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形势

2.从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镇到东莞市东城石井工业区怎么坐公交车的

3.我国珠江口盆地再获重大油气发现,对我国油价会有影响吗?

4.原油价格这么低,为啥胜利油田还要坚守2340万吨?

5.开车1.5排量河南到哈尔滨油价

6.沙特阿美股票代码

7.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突然缩减规模?恒力、万华、等项目进展如何?

8.中国油气勘探现状与对策

9.油田开发经济政策界限计算方法与应用

我国矿产资源总体形势

新郑油价_新区最新油价调整

2.3.1 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石油矿产长期短缺已成定局

2.3.1.1 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效利用最关键

我国的能源矿产结构是以污染重的煤炭为主,高效、洁净的油气等资源所占比例较小。2006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0%,石油占20%,天然气占3%,水电、核电、风电占7%(水能、核能和风能)。从总量上看,我国的能源矿产并不短缺。目前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中短期内不会改变,在煤炭的开发利用方面需要着手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一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甚至中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利用效率仍有很大差距;二是煤炭开发利用带来环境问题未根本解决;三是我国煤炭资源虽然较丰富,但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且缺水的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各省严重缺煤,构成了我国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局面,煤炭运输量巨大和缺水,限制了富煤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四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掩盖了洁净能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尤其是目前全国煤炭生产总量过剩更掩盖了石油等紧缺矿产的严重短缺形势。因此,从合理的能源结构看,我国属高效、洁净能源矿产严重短缺的国家。

2.3.1.2 石油长期短缺已成定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从我国石油资源的储量增长趋势与消费增长趋势来看,石油资源供应不足,长期短缺已成定局。西部和海域虽然尚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是,由于勘探投入不足,我国目前探明可供开发的可采储量27.6亿吨,人均仅约2吨。我国1993年已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1996年我国从原油出口国变为原油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大。现有生产油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大庆、辽河、胜利等东部主力油田均已进入中晚期,尽管冀东南堡发现10亿吨大油田,但稳产难度仍越来越大;西部战略新区增产幅度不足以弥补东部产能的递减,接替东部油田的战略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海上勘探虽有进展,但从目前剩余可采储量和新增探明储量分析,到2010~2015年产能尚难有影响全局的突破。到2010年我国石油缺口将达2亿吨左右,国内石油资源供应长期短缺已成定局。

2.3.2 原材料矿产结构缺陷突出,大宗支柱性原材料矿产数量不足,品质较差,供需矛盾愈益加剧,优势矿产优势不优

我国原材料矿产品种齐,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用量大的铁、锰、铜、铝、铬铁矿、硫、磷、钾等大宗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规模小,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关系日趋紧张,资源储量枯竭,大批矿山将陆续关闭,有的矛盾已十分尖锐;钨、锑、锡、稀土等优势矿产,富矿多,规模大,质量好,储量丰富,但由于管理不善,优势难以发挥,前景堪忧。

2.3.2.1 铁、锰、铝、铜、铬铁矿等大宗矿产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需长期依靠进口以补不足

铁、锰、铝、铜、铬铁矿为我国大宗金属矿产,虽然除铬铁矿外,资源都相对丰富,但资源质量差,品位低,难选冶,规模小。如已探明的铁矿98%是贫矿;锰矿大多数都是低品位难选冶的碳酸锰矿石;铝土矿以难选冶的一水型铝土矿石为主;铜矿缺乏富矿和超大型矿床。这些资源自然禀赋的不足制约了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矿产品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供需缺口不断加大。2007年国内铁、锰、铜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分别由1990年的11%、9%和23%上升到2005年的55%、50%和70%,每年消耗国家大量外汇。而且,供应安全得不到保障。我国铬铁矿资源则绝对贫乏,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国内消费超过90%要依靠进口解决。

2.3.2.2 钨、锑、锡、稀土等优势矿产的生产和出口总量过大,资源浪费惊人,优势不优,前景堪忧

钨、锑、锡、稀土等资源较丰富,2010年以前可满足国内需求,并可供出口。但由于开发利用管理不善,其优势地位正在被不断减弱。目前严重过剩的下游选冶加工的产能,刺激上游非法采矿屡禁不绝和过量出口;致使世界市场钨、锑、锡、稀土严重供过于求,价格逐年下降,也使国内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优势的资源将很快被破坏殆尽。

2.3.2.3 主要农用矿产资源硫、磷、钾,要么资源质量低劣,要么严重短缺,不利于农业生产

我国的硫、磷矿资源虽然丰富,但贫矿多,难选矿多,选冶成本高。硫主要以硫铁矿的形式存在,自然硫很少,可直接利用的自然硫不足总储量的3%,与国外硫资源结构完全不同。目前硫矿的开发和加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亟待加强管理。而磷资源集中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5省山区,特别是仅占全国总储量10%的富磷矿储量,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贵州2省偏远的山区,构成了我国南磷北运、西磷东调的格局,运输成本高。我国钾盐矿产供需形势更为严峻。目前主要用于生产各种钾肥的钾盐生产矿山8座,年生产能力30万吨左右,仅能满足10%的国内需求。据估计,到2010年我国钾肥需求量为640万吨,缺口钾肥约540万吨。

2.3.3 主要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减少,保障程度降低

随着找矿难度增加,加之有效勘查投入不足,我国主要矿产保有查明资源储量增幅不大,绝大多数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增长速度远低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甚至有许多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出现多年持续下降。2006年与2001年相比,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查明资源储量有所下降的就有9种,包括铬铁矿、钛矿、锌矿、镍矿、钨矿、锡矿、铂族金属、芒硝、金刚石等。煤炭储量增长13.8%,天然气增长48.8%,铝土矿增长10.9%。

根据中国主要矿产资源可供性论证研究的结果(表2.5),到202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24种矿产可以保证需求(保证程度≥100%,下同),它们是煤、天然气、钨、钼、银、稀土、菱镁矿、萤石矿、耐火粘土、磷、重晶石、水泥石灰岩、玻璃硅质原料、石膏、高岭土、石材、硅藻土、钠盐、芒硝、膨润土、石墨、石棉、滑石、硅灰石;有2种矿产能基本保证需求(保证程度≥70%至<100%),它们是钛和硫;难以保证需求(保证程度≥40%至<70%)有10种矿产,它们是石油、铀、铁、锰、铝土矿、锡、铅、镍、锑、金10种;严重短缺(保证程度<40%)的矿产9种,它们是铬、铜、锌、钴、铂族金属、锶、钾、硼、金刚石。考虑到当时论证所依据的基础数据和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报告对部分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结果进行了调整,并根据2010年和2020年的论证情况推测了2015年的数据。

表2.5 2010年、2015年、202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可供储量保证程度预测

续表

2.3.4 矿产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没有摆脱工业化国家发展的模式,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浪费严重、效率不高,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任务艰巨。我国矿山的特点是“小、散、多”。由于我国大部分矿山建设得早,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矿山环境问题也很突出。

首先,表现在矿产资源开采环节。我国矿山的特点是“小、散、多”。大部分矿山建设得早,开采技术相对落后,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全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小煤矿回采率仅为15%,有些甚至低至10%。共伴生矿的利用率不高。只有部分大中型矿山开展综合利用,而大量非国有小型矿山根本不进行综合回收。有色金属矿山综合回收率为35%,比国外水平低10%。通过多年持续治理整顿,矿产开发秩序出现了明显好转,但近几年,由于煤、石油及许多矿产资源供求紧张,价格上涨,一些地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问题突出,乱采滥挖,破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相当严重。

其次,表现在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的资源消费环节。我国GDP约占世界GDP的4%左右,但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分别占世界消费量的8%、38%、30%、30%、15%、46%。我国目前的能源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左右,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40%,火电煤耗高30%。

2.3.5 世界资源相对丰富,全球化为我们提供机遇和挑战

世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全球化使整个世界矿业市场配置全球化。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提供了机遇,同时世界经济的复兴,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大国对战略性资源的控制和争夺,又给我国带来巨大挑战。

按照世界目前矿产资源的生产与消费状况,重要矿产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都比较长,其中石油40多年、天然气60多年、煤炭133年、铁79年、铜31年、铝132年、锰40年、铬40年,完全有能力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复兴,特别是印度及东南亚、南美等众多发展中国家新一轮工业化高潮的到来,矿产资源的需求正在出现高涨态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加强了对我国的竞争和控制,世界资源的利用成为国家经济和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国际石油和金属价格的波动将对我国获取资源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油价在最近两年持续增加,屡创新高,并会在高位持续一段时期,金属价格也在高位振荡,增加了我国进口矿产资源的成本,加大供需矛盾。

从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镇到东莞市东城石井工业区怎么坐公交车的

公交线路:长21路 → 公交快线6路 → 822路,全程约54.2公里

1、从深圳公明汽车站步行约270米,到达公明汽车站

2、乘坐长21路,经过5站, 到达田心站

3、步行约340米,到达黄牛埔站

4、乘坐公交快线6路,经过3站, 到达市汽车东站

5、乘坐822路,经过5站, 到达市康复医院站

6、步行约440米,到达东城石井工业区

公交线路:长16路 → 842路 → 55路,全程约47.2公里

1、从深圳公明汽车站步行约380米,到达公明汽车站

2、乘坐长16路,经过9站, 到达长安车站

3、步行约300米,到达长安车站

4、乘坐842路,经过25站, 到达新锡边站

5、乘坐55路,经过15站, 到达市康复医院站

6、步行约440米,到达东城石井工业区

我国珠江口盆地再获重大油气发现,对我国油价会有影响吗?

目前来说不会有较大的影响,现阶段还只是出于发现阶段,还未进行开采流入到市场,因此对我国目前油价不会有太大影响。

中国能源报消息称,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当天对外宣布,近日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审定惠州26-6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为5000万方油当量,标志着我国珠江口盆地再获重大油气发现,将有效增强华南地区的清洁能源供应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惠州26-6油气田位于我国珠江口盆地,距离香港东南162公里,平均水深约113米,探井钻遇油气层厚度约422.2米,是我国在珠江口盆地自营勘探发现的最大油气田。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总地质师高阳东说,惠州26-6油气田的发现井测试日产原油超过500立方米、天然气60多万立方米。所产天然气上岸后可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为?绿色生态湾区?建设贡献更多清洁能源。该油气田投产后将带来非常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南海东部油田上产2000万吨提供资源保障。?

近年来,在中国海油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指引下,南海东部油田科研和勘探人员坚定?老油区新作为?的信念,提出全新勘探思路,系统梳理,层层剖析,潜心钻研,建立了具有珠江口盆地特色的古潜山成山控储机制,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套复杂油气藏的地质作业体系,为惠州26-6构造地质储量落实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实现了南海东部海域古潜山勘探历史性突破。 高阳东介绍说,惠州26-6油气田是我国首次在南海东部海域古潜山新领域获得勘探重大突破,一举打破了南海东部海域在潜山领域40余年无商业发现的历史,展示出该领域巨大的勘探前景。当前,南海东部油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油气生产基地,连续25年实现油气产量超1000万立方米,连续6年产量超1500万立方米。?

中国海油相关人员表示:?未来,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强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以期发现更多油气资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油价格这么低,为啥胜利油田还要坚守2340万吨?

在过去的三年中,胜利油田开辟了一条符合自身现实发展的新道路,也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稳产降本是油田的担当

石油, 既是经济,也是政治 ,决不能丧失战略清醒,认为有钱就能买到油、买到油就能顺利运回来。

2019年,全国原油进口量达到 5.06亿吨 ,对外依存度超过了 70% 的警戒线。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油气资源仍然是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因此,国内2亿吨原油、2000亿立方米气就是“ 压舱石 ”。

具体到胜利油田,就是 不能减产 ,守住 2340万吨 原油产量。

稳产2340万吨是低油价条件下油田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油田创更大效益、作更大贡献的核心支撑。

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点、员工利益的保障点。

两个方面相融相促、有机统一,既从“量”上保证,又从“质”上追求。

最大限度解放油藏

数据显示,油田已经发现的未动用储量,大约有 10亿吨 下功夫能动但没有动起来。这些储量已经发现 十多年 了,勘探费用达500亿元,每年的损益20多亿元。还有近 2万口 停产井,有价值、可盘活的资产大概值150亿元。

花了钱 打了井 到头来却得不偿失

该修复的没有修复起来,地下有潜力的没有盘活利用, 这就是损失

盈亏平衡点如何下降?

重要的是千方百计增加SEC储量。

开发工作是 应对低油价 提效降本 的中心环节。开发系统进一步强化油藏经营理念和一体化思维,统筹优化工作量及产量,加强产能、产量、产液、注水结构优化,压减无效工作量,促进降本减费增效,使 无效变有效 有效更高效

创新合作推动实践

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 “金钥匙”

埕岛东部、西部深层、深层砂砾岩滩坝砂、深层稠油等 4个百万吨产能建设 是油田瞄准规模建产,持续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全力扩大新区效益建产规模的具体体现。

为了快速效益建产

勘探、开发系统从研究之时便将手 到了一起, 资源向产能转化 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罗176区块将部署的勘探评价井转为开发滚动探井,今年将实现500万吨规模储量升级,建成产能6.8万吨。

为了提速

油田分公司与工程公司的手 在了一起,“甲乙方命运共同体”的源头优化推动 钻井周期 一降再降。

曲堤油田曲9-斜314井,井深1300米,从搬迁到完井用时4天,超出油田平均水平近一周。

为了效益

采油厂、油公司、研究院的手 在了一起, 未动用储量 开始有效动用。

牛25区块三口井日产油66.7吨,是常规压裂的3.2倍。

为了快速效益建产

为了利益最大化,油公司与专业化单位的手 在了一起, 成本 一降再降。

油田注汽量减少58万吨,稠油油气比却提高到0.87,减少操作成本支出1.7亿元,降低稠油桶油操作成本2.2美元/桶。

如果 找到的储量都能开发,就能给勘探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推动勘探解放思想、发现更多储量。

如果 开发的储量都能经营好,就能无限创造价值,促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这既是胜利油田责任担当的落点,也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是 为国分忧 保障能源安全 的生动诠释。

开车1.5排量河南到哈尔滨油价

驾车路线:全程约1898.9公里 ?1.5L排量的小车油费预计900元

起点:河南省

1.河南省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20米,直行进入政一街

2) 沿政一街行驶410米,过左侧的政一街游园,右转进入金水路

3) 沿金水路行驶220米,调头进入金水路

4) 沿金水路行驶30米,上匝道

5) 沿匝道行驶19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金水路

6) 沿金水路行驶4.0公里,直行进入金水东路

7) 沿金水东路行驶8.7公里,直行进入郑开大道

8) 沿郑开大道行驶750米,朝G4/机场/新乡/武汉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互通立交

2.沿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互通立交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3.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22.0公里,朝鹤壁/濮阳/范县/S2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鹤壁立交桥

4.沿鹤壁立交桥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濮鹤高速

5.沿濮鹤高速行驶56.9公里,朝范县/北京/开封/G4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7.沿大广高速行驶237.6公里,朝任丘/北京/G45/G1811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大广高速

8.沿大广高速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9.沿大广高速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10.沿大广高速行驶70米,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11.沿大广高速行驶29.9公里,朝沧州/黄骅/G1811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700米,直行进入黄石高速

13.沿黄石高速行驶102.8公里,朝北京/济南/G2/G3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15.沿京沪高速行驶50.6公里,朝天津中心城区/天津滨海新区/唐山/S6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6.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津沧高速

17.沿津沧高速行驶11.7公里,朝滨海新区/唐山/S60/G2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王官屯互通

18.沿王官屯互通行驶520米,直行进入滨石高速

19.沿滨石高速行驶20.1公里,过丹拉跨线桥,朝滨海新区/唐山/G2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长深高速

20.沿长深高速行驶97.2公里,直行进入唐津高速

21.沿唐津高速行驶67.9公里,朝沈阳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2.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23.沿京哈高速行驶500.5公里,朝哈尔滨/大连/丹东/抚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北李官互通

24.沿北李官互通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沈阳绕城高速

25.沿沈阳绕城高速行驶28.9公里,朝东北大马路/铁岭/长春/G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王家沟互通

26.沿王家沟互通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27.沿京哈高速行驶253.8公里,朝哈尔滨/农安/一汽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8.沿匝道行驶2.5公里,直行进入长春绕城高速

29.沿长春绕城高速行驶43.3公里,直行进入京哈高速

30.沿京哈高速行驶208.1公里,在京哈服务区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31.沿匝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哈尔滨绕城高速

32.沿哈尔滨绕城高速行驶25.6公里,过汊河桥,在市政府(松北区)/太阳岛风景区/东北虎林园出口,稍向右转进入松北立交桥

33.沿松北立交桥行驶880米,直行

34.哈尔滨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110米,直行进入世茂大道

2) 沿世茂大道行驶4.6公里,右转进入天元街

3) 沿天元街行驶470米,直行进入天元街

4) 沿天元街行驶130米,在第1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世纪大道

5) 沿世纪大道行驶3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哈尔滨市

沙特阿美股票代码

股票代码SE:2222。

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在招股说明书里承诺,每年不低于750亿美元的分红,按照2018年1000多亿美元的利润,分红率为70%左右。如果按照1.5万亿-2万亿美元的估值,每年的收益率在3.75%-5%之间。在全球低利率,欧洲甚至已经负利率的时代,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收益率。

一、沙特阿美中国东北新项目

沙特阿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综合国际石油公司,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和第六大石油炼制商,拥有世界最大的陆上油田和海上油田。主要从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炼制、运输和销售等业务,业务遍及沙特王国和全球各地。

沙特阿美在中国境内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中国石化,双方合作领域包括原油贸易、炼油化工、工程服务及科技研发等,拥有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实施的多个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福建联合石化、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公司都成为了中沙两国能源合作的样板。

二、沙特阿美项目介绍

本次涉及的合资项目早在2019年初就曾签订协议,根据最初的设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由沙特阿美与北方工业集团、辽宁盘锦鑫诚集团共同投资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设计处理能力达到每天30万桶原油(沙特阿美供应所需70%的原油),附带每年生产150万吨的乙烯和130万吨的对二甲苯。

2020年8月,由于新冠疫情造成全球油价动荡,经济上遭受重创的沙特阿美宣布调整公司战略。上述合作项目也受到影响,中间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进展,根据沙特阿美的声明“阿美公司与北方工业公司合资项目并非中止。中国仍然是阿美的重要市场,我们打算继续在该地区扩大业务。辽宁省的项目处于设计阶段,我们将继续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合作。“但是由于拖延时间较长,期间有传闻沙特阿美已经完全退出合作,项目基本确定“流产”。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突然缩减规模?恒力、万华、等项目进展如何?

2019年8月8日东方盛虹公告,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调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部分建设内容的议案》,对项目部分装置进行局部调整。

优化调整后,

项目1600万吨/年原油加工、280万吨/年PX、110万吨/年乙烯的主体产业规模不变;

柴蜡油加氢裂化等10套工艺装置规模调整;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 乙烯(PE)等8套装置取消;

供发电制氢系统方案变更;

炼油总加工流程适度优化, 成品油占原油加工比例由调整前的37%降低到调整后的31% ,并可提供更多基础化工原料;

项目总投资由 调整前774.7536亿降低到调整后的676.6396亿

预计项目投产后年均利润由调整前约101.3亿提高至调整后的约125.6亿,年均净利润由调整前约75.9亿增加至调整后的约94.2亿。

此外,在同一天还公告了《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修订稿)》,拟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20%,即不超过805,810,644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其中,盛虹苏州拟以现金参与本次发行认购,认购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

据悉,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位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园,总投资约677亿,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建设周期36个月, 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

项目拟采用Axens、Chevron、LUMMUS、DuPont、ExxonMobil、Shell、Lyondellbasell等国际先进工艺包技术,装置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的汽柴油产品将全部达到国VI标准;项目的PX、MEG原料将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上游原料,推动公司打造“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

方案调整原因

东方盛虹董事会表示,此次项目优化调整方案体现了“炼化一体、以化为主”的思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 项目调整后总投资估算降低,且经济效益有一定提升,能够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符合上市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据东方盛虹介绍,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1600万吨的单线规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线产能 ;该项目是公司实施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将打通原油炼化、高端化工与聚酯化纤的产业链条,实现汽柴油直链向网状型产业链的质变,推动发展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

上述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将用于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对于此次募资的目的,东方盛虹称,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促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政策。另一方面是贯彻公司产业链纵向整合战略,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重要时间节点

2018年9月17日 ,项目获江苏省发改委核准批复;

2018年11月7日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协调推进调研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2018年12月11日 ,项目环评报告获生态环境部批复;

2019年12月14日 ,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底投产;

2019年1月15日 ,项目总体设计开工会举行,总体设计工作正式启动;

2019年3月8日 ,东方盛虹全资子公司石化产业与盛虹苏州、盛虹石化签订《股权收购协议》,作价101081.32万元收购盛虹炼化100%股权;

2019年3月11日 ,盛虹集团炼化一体化项目银团牵头行合作暨全面战略合作签约,项目获550亿元银团贷款;

2019年4月3日 东方盛虹公告,拟非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票面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30 亿元(含 30 亿元),用于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

2019年4月12日 东方盛虹公告,拟对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增资70亿,使盛虹炼化注册资本从10亿元增加至80亿元;

2019年6月1日 ,项目1600万吨/年常减压联合装置,310万吨/年1#连续重整装置、煤焦制气联合装置桩基工程开工;

2019年6月14日 ,25亿元连云港盛虹炼化产业基金签约;

2019年7月17日 ,总投资26.8亿元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港储项目码头工程正式开工。

恒力石化

8月7日,由四建电仪公司承担的大连恒力石化项目150万吨/年乙烯装置变电所实现首批关键设备—电气盘柜一次安装就位,获得业主一致好评。

恒力石化150万吨/年乙烯项目成功完成裂解炉模块组吊装

7月27日,由四建公司承建的辽宁大连恒力石化150万吨/年乙烯项目经过全体参战员工的努力,裂解炉1061号炉对流室烟气集合罩模块实现安全平稳吊装就位。

据介绍,四建大连恒力石化乙烯项目部按照业主提供的供货时间,施工部、技术部提前编排施工计划,编制大型设备的吊装方案,上报监理部审核。选用了1350吨履带吊自带配重和750吨履带吊加超起进行吊装。液态炉9台,每台裂解炉对流室模块七块,共63组。依据《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报告》,现场地耐力值是26吨/米2,均满足所有对流模块和集烟罩的吊装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裂解炉对流室位于炉体辐射段上方,每台裂解炉对流室由7组对流模块和1组集烟罩等主要部件组成,其特点是高度高、重量和体积大,因此必须分部件、分段逐一由下而上进行有序的吊装。

为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四建公司项目部安排在地面模块上焊接悬臂梁用于支撑脚手架,架设队在地面将脚手架搭设完成,交付监理公司报验合格后,再进行吊装,为后续的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

恒力石化150万吨/年乙烯工程40万吨/年HDPE装置核心搅拌反应器顺利起运

2019年8月4日上午,位于什邡经开区的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为大连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定制的150万吨/年乙烯工程项目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核心搅拌反应器顺利起运。

这次发运的“大块头”设备共计7台,是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150万吨/年乙烯工程项目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核心搅拌反应器,分别为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第三反应器、粉料处理罐等大型压力容器设备,累计总重达700吨。其中4台设备单台均重170余吨,最大外形尺寸为32.55m *7.5m *7.6m。

据了解,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150万吨/年乙烯工程项目是恒力石化在大连长兴岛新建的二期项目,一期项目为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中科炼化

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年底将全面建成

8月7日,中国石化中科项目召开“大干150天”劳动竞赛动员会,全面贯彻落实戴厚良董事长关于中科项目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动员全体参建单位、参建人员,对“项目年底全面建成中交”目标发起冲刺,坚决确保集团公司党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8月份的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要求,是钢结构安装完成80%,设备安装要力争完成60%,工艺管道预制安装要力争达到40%。

8月5日上午10:30分,由洛阳工程公司总承包、十建公司负责安装、起运公司负责吊装任务的中科项目4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反应沉降器上封头吊装就位,标志着催化裂化装置“两器”中的反应沉降器设备主体安装工作基本完成。

8月7日,从四建公司获悉,近日,由四建第三工程公司中科项目部承担的中科炼化35HDPE装置最后一台大型设备---V-4221闪蒸罐,经过全体参建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安全、平稳安装就位,圆满完成中科炼化35HDPE装置大型设备安装。

反应沉降器总重量994吨,整体高66.32米,直径自下而上从1.9米经过四次变径至最大9米,呈上大下小的锥体形状。反应沉降器安装坐落于50.5米高的“井”字形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中,安装就位后顶标高达68.2米。反应沉降器壳体分五段在现场地面预制,并进行内件装配、外部平台钢结构模块化组装,预制完成后再分段吊装就位。

此次分段吊装的反应沉降器上封头直径为9米,高4.75米,重138吨,采用1250吨履带起重机吊装,因吊装位置场地极其狭窄,在吊装过程中,为方便完成吊装任务,又使用了一台260吨 汽车 吊配合上封头翻转调整。

自5月27日反应沉降器第一段起吊安装,至8月5日上封头的顺利就位,期间,催化裂化装置各参建单位克服湛江天气酷热,作业场地狭窄,起吊安装技术难度大,质量安全要求高等困难,以及反应器内作业高温闷热的恶劣条件,不断加快预制安装进度,全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风雨无阻、昼夜兼程,顺利完成了催化裂化装置核心设备反应沉降器现场组对和吊装安装任务。

项目回顾

总投资达数百亿元人民币的中科炼化项目,曾被称为中国最大在建石化项目工程。该项目 2011年3月 通过环评,获得了中国国家发改委核准,并于当年11月在湛江东海岛开工建设,但受国际油价下跌、炼油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影响,项目建设几乎停滞。

2016年7月, 中国石化集团成立茂湛炼化一体化领导小组,统筹考虑茂名、湛江等区域的资源配置及炼化发展,中科炼化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2016年年底, 广东湛江中科炼化项目筹备组向媒体披露,中科炼化项目总体设计目前已获得通过。按照总体设计, 中科炼化项目建设总规模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炼油采取“常减压+加氢裂化+渣油全加氢+催化裂化”核心流程,化工采取“乙烯衍生物HDPE+EO/EG+乙醇胺,丙烯衍生物全部PP”的产品方案。

2018年3月, 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告,集团于近日与中科(广东)炼化签订了中科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化工和动力站部分若干份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合同。

该项目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该合同的主要工作范围包括: 80万吨/年蒸汽裂解乙烯装置、40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5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5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25万吨/年EO和40万吨/年EG装置、10万吨/年EVA装置、18万标准立方米/时煤制氢装置等化工部分主要生产装置, 以及动力站和其他配套公用工程单元和辅助生产设施。

辽宁宝来

大明重工承制辽宁宝来100万吨/年乙烯项目搅拌反应器成功发运

2019年8月2日,大明重工承制的辽宁宝来100万吨/年乙烯项目三台搅拌反应器成功发运。

三台反应器为搅拌反应容器,反应内介质主要是HDPE+乙烷,设备直径为4700mm,长度为17250mm,单台重量110吨。该设备结构特殊,技术要求非常高:设备本体满布半管,装配要求高;半管与设备本体焊接工作量大;单台设备半管60多圈,焊缝总长度达到1950米。搅拌器安装口的装配精度也非常高,搅拌器安装法兰与筒体轴线垂直度公差<0.01°,与筒体轴线同轴度误差<2mm;搅拌器上、下安装法兰同轴度误差<1mm。

如此高技术含量、超大设备的成功制造,依赖于大明重工实力雄厚的技术力量,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团队,以及严格把关的质量团队。客户管理团队对全程给予了指导,为质量和进度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辽宁宝来轻烃综合利用项目PE装置大件吊装圆满结束

8月1日18点,十三化建六分公司辽宁宝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45万吨/年LLDPE装置中,随着吊装主指挥的一声哨响, 107米高脱框架钢结构的最后一段模块(第四模块)顺利组对完成,第四模块安装完成也标志着整个PE装置区中大件吊装工作的圆满结束。从策划部署到组对和吊安装,整个施工过程见证了宝来项目部、施工队全体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做出的努力拼搏,见证了炎炎夏日不辞辛劳的十三化建人的工作精神。

脱钢结构整体重1170吨,脱设备重320吨,钢结构安装高度为32.6米—107米,框架整体设计为超高钢结构,钢柱全部采用焊接十字钢,单根主柱重量就达到了27吨,为此项目部决定钢结构预制采用工厂化预制,倒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对。

整体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和作业风险都处于可控状态,施工期间也遇到很多难点和问题,例如,称重模块的安装、设备穿钢结构框架时提升高度超高、框架外形尺寸超大等难题;连续的阴雨天气、材料供货不能及时等多种制约因素。为了保证质量和进度,项目部及时部署和协调。在作业方面,整个组对过程实施两班倒工作制,24小时不间断焊接。在技术方面,项目部组织了以专题会的形式多次专题研讨、论证以保证吊、安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这一系列的努力体现了六分公司集体的凝聚力和大家同心协力奋发向上的精神,确保了PE装置大件吊装工作的圆满结束。

新浦烯烃

新浦烯烃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即将投料试车

据最新消息,泰兴新浦烯烃年产11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已进入紧张的机组试车阶段,将于8月正式投料运行,预示着泰兴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国内第七个“大乙烯”化工园区。

该项目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耗时三年完成。总投资55亿元,建成后可年产65万吨乙烯、12万吨丙烯、1.45万吨氢气、4.5万吨C4、3万吨甲烷、4.5万吨裂解汽油等,达产达效后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这是中国首套由乙烷、丙烷裂解制备乙烯的装置,乙烯获得率高达80.5%,远超传统工艺中以石脑油制备乙烯的35%获得率。此外,该项目中的单台气相裂解炉产能为目前全球最大。

预计投产后,泰兴经济开发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摆脱对进口乙烯原料的依赖,并向下游延伸至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产品。同时推动园区乃至泰州化工产业完善布局、提升层次,助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烯烃项目素有“烯老大”之称,行业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在于乙烯是化工行业中产业链关联度极强的资源性产品,更在于具有项目装置复杂、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等特点,故此次建成的11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项目被评“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HDPE项目6353装置粒料掺混仓吊装成功

7月23日,由中化六建宁波分公司承建的万华化学年产35/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项目HDPE装置粒料均化框架(6353)粒料掺混仓吊装顺利完成。

本次吊装的粒料掺混仓吊装重量33吨,高度31米,直径8米。因7月份为各施工单位赶工期的关键时刻,现场条件复杂,不仅需要克服设备进场运输路线的难题,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吊车占位点。因此,在料仓吊装之前,技术人员精确测量,反复论证,确定采用350吨超起 汽车 吊主吊、80吨履带吊溜尾的吊装方案,同时和各个单位进行沟通协调,规划运输路线,排好吊装计划,力求保证道路畅通,随到随吊,不影响各个施工单位的正常施工。

粒料均化框架总共有料仓14台,这是第一批两台料仓吊装。此次吊装的成功,标志着HDPE项目料仓安装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随着地下管道和钢结构的按期完工,十建承建的烟台万华化学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乙烯装置工艺管道安装日前已陆续展开。

该项目工艺管道达到100万吋径,其中超高压蒸汽管道的特殊材质焊接预估达到3万吋径。

中国油气勘探现状与对策

徐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近一年来,国际油价由每桶10美元迅速升至每桶30美元左右,引起了世界能源市场中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能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油气勘探现状怎样?其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从建国初期的年产12万t到目前年产1.6亿多t的世界产油大国,在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人均占有水平上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中央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测算,我国2000年、2010年和2050年石油最低消费量分别为2亿t、2.5亿t和4亿t;天然气的最低需求量分别为300亿m3、600亿m3和2000亿m3。按现在国民经济以7%左右的速度发展,2000年在石油需求量上将存在6000万t的差额,2010~2020年差额在8000万~1.2亿t左右。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现实,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回顾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50年代主要在西北。由于50年代末的战略东移,发现了大庆油田和渤海湾油区,1978年达到年产1亿多t,1997年达到1.6亿多t,进入石油大国行列。但是进入80年代,我国的石油工业总体上进入发展缓慢时期。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增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增长缓慢;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生产难度增大;我国石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从长远分析,我国可采油气资源量并不十分富有。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建设需求和预测年产量之间存在明显差距,除非新区有重大油气发现,从现在到2020年,每年将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原油进口,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根据我国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我国油气资源现状,油气勘探的前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据1998年世界《油气杂志》统计,世界石油剩余储量为1391亿t,待探明储量为670亿t,此外还有4000亿~7000亿t非常规石油资源。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144万亿m3。按现在全世界每年消费油30亿t和气2万多亿m3分析,至少到2040年以前,油气仍然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优质能源。因此在我国陆上960万km2和海上近300万km2的广大领域内,应进一步加强勘探挖掘油气的潜力,增加后备储量,其发展方向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参与国外合作”,立足国内,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竞争,使我国油气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成果说明,全国的石油资源量为940亿t,按已知含油盆地和油田的资源量转化到储量的平均系数标定,为130亿t可采资源量。到1997年底松辽、渤海湾、西部和海上4区探明可采储量52亿t,其中已采出29.2亿t,待探明可采资源量78亿t,表明我国仍具有丰富的油气潜力。预测在新区仍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使储量产量继续增长,预计全国年产油量的水平是:2000年1.6亿t;2010年1.8亿t(最高年产量)有可能实现稳产10年,保证此预测方案的实施,关键在于加强勘探工作量的力度,进一步落实后备油气资源量。

石油资源今后勘探发展的远景地区,全国陆上和大陆架主要在3个裂谷盆地带和克拉通盆地中。重点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四川、鄂尔多斯、吐哈、柴达木等8大盆地。中国东部经向的松辽、渤海湾、苏北等白垩系、第三系产油裂谷盆地带,勘探程度甚高,但仍有很大潜力,如3500m以下的深层和沿渤海湾的滩海地带,水深5m以内的面积有1000多km2,已发现一批油气田,是一个很有远景的工区。对老油区内部如合理加密井网,加强油藏注采系统调整,加次采油实施以提高采收率,预计可增加相当数量的可采储量。中国北方纬向侏罗系—白垩系产油的裂谷盆地带,准噶尔、库车、柴达木、吐哈等盆地还有极大的油气潜力。准噶尔盆地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在盆地腹部区发现彩南、石西、石南等3个大油田,近期又在南带的呼图壁、卡因第克、吐哈鲁等区发现工业性油气流,陆梁的陆9井在白垩系试出高产油流取得新突破。

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3个克拉通盆地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中,已发现塔河油田、东河塘、轮南、塔中4、马岭、志丹—靖边等油气田,特别是近期在陕北发现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高产气层和大面积低渗透地层—岩性油气藏,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他如柴达木盆地冷湖—南八仙弧形带也有新的储量增长。

中国南方和华北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区,面积有300多万km2,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勘探后备领域。

1 继续坚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

在我国,东部地区实施挖潜,在西部加强勘探增加新的储量。1999年,东部大庆油气区和渤海湾油气区的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6亿t的70%以上,所以,继续在我国东部挖潜增加储量,对全国石油稳产和增长是重要资源基础,而西部儿大盆地和海上大陆架则是新增储量的接替区。

东部大庆油田资源量129亿t,标定可采储量为31亿t。计划2000年仍可稳产5500万t,2010年可稳产5147万t,2020年预计年产水平3221万t,如果2000~2010年再探明9亿~10亿t储量,产量还可增加一些。

东部第二大油区渤海湾,资源量189.9亿t,标定可采储量是29.5亿t,已探明可采储量19.31亿t,已采出11.74亿t,剩余7.57亿t,待探明可采资源量仍有15.29亿t。

从东部两大油区分析,2000年以前仍可稳产1.1亿t以上,到2010年预计可稳产1亿t,以后将逐渐递减。在这个时期如果西部几大盆地每年增加几亿吨储量,除可以弥补东部的递减外,还可以略有增长。

西部5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吐哈和柴达木盆地,勘探程度较低,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5个盆地油气资源量295亿t,折算可采资源量73亿t。目前已探明地质储量33.9亿t,待查明可采资源量30亿t。1999年5个盆地生产原油2500余万t,预计2010年生产原油可达3500万~4000万t。

2 21世纪将是天然气大发展的一百年

世界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据15届世界石油大会预测,可采储量为323万亿m3,到1998年已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144万亿m3,年平均增长4.24万亿m3。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量2.2万亿m3。预测产量2000年2.37万亿m3,2010年2.56万亿m3,2040年达到天然气高峰年产量,以后逐年降低。

我国天然气资源量38万亿m3,标定可采资源量为10万亿m3。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3万亿m3(其中伴生气8400亿m3),1994年生产天然气近300亿m3。世界1996年的天然气与石油产量比为1∶1.3,我国差距较大(气油比为1∶7),因此尚有很大发展潜力。我国应加速天然气勘探。

天然气资源陆上的发展前景主要在3个克拉通盆地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中。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勘探程度较高,今后还有可能在这两个盆地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中发现大气田。在四川川西新场地区,新星公司已探明侏罗系浅层气储量2500亿m3,年产天然气占四川省的四分之一左右。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勘探时间短,勘探程度低,虽有较大的天然气资源量,但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仅5000多亿m3,探明程度较低,今后还有可能找到大量的天然气资源。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天然气储量已达1500亿m3,可能是继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后的第四气区。应当指出的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和陆南也是天然气富集区,已发现呼图壁等一批气田,有可能成为第五个天然气区。预计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3个盆地以及近海大陆架盆地,在21世纪前10年,都有可能具备上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规模。

此外,非常规天然气包括煤层甲烷气和致密砂岩气。从中国地质条件分析,煤层甲烷气和致密砂岩天然气资源已取得大量资料,致密砂岩气藏已在长庆、大庆三肇凹陷、四川等地区开发。以煤层气为例,我国煤资源丰富,经预测全国埋深300~1500m的煤层气总资源量有10万亿m3。近10年来已在晋西柳林、晋城沁水盆地的单井日产煤层气3000~4000m3。探明和控制沁水盆地储量有1000亿m3,如果继续加大井组生产,可以建成煤层气工业基地,应该说我国煤层气勘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根据预测,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2000年为300亿m3,2010年600亿m3,2020年1000亿m3,2050年2000亿m3。根据我国天然气资源和已探明储量,2000年到2010年供需基本平衡,2020~2050年缺口500亿~1000亿m3,这个差额解决方案,重点是国内西部5大盆地、南海西部和东海大陆架快速增加天然气探明储量,建成新的产能。近期已做出重大决定,即“西气东输”,将西部天然气用管道输至上海市及其附近城市,但目前西北几个盆地的储量尚不能满足所需外输天然气资源。解决办法一是加强国内勘探,二是利用国外资源解决。

3 中国沿海大陆架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中国海域面积广阔,有300多万km2,其中大陆架面积130多万km2。中国的近海海域有一系列中新生代的沉积盆地,这些地区具有很大的含油远景。经过十几年与国外石油公司合作勘探或自营勘探,已发现了流花1.1、中36-1、石白坨、蓬莱193等一批油田。其中4个为亿吨级大油田,而蓬莱193是海上第一个大油田,崖13-1为储量达1000亿m3的大气田。在对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做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之后,预测石油地质储量为84亿t,天然气储量3万亿m3。主要油气田分布在渤海、南海东部和西部,气田主要分布在琼东南、东海和莺歌海盆地,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在东海盆地发现了5个气田,储量1200亿m3。到1999年底大陆架已探明石油储量27亿t,探明天然气储量4500亿m3。1997年产油1600多万t,天然气42亿m3。海洋石油总公司提出,原计划在2005年实现“三个一千万”的战略目标,即,南海珠江口的原油年产量稳产1000万t;渤海湾的原油年产量达到1000万t;以南海西部为主体的天然气产量达到100亿m3(折算原油1000万t)。目前已突破这一目标,预计2003年生产原油3000万t、气70亿m3。现在的勘探部署正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中国南海南部海域面积140万km2,是一个重要的后备能源地区。该区位于中沙以南,东邻菲律宾、南至曾母暗沙、西邻中南半岛,平均水深500~1000m。在中国南部海域以海相沉积为主,含油主要层系是中、上新统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初步估算南部海域几个盆地石油资源量为200亿t,天然气8万亿m3,是一个具有丰富油气潜力的地区,周边几个国家已发现了一批重要油田,我国应尽早安排计划,开展勘探工作。

4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勘探开发国外资源

当前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已基本具备开拓国外市场的能力,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从1993年开始,以不同方式参与了加拿大、秘鲁、苏丹、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已取得不少涉外合作的经验,并在苏丹和哈萨克斯坦取得重要进展,建成了年产1000多万t的产能。目前苏丹合作开发年产1000万t、哈萨克斯坦已探明储量6亿t,目前年产250万t。据报道,中国在加强国内外油气资源勘探的同时,并计划开展海外石油勘探,重点放在中东、俄罗斯、中亚和其他油气远景区。在本世纪末预计在海外生产原油1000多万t,到2010年预计生产2000万t,同时,每年提供天然气500亿m3。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应周密考虑,加大步伐,有选择地开展一些地区的调研工作,如中东地区、滨里海、哈萨克斯坦、东西伯利亚和东南亚地区,争取一些有利的区块进行合作勘探,同周边国家合作勘探或共同开发。我国的油气勘探理论、技术水平已经有了一套对付复杂油气田的方法,能够取得成功。这些境外生产的石油,可作为国内能源的重要补充。

总的来说,我国油气能源坚持立足国内,使国内油气生产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勘探的竞争,开拓国外市场做为补充,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瞿光明.我国油气资源和油气发展前景.勘探家(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宋岩,李先奇.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与方向.勘探家(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谢泰俊.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区含油远景.勘探家(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胡见义.我国天然气的发展基础和战略机遇.勘探家(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5]谯汉生.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与前景.勘探家(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油田开发经济政策界限计算方法与应用

尚明忠 孙伟 孟新华 王兴科 苏映宏

摘要 介绍了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措施增产油量经济政策界限的研究方法,制作了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田的开发经济政策界限图版,为避免油田开发中的低效工作量和提高油田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经济政策界限 经济极限含水量 措施 经济极限产油量 经济效益 胜利油区

一、引言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油田含水量的上升和开发难度的加大,其产量也会不断下降。当产量降低到一定界限,其产值不能平衡必要的投资和成本时,油田或油井的开采就会没有效益,甚至亏本。因此,研究油田开发经济政策界限,对于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计算原理及方法

二、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

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当油井在投资回收期内的累积产值等于同期总投资、累积年经营费用和必要的税金之和,即单井投资回收期内的经济效益为零时井对应的产油量,称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

单井投资回收期内经济效益表达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当投资回收期内累计经济效益为0,即Pp=0时,得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的计算公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Pp——投资回收期内生产井单井累计效益,104元;

Sp——投资回收期内生产井单井累计总产值,104元;

K——投资回收期内生产井单井累计总投资,104元;

Cp——投资回收期内生产井单井累计年经营成本,104元;

τ0——油井开井时率,小数;

qmin——新井单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t/d;

w——原油商品率,小数;

P——原油价格,元/t;

Rt——吨油税金,元/t;

T——投资回收期,a;

B——油井在投资回收期内产量平均年递减余率,小数;

Ib——单井地面建设投资,104元/井;

Id——单井钻井投资,104元/井;

β——油水井系数,小数;

i——经营成本年上涨率,小数;

C0——单井经营成本,104元/井。

2.参数的确定[1]

(1)投资

投资可分为钻井投资和地面建设投资两部分。

钻井投资是指油气田开发建设期所钻的开发井投资,包括钻前准备工程、钻井工程、测井和完井工程投资。其投资定额主要和井深有关。胜利油区每米钻井投资CM与井深H有如下回归公式(不包括海上油田)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油田地面建设投资主要包括油气集输、注水、供排水、供电、通讯、道路等。根据“九五”期间实际发生的油田地面建设投资,可以确定陆上老区新井、陆上新区新井、海上油井的平均单井地面建设投资。

(2)经营成本及费用

经营成本和费用是油气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按规定发生的一切消耗和费用的总和,包括油气开采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原油开采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等。油气勘探开采过程发生的管理、销售和财务等三项费用作为当期损益,直接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

按现行会计报表,油气开采成本由15项构成,包括动力费、材料费、燃料费、生产人员工资、福利费、驱油物注入费、热采费、油气处理费、轻烃回收费、井下作业费、测井试井费、修理费、制造费用、折耗及摊销、勘探费用。

(3)税金

主要税金包括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和资源税。为简化步骤,计算了不同油价下的吨油综合税金。在原油价格为800~1800元/t时,吨油综合税金为99~220元/t。

(4)递减率

为了确定新井产量递减率,统计分析了胜利油区1990~1995年新井的变化规律,按日产油水平分为小于4t、4~6t、6~8t、8~10t和大于10t五个级别进行跟踪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递减率的大小与单井初产油量的高低有关,单井初产油量越高,递减率越大。单井初产油大于10t/d的井递减率约为15%,单井初产油量为8~10t/d、6~8t/d、4~6t/d的井递减率分别为12%、10%、5%左右,小于4t/d的井基本不递减。

3.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

通过分析“九五”以来胜利油区的投资、成本,结合单井日产油量的变化规律,分别计算了不同井深、不同油价条件下陆上老区、陆 上新区和海 上新区新井的经济极限初产油量。

根据计算的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对胜利油区“九五”以来的新区进行了评价,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地区不同油价下的低效产量比例。

(1)陆上新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

以井深为1000~3500m,原油价格取900~1700元/t为条件,测算了陆上新区低渗透油田和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并制作了图件(图1、图2)。从图中可看出,井深相同时,油价越高,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越低;在相同油价情况下,井越浅,对新井初产油量要求越低。

图1 陆上新区低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图2 陆上新区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高渗透油田对新井的初产要求低于低渗透油田。油价为1000元/t,井深为2000m时,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为5.65t/d,低渗透油田为6.12t/d。

根据陆上新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对胜利油区1996~1998年所钻陆上新区新井进行了跟踪分析。1996年共钻新区新井317口,平均单井产量11.43t/d,其中低效井78口,平均单井产量3.35t/d,低效井井数占24.6%,但产量仅占4.1%;1997、1998年低效井井数分别占当年钻新井的25.6%、20.2%,产量分别占6.1%、3.5%。

(2)陆上老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

陆上老区井深取1000~3500m,原油价格取900~1700元/t,其低渗透、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结果分别见于图3、图4。由于低渗透油田钻井投资、地面建设投资及经营成本等均高于高渗透油田,其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要高于高渗透油田。油价为1000元/t,井深为2000m时,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为5.3t/d,低渗透油田为5.5t/d。

图3 陆上老区低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图4 陆上老区高渗透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根据陆上老区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对胜利油区1990年以来的陆上老区新井进行了跟踪分析,得出了不同油价下其新井低效产量的比例。油价为1000元/t时,1990~1995年陆上老区新井低效产量比例从4.5%上升到13.4%,高于陆上新区新井低效产量的比例,且低效产量的比例上升较快。1995年以后,通过应用精细油藏描述等新技术,不断优化新井井位设计,使得低效产量比例上升的趋势得到控制,基本保持在13%左右。

(3)海上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

依据海上油田经济参数分析结果,计算了不同油价、井深情况下海上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并制作了图件(图5)。在原油价格为1000元/t时,海上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为35.7t/d(井深2200m)。1999年,胜利油区的平均原油销售价格为931元/t,所对应的海上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为36t/d。

图5 海上油田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图

根据上述经济极限初产,统计了海上油田近几年新井低效产量的比例。当油价为1000元/t时,1995~1998年低效产量比例分别为11.08%、7.87%、4.36%、7.36%。海卜油田自1995~1996年馆陶组油藏全面投入开发以来,不断应用地震约束反演、油层保护等新技术,优化方案设计,钻井成功率高,新井低效产量的比例明显降低。随着动用储量难度加大,1998年以后低效产量比例上升。

三、老井经济极限含水及经济极限产油量

研究油田的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可以及时判别低效井,并对之采取关闭或转注、改层等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

1.计算原理及方法

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是指油田(油井)开发到一定的阶段,其含水量上升到某一数值或产油量下降到某一数值,投入与产出达到平衡,含水如再升高、产油量如再下降,油田开发就没有利润了,油田(油井)此时的含水量称为经济极限含水量,其对应的产量称为经济极限产量。

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的计算都是采用盈亏平衡原理,但不同的是,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的计算是指一定阶段(投资回收期)的投入产出平衡,而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的计算是指瞬时(一般取一年)的投入产出平衡。

由于老井一般都认为经历了8年以上的开采时间,在计算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时,可以不考虑其投资,仅计算它的经营成本。对原油经营成本不同的考虑方法,可以得出不同概念的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常规成本分析法是考虑老井开采时所需的全部经营成本;而最低成本分析法,则是按油井主要的维持生产的费用来计算的。

计算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的投入产出平衡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由(4)式可导出求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的表达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qo,min——经济极限产油量,t/d;

fw,min——经济极限含水,小数;

qL——单井产液量,t/d;

Cv——吨液可变成本,元/t;

Cg——固定成本,104元/井;

t——预测年相距基础年的年数,a。

2.吨液成本与平均单井产液量关系

单井生产成本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5)、(6)式中准确求取单井生产成本非常关键。为提高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经研究可简化成本分析项目,直接通过平均单井产液量、吨液成本求取单井生产成本。

按最低成本统计分析了1998年胜利油区40个陆上水驱开发油田的吨液成本 CL和油田的平均单井产液量qL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其回归关系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将(7)式代入(5)、(6)式,可得新的经济极限产油量和经济极限含水量的表达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3.老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及经济极限含水量计算

(1)陆上老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及经济极限含水量计算

油价选800~2400元/t,单井产液量取10~160t/d,利用式(8)、(9)计算了老井的经济极限产油量和经济极限含水量(图6,图7)。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单井产液量条件下,油价越高,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越低;相同油价下,单井产液量越高,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越高。油价为1000元/t,单井产液量为10t/d时,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为1.15t/d,经济极限含水量为88.5%;单井产液量为160t/d时,单井经济极限产油量为1.68t/d,经济极限含水量为98.9%。

(2)海上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及经济极限产油量计算

由于资料所限,海上油田未建立起吨液成本与单井产液量的关系,其原油成本通过分项统计获得。利用公式(5)、(6),油价为1000元/t,单井产液量为30t/d时,计算得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为87.2%,经济极限产油量为3.8t/d;单井产液量为80t/d时,计算得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为89.1%,经济极限产油量为8.7t/d。从计算结果看,海上油田由于原油生产成本高,其经济极限含水大大低于陆上油田,而经济极限产量大大高于陆上油田。

(3)胜利油区老井低效井情况

依据绘制的老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及经济极限含水量判别图,对2000年6月开井的13028口老井进行了分析,其中低效井有1293口,占总井数的9.9%;月产油1.94×104t,占全部老井产量的0.83%;平均单井日产油0.5t;综合含水量98.2%。这批低效井2000年6月的最低生产成本为3365×104元,同比产值为1982×104元,亏损1383×104元,建议该部分井进行关停并转。

图6 陆上老井经济极限产油量图

图7 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图

四、措施增产油量经济界限[2]

1.计算原理及方法

措施增产油量经济界限是当油井在措施有效期内的投入与产出平衡时,措施后比措施前累积增产的油量,其计算公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Ic——措施新增投入,104元;

Tc——措施有效期,a;

Cc——措施成本,元/t;

qc——措施增油量经济界限,t/d。

2.计算实例

利用公式(10)测算了埕东油田下电泵、防砂、补孔改层、下大泵、卡堵五项措施的日增油量经济界限值。其下电泵措施的有效期为半年至两年,单井日增油界限值为2.29~0.57t,累计增油量经济界限值364t;防砂、补孔改层、下大泵、卡堵的累计增油量经济界限值分别为111t、158t、95t、142t。

五、稠油蒸汽吞吐热采井经济极限油汽比

1.计算原理及方法

对于稠油注蒸汽开采来说,设备工艺的要求要比稀油开采高,设备投资额较大,原油成本也较高。因此,应特别注意蒸汽吞吐热采井开采中的经济界限问题。当油汽比达到某一数值,使总成本高于总销售收入时,注蒸汽开采便无经济意义了,收入与支出平衡时的油汽比即为经济极限油汽比。

测算经济极限油汽比的公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OSRmin——经济极限油汽比,小数;

Cig——平均每注1m3蒸汽的成本,元/m3;

Cwdf——单井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元/d;

Cg——吨油可变成本,元/t;

qo——平均单井产油量,t/d。

2.计算实例

据1998年孤岛油田稠油成本实际发生值,与注汽量有关的费用按注汽费和部分热采费计算,按照公式(11)测算的孤岛稠油油田单井日产分别为4t、5.2t、6t、7t、8t、10t情况下,当油价为948元/t时,经济极限油汽比分别为0.71、0.25、0.19、0.16、0.14、0.12。

六、结论

本文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油藏成本、投资分类,建立了老井吨液成本与单井产液量的函数关系,简化了老井经济极限含水量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了方法的实用性。

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新井、老井、热采井及措施井的经济界限值,并制作了胜利油区不同类型油田开发的经济界限图件,为关停并转低效和无效井提供了依据。

致谢 本文集中了地质科学研究院开发综合规划室最近几年在经济政策界限方面的主要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胜利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地质院院长孙焕泉和开发管理部总地质师方开璞给予了悉心指导。参加本文工作的还有凡哲元、杨勇、邴绍献、吴作舟、侯春华、王道祯、王星等,在此一并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计划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总院编.石油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岳立,岳登台.老油田高含水期可采储量及增产措施经济评价方法.石油学报,20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