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的区别在哪?

2.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中国的物价不是下降而是上升?

3.08年世界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分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4.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5.油价最高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的区别在哪?

08年油价为什么暴跌-为什么2008油价147

国际油价是根据几个重要的石油交易市场定的,比如北美布伦特原油市场,每天都有变动,完全市场化定价。国内油价的定价比较复杂,又几大因素:一,垄断企业的意愿;二,国家的政策;三,市场供需情况;四,国际油价。至于受每个因素的影响有多大,不同时期各不相同。比如去年,国际油价看涨,但是为了减轻通胀,我国发改委要求国内油价要平稳。再比如去年下半年,发改委希望油价稳定,可是两个石油巨头认为自己亏本,于是造成柴油断货的危机。再比如,08年国际原油已经跌倒谷底,可是国内油价依然不降,就是因为石油垄断企业对油价的操纵。然而国内油价的发展趋势是与国际油价接轨,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越来越依赖进口原油,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化改革是既定命题。关键是在这个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垄断企业、消费者、政府之间的利益。说白了,就是石油垄断企业愿意为了国家民族大义,吐出多少既得利益。

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中国的物价不是下降而是上升?

简单来说:物价比人民币升值涨得更快 ;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人口大国,需要的是原材料&粮食

虽然人民币自从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升值20%+,但国际原油价格已经由05年7月21日的58美元/桶,上涨至147美元/桶(08年7月11日),近日虽然有所回落至113美元/桶(08年8月15日),但可以对比出差异了(20%与100%)---虽然中国有成品油管制的政策,但是还是会慢慢地向物价传导,还有就是国际上还没有这个政策呀,需要进口的东西,运费、生产成本等也因为原油上涨,跟着涨上去。

农产品:大豆、油脂(食用调和油)等(国内产量不可以满足需求,需要进口的),亦因为去年歉收(今年丰收在望了,所以近期价格下来了)、油价上涨(运费增加)、美元贬值等综合因素,同样也是涨。国内的农产品种植成本也因为化肥(也是需要进口相当一部分)的价格涨幅远远大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

猪肉涨了:因为蓝耳病导致猪了一大批,而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因此大受打击,不是一时三刻可以马上恢复的(即使国家有补贴下来),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还有哟,因为猪的饲料(豆粕、玉米等)都涨上去了,养殖成本自然高了。

工业用的原材料:铜、铁矿石等,同样也是中国所缺,价格同样是涨。

综合以上因素,物价涨上去了。不过中国的综合国力相对于其它发展中国家要强很多,通货膨胀比越南、印度等国家的通涨要少多了(更有个极端的例子:非洲南部国家津巴布韦 中央银行的主管 吉迪昂·戈诺7月16日透露,拥有世界上最高通胀率的津巴布韦再创新高,通涨率高达2200000%)~呵呵~

08年世界金融危机和油价下跌分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金融危机有个潜伏期和爆发期,其实在去年年初就有迹象了,真正爆发的时候是美国几家大银行倒闭引起一连串效应,油价也是在奥运会那段时间就开始了,只不过不太明显,后来跌的就厉害了从最高的147到现在的35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97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资源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971年8月至197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97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油价最高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国际原油价格最高的时候是在2008年147美元/桶左右。

油价,指国际或国内成品油的价格。

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975元 。11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油累计跌幅为1940元/吨,柴油跌幅1870元/吨 。

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25元和215元 。7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油每吨降低100元,柴油每吨降低95元 。9月18日24时,中国上调汽柴油限价,每吨汽油上调90元、柴油上调85元,折合每升92号、95号汽油上涨0.07元 。

10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45元和330元。 10月22日24时起,国内汽油每吨上调300元,柴油每吨上调290元。 自2021年11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95元和90元。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成员国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例如,在以往数次大会中,欧佩克成员国曾分别确定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石油产量,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