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逾3%?

2.国际油价再创半年来新低,国内油价的趋势如何?

3.国际油价再创半年来新低,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有哪些?

4.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大关,跌至3个月新低的油价怎么了?

5.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6.油价大跌至3个多月新低发生了什么?

7.国际油价大跌6%,美三大股指跳水,鲍威尔和耶伦听证会说了什么?

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逾3%?

国际油价 历史_国际油价历史新低

北京时间25日下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幅跳水。美国原油持续走低,盘中最低至69.17美元/桶,创5月7日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盘中跌破77美元关口,最低至76.86美元,日内跌幅扩大到逾2.7%。因俄罗斯和沙特两国相继释放增加原油供应量的信号,从而对油价形成重大打压。

利雅得和莫斯科的能源部长周五表示,准备减缓产量削减,以平息消费者对供应充足的担忧。沙特阿拉伯的哈立德·法利赫和俄罗斯的亚历山大·诺瓦克都表示任何此类举措都将是渐进式的。

由于市场担心价格上涨过快,油品LCOc1已达到2014年底以来的最高点,本月为每桶80.50美元,因此提高产量将缓解17个月的严格供应限制。

欧佩克秘书长Mohammad Barkindo表示,在特朗普发布关键推文后,欧佩克开始讨论减缓减产。特朗普上个月在推特上称,欧佩克“人为”提振了油价。

“作为美国的朋友,我们感到自豪。” Barkindo在俄罗斯主要经济论坛上向圣彼得堡的沙特和俄罗斯能源部长表示。

以俄罗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和盟国已同意到2018年遏制日产量约180万桶(bpd),以减少全球库存,但库存过剩现在已接近欧佩克的目标。

4月份,协议参与者削减产量超过所需产量52%,受危机影响的委内瑞拉产量下降,帮助欧佩克实现了比预期更大的减产。

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称,每日上涨约100万桶将意味着达标水平将达到商定水平的约100%,而不是超过它。

Barkindo还表示,美国向欧佩克施加压力并不罕见,因为美国能源部长过去曾要求生产者集团帮助降低价格。

由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表示他们准备好缓解供应限制,油价周五下跌逾3%至每桶76美元。

来源:搜狐财经

国际油价再创半年来新低,国内油价的趋势如何?

国内的石油价格也在不断下跌,国内石油价格有希望迎来五次连续下跌。但是从总体上来讲,目前石油价格比之前还有所提升。

石油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毕竟现如今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都是离不开石油的,可以说石油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制造业,都离不开石油的。

国际油价再创半年来新低。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都在不断的上涨。这引起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关注,毕竟石油作为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之一。石油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次根据国际石油价格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国际石油价格已经连续下跌,创造了半年以来的最新记录。

国内石油价格也会持续下跌。

相比于国际石油价格而言,国内的石油价格也在不断的下跌过程当中。根据中国石油公司给出的数据,目前我国石油价格已经连续跌了四次。如果国际石油价格能够继续保持下跌的趋势,国内石油价格是非常有希望迎来第五次下跌的结果。这对于广大车主以及从事运输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在这之前石油价格不断的上涨,给大家的出行以及从事运输行业的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本。

是由多方面因素调控造成的。

国际石油价格水会下跌,是因为多方面因素调节而造成的结果。一方面中东地区加大了石油的产量,同时也加大了对外出口。而另一方面,美国也特地要求国内企业加大石油的生产量。因此在双方的共同作用之下,国际石油价格才会持续下跌。

国际油价再创半年来新低,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石油的供给量、市场对于石油价格未来的预期以及经济的发展。

当今世界,拥有大量的石油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更好的发展,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获得很好的发展,就是因为拥有着大量的石油,而且石油是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

石油的供给量影响价格。

对于市场上石油价格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供给量,中东一些国家的石油储存量比较多,而且这一段时间减少了对于石油的开,而且也减少了出口量,也正是因为如此石油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市场的预期会影响价格。

市场的预期对于石油的价格的影响其实也是比较大的,当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人预期未来石油的价格上涨的情况之下,就会加大对石油的购买力,从而会推动石油价格的上涨,反之,如果预期未来的价格下跌的话,那么很多人并不会在短时间之内进行购买,从而会影响未来石油的价格。

经济的发展情况会影响价格。

一般来说那些拥有着非常不错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而且会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走势。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比较不错的情况之下,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比较高,从而会影响整个市场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最终会影响石油的价格。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石油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国家这一段时间的石油的价格确实处于比较高的位置,我们国家在未来将会向市场投放大量的石油,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石油的价格出现下跌。

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大关,跌至3个月新低的油价怎么了?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的起起伏伏始终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直到最近国际油价似乎开始向着下跌的方向发展,甚至于跌破了100美元的大关,很多人都在问当前这国际油价到底是怎么了?国际油价的新低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大关?

据报道,纽约商品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破100美元关口,收于每桶99.50美元;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0.73美元,收于每桶102.77美元。两油当日盘中最大跌幅均超10%,创下了近三个月的新低。

与此同时,能源紧张加剧市场不安情绪。自2021年初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了约700%。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天然气市场最新季度报告显示,由于价格飙升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可能进一步减少供应,今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将小幅减少,之后数年会缓慢增加。

创3个月新低的国际油价怎么了?

我们要明白当前国际油价的下降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市场整体情绪出现了变化之前,大家都觉得说整个市场的整体情绪是处于相对乐观的状态,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供应却持续不足,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供需矛盾的大背景之下直接带动了国际油价的问题。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核心的问题,这就是需求是不是会持续上涨之前大家对于经济复苏的整体预期是比较明确的,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需求还是会不断增加的,这就是之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核心原因。

我们看到对于当前的整个市场来说,大家最担心的事情是整体国际经济市场发展的下降,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甚至于有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现,这实际上给很多人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如果经济衰退这个现象一旦实锤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

一旦需求不足这件事情出现,那么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将会是非常明显的,即使当前的国际市场供应还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但是只要有效需求下降了,国际市场供应就会逐渐恢复正常,从而推动国际油价进入一个下降通道。

对于当前的国际油价来说,可能我们虽然看到了国际油价的下跌,但是能否跌到之前我们看到的三四十美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可能还是比较大的问题,这是因为当前国际石油的供应依然是持续不足的状态。虽然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经济下行的压力,从而带动国际油价向下发展,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国际的石油供应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国际油价的持续高位可能依然会处于比较高的状态。

当然这个高位不是我们日常说的,一两百美元而是七八十美元的这种高位比起之前肯定是有一定的下降,但是想要跌到2020年时候的三四十美元几乎已经是不可能了。不过好消息还是只要国际油价能够下降,至少我们加油的成本能够进一步下降,我们还是有希望看到成品油价格下降的,这一点还是我们比较开心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从1981年起,国际油价连续5年大幅下降。随后,1986年又发生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油价战”,引起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供应前景不明和油价的大幅上涨,都使西方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西方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的增速开始大大降低,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进口的石油减少了。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世界1980—1982年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世界能源需求由增长迟缓变为负增长,其中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尤大。接着,整个西方石油工业,从上游的油气勘探和开,到下游的储运、炼制和销售,迅速陷入一场全面的和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之中。在国际市场上,石油由供不应求和被疯狂抢购变为销售困难,油价由暴涨转为跌落,竞争激烈,生产大幅度下降。从19年到1983年,世界市场日消费量减少590万桶(1桶=0.16立方米),从5160万桶降至4570万桶,向OPEC提出的石油需求量比19年降低了43%。

面对油价下跌和市场份额缩小,OPEC在1983年第67届特别会议上,将原油的官价下调至每桶29美元,并决定“限产保价”。规定最高日产量1800万桶(19年最高日产3100万桶),并规定每个成员国的限额。由于OPEC内部分歧较大,考虑到其他成员国减产的难度,而让沙特阿拉伯承担“浮动产油国”的角色。OPEC试图通过“限产保价”来等待世界石油需求重新增加和油价回升,但此举却使其石油产量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到1985年,其日产量已降至1847万桶,市场份额也从19年的47.8%降至30.1%。

1985年12月,OPEC第76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宣布以“减价保产”争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国际石油市场由此出现了大混乱,导致1986年的“油价战”和油价暴跌。1985年12月9—12日的三天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降5美元。到1986年1月20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到每桶仅19.5美元,这是自1980年以来该油价首次跌破20美元。2月18日,伦敦现货石油市场交易活动完全停止。3月4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跌到每桶11.98美元。7月23日,国际石油价格已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同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到每桶只有8.5美元。而7月30日,在地中海装上油轮的沙特阿拉伯轻质油价格每桶只有6.8美元。油价由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达70%。至此,油价基本上跌至谷底。

此后,经过一系列的会议,到1986年10月,OPEC基本就产量问题达成协议,并提出恢复OPEC官价。就在第79届部长级会议结束后的1986年10月29日晚,担任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25年之久的风云人物亚马尼被宣布解职,他的解职也宣告了据称是由他所发起的这场油价大战落下了帷幕。

1986年12月10—20日,OPEC第80届部长会议决定,从1987年1月1日起,OPEC的“参考价格”为每桶18美元;1987年上半年,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OPEC 12个成员国的石油产量限额为每天1580万桶。会议改变了1985年“限价保产”的政策,又回到“限产保价”的老路上来,只不过其油价是每桶18美元,比一年前低了10美元。到此“价格战”基本结束。

这次油价大震荡给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后的国际石油形势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新战略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重新突出强调要坚持“一体化”体系。

尽管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在历史上一直是“垂直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曾一度不再多谈这一问题,而且在80年代初还曾出现过要实行“非一体化”的说法。经过1986年油价暴跌之后,各公司又重新提出要坚持“一体化”,以确保公司的业务平衡和财务稳定。

(2)在油价低落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各大公司纷纷强调实施“最优原则”。

BP石油公司在1988年和1989年春就曾反复强调,它的“基本哲学”是“最优选择”,即“把力量集中在我们擅长的事情上,进行投资使它变成更好”,“关闭或卖掉”不合这一“标准的业务”,决不“充当二流角色”。

(3)坚持把取得新的油气放在压倒一切的首要地位。

在低油价的条件下,仍大力进行油气的勘探开发,同时,强调对已有的油气的开补偿率。

1986年和1988年油价大幅度下跌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的上游业务利润也急剧下降,但各公司依然强调上游业务的重要性。1988年壳牌集团的石油投资达81亿美元,其中用于上游部分的占64%。埃克森公司1987年宣布“同其他石油公司一样,找到新的合理价格的油气供应已经成为一项压倒一切的目标”。

(4)大力加强兼并和收购活动。

为了解决储量紧急和勘探无重大突破并且费用日益困难的问题,兼并和收购也成为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取得新的油气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地位已不亚于甚至超过勘探所获。

油价大跌至3个多月新低发生了什么?

出现该情况主要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1、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预期导致了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

2、美元近期的强势给油价带来了压力。由于国际油价是以美元计价,美元的升值使得以其他货币结算的油价相对变贵,从而抑制了购买力和需求。

3、地缘局势的一些缓解迹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对油价的风险溢价。

国际油价大跌6%,美三大股指跳水,鲍威尔和耶伦听证会说了什么?

欧洲股市涨跌互现,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40%,报6699.19点;法国CAC40指数跌0.39%,报5945.30点;德国DAX指数涨0.03%,报14662.02点。

COMEX 4月黄金期货收跌约0.8%,报1725.10美元/盎司,创3月8日以来最大收盘跌幅,并创3月12日以来收盘新低。

耶伦、鲍威尔听证会

当地时间3月23日,耶伦和鲍威尔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就疫情援助、救济以及经济安全法案作证并回答提问。

鲍威尔称,美联储在疫情中取的财政措施被证明真实有效,在美国经济达到全面复苏之前会继续坚持货币宽松政策。

此外, 鲍威尔淡化了对通胀的担忧,他表示,预期随着疫情消退,消费增加,今年晚些时候通胀会随之提升,但基于需求提升和去年低基数基础上的通胀幅度不会太大,时间也不会长久。 他同时表示,美联储有足够的工具应对通胀。他还说,目前部分资产价格“稍高”,但整体融资风险适中,银行的资本也充足。

耶伦在讲话中着重强调美国经济已经取得的成果,指出财政援助直接对民众起到增收效果。

耶伦在问答环节称,美国经济仍然处在阵痛期,真实的失业率可能高于9%,这意味着经济还需更多帮助。“可能会建议”投资基建、防范气候风险、劳动力、制造,以提高美国经济的生产力。

此外,耶伦表示,预计将调整税收政策,有助于为经济复苏提供资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问答环节,耶伦和鲍威尔都提到了加密货币问题。耶伦称,需警惕数字货币被用于非法融资。鲍威尔称,完全私有化的数字美元系统并不可靠。

周二,美联储理事Lael Brainard提到美联储拟将气候变化纳入华尔街监管的重要部分。她表示,金融稳定气候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Climate Committee)将“负责制定和实施一项评估和应对气候相关金融稳定风险的。美联储正投资于研究和建模工作,以衡量气候对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潜在威胁。她承认这项工作可能颇具挑战。

“气候变化可以被视为来自金融系统之外,对金融稳定构成冲击的因素,例如疫情,这些都很难准确预测。”

油价暴跌

昨夜国际油价创2月上旬以来盘中新低。WTI 5月原油期货在欧股盘中跌破60美元/桶,最终,收跌6.17%,报57.76美元/桶,创2月5日以来主力合约收盘新低,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跌5.92%,报60.79美元/桶,创2月8日以来主力合约收盘新低。这是原油期货继上周四大跌之后再度大跌,上周四美油跌超7.1%,布油跌近7%。

本周油价主要受欧洲一些国家第三波疫情的封锁措施拖累,需求快速复苏的前景不明朗。

德国商业银行的分析师称,欧洲大陆正在收紧抗疫措施,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人员的流动性,可能对石油需求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据央视新闻报道,德国现行的封锁措施将延长至4月18日,并且在4月1日至5日的传统日期间,实行更为严格的“长封锁”。在此期间,德国的商店和相关社交场所将全部关闭,同时严格禁止在公共场所的任何聚会活动。

同样宣布延长封禁的还有荷兰。 荷兰看守内阁首相吕特23日宣布,鉴于确诊病例数和入院人数持续增加,该国将延长当前执行的封禁措施至4月20日。 荷兰公共卫生部门当天早些发布的数据显示,荷兰在3月17日至23日这一周新增肺炎确诊病例数共计46005例,较此前一周增加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