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燃油价格趋势_未来十年油价预测及原因
1.国内油价即将迎来第12涨,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未来油价走势会如何?
2.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
3.5折促销都得卖出!都2023年了 如今买燃油车还值吗?
4.马斯克:未来几年燃油车残值将暴跌,特斯拉将升值
5.燃油车还会涨吗?
6.等等党永不言败 2023年买车更便宜?油电价格战打响!
国内油价即将迎来第12涨,涨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未来油价走势会如何?
油价调整,年内迎来了第12次上调,这么多轮的上调之中,上涨的次数比下调的次数要多。所以燃油车主都担心,那未来燃油的价格会不会一直保持这个上涨的趋势呢?自己觉得是不会的。
燃油价格调整,上场了导致燃油车主使用车的成本更高了,因为这次上调天军是医生汽油上调了0.15元加满一箱油差不多要多花7块钱,这钱不算特别多。但是连续多轮的价格调整也扛不住啊,本来之前那几次调整是下降的趋势了,好多人都乐观的预测。认为今年年内剩下这几轮调整大概率是下降的,让燃油的价格能够更贴近于原来的价格,但现实就是仍然有上涨的可能。
上涨一次要耽误两次调整的机会,也就是说他起码会影响3毛钱到5毛钱年终的燃油价格,因为如果这一次是下调1毛5呢。遗憾的是这次是上调,所以这就差了三毛钱,这一次上调要耽误接下来一次的这个下调机会,因为就算接下来是下调的也不过,就是回到了这一次上调之前的价格。所以就耽误了两次燃油价格调整的机会,没有让燃油的价格能够及时降下去,燃油车主自然就担心这个燃油会不会一直涨。
未来燃油的这个价格走势应该是波动式的下降的也就是说现在92号汽油价格在8块5到9块钱这个区间的话,那么再等个2~3个月平均下调5毛钱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再等个半年左右它的价格应该大概率是下调的,而不是继续上涨的,因为92号汽油如果冲破10块钱的话,那就证明石油这方面的宏观调控已经放弃了。那就不是原油价格上涨的问题了,那是宏观调控不再下力度去管这个事情的问题了,是市场方面的因素。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从年初开始,目前国内的油价经历了七轮调整,其中六次上涨,一次下跌,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周四(4月28日24:00)开启。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1在2022年经历“六涨一跌”的局面后,油价又要涨了?
4月28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在经历了上轮“大幅下跌”后,本轮成品油价格或将“回涨”。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4月27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108.1美元/桶,变化率为4.10%,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220元/吨。
本轮计价周期内,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升温,市场对能源需求增长前景的担忧导致油价承压,原油期价走势震荡回落。受原油走势震荡回落影响,原油价格变化率正值区间不断收窄。
4月26日,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上涨。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政己表示,投资者正在分析中国经济与疫情防控措施对能源市场的影响,需求前景担忧稍有缓解。
从整体趋势上看,自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飙升,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六涨一跌”。据机构预测,在本轮调价后,95号汽油或将重返“9元时代”。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全年的经济预期,同时在美原油期货移仓换月的过程中出现持仓降低和流动性不足。在双重利空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从高位盘整后下跌。但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同时市场对供应紧缺担忧加剧使得国际原油价格获得底部支撑,再度回涨,其对应的原油变化率始终在正值范围内波动。
截至4月26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16美元,收于每桶101.70美元,涨幅为3.21%;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67美元,收于每桶104.99美元,涨幅为2.61%。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主要看调价前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平均值与再之前10个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较情况。如果测算的原油变化率对应的汽、柴油价格调价幅度高于每吨50元,则进行调整。反之,如果低于每吨50元,则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4月26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为3.49%,预计汽柴油上调幅度为145元/吨,折算为升价,92号汽油上调0.11元/升,95号汽油及0号柴油均上调0.12元/升。
“后期来看,短期原油价格有望维持震荡行情,但目前距离本次调价窗口开启时间仅剩1个工作日,预计4月28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上调窗口或开启。”卓创资讯分析师王雪琴表示,如果上涨,这将是今年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第七次上调。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估测,本轮调价最终上调幅度预计在160-180元/吨。若按170元/吨的上调幅度估测,折合升价约在89号汽油0.13元、92号汽油0.14元、0号柴油0.15元。
终端用户汽油方面,按油箱容量为50L的小型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大约要多花7元左右,柴油方面,按油箱容量为160L的大货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大约要多花24元左右,因此下游用户可在调价前加油,以节约用车成本。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2开油车的朋友们要注意了!4月28日24时,油价将迎来再次调整。
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人的收入都出现了缩水的情况。同时在疫情影响下,物价也多次出现了上涨的情况。这一减一加之下,人们的生活成本确实高了很多。最为明显的就是成品油的价格,今年已经出现了连续上涨。汽油是燃油汽车行驶的动力,燃油车离不开汽油,就如同动物离不开血液一样。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还是显现出了汽油和汽车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国油价的涨跌是根据国际油价的走势来调整的,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我们70%以上的石油都要依赖进口,所以油价是涨是跌取决于国际油价。自2021年以来,国际油价就在持续上涨,受此影响国内油价也开始不断上涨。据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汽油累计涨幅已达1485 /吨(约合1.18元/升)。
如今,每升油价已然超过8元,“油贷”也成为了有车一族间口口相传的热词,现在的油价又是什么情况呢?
自三月份开始,汽油的价格便开始了持续上涨,在经过了七轮的`价格变动后,车主们终于迎来了加满一箱油要多花至少一百元的结果,这让不少车主都感到苦不堪言,更多的也是希望能够等到汽油价格回落的那天。
然而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4月15日24时,油价降了四毛多让很多人都欣喜不已。从年初开始,目前国内的油价经历了七轮调整,其中六次上涨,一次下跌,可能在大家看来现在油价应该算是稳定了,甚至未来还会继续下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周四(4月28日24:00)开启。今天是4月27日,距离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还剩下最后一个工作日。数据显示,截至国内第八个工作日,当前原油价变化率为3.41%,油价预测上调约145元/吨,换算成每升上涨约0.11元每升。
以此计算,车主们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大约需要多花5-6元。因此,五一假期要出行的车要抓紧了,不然等到28号后,加油又要多花钱了。
有人预计,此次油价调整后,多地95号汽油价格将重回“9元时代”,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能出现“变动”,能让上涨幅度降低一些,这对于车主来说就是非常不错的了。
第八次油价调整将会4月28日在迎来,很大概率油价会大幅度上涨,有车一族可以提前规划好加油时间。
国内油价今晚0点或迎年内第七涨32022年开始,国内油价已经经历七轮调整。其中,六次上涨,一次下跌。如果本轮上涨实现,将是年内第七次油价上涨。2022年汽油价格已涨1440元/吨;柴油价格已涨1385元/吨。据机构预测,在本轮调价后,95号汽油或将重返“9元时代”。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近来“先抑后扬”,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再度迎来上调,调价时间为4月28日24时。五一假期临近,消费者出行成本将增加。
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市场资讯机构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雪琴表示,本计价周期初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全年的经济预期,同时在美原油移仓换月的过程中,持仓降低和流动性不足。
在双重利空影响下,原油价格从高位盘整后下跌。但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同时对供应紧缺担忧加剧使得原油价格获得底部支撑,原油价格低位再度回涨,其对应的原油变化率始终在正值范围内波动。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4月26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为3.49%,预计汽柴油上调幅度为145元/吨,折算为升价,92#汽油上调0.11元/升,95#汽油及0#柴油均上调0.12元/升。
据金联创测算,截至4月27日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108.1美元/桶,变化率为4.10%,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220元/吨。
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影响,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持续走高。此次调价落实后,将成为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年内第7次上调,届时,2022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 七涨一跌零搁浅”格局。
5折促销都得卖出!都2023年了 如今买燃油车还值吗?
“新能源车的问题没解决,对燃油车就造不成太大威胁。”
——《教授有话说》V0L.02 作者:张海灵
先有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油车除了能闻点汽油味,别的还有什么好”,如今新能源车大打价格战,燃油车只能被迫跟进,补贴海报、大幅降价在网上疯传。
一时之间,燃油车价格“崩盘”,燃油车“命不久矣”的言论四起。而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尤其是插混车的油电同价、低能耗和无里程焦虑,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燃油车持观望态度。
为此,今天教授就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话题:2023年,燃油车还值得买吗?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零售销量2054.3万辆,其中燃油车1486.8万辆,新能源车567.4万辆;2023年1-2月累计销量267.8万辆,其中燃油车190.8万辆,新能源车77万辆。
可以看到,确实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接受新能源车,但并不代表大部分人已经接受,燃油车仍是当下支撑整个行业销量的最大基盘。
一方面是相比这几年才崭露头角的新能源车,燃油车已经发展超百年。对于购车群体占比最大的主流家庭用户,在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是重中之重,而新能源车的自燃、失控、自动加速等情况,则是不断挑战着这部分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另一方面是电动车在整个用车周期上还有不少硬伤。首先就是补能速度,燃油车补能只需要5分钟,而电动车目前大部分快充都是半小时30-80%,如果要真正充满需要1小时以上,万一赶上节假日,碰到排队充电的情况,甚至可能需要几个小时。
而且,目前加油站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可充电桩只有在一二线城市的密集度会比较高,三四线城市往后是越来越少,同时一些老小区是不允许安装充电桩的。这些都会大大降低整个用车周期的幸福感。
其次是不受地理环境影响,我国冬天南北地区温差还是比较大的,而电动车的电池受寒冷天气影响,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南方8折,北方6折),反观燃油车影响就小很多,也不存在冬天开不开暖气的顾虑。
再次是燃油车的性能,这里的性能并不是指“绿灯一亮,油/电门到底冲出去的推背感”,而是一台车的综合表现。简单一句话就是,“弯道快才是真的快,谁直线不会加油啊?”
在同级别的情况,电动车起步加速更快是不争的事实,燃油车零百做到7s级就算得上快了,而电动车双电机版基本都能进入3、4秒俱乐部。但是如果把战线拉长到跑完整的赛道,电动车需要面对更大的车重、电机热衰减、电量降低对加速影响等因素,一般情况燃油车的性能表现会比电动车更好一些。
最后是保值率,据J.D.Power数据显示,43%的中国车主平均3年就换车,5年换车的更是突破60%,而目前热销新能源车三年保值率主要是55%左右,热销燃油车三年保值率65%左右,两者大概相差10%。
重点要指出的是,目前很多二手车商主要做的是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头部品牌的车型,其它新能源品牌车型考虑到转手难度还有可能出现“拒收”的情况。
这些都是燃油车暂时不可替代的优势,也造就了更多新能源车观望者,他们都想着买台燃油车开个三五载等技术成熟了再换新能源车也不迟,开头提到的销量便能真实反映。
犹记得2022年的独特景象:92汽油进入9元时代。使得“92加满,负债满满,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等段子层出不穷。
同时,去年也有很多国家和车企陆续宣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似乎都在劝说消费者:新能源车已是大势所趋,燃油车时间不多了。可尽管如此,2022年新能源渗透率仅上升到27.6%。
到了2023年更是直接激进了起来,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直接打响新能源车的价格战。“油电同价”成为了它们向燃油车进攻的号角,“颠覆燃油车”成为了它们奋斗的方向。
这番猛烈的进攻下,燃油车不得不发布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这也使最近关于燃油车价格“崩盘”,燃油车“命不久矣”的言论四起。
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燃油车跟进的“价格战”,更像是一场借势促销,除去湖北“12万买C6、5万买C3-XR”的个别现象,后续其他车企更像是蹭热度卖车。
一方面是因为车型原本就有不小的优惠,补贴后价格实际只比平时优惠后多几千块;另一方面是“买丰田bZ4X送威驰”、“买本田皓影送飞度”等活动更多是噱头,例如广汽本田皓影插混版原本就能优惠6.8万,而丐版飞度起售价8.18万元,而且别忘了飞度还有最高6000元补贴。
大家都清楚,行业发展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价格体系,如果继续降价的话,势必会出现更多“等等党”,所以目前已经有多个品牌推出保价政策,例如领克、理想、零跑等车企。
在教授看来,当下已经是这次价格战的高潮了,而新能源车企打出“油电同价”的口号,更多是为了进一步收割潜在消费者。
当下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竞争环境并不公平,即使今年国补推出,新能源车还享有免购置税政策,如果2024年,新能源车不再享受免购置税,而燃油车还拥有上述优势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油电同价”的口号还能吸引多少消费者?
而且,新能源车的高成本、盈利能力、基础设施的完善都是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亟需面临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有能力控制成本、发动价格战的新能源车企似乎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说人话就是,目前新能源车的成本还降不下来,对燃油车也就造不成太大威胁。
前段时间,德国政府才与6个国家结成联盟,一同抵制欧盟提出的关于2035年禁售燃油车立案,教授也做了相关具体分析:作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留给产业转型的时间太短,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太大。所以才有了这场“宫斗戏”。
当然,为了争取更多转型时间也好,为了自身利益也罢。我们能看到,燃油车并不会那么容易淘汰,只是行业洗牌正在悄然加速。
教授始终相信电动化是未来的趋势,但燃油车是目前主流车型也是事实,在电动车续航、充电、保值率、基建等问题得到完善之前,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仍然会纠缠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会在这场产业升级当中受益。
所以,2023年教授还是会选择一台燃油车,你们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车教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马斯克:未来几年燃油车残值将暴跌,特斯拉将升值
车东西
编?|?六毛
车东西2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electrek报道,当地时间2月10日,一个署名为Sam的推特用户发文并@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该用户认为,当燃油车的残值变得微不足道的时候,人们会放弃购买燃油车。
马斯克回复了这条推文,对其观点表示同意。同时马斯克还预测了在未来几年里,燃油汽车的残值将大幅度下降。
另外,马斯克目前正致力于把特斯拉的汽车打造成能够创造收益的资产。他曾于去年表示,得益于汽车的自动驾驶选项,特斯拉汽车现在正在升值。
一、马斯克预测汽油/柴油汽车的残值会大幅度下降
根据来自国外媒体electrek的消息,当地时间2月10日,一个署名为Sam的推特用户发文并@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这位推特用户称,英国将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新的燃油汽车,之后将会有很多国家效仿。当前,特斯拉已在全球范围内完全证明了电动汽车的可行性、优越性。当人们知道燃油车的残值将变得微不足道的时候,还有谁会去买一辆燃油汽车呢?
▲马斯克回复Sam的推特并发表评论
马斯克在这条推特下回复并做了评论。
他认为,Sam的评论对于购车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马斯克也预测未来几年里,汽油和柴油汽车的残值将大幅度下降。
二、马斯克希望特斯拉汽车能为车主带来收益
除了对购车者发出警告,提醒他们注意由于存在加速折旧的可能,未来购买燃油车将存在风险这件事外,马斯克正致力于把特斯拉的汽车打造成能够创造收益的资产。
据electrek报道,去年,马斯克便声称得益于汽车的自动驾驶选项,特斯拉汽车正在升值。
后来,他还确认了特斯拉计划要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幅度”提升其全自动驾驶选项的售价。
马斯克表示,这正是他所说的特斯拉汽车将成为“增值资产”的意思。
▲马斯克回复推特,确认将把特斯拉汽车打造成创收产品
结语:燃油车贬值加速?或将为电动车创造更多市场空间
如今,由软件来定义汽车已逐渐变为趋势。
在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马斯克和特斯拉CFO?Zach?Kirkhorn曾表示,特斯拉正在测试以付费软件升级为代表的低成本和高利润产品。实际上按照Zach?Kirkhorn的说法,特斯拉已经在从软件服务中盈利了。
而另一方面,虽然特斯拉的汽车何时能变成可创收的产品还未可知,但近年来燃油车贬值加速的情况却似乎正愈演愈烈。
燃油车残值率低会对汽车购买者做决策产生影响,即使他们尚未做好购买一辆电动车的准备,也有可能因为担心汽车残值的问题而放弃购买新的燃油车。
未来,汽车制造商们也需要针对这样的市场变化做好准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燃油车还会涨吗?
汽车市场的价格涨跌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且市场变化往往是不确定的。通常情况下,汽车降价结束后,车市会恢复正常的供需关系,价格也可能有所回升,但不一定会出现报复性涨价。
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未来汽车市场的变化也可能会带来价格的不同变化趋势。具体情况还需要考虑市场的供需情况、政策变化、竞争格局等因素。
一、消费者需求变化:
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和节能问题,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此外,燃油车的维护成本也比较高,一些消费者也因此选择购买价格更低的二手车。
二、政策压力
明确表示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了达成减排目标,政府正在推出各种鼓励政策,例如购置补贴、减免税费等等。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加强对传统燃油车的限制,例如推广新能源车、限制车辆进城等等
三、竞争压力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厂商都在争夺市场份额。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正在不断上升,而传统燃油车的销量则逐渐下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些燃油车厂商降价促销,以增加销量!
因此,燃油车降价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压力、竞争压力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压力和挑战可能会不断增加,燃油车的销量和价格也可能会继续下降。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汽车大幅度降价,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必要盲目买车,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以免花的钱,最后车子闲置没用,其实也是一种浪费。
等等党永不言败 2023年买车更便宜?油电价格战打响!
To buy or not to buy?这是摆在2023年打算买车的消费者面前的问题,像极了莎翁笔下哈姆雷特王子的境遇,而这种境遇源自今年年初车企从涨价到降价的瞬间反转。
从去年年底开始吆喝“锁单保补贴,年后涨价”,就当完成新年倒数,车企陆续发布涨价海报后,特斯拉官宣降价的石头,直接激起了千层浪,刚宣布涨价的车企转眼又晒出降价的海报,而且比之前补贴后还便宜。甚至,在教授正思考这篇文章的时候,作为动力电池的龙头,宁德时代也宣布加入战斗。
所以问题来了,2023年,买新能源车是趁现在降价早下手,还是做等等党享受最终的胜利?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今年都会更便宜吗?
提到价格战,必定是一场群体行为,所以自特斯拉打响了降价的第一枪,算是拉开这场价格战的序幕,接着便是各品牌的“一呼百应”,也顾不了新年前才刚宣布完涨价。
其中,AITO问界M5 EV和M7的最高优惠幅度达3万元,也是继特斯拉后首个降价的自主新能源汽车;零跑C01推出5000元抵30000元的折扣活动;小鹏宣布了最高3.6万元的优惠政策;极氪则是通过送车漆、补贴保险以及空气悬架降价实现“降价”;丰田bZ4X和日产ARIYA更是直接优惠6万,相当于打了个7折和8折...
显然,前期这场价格战主要发生在20-30万元市场区间,因为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售价就处于这个价位区间。
但随着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年冠军版喊出9.98万起售;换上增程混动后的零跑C11变为15.98万起;吉利帝豪L Hi·P最高降价3万,这场价格战已经蔓延到10-20万市场区间,正在完成对主流消费者10-30万购车预算的覆盖。
虽然目前很多车企给出的话术是“限时优惠”和“变相降价”,但大多数并没有给出期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有意实现同级别车型的“油电同价”。
或许有人会说:电动车电池成本那么高,占到整车成本30%~50%,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其他车企基本是卖一台亏一台,价格很难与燃油车看齐。
但教授想说,别忘了提升销量也是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更何况宁德时代已经在近日宣布加入到这场价格战。
作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2022年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将近50%,意味去年的过半的新能源车都是搭载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这时候,宁德时代推出了一个叫“ 锂矿返利 ” 的计划,签了这个计划的车企,宁德时代卖给它们的部分碳酸锂价格将以20万元/吨结算,以目前碳酸锂大概44万元/吨来看,相当于腰斩一半还不止,这也让新能源车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并且,一边是电池厂的产能在疯狂扩张,另一边是车企自建电池产能,但2023年新能源销量却受各种原因影响放缓,这必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电池价格也将回落。具体表现为,去年年底碳酸锂报价为59万元/吨,如今变为44万元/吨,下降超25%。
因此,可以预见,从2023年开始,新能源车的价格会迎来下降。虽然目前大多数新能源车是为了份额而战,但随着动力电池成本明显下降,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价格也会逐渐趋于相同,甚至比燃油车还要低。
那么,届时这场价格战是否会蔓延到燃油车领域呢?教授认为,大概率是避免不了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当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实现同价之后,危险的只会是合资、豪华品牌的传统燃油车。
过去已经有多次例证。2022年,凭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歌猛进,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是一路攻城略地,达到超47%,反观主流合资市场份额已经滑落至40%以下,豪华品牌亦是如此,除了稳定的BBA,二线豪华品牌出现大面积下滑。
还有今年发生的,在特斯拉使出降价大招后,有消息称,特斯拉中国3天内收获3万辆订单,同时Model 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的交付时长也延长到2-5周;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亦如此,官方表示上市七天订单达32058辆。
这些都是因为,合资、豪华品牌曾经的品牌溢价,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积淀上的,这种积淀既包括各种灵魂人物和经典车型的加持,也包括了它们多年来在传统燃油车的技术积累和口碑积累。
但如今切换到新能源赛道,主力购车人群也逐渐切换为年轻人,他们不再是唯品牌论,而是更加理性、客观。换句话说,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那消费者便会更强调横向对比,也很自然会偏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或者是率先在新能源领域建立起品牌壁垒的产品。
合资、豪华品牌的基本盘将会受到冲击,它们也来到市场和利润的十字路口,保份额还是要利润,成了它们今年的必选题。
在教授看来,大多数车企都会选择“要份额不要利润”,毕竟在一个淘汰赛打响的市场,份额一定比利润更重要。所以,2023年的价格战,不仅发生在新能源车市场,还会蔓延到燃油车市场。
当然,以上还是教授的猜测, 是否会实现油电同价,合资和豪华品牌是否会以价换量都,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2023年新能源和燃油车会更便宜,或者说优惠更大。
至于要不要做等等党,教授还是那句话: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车教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