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和股票的关系

2.欧俄相互制裁重创经济,俄罗斯损失多少

3.大概率迎来搁浅!本周五国内油价调整或继续搁浅,年内第10次!

4.新疆的油价和内地一样吗

5.3月8日现货沥青油连阳,牛市能持续多久

6.哪些上市公司能从油价上涨中受益

油价和股票的关系

亚欧油价下跌了吗_亚洲油价

原油价格上涨股市会涨的.

因为原油属于大宗商口期货中的代表.它上涨说明美元在贬值.而美元的贬值正说明经济复苏.因为如果经济处于困境,许多热钱会去购买美元以求得安身,因为全世界范围来看,美元仍是世界最重要的安全储备币种.

所以上面的结论向回推,基本面改善了,经济复苏了,美股自然会向上.这几乎是必然的.这里面有个区别要提,就是有人或许会问那么中国现在上市公司业绩还不是太好为什么股市涨的这么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基本面的支持.但是美股不一样,它有作空机制,即如果你悲观,可看空后市并作空股市,如果你的判断是对的,你仍将赚到钱.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由于没有作空机制.而大家又急迫地想找到赚钱的方式,那就只能不断地推高股市.

所以在这其中总结出人性的一点,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不管经济好还是坏,人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追逐利益,其他的只是其谋求利益的工具和手断罢了.

农产品价格上涨个人认为对股市影响要大大弱于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农产品公司股票一般会涨的.

金属类的也是大宗商口,它基本上和原油是一样的.

但是金属类属于工业的味精.是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它价格的上涨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负担,降低非金属类公司的产品利润.会对企业业绩造成影响.所以这里有一对矛盾,需要找到平衡点,金属类价格过份上涨其实对实体经济而言并不是好事.

以上为个人观点.

补充:谢谢 FBIGLB 朋友的观点.

你是从想当然的理论来分析的,但是大家打开K线走势图看看就一目了然了,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就以01年开始至现在,随着美元的逐渐贬值,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等大宗商品走出了一轮长期的牛市,只是由于08次贷危机,石油价格大辐跳水,原因也是这一阶段美元暂时性的再度走强.再来看看美股走势,美股也基本是牛市的走势.直到07年末次贷危机开始跳水.上面是数据事实.

从中可以推出,适度的膨胀,即货币的适当贬值是有利于经济的增长,我谈到的经济复苏是个相对楼主所提问题来专门解释的.可以更正为适当贬值,适度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

还有美国不怕印货币的,他们也不过于担心美元贬值,因为美元早已成为世界头号货币,各种大宗商品全都以美元计价.大宗商品的上涨加重了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的负担,减缓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中国为例,可以推出美国的深谋远虑.想想美国,它是金融业的笔主.这就是金融站,经济战.所以可以推出一个几乎肯定的结论,随着美国经济的再次起飞,美元还将持续地贬下去,这样同时可以增加中国对美国所重仓持有的美元储备的损失,使中国蒙受损失.同样附合美国国家利益.因为道理很简单,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产品成本必将上升,因为大宗商品定价权不在中国,而在美国.这样中国唯一一条出路只能是降低利润出口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坐享其成.印着贬值的票子换来的是中国等新兴国家人民的血汗.从这点来分析,难道不利益美国经济的增长吗?美国连工厂都无需设立了,因为廉价的产品会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内,满足美国人民的生活.他们在干什么呢,高科技,新能源,金融创新,信息战.美国衷情于这些东西,他们从来不对"怎么做"感觉兴趣.他们感兴趣的一向是"做什么",即创新.

有点跑题了.

想想07,08年美股,07年A股的大牛市,想想07,08油价的一路飞涨,在08年7月创下每桶147美元.其后美股与油价双双暴跌.同时他们又在09年3月份企稳反弹.而美国经济也显出复苏迹象.而美元呢,现在又在持续贬值,因为以保持增值的热钱会重新寻救投资品种以赚取更好的收益,现在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中国,二季度已有1000多亿美元外汇消消流进,设想下半年更会多.

欧俄相互制裁重创经济,俄罗斯损失多少

欧俄之间的经济战——制裁与反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导致双方利益俱损。危机常态化与反危机常态化已变成俄罗斯经济的主要特征。美国期盼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断崖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出现。欧俄经济战没有赢家,如果有赢家的话,那么美国则是欧俄经济战背后的最大赢家。

2016年7月1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因为俄罗斯未能执行明斯克协议,欧盟已正式将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延长到2017年1月31日。作为回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指令,将限制进口实施对俄制裁国家的食品禁令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因乌克兰危机,欧盟从2014年夏季开始对俄实行经济制裁,俄罗斯取限制欧洲食品和粮食作物进口作为反击。2016年7月底,欧盟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到期。欧盟最终决定对俄在金融、石油和国防合作领域的经济制裁延长半年。

欧俄间的转圜窗口曾经出现

在2016年6月16—18日召开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包括意大利总理伦齐、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和欧盟委员会容克等欧洲政要以及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道达尔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荷兰壳牌等大公司的***悉数到场。普京与欧洲与会者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欧盟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问题。此前,为回应欧盟国家***的说情,普京宣布释放被俘的乌克兰女飞行员萨夫琴科。俄方深知此次与容克会晤的重要性,这是乌克兰危机两年来欧盟最高级别***首次访俄。另外,论坛闭幕72小时之后,欧盟28国大使将讨论是否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在论坛上,参会的欧盟企业***呼吁欧俄双方取消两败俱伤的制裁与反制裁。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呼吁俄首先停止对欧盟的反制裁措施。伦齐在与普京会晤时也暗示,只要俄罗斯率先取消对欧盟国家的反制裁,欧盟就将减轻或者不会再次延长即将到期的对俄制裁。但是当普京会晤容克时,后者不仅并未给出伦齐同样的暗示,而且其态度依然强硬,敦促俄罗斯必须履行明斯克协议。容克表示,“俄罗斯是明斯克协议的签署伙伴,对此负有义务,下一步很清楚,那就是全面贯彻协议,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事实上,多数反对继续对俄制裁的欧盟成员国都希望俄方首先做出让步,取消对欧盟的反制裁。虽然俄罗斯迫切希望欧盟取消对俄制裁,但担心在自己宣布单方面取消对欧盟反制裁后,欧盟仍维系对俄制裁,置俄罗斯于尴尬处境之中。圣彼得堡俄欧会晤之后的6月20日,法国外长艾罗仍在呼吁欧俄双方对待制裁与反制裁取“开放”态度。

俄罗斯并未如欧盟国家所愿选择“开放”的态度,欧俄双方取消制裁与反制裁的转圜窗口就此关上。由于欧盟多数成员国的反对,此次对俄罗斯制裁并未如此前那样由欧盟机构宣布自动延长,而是经过了6月21日欧盟成员国大使会议的讨论。与会部分欧盟成员国大使公开表达了对制裁措施的保留意见,但会议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延长对俄罗斯经济制裁6个月。历史不能设。但倘若俄罗斯接受了伦齐和萨科奇的建议,率先取消对欧盟国家的反制裁,或许欧盟将取消对俄罗斯的延长制裁,至少会减轻制裁。对于延长制裁的决议,普京表示,不会怨恨欧盟,愿意继续推动欧盟和俄罗斯关系的发展。

在7月16日召开的乌兰巴托亚欧首脑会议上,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与欧洲***会晤时再次谈及欧俄制裁与反制裁的话题,俄方态度仍未有实质性的变化。他说,俄方不会率先放弃对欧盟的反制裁。不是我们最初发起制裁的,因此我们不会请求任何国家取消制裁。我们会让欧盟自行确定今后应取什么样的措施。

制裁与反制裁是相互加害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加上2014年6月开始的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重创了俄罗斯经济。2015年体现得尤为明显。俄罗斯2015年主要经济数据全面大幅下挫:GDP同比下降3.7%(这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下滑)、财政收入减少3万亿卢布(约合429亿美元)。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卢布对美元累计贬值72.2%,对欧元累计贬值51.7%。卢布贬值直接导致俄国内通胀率上升和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年化通胀率高达15.9%(据前俄经济部副部长斯塔里科夫透露,实际通胀率在2015年下半年达到了将近30%),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4%,超过GDP的降幅(这是自2000年之后俄罗斯首次出现),实际养老金减少3.8%。最能够反映民生状况的标准指标——零售贸易额下降10%,实际工资收入的下降9.5%,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降幅。

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令中最严厉的部分是金融制裁。制裁前,欧洲占俄罗斯银行发行新股市场约50%的份额。金融制裁令禁止所有欧盟国家的公民购买大多数俄罗斯金融机构发布的债券和股票、禁止俄罗斯银行在欧洲证券发布新股、禁止以这些为平台从非欧洲国家募集资金。金融制裁令指向俄罗斯国有资本控股至少50%以上的银行,涵盖俄罗斯金融系统的大部分资产。这事实上切断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限制对俄技术出口的制裁令阻断了俄罗斯获得先进的炼油设备和技术的最主要渠道(未针对天然气行业)。俄方不能再从欧洲进口深水石油钻探、极地开发以及页岩油提炼设备。俄罗斯在极地地区已经投入大量先期开发资金的诸多石油开项目不得不中途搁置。限制俄罗斯武器购的制裁令禁止任何向俄方出售高端军事装备的合同,同时控制对俄军民两用物项的技术出口,包括微芯片和精密制造工具。受制裁令限制,欧盟的前华约国家放弃了已经签署的价值32亿美元从俄进口武器配件的合同。上述技术限制政策对俄罗斯军事装备购和军工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在欧俄开始制裁与反制裁战之前,欧洲的经济并未走出主权债务危机后的萎缩状态。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让欧洲经济再次遭遇寒流。根据法国国际信息和展望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仅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间,支持对俄制裁的欧美国家出口损失602亿美元。其中欧洲国家损失约为500亿美元。损失最严重是德国,每月8.3亿美元,波兰、荷兰和法国每月损失约2亿美元。”该报告指出,“自2014年8月制裁令实施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出口量平均减少12.9%”。奥地利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报告表明,“俄罗斯反制裁对欧盟产生的伤害不亚于俄方的损失——仅在制裁的头一年,欧盟共牺牲掉约200万个就业机会,1000亿欧元的产值化为乌有”,“以个别国家而言,超过6000家公司在俄罗斯深耕的德国损失最惨重,受波及的就业机会约达50万个,相当于270亿欧元的产值;意大利和法国各有20万、15万人因此失业”。

俄罗斯实施反制裁令后,原来与俄罗斯经济密切、大量向俄罗斯出口农产品和食品的东欧国家受损程度最为严重。以拉脱维亚为例,该国的里加联合奶制品厂2015年因俄制裁损失600万欧元。依据俄经济发展部的数据统计,俄罗斯对西方实施农产品和食品禁令后,相较2013年(俄实行特别经济措施前最具代表性的一年),西方国家直接农产品和食品销售损失约合86亿美元。

危机与反危机下常态化的俄罗斯经济

西方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巨大压力。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2016年1月在盖达尔经济论坛上坦承,“俄罗斯经济形势复杂而又严峻,正在遭遇近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但他强调,“经济局势仍然可控”。目前的经济危机仍在俄罗斯多数民众可承受范围之内。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7月8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58%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俄罗斯针对西方的经济反制措施未对自身生活产生影响,65%的受调查者认为,反制裁措施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影响更严重。

西方对俄制裁出台后,为适应新形势,俄罗斯加快了具有进口替代性质的反危机经济政策调整,俄罗斯进入“忍耐型”的经济发展。根据2015年俄罗斯推出的调整:5年内减少20个关键领域的进口,涉及掘机械、电子工程、生物科技、化工制药等领域。目标要将对外国农林业机械的依赖降低56%、食品加工降低53%,工程机械降低34%。为此,俄购不再坚持“技术性能优先”的原则,而改行“俄罗斯制造优先”,“摆脱外部依赖优先”。俄还认定,如果中小型合资企业中拥有51%的俄罗斯人股份,即拥有俄企地位,可以按照中小企业的特别配额参与俄罗斯国家购。

2014年11月,俄罗斯央行放弃“卢布盯住美元”的政策,并大幅上调利率,以应对资本外逃并压低通胀率。这一政策虽未立竿见影,但在2016年开始初见成效。截至8月,卢布兑美元上涨了13%,涨幅在所有新兴市场货币中排第三。俄罗斯本币债券今年的表现在摩根大通公司监测的15个国家中排名第三。8月23日,俄罗斯Micex股指触及纪录高点。按美元计算,该指数2016年已累计上涨25%,使俄罗斯的表现在MSCI明晟(MSCIInc.)追踪的23个新兴国家中排名第六。2015年3月,普京批准俄财政部关于建立不可撤销信托体系服务公司的建议,支持俄财政部推动俄资本去离岸化的倡议,鼓励俄境外游离资本以公司注册资本金形式,作为信托投资回流,免除相应的财产税,同时不再追究资产来源和外流原因等法律责任,并按注资股享公司盈利。此外,俄财政部推动立法,要求在外国企业控股达到或超过10%的俄罗斯纳税人,只要在2016年4月1日前申报资产情况,申报后可免除资产不明来源法律责任。上述举措增加了外部资本对俄罗斯经济环境的信心。俄罗斯央行发布的公告显示,2014年俄罗斯资本净流出额达1515亿美元,是2013年的近2.5倍,而在2015年俄罗斯实行海外资本大赦后,当年外逃资本降至1180亿美元。目前尚不能断定俄罗斯资本外逃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但至少外逃资本出现止跌回稳的势头。

从苏联解体之初的俄罗斯整体社会经济危机到1998年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机与反危机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的常态。普京历练出一整套应对经济危机经验,加之民众坚韧的传统耐受力,现代俄罗斯社会已经形成危机自我适应机制。2000—2007年间,俄罗斯GDP年均7.2%的八年高速增长与国力的迅速恢复为普京提供了民意支持和执政合法性的基础。美国发起并主导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其目的不仅在于迫使俄罗斯执行明斯克协议,更在于以压促变,籍此力促俄国内生成反普京的政治氛围,防止其在2018年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但目前的俄罗斯国内政局,尚未见普京无法继续当政的任何迹象。普京在克里米亚和叙利亚问题上的成功出击为其化解国内危机并继续执政奠定了难以撼动的基础。美国期盼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断崖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出现。

俄罗斯当前经济危机的形成并非单纯源于西方的经济制裁,它与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尤其是国际能源价格的一路下跌密切相关。究其根本,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依赖禀赋。其GDP的10%、预算收入的50%、出口总额的78%都依赖于能源出口;国际油价每降低10美元,俄罗斯财政赤字增加GDP的1.4%。俄罗斯经济纾困的关键在于完成能源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型。

欧俄之间互相加害式的制裁与反制裁不可能长久。深受俄罗斯反制裁之苦的欧盟各成员国要求取消对俄罗斯制裁的呼声势必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实际,“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之墙已经开始摇晃”。今年4月28日,法国国民议会以多数票通过了反对党提出的呼吁解除对俄制裁的议案。匈牙利、塞浦路斯、希腊、意大利和斯洛伐克等五个欧盟成员国对继续制裁俄罗斯明确表示反对。其中,匈牙利外长表示,欧盟同意延长对俄制裁的决定是“不正确和反民主的”。意大利率先向俄罗斯表态,愿意单方面减少一些商业方面的制裁。德国表示,不会处罚意大利等国的对延续制裁的自行松绑行为。8月18日,默克尔表示,德国愿意成为第一个解除对俄制裁的国家,只要俄罗斯执行明斯克协议。显而易见,没有欧俄的和解就没有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加之欧盟在能源安全、地区反恐和难民等问题上也亟需俄罗斯的合作,因此欧俄经济和解、双方取消制裁和反制裁是未来发展的大势。

欧俄经济战双方没有赢家。如果有赢家的话,那么非美国莫属。欧俄经济关系龃龉的背后是政治安全关系的恶化,欧洲更加依赖美国的力挺。依照俄罗斯发布的统计数字,欧俄双边贸额易2015年下降10%,而美俄双边贸易却逆势上扬6%。欧俄经济困局中的资本外逃大潮大多流向美国。美国企业也趁欧洲竞争对手的缺失,在俄罗斯市场大展拳脚。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的贝尔直升机公司和俄罗斯乌拉尔飞机制造厂签署合作协议(虽然后者的母公司在制裁黑名单上),在叶卡捷琳堡组装贝尔公司的单引擎轻型直升机;位于莫斯科的波音公司研发中心项目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

大概率迎来搁浅!本周五国内油价调整或继续搁浅,年内第10次!

2020年8月7日(本周五),国内油价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截止8月4日0时,本轮国内第7个计价工作日,当前原油变化率为0.36%,预计汽柴油油价将上调15元/吨,尚未超过50元/吨调整红线。在本轮还有3个计价工作日的情况下,国内油价本周五搁浅的可能性或许更大,即便突破50元/吨调整红线,但涨幅也不会太大。

国际方面,美国时间3日,WTI原油亚欧盘都曾一度跌破40美元关口,受各国乐观的PMI数据支撑,油价欧盘期间开始反弹,美盘时段日内跌转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74美元,收于每桶41.01美元,涨幅为1.84%。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63美元,收于每桶44.15美元,涨幅为1.45%。

有分析师认为,随着欧佩克+放松减产和各国纷纷提前提高石油产量,全球原油需求持续下降,再加上美元货币持续疲软,油价可能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未来一周WTI原油价格或在38.50-42.50美元/桶区域盘整。如此看来,国内油价计价在仅存3个计价工作日的情况下,搁浅调整是目前最大的可能。

如果和预期一样,这将是2020年内第10次油价不作调整。目前来看,国内油价“5元时代”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历14次调整,其中9次搁浅、3次下调、2次上涨,汽、柴油价格分别累计下调1630元/吨、1570元/吨。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前的92号汽油市场价格为5.68元/升,95号汽油市场价格为6.05元/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疆的油价和内地一样吗

新疆的油价和内地不一样,比内地便宜。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3月8日现货沥青油连阳,牛市能持续多久

原油近期可能把大家给涨蒙了,涨的总让人觉得没有道理,各大原油部长就喊喊话油价就上来了总显得不可靠,而以此为依据做了空的投资者又是死伤惨重,前期我解析过关于原油多头发力的内部因素,那么市场也如预期般走势,油价得以提振关键不在于这些部长的喊话,关键在于内部供求关系正在得到缓解,虽说市场还没成为供少于求,但起码已经形成多空正常趋势,那么再去看好原油强势新低则显得不明智,既然供求关系在趋于平衡那么这些部长的喊话以及即将举行的原油冻结会议就显得举足轻重了,也就是说你最起码要搞清楚目前原油的趋势,那就是单边下跌已经结束而单边上涨还需时间的震荡行情,而这个震荡必然还将持续,加之前期原油的猛烈下跌后市场极度恐慌而陷入的强势单边上涨,这种关系很微妙;

那么我们再看看技术面,日线级别5日均线持续支撑油价,原油基本上近期都是打到5日均线就开始反弹,前期均线都是斜向上几乎直线运行,而今天略有勾头迹象,谨防市场空头倒戈,但我们也只是预防,也就是操作上我们需严格止损,操作上我们继续沿用近期一直的低多思路,至于亚欧盘我们完全可以去抓一波回调,不管是回调还是空头回落,短空起码是亏不了;

再者就是指标,多指标早已严重超买,近期的多头也呈现被压制现象,K线一直贴着布林带上轨运行,技术面来看市场需要一波短期回调,今天的操作就变得显而易见或者说难操作,基本上就是亚欧盘做回调而后5日均线做支撑而博反弹美盘继续做空以回调博回落;当然这句话可能有点难理解,简单来说就是看好先跌后涨再跌的这么一个走势,趋势为多,而多参考指标多头开始力竭呈空头;

宁贵沥青操作建议

1、激进3700亚欧盘短空目标3650,上方3720手动止损;

2、欧盘期间3650空单止盈反手做多,目标3700;

3、美盘3730上方再次介入空单,止损3770,目标3650-30;

哪些上市公司能从油价上涨中受益

 国际油价上涨、国内重工业化的过程对石油等能源性产品的需求以及国家石油储备的实施,都将促进石油开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国内的石油有限,每年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随着中俄、中哈等 合作项目的开展,一些油气勘探、管道设备安装和相关配套行业的上市公司将会受益。

一、石油开类和其他能源类上市公司 国际油价上涨,使石油开类上市公司受益,但由于原油开的性很强,并且在国内没有新的油气田发现以前,上市公司中从事油气开的公司如中原油气、辽河油田和石油大明的的规模扩张有限,全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但爆炸性的增长不太可能。

油价上涨对其他能源开类的上市公司构成向上的推力。由于油价上涨过快,使许多企业转而购买其他的能源性的产品,这样有助于推动这些企业主营收入的增长,如中国石化、神火股份、西山煤电、兖州煤业等天然气和煤炭开业上市公司。

二、石油开行业受惠 石油开的配套行业涉及到勘探涉及、工程实施、相关建材和石油开设备等行业,围绕着石油开新项目的开工和国外合作项目的开展,部分上市公司蕴含较大的发展潜力。

1、勘探设计类上市公司 石油管道新项目的开工,将对从事勘探涉及的上市公司如中油化建产生利好,中油化建是由中石油的吉化集团作为发起人,是石油勘探线路设计、管道和设备安装业的大型国企,中俄石油管道合作项目一旦开始,将有很长的管道铺设和安装在中国境内实施,而中油化建作为中石油的骨干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公司中报业绩为0.18元,三年以来的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将持续发展。

2、工程施工类上市公司 国内大陆架石油开的项目不多,而海洋石油开较多,实施海洋石油开的主要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内地没有上市,但其控股子公司海油工程表现十分优良,海油工程是集研究设计、建造、安装、海底管道铺设及海洋平台维修为一身的总承包公司,是国家一级施工企业,2004年中期的业绩就达到了每股0.55元,随着渤海油田等24个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公司业绩将继续增长。

3、石油开配套设备的上市公司 石油开对相关设备的要求较高,作为亚洲最大的油用钻头的生产企业,江钻股份的业绩保持同步增长,相比国际同类公司,江钻股份具有价格低的竞争优势,随着国家加强石油勘探工作,使国内市场对钻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公司收入连续两年高速增长。

三、其他受益的上市公司 作为输油管道的配套项目,随着中哈线原油的输入,天新将出现较快的发展。天新是由新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和新疆石油管理局共同发起成立的企业,独山子作为亚欧大陆桥地桥头堡,“中哈”线将原油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此,为中石油把独山子建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提供了原料,天新以生产高级润滑油系列添加剂和高级沥青洗礼产品为主营,在独山子10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开工启动之际,公司经营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另外,中俄的合作如果成功,未来25年内俄罗斯将向中国输送原油7亿吨,对大庆市的炼油、炼焦等石化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大庆华科、大庆联谊、牡丹江等公司。

虽然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对国内的航空业、汽车业等众多行业不利,但随着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启动,以及国际石油合作项目的开展,相关的石油开和其他能源开业、以及配套的勘探设计、管道安装和设备业等将有比较大的发展,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这些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如海油工程、天新、中油化建、江钻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