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油与大豆油价格差异-芝麻油与大豆油价格差
1.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到底哪种油最安全健康?
2.大豆油的营养价值
3.大豆油怎么选?
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到底哪种油最安全健康?
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都是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用植物油,只要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都是安全 健康 的食用油。需要注意的是号称纯天然无添加的 小作坊生产的 笨榨油,由于生产工艺的局限,反而容易被污染黄曲霉菌,对 健康 不利。
玉米油、大豆油 和葵花籽油 都是亚油酸含量50%以上的食用油,花生油的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和 油酸比例各占50%左右。 这几种 食用油都是 利于 健康 的好油,适量食用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尤其是坏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 如果再加上含a-亚麻酸的亚麻籽油、含油酸的橄榄油,就是厨房里非常完美 健康 的食用油 搭配方案。 不过好油虽好,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 量也不要超过 25-30克。这 也是 我国2016版膳食指南的食用油用量建议。
不是所有植物油都是 健康 油。椰子油、棕榈油虽然都是植物油,但富含饱和脂肪酸,食用后会增加坏胆固醇增加。 植物奶油 ( 人造奶油 )更是以富含对心脑血管有危害的反式脂肪酸,应尽量避免食用。
作者简介:孙玉红 注册营养技师
问题问的稍微有点问题,当然不同的原料也决定了每种油的口味和营养成分,但这只是建立在压榨工艺生产的食用油。食用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压榨和浸出两种,还有一种是先压榨再掺入浸出油。首先来介绍一下两种生产工艺,所谓压榨就是用纯物理的方法将油脂从原料中挤压出来,这又分为冷压榨和热压榨,当然冷压榨会更好一些,压榨工艺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油脂的风味和营养,缺点是出油率低,以花生油为例,压榨出油率大约在35%。浸出工艺是利用六号轻汽油通过萃取的工艺将原料中的油脂溶解,然后通过高温将轻汽油蒸发,剩下的油脂再经过精炼,碱炼,脱臭等等工艺将油脂中的杂质分离出来,浸出工艺的最大优势就是出油率高,以花生油为例,浸出出油率可以达到47%,浸出的缺点也很明显,油脂中残留的轻汽油成分,高温产生的苯并芘,脱酸等残留的化学添加剂等,对人体 健康 存在潜在威胁。另外浸出因为高温(最高可以达到280摄氏度)造成油脂中的风味成分和营养成分基本破坏殆尽,基本上仅剩下纯粹的油脂,一团热量。另外目前市场上的好多标注压榨花生油其实多数都是压榨加浸出的组合,先压榨然后从压榨完的油饼中再把剩余的油脂萃取出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标注的压榨花生油没有纯物理压榨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当然有的厂商为了香气扑鼻会加入相应香精,这难不倒国人,因为我们每个生产者都是化学家。
我自然要说是花生油 最 健康 最营养 安全喽 因为是我亲身实验的 从小就吃花生油长大的 ,吃了30多年了 还是很喜欢花生油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穷 有时候直接就馒头沾着花生油吃 加点盐 真的特别香 金**的花生油滴在慢头上 有时候不小心就会流到手上 弄得手上都是 老妈一味道花生油的味道 我就该挨揍了 因为 她知道我又那馒头直接在油罐里沾了 弄得里面全是馒头渣
超市里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从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到瓜子油,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是好?
那么,食用油到底哪种更 健康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1、花生油
花生油色泽更为亮透明,香气很是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此外,花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含酸达80%以上,且脂肪酸构成非常好,算是均衡型植物油,易于消化吸收。
常吃花生油可以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
2、大豆油
大豆油一般色泽较深,有轻微的豆腥味,加热时容易产生泡沫。大豆油的脂肪酸比例比较好,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8%。而且大豆油中的亚油酸含量也非常丰富,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3、玉米油
玉米油食用不是很普遍,这是因为玉米的出油率不高,因此单独玉米榨油很少。
玉米油的特点是维生素E较多。此外,玉米油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在60%以上,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夜盲症、干眼病等多种疾病。
如果是玉米胚芽油,则很适合快速烹炒和煎炸食品。
4、瓜子油
葵花子油颜色呈金**,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并且含有大量的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再生和成长,保护皮肤 健康 ,并能减少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积,是一种高级营养油。
至于选择哪种食用油,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口味和 健康 需求进行选择。
问题中提到的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只要是正规品牌,保存得当,都是安全的,也是 健康 的,不分伯仲。但是真正的 健康 吃油的方法是“花心”着吃,而不是单一的吃某一系列的油脂。
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瓜子油,这几种油是一个“部门”的油脂。
题目中提到的这几种油,是生活里的常见用油。也是目前百姓餐盘吃的最多的油。虽然这些油,出自不同的油料作物,但是透过显现看本质,他们为身体提供的脂肪酸都是以必需的亚油酸为主。
虽然也是身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但是长期在这个“部门”里换着吃油,不能满足 健康 吃油的条件。因为 健康 吃油是需要按照不同的脂肪酸来换着吃。比如家里常用油要有含有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为主的亚麻籽油、紫苏油、胡麻子油等;还要有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橄榄油、山茶籽油等,自然还要有题目中提到的亚油酸为主的油。
所以 健康 吃油,是要换着不同“部门”去吃,而这不同部门是按照脂肪酸的不同去划分的。别磕一个部门的油。
当然 健康 吃油的另一个宗旨就是少吃油,一般人群一天的用油量是25-30g。
总结一下,对于油来说,只要购买的是正规大品牌的油,还是可以放心全安的去吃的。要想 健康 吃油,就需要从不同的脂肪酸的角度出发换着不同的类型去吃,而且要控制量去吃,这两点才是 健康 吃油的准则。
一:安全不安全,哪要看加工油企业的良心,企业道德,老板的良心,纯不纯净,纯不纯正,含量多少,是否是进口的转基因原材料生产,转基因食用油是否还未被现在科学技术,未能力发现,对人身体 健康 造成伤害,对人的性功能,发育功能,生育功能等,还未被现代科学发现,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有害物资,成份,病菌等!
二:安全不安全:要看油的纯净度,占百分比,是否添加其它植物油,添加剂,化学防腐剂,杀茵,灭茵,消毒等!
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想要吃进口最安全的食物,油的话,最好亲历亲为,自己亲自买原材料,然后找个小作访,亲眼目睹加工成成品油。这样的油才吃着 健康 ,放心,安全,安心!个人认为。
要说最安全 健康 要数花生油。它的各方面营养成分都是比较高的。
最好的工艺压榨花生油,比较受大众的选择。
其次应该是玉米油,含胆固醇低,油脂相对较少,但是它没有花生油香,营养成分比花生油略差一些,但是价格不高。
也很多人喜欢大豆油,但是有部分人感觉大豆油尤其大豆色拉油,里面成份较多,参有其它食用油的成份,就不太满意。
这几种油 也就剩花生油不是转基因了 其他说安全都是忽悠 转基因品种谁知道安全不安全!现在一年进口9000多万吨大豆 这可都是转基因!玉米更不用说 国内以前推得先玉335 那就只能呵呵了!
哪种好真不知道,但多年的餐饮行业经验告诉我大豆油应该是最便宜的,转基因大豆油也是最多的,用过好几种油,配料表里面都是转基因大豆!朋友同行,用的油注意了一下也是转基因大豆油,(最常见的就是那个元宝牌)
花生油,瓜子油,菜籽油。因为买到转基因机率低。
大豆油的营养价值
菜籽油适合煎炸 大豆油适合炖炒 橄榄油适合凉拌
色拉油:可以生吃
色拉油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原料一般是大豆和菜籽,其颜色很浅,气味较淡,杂质极少。色拉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需达到80%以上,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另外维生素E含量也比较丰富。色拉油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烹调菜肴,其中菜籽色拉油富含油酸,热稳定性好于大豆色拉油,适合作为日常煎炒用油。大豆色拉油富含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可达50%以上。但大豆色拉油不耐高温,所以不适合用于强火爆炒和煎炸食品。
花生油:挑选品牌
高级花生油是较高档的烹调油,含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独特,所以在冬季或冰箱中一般呈半固体混浊状态。它的浑浊点为5℃,比一般的植物油要高。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黄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因此粗榨花生油很不安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店或超市,挑选有品牌保证的高级花生油。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酸和维生素E,热稳定性比色拉油还要好,因此是品质优良的高温烹调油。
茶油:预防心血管疾病
我国有些地区盛产茶油。茶油的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有类似之处,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主要都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73%之多。亚油酸含量仅为16%。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
未精炼的茶油有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必须精炼之后才能食用。精炼茶油的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喜欢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玉米油:降低胆固醇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种子的胚中提取的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葵花籽油十分类似,不饱和酸占85%,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其比例约为1∶2.5。因其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亚油酸的油脂,所以玉米油被认为是高营养价值的油脂。玉米油澄清透明,可以作为色拉油使用,用于制作凉拌菜和色拉等食品。同时,玉米油的热稳定性很强,可以用于炒菜和煎炸。
黄油:老人最好别吃
黄油含脂肪80%以上,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还有30%左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黄油的热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香气浓郁,是比较理想的高温烹调油脂。其中维生素E含量比较少,却含有相当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然而,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胆固醇,因此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不应选用它作为烹调油。
调和油:最适合日常炒菜
调和油也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它们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其中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加入少量花生油以增加香气的调和油比较常见;也有以葵花油和棉籽油为主的调和油。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调和油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最适合日常炒菜使用。
葵花籽油:不宜用于煎炸
葵花籽油也叫向日葵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约为1∶3.5,是高亚油酸的油脂,与玉米油的成分比较相似。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葵花籽油呈淡琥珀色,精炼后呈淡**,有独特的香气。精炼向日葵油适合温度不太高的炖炒,不宜用于煎炸食品。
橄榄油:凉拌增加独特风味
橄榄油在各种烹调油中价格最为高昂,因为我国所销售的橄榄油主要靠进口供应。橄榄油的优势在于,其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据研究证实,亚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橄榄油具有独特的清香,可用来炒菜,但用于凉拌会食物增加特殊的风味。
红花油:适合炖煮
红花油取自红花的种籽,其中含有73%—79%的亚油酸,13%—21%的油酸,其余为10%左右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红花油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含量很低,因此容易酸败,除非加入人工抗氧化剂。
红花油热稳定性很差,最好用来制作凉拌菜和煮炖菜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现在有些“植物奶油”或“植物黄油”是用大豆油经人工加氢制造的产品,其口感和烹调效果类似黄油,脂肪酸比例也类似黄油。其中不含有胆固醇,却含有不利于健康的“反式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黄油更低,儿童和老人最好少食用。
煎炸、凉拌应用不同的油。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4、棉籽油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 -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5、葵花籽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或青**,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6、亚麻油
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
7、红花籽油
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所以营养价值特别高,并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效果。在医药工业上红花籽油可用于制造“益寿宁”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的药品。此外,红花籽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等药用成分,所以被誉为新兴的“健康油”、“健康营养油”。
8、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食用油----“对症”买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花生油、大豆油两种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示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标识的要求,无疑使市民对食用油的品质及营养更加关注了。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营养学会和食疗研究会的有关专家,他们认为,选购食用油除考虑品牌、口味和价格之外,其实也有一个“对症”的学问。
大豆油减少患心脏病几率
大豆油含有的亚麻酸有降低血压作用,而且不含胆固醇。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大豆油的成分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它可显著降低健康成人的血中胆固醇,有效地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玉米胚芽油可抑制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根源,维持人体脂肪在正常水平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多做户外运动,或多吃蔬菜及水果类食品之外,由于玉米胚芽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从而能达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原生橄榄油有助消化吸收功能
原生橄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性极强,丰富的油酸能增强胃肠道的收缩,提高胰腺、肝、胆的分泌功能,保护肠道粘膜,使食物能在胃肠道得到很好吸收,还可以缓解各种原因产生的便秘。
葵花籽油帮助预防皮肤疾病
葵花籽油属于低脂油类,其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66%,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此外,葵花籽油还含有卵磷脂与胡萝卜素等,不含芥酸、胆固醇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预防皮肤疾病、支气管扩张和夜盲症,可降低人体血压,减低血清胆固醇。
花生油降低血液总胆固醇
花生油中所含的油酸可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却不降低有益胆固醇。营养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它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能发挥有效作用。与基础膳食比较,富含高油酸的花生油膳食和花生油加花生膳食与低脂膳食一样,均降低了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
大豆油怎么选?
大豆油:最经济实惠专家点评:精制大豆油的色泽大多数为**,有一种特殊的豆腥味。最大特点是富含两种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亚油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α-亚麻酸在体内可转化成DHA,能促进孕期胎儿大脑生长发育。豆油中的豆类磷脂也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大豆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但大豆油的热稳定性比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不适合用来高温煎炸。按国家标准,大豆油的质量分为四级,一级最好,四级最低。花生油:要吃质量最好的专家点评:花生油淡黄透明,加热有浓郁花生香味,最受北方人欢迎。它的脂肪酸组成较合理,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占78%,可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还富含维生素E、胆碱、磷脂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花生油热稳定性比大豆油好,适合炒菜,不适合煎炸食物。此外,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一定要选质量最好的一级花生油。玉米油:易消化营养高专家点评:玉米油也称粟米油或玉米胚芽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优于花生油和大豆油,占脂肪总量的83%。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中老年人的健康食用油。此外,玉米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阿魏酸酯。 玉米油容易消化,人体吸收率高达97%。降低胆固醇的效果比大豆油和花生油都好。可用于炒菜,也适合凉拌菜。葵花油:“烟点”比较高专家点评:葵花油也叫葵花籽油,有一种葵花籽独特的香气。它的脂肪酸组成与玉米油类似,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更高,达到85%,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1∶3,这一点逊色于橄榄油。葵花籽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抗氧化能力较高。 葵花油的烟点(加热直到冒烟时的温度)比其他植物烹调油要高,但仍然不适合煎炸食品。调和油:要选优质搭配专家点评:这种认识不正确,调和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品植物油配制成符合人体需要的油脂。一般选用精炼花生油、大豆油等为主,再配上精炼过的玉米油、小麦胚油等。 调和油合理配比了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取长补短,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适合于炒菜。 挑选时一定要选择品质优良的油类搭配,如大豆油和葵花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等等。橄榄油:贵有贵的道理专家点评:橄榄油贵得有道理,最大的优点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0%以上。单不饱和脂肪酸它有良好的降低“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的作用,长期食用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胆囊炎、胆结石发生的作用。橄榄油的耐热性也很好,既可炒菜,也可以用来凉拌。缺点是维生素E含量不如大豆油和花生油。茶籽油:心脏病人的首选专家点评:茶籽油是用油茶树、山茶树或茶树的果实压榨而成,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相似,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而且,茶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植物油中最高的,达73%~76%,还含有维生素E,是高血脂、心脑血管病人的首选食用油。精炼茶籽油耐储存,耐高温,适合炒菜和煎炸,被称作“东方橄榄油”。专家总结: 油要经常换着吃 很多人吃油都比较“恋旧”,习惯了哪种口味就总吃这一种。还是建议大家经常换着吃油。 凉拌或熟食加油首选橄榄油、茶籽油、芝麻油;炖、煮或炒菜,用任何一种都可以。但如果是煎炸食物,则最好用耐热性好的动物油,而且要注意控制油温,缩短煎炸时间。煎炸后的油脂要尽快用掉,不能反复煎炸和长时间存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