曾经关闭4个油田,以减少低油价带来的损失。

这是全球石油巨头常用的招数。

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一定程度上就只针对美国页岩油革命。页岩油的实质性进步打击了传统产油国利益,为此,沙特为代表的OPEC破釜沉舟,在油价暴跌之际坚持不减产,成为油价暴跌的第二轮推手,使国际油价在2015年初迅速跌破60美元这一美国页岩油的成本线。美国的页岩油产区开始陷入亏损,随着油价持续下降,很多页岩油公司将被淘汰出局。当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美国开工的页岩油钻井平台数量急剧减少,资料显示,美国开工原油钻井平台数比一年前下降了64%。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原油价格如果长期低位运行,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冲击在于,国内的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将遭受重挫,能源结构转型将会更加遥遥无期。

按照中国的能源消费,2020年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2018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达到了14.3%,当这一切循序渐进推动时,石油暴跌显然构成了极大挑战。

油价长期低迷,很多替代能源产业可能就会因为持续亏损而慢慢退出。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动的锂电池、氢能源战略,甚至日本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大量企业可能面临亏损,最终破产倒闭。

如果中国替代能源企业倒闭,国际油价又重回高位,中国的能源消费将再次陷入被动。作为世界上对进口原油依赖度达到70%以上的国家,中国经济即便增速下降,对石油的依赖也十分惊人,而此次石油暴跌恰恰是中国丧失了对替代能源的布局,未来中国能源改革之路将会更加困难。

研发新技术的企业赚不到钱,即便这项技术很有前途,但仅仅一项「当前成本较高」,便有可能被迫中止,无力维系。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包括美国90年代,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时,丰田、本田、通用在美国、澳洲开展了大量的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甚至氢燃料汽车的项目,丰田在1996年推出普锐斯,通用在2008年推出沃蓝达,之所以不能大范围普及,恰恰是因为石油企业一旦将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这些新能源技术不得不被搁浅。

如果石油价格始终维持高位,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都会取得极为快速的发展,但石油企业清楚的知道,一旦替代能源发展成熟,石油将失去利用价值,其定价权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能否扛过这一轮低油价冲击?

在目前30美元的油价背景之下,仅仅依靠新能源产业自身已经很难抵御寒冬,必须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这事关新能源产业的生死,同时更事关未来中国能源改革的布局,如果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这一轮低油价冲击下全军覆没,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

目前中国许多新能源产业已经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且已经被定为国家战略,在这场低油价冲击之下,这个战略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美国页岩油产业就是不断提升技术,增加防御能力得以生存,所以2005年之后,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对于此次油价暴跌,美国人乐开了花,特朗普甚至发推说「油价降低对消费者有利」。

政策和汽车企业的双重考验

2020年是汽车大考的元年,中国在2020年之后,对汽车排放的要求不断严格,并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排放要求最苛刻的国家,而欧洲也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排放限制,这就要求汽车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

不过,2020年,这项政策真能推行吗?

据《福布斯》报道,?2020年西欧轿车和SUV的销量或因新型冠状疫情的影响下降19%,而总部位于英国的捷豹路虎、梅赛德斯的母公司戴姆勒和法国大众汽车制造商雷诺因财务状况最为脆弱,面临的风险最大。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经济减速、消费欲望降低,汽车的生存压力空前。石油崩盘之后,美股率先表态,短短10天之内4次熔断,美联储降息,开始放水,保证流动性,但全球股票市场对未来依然是悲观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特斯拉距离顶部900美元股价,至今已经跌去一半,国内汽车龙头上汽集团重新回归2016年时的水平,吉利集团则从2017年的28元跌去三分之二,如今只有10元。全球市场对汽车行业的未来都一直悲观。

一方面是汽车行业营收出现问题,不断下调营业额和利润,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由于石油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石油的低价会带动许多产品成本降低,人们预期未来商品价格比现在会更便宜,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选择延期生产或者消费,本就需要刺激消费的经济会更加低迷,中国经济开始有了「输入性通缩」。

于是,又要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环保法规的考核期一到,对不满足要求的汽车企业进行处罚;另一方面,鼓励汽车消费,使消费回归正常,保证汽车企业正常维持。

那么,环保法规会在2020年对汽车企业开出罚单吗?

这个罚单会不会成为压垮汽车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中国还是欧洲。

在此之下,极有可能推迟环保法规的实施,重新制定相对宽松的汽车排放政策,待经济好转时,继续对汽车企业提出排放要求。我们乐观地估计,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会推迟到2025年,这将大大缓解汽车企业在引擎研发、投入的压力,是汽车企业拥有一段喘息的时机。

表面上,石油暴跌对消费者是一件利好,实际上当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它让我们在加油时少花20块,却可能让我们多花500块购买空气净化器,50块买衣服、10块买食物,以及未来把少花的这20块还回给更高的油价….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