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绍兴属于哪种地形?它有怎样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肺炎期间中国的景点关闭-火车停运

3.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4.绍兴儿童公园去绍兴第三医院怎么坐公交车到达目的地

5.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招待所

绍兴属于哪种地形?它有怎样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绍兴汽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_绍兴油价下跌名单

自然环境

绍兴地处杭州湾南,会稽山北麓,北纬29°42′02″~30°19′15″,东经120°16′55″~120°46′39″,东西宽46.6公里,南北长68.5公里,周边长356万公里,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

西南部低山丘陵河谷区会稽山脉尾闾分成二支,成西南—东北方向伸入县境南部和西部,构成一片崎岖低山、丘陵、河谷地,面积757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0.76%。区内群山连绵,山势险要,山体抬升强烈,地形深切、破碎,水系源短流急。一般海拔在300~400米之间,最高骆家尖747米,延伸到萧甬铁路南侧约5~10公里地带,高度即降至海拔20米左右,与无数冲积扇和中北部冲积平原相连,坡度以15°~25°和大于25°为主。地貌类型复杂,还可分成丘间谷地、低丘、高丘和低山四类,主要有夏履、型塘、漓渚、兰亭、平水、石泄及小舜江河谷,王坛、平水盆地。此类河谷与盆地面积较小,山垅较狭,水流湍急,砂砾含量较高,土壤冲积明显。与水网平原交界处均有大片坡地、阶地,尤以漓渚、兰亭、南池、坡塘、九里、上蒋一带面积较大。坡度皆在10°以下,土层深厚,适宜农耕。新石器时代已有频繁农垦活动,现大部辟为茶、桑、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地和旱粮地,在绍兴农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北部水网平原区面积572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8.33%。除零星火成岩残丘外,皆为冲积、淤积、海积而成。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7米。偶有孤丘残丘高度一般亦不超过200米。中部,河流纵横,湖泊星散,农田被切割成大小渡田,有“水乡泽国”之称。靠近古海溏北部狭长地带,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5米,河流较少,水面狭窄,为向滨海滩涂过渡地带。历史上称山会平原,原为一片浅海沼泽,潮汐出没。全球性冰后期为海水所淹。距今6000年前,漓渚、平水均为海水直拍之山丘和海岸交界处。

公元前21世纪左右开始海退,海岸北移。海退结束,海岸线轮廓已与近代相似。因泥沙来源丰富,溺谷淤浅不畅,浅海逐渐垫高而变成咸潮出没之沮洳沼泽,《管子·水地》称“越之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距今3000年前后,越族居民从会稽山内部北移,开始垦殖咸潮所不及之山麓冲积扇和平原中一些较大孤丘及附近坡地,从而形成中部冲积平原。

公元前5世纪初,越国把都城从会稽山南部迁到沼泽平原,经过与近世围垦滩涂相似之围堤、筑塘、拒咸、蓄淡,造就会稽山北麓冲积扇以下大批耕地。

秦汉时代,北人南迁,湖沼地加快开发。至公元2世纪中叶,鉴湖建成,湖以下开辟良田9000顷。海塘建设和河湖网也加速整治。唐垂拱二年(686)山阴与萧山50里界塘筑成;十年(72万会稽县令李俊之主持增修山会海塘。后经大历十年(77万大和六年(83万次增修,才形成东起上虞,西至山阴,全长百余里之防海塘,山会平原全面形成。至今,中北部水网平原610个自然村中,以溇、湖、埭、桥、江、墅、葑、塘、渎、堰、岸、港、浦等命名者计226个,占34%,展现水乡特定景观。

东北部滨海平原区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人工水系纵横交错,海拔5米左右。区域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0.91%,已围垦67.4平方公里,潮上带或潮间带尚待开发。受钱塘江和曹娥江涌潮顶托,北岸不断被侵蚀,南岸逐渐淤涨。明永乐至万历(1403~1620)间,钱塘江主槽北移,山会两县海涂外涨,已有人自发垦殖,种植棉、瓜、豆和水稻。清咸丰年间(1851~186万度成为三江口西部乾、坤两号沙地,面积超过4万亩。清末民初,滩涂曾向杭州湾伸展20多里,有磨盘丘、豆腐畈等垦区。此后,由于钱塘江南股槽游移,滩涂大片坍方,至建国前夕,丧失殆尽。1969年开始有组织地大规模人工围涂造地,至1991年,围涂10次,获土地66.3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至1994年4月“九三丘”第一期围涂获土地8.7平方公里,未计入内),才有滨海平原,并奠定境内自南而北山脉—平原—海岸梯阶式地貌。

绍兴经济

目前的绍兴主要以工业为主。经过多年的艰苦发展,绍兴现在已做到工业立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经济占64%。全县拥有规模企业554家,117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二是工业经济以轻纺为主。全县有3064家纺织企业,2002年,纺织品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5%,轻纺产业拥有三个全国之最,即设备最好,拥有当今最现代化的无梭织机26000台;产能最高,年产各类化纤原料45万吨,约占全国同类产品1/10,年产化纤面料近30亿米,印染加工量近60亿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被中国纺织协会命名为“全国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三是经济发展以民营为主。全县已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格局。2002年工业销售的85%来自民营企业,在22家规范化股份公司中,有三家上市企业,民间资本具有极大的活力和潜力。

现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02年人均接近4000美元,进入国际所谓的经济发展“快跑期”。县委县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决定再经过5年努力,到2007年达到人均8000美元的目标。绍兴充分发挥经济这三个特点的巨大优势,以大开放促展,突出“一条主线”、打造“两个中心”、建设“三型”,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7年,经济发展的宏观基本面保持良好状态,国际油价相对稳定,国内政策调控适度且有序。该市经济总体平稳,众多领域显现出新的增长动能,主要经济指标增势普遍好于上年,并呈现出“生产趋升,需求趋活,效益趋好”的可喜局面,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但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时呈现出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内涵提升明显加快

2007年以来绍兴市经济走势总体平稳,二季度工业经济受减排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冲高回落,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均较平稳,增长情况仍普遍好于上年。经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90.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增长速度比上年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3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39.94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305.43亿元,增长13.6%。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利润分别增长26.4%和23.2%,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6.7和9.0个百分点;出口、消费、投资的增幅分别高达30.5%、15.9%、11.2%,增速各比上年同期提高9.6、0.6、5.0个百分点。在横向城市的比较中,我市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位次比上年有所提升。

肺炎期间中国的景点关闭-火车停运

由于疫情,国内大部分景点都关闭了。现在,不建议大家出门。打算去旅游的朋友建议放弃旅行。这里是中国关闭的景点列表,以及被叫停的火车的信息。

国内关闭景区

黑龙江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所有旅游景点和滑雪场暂时关闭。

吉林省

截至1月27日,吉林省旅行社(含分社、网点)、A级旅游景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文化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等5681家单位(场所)已全部暂停营业。

辽宁省

沈阳121家A级景区全部关闭,包括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棋盘山景区、沈阳森林动物园、沈阳植物园、沈阳世博园、东北亚滑雪场等。大连和其他城市的大多数景点也已暂停开放。

内蒙古

1月24日起,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陆续向社会发布关闭公告,临时关闭公共文化场所,原春节期间举办的文化活动全部取消或延期。截至1月30日,全部15100个公共文化场所(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文化室等。)全区都关门了。

北京

1月23日,北京宣布取消包括17个庙会在内的4300多项春节日文化活动;关闭城市文化馆、图书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馆372个,社区村文化室6457个,博物馆183个。

颐和园、北京动物园、香山公园、八大处公园、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山公园、雍和宫、西什库教堂、海淀堂、广化寺、东岳庙、黄村清真寺、白云寺、首都博物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美术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恭王府博物馆、潭柘寺景区、戒台寺。故宫、国家博物馆自2008年1月25日起闭馆;国家大剧院将取消2月1日至3月1日的演出及相关活动。

天津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已通知市、区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暂时关闭,所有景区关闭。

河北省

1月24日起,河北停止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展览和群众性文化旅游活动,各地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群艺馆、剧院、文化站暂时关闭。

山西

大同古都灯会暂时关闭。雁门关景区、五台山景区、黄河壶口瀑布、地质博物馆、临汾博物馆、科技馆、山西博物馆、山西青铜器博物馆、平遥古城等景区暂时关闭,另行通知。

山东(省)

山东部分文化场馆暂时关闭,大型人员聚集活动取消。济南一泉景区、千佛山景区、山东博物馆等景区暂时关闭。泰安、淄博、日照也已发布公告,取消庙会、春节灯会等大型活动。烟台、菏泽等地关闭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

江苏省

截至目前,中山景区、玄武湖景区、莫愁湖景区、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博物馆、南京夫子庙、南京鸡鸣寺、扬州瘦西湖景区、扬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剧博物馆等景区暂时关闭,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安徽省

截至目前,安徽博物馆、安徽图书馆、地质博物馆、杜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合肥科技馆、合肥野生动物园等景区暂时关闭,所有公共活动取消,另行通知。黄山风景区将于2008年1月25日下午3时起关闭,恢复营业时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上海

上海迪士尼度区将于2008年1月25日起暂时关闭上海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小镇(包括华特迪士尼大剧院)和兴园公园,直至另行通知。

此外,东方明珠塔、东方珠江游、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厅、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渔人码头景区、上海群众艺术馆、顾村公园、贝加郊野公园、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度酒店等都决定在1月24日或25日出发。上海文化广场、长江剧院、马兰花剧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决定春节期间推迟演出。

浙江省

杭州:取消2008年春节佛教文化旅游活动;西湖的收费景点和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浙江美术馆,浙江良渚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暂时关闭或春节活动取消。

宁波:停止一切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温州:多地暂停大型文化旅游活动。鹿城、龙湾、瓯海、乐清、瑞安等公众聚集的所有景区(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各镇街文化站、人民舞台、文化接力站等已暂停开放。(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湖州:市内文化场馆关闭。

嘉兴:1月24日起,文化场馆关闭。——个城市的所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文保单位将关闭。

绍兴:暂停开放禄丰寺等宗教场所。

金华:春节期间,所有文化场馆不对公众开放。

衢州:暂停全市公共文化场所向社会开放。

舟山:春节期间部分文体场馆关闭。

丽水:博物馆暂时不对公众开放。

台州: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暂时不对公众开放。

江西

1月25日起,江西省所有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度区暂时关闭;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全部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福建省

福建省5A景区全部临时关闭,部分文化旅游活动取消。湄洲岛景区、九里湖景区、龙岩市46个景区(点)、福建省博物馆、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厦门大学、厦门市工人文化宫、泉州市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南平文化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宁德市太姥山、庐山、赤溪景区等。在另行通知前不对公众开放。

河南省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暂时关闭。原组织安排的文化活动取消或延期。目前官方显示,河南博物院、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等景区已暂时对公众关闭。

湖北省

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根据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确保所有申请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自1月27日起暂停办理普通护照、旅行证及港澳台签注。恢复时间会进一步公布。

各单位组织的文艺演出等活动暂停或取消;全省所有公共文化场所暂时关闭;全省所有A级旅游景区将关闭。

湖南

长沙各大景点基本已经关闭,包括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海底世界、长沙方特等。市内其他大部分景区已经关闭,武陵源、张家界、凤凰古城九景、七良洞、南长城等景区也全部关闭。

广东

广东省内所有A级景区全部关停,包括广州长隆、丹霞山、罗浮山、华侨城等知名5A景区。除A级景区外,韶关、佛山、中山、珠海等市的所有旅游点均已关闭,阳江市的玉溪三洞、崆峒岩景区等13家热门非A级景区也已关闭。自2008年1月24日起,惠州大亚湾的所有旅游景点已经停止对公众开放。

广西

全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运营。南宁博物馆、邓纪念馆、南宁动物园、桂林漓江风景区等景区暂时关闭;2008年宾阳火龙节取消。

香港

2月4日零时起,香港暂停罗湖口岸、福田口岸、皇岗口岸、港澳码头的旅检服务。香港迪士尼乐园和海洋公园将于26日起关闭。香港迪士尼方面表示,只有度区内的酒店会照常营业。

澳门

所有中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将被取消。

地区

还没有消息。

重庆

所有公共文化场所暂时关闭,包括公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A级景区和游船暂停开放。

四川省

A级景区全部关闭。成都、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毕棚沟景区、峨眉山、乐山大佛、稻城亚丁等景区已暂时关闭。

贵州(省)

取消全省各类大型活动。目前,贵州已关闭的景区有贵州博物馆、黄果树景区、龙宫景区、范静山景区、西江千户苗寨龙里景区、织金洞景区、赤水丹霞旅游区、七小拱门景区、兴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丰丸湖景区。

云南省

春节期间,云南省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取消。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军校、云南解放纪念馆、昆明博物馆、云南美术馆、泸沽湖景区、丽江玉龙雪山、大理古城景区、红河哈尼梯田等多家景区已暂时关闭。

西藏

1月27日起,西藏暂停全区旅游景区接待游客。

山西省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安碑林博物馆、韩晶帝阳陵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馆、西安博物馆、华山景区、芙蓉园景区、西安安城墙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秦岭野生动物园等景区已暂时关闭。

宁夏

春节期间所有文化活动将暂停。宁夏沙湖景区、水洞沟景区、镇北堡西部、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岩画、银川崔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青铜峡黄鹤楼景区、黄鹤滩景区、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黄河外滩湿地公园、西夏风情园、韩美林美术馆等不对公众开放。

甘肃

全省2家博物馆、纪念馆闭馆;103个图书馆和103个文化馆被关闭。包括甘肃省博物馆、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石窟、西千佛洞石窟、嘉峪关关城景区等。

青海

青海省所有A级景区暂停开放。

新疆

新疆多个景区发布停业公告,包括乌鲁木齐尧山大峡谷景区、和睦喀纳斯、新疆白哈巴景区、江布拉克景区、义乌胡杨生态园景区等。

停运列车

铁路

凡1月27日24:00前购买的乘车日期为1月28日0:00至2月26日24:00的车票,可延期至3月25日24:00办理退票;发售火车票的车站进站通道关闭的,自进站通道恢复之日起30日内可以退票;退票必须在购票的车站或出发地办理。办理时继续免收退票费,铁路与意大利保险一并办理。

根据铁路部门的建议,如果购买未退票的纸质车票(

2月29日至2月17日,张家口K5282,邯郸停运;1月30日至2月18日,——次邯郸至张家口的K5284次停运;

3月3日至2月18日,——邯郸K5219/20次停靠北京西;

4月3日至2月18日,北京张家口K5287/8次——停运;

5月3日至2月18日,石家庄——北京K5202/1停运;

6月4日至2月18日,北京西清河城K5227/8次停运;

7月3日至2月18日,石家庄北阳泉K5277/8次停运;

8.2月3日至2月18日,北京——昌黎K5249/50停运;

9月3日至2月18日,北京——秦皇岛K5241/2停运;

10月29日至2月18日,北京临汾K40次——停运;

1.12月5日至2月18日,昌平北——次赤峰K4769次停运;

2.12月8日、11日、14日、17日赤峰南K4125次,北京——次停运;

3.11月30日至2月14日,北京西洛阳停运30次;

4.11月28日至2月15日,北京西次成都K4217次停运;

5.11月29日至2月13日,北京——南通K4051次停运;

6.11月29日至2月13日,北京西安庆K4159次停运;

7.11月27日至2月17日,北京西次邯郸K5215次停运;

1.11月28日至2月18日,邯郸——次北京西K5216次停运;

8.11月28日至2月17日,北京西——次邯郸K5211/2次停运;

9.11月28日至2月26日,天津——兰州西K888次停运;

1月28日至2月26日石家庄北K7709/10次、天津——次停运;

1.1月28日至2月26日,天津——深圳东K1622/19次停运;

2.1月28日至2月26日,天津——长沙Z206/7次停运;

3.1月28日至2月23日,天津——洛阳K332停运;

24.2月10日、11日北京南——长春G4851停运;

25.2月11日北京南——次沈阳北G4857次停运;

26.2月10日北京南次长春G4853次停运;

27.1月30日至2月3日,北京西次郑州东G4613次停运;

28.1月30日至2月3日,北京西次南阳东G4841次停运;

29.1月30日至2月3日,北京西次郑州东G4837次停运;

1月29日——汉中,北京西,停运K261次;

31.1月28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665停运;

2.1月28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25停运;

3.1月28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669停运;

34.1月28日至2月8日,天津西西安安北G1711停运;

35.1月30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4017停运;

36.1月29日至2月8日,京西西安安北G4035停运;

37.1月30日至2月3日、2月10日至11日,京西次西安安北G4855次停运;

38.1月28日至2月8日,北京西——次郑州K4079次停运。

铁路部门提示:已购买上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在30日内(含当日)办理全额退票。

自2006年1月28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对之前在车站、12306网站等渠道购买的全国铁路车票不再收取退票费,主动变更行程的旅客需退票。购买铁路旅客保险一并办理。由于各地学校开学时间不同,从即时起,退票学生票时不再收取退票费,购买铁路旅客保险一并办理。

自2000年1月30日零时起,香港西九龙站及红_站的口岸将会关闭。因此,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列车跨境运行(包括香港西九龙站与内地之间的高速列车,以及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普速列车)将同时暂停。已经购买跨境车票的旅客,请尽早安排调整行程,退票时免收手续费。

自2月1日起,铁路购票人必须提供每位旅客使用的手机号码,方可购票。大音阶的第三音

自2000年1月30日起,北京至平壤间的K27/K28次旅客列车停运。自2000年1月31日起,平壤至丹东的95/85次旅客列车、满浦至集安的7263/8271次旅客列车停运。

自2000年2月1日起,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间旅客列车K95/K96次停运;2008年2月2日起,阿拉木图/努尔苏丹至乌鲁木齐的旅客列车K/K98次临时运行至哈萨克斯坦境内的Dostec站。

2008年1月31日至2008年3月1日,绥芬河至格罗迪耶科沃的402/401次旅客列车、满洲里至后贝加尔/赤塔的653/654次旅客列车停运。

2008年2月1日至2008年3月2日,对非蒙古国公民暂停发售北京至莫斯科经乌兰巴托K3次、北京至乌兰巴托K23次、呼和浩特至乌兰巴托4652/4653次、二至乌兰巴托685/681次旅客列车车票。

铁路部门表示,已购买上述国际联运火车票的旅客,自出票日起30日内,可通过原购票渠道退票,免收退票费。

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别称知多少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习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端午节的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除佩饰艾虎以外,端午节还有用雄黄为小儿在额头画“王”的风习,其意也在于借虎辟邪。

画额,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长命缕,时端午节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的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的卫生习俗

①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百草”,亦药草之俗。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④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端午还有许多辟邪、灭疫活动,与上述的卫生习俗有密切的联系。如以五色丝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汉代应助《风俗通义》有记:“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另外又有称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绍、五色缕、朱索等。据说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驱除灾害。为什么五彩丝线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巫术,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另外,可能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汉书·地理志》记越人“文身断发,以辟饺龙之害”。晋人刘义庆《世说》等书,记以五色丝缠绕粽子,以投入江中,为蚊龙所惮。虽系传说,却透出了一丝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另外还有其他佩饰之物。比如,《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佚文:“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条达,即彩色织丝带,亦与五色丝相行。又有佩赡赊以辟兵之俗(此俗久已失传,仅《太平御览》中有记载)。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饰物。如《东京梦华录))记北宋开封过端午要购,“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蕲艾)花、银样鼓儿花”。是佩戴饰物。《武林旧事》记南宋杭州时赐予后妃诸臣:“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诞佩带。”清《帝京岁时纪胜》:“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是在端午制小人形(由古代艾人发展而来)、粽子、蒜头、五毒、巷虎等形的小香囊佩戴。《清嘉录》中记有另一种健人:“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古代帽子上系在领下的带子)、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为之者,供妇人插鬃,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妇女也于髻上戴艾,插石榴花朵,既可驱邪,又兼装饰。

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艾了。除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虎形,称为艾虎,《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取戴之。”同时也在门上挂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剑,蒲束扎的蒲龙。《帝京岁时纪胜》:“(端午)插蒲龙艾虎。”《清嘉录》卷五:“戴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头被认为是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蓬鞭相配,以赶却鬼祟。另外还焚烧艾蒿等以驱赶蚊蝇。在湖南、浙江等地则葛藤挂于门相上,传说葛藤是锁鬼的铁链子,可驱鬼辟邪。

与药、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神荼、郁垒之神话,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梦粱录》卷三:“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这是宋代之俗。《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你为“倒灾葫芦”。

至今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

端午节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绍兴儿童公园去绍兴第三医院怎么坐公交车到达目的地

68路 → 5路

| 6.7公里 |

儿童公园站 上车

68路 6站

第五医院站 下车

步行 10米

第五医院(毛源昌眼镜)站 上车

5路 6站

北海综合市场站 下车

步行 510米

绍兴第三医院

戒杀放生

阿弥陀佛

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招待所

校内没招待所,

山阴路口有个招待所,

应该满破烂的吧,

客运中心有23路直接到的,

打的的话我以前在那读的时候是17,8块吧,

现在油价涨了就不是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