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离中国老百姓有多远?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离中国老百姓有多远?

叶檀金价走势分析_2021年叶檀十大金股

从2008年到2012年底,美国通过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希望挽救陷入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企业,提振市场,创造就业机会。然而美国国内低迷的生产消费需求消化不了数千亿的美元注入,美国的失业率一再创出当选以来的新低,经济恢复情况并不如预期的好。

虽然这一美好意愿并未在美国本土取得良好回报,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容忽视。美元对国际经济形势有着广泛影响,多余的流动性会随着各种金融活动流向世界各地,如购买石油、黄金,进入他国证券市场,或投资实体经济。

自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国际油价、金价以及各种原材料价格都随之水涨船高,国际股市、汇市也都受到不同层次的影响。2012年第四季度美元注入使得港币汇价一再攀高,就使得香港金管局多次向市场注入港元以维持汇价和市场流动性。

首先是股市。

2008年至2009年底第一轮量化宽松期间,大量资金涌入香港证券市场带动了A股市场持续走强,使不少内地股民被套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指出,由于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第四季度国际游资在香港的活跃很大程度上是想取道香港进入内地市场,通过购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股票(H股),热钱甚至可以托高与H股紧密联系的A股。

但应当看到,后几轮量化宽松并没有使中国股市大幅上扬。有分析人士称,中国大陆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外资进入的成本比较高,所以转攻没有政策限制的香港市场。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3年的定调依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央行始终对热钱流入保持高度警惕,不会给国际资本宽松的环境进入。

其次是通货膨胀。

开放性市场通常会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影响,美元拉动的各种国际商品涨价也会通过进出口传导到国内,会带动国内消费品价格上涨,居民消费指数CPI上升。如随着国际油价节节升高,石油其作为顶端的原材料贵了,相应各种后续工业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有国外分析家就表示,大量增发美元会给全球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减低消费需求,无益于经济复苏。

然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金融风险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洪博就指出,国内的通胀走势和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缺乏直接相关性,但却与国内的房价走势基本一致,国内通胀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内部因素。著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博士表示CPI稳步回落,表明现在国内通胀压力有明显下降。

再次是房地产市场。

在房地产市场上,国际资本一方面可以通过购买实体房产,增加市场需求量,从而拉动房价升高。另一方面由于通胀,各种原料的价格上涨,房屋的建造成本随之增加,开发商必将通过提高售价将这一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专家表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措施,让热钱在中国房市上释放泡沫的空间变得相当小。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热钱专家、教授黎友焕就认为国际游资依然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蠢蠢欲动,但如果进入国内的热钱不达到相当规模,很难对国内经济产生实质影响。编辑:陈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