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拟联合国会议东南亚粮食问题印度观点

2.泰国第一中将是谁

3.美国“电荒”!使出三板斧,继续甩锅

模拟联合国会议东南亚粮食问题印度观点

柬埔寨油价涨了吗_柬埔寨汽油标号

简单地说西班牙的战争利益的驱使,是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作为正方却不能这么说。西班牙未来的计划一定是要跟北约走的因为西班牙无非就是为了石油,跟着北约走变相的美国既可以打着正义的旗子又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一举而两得。

对于西班牙来说要在联合国中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就必须跟着美国,跟美国穿一条裤子。必要时还要帮美国搪塞一些其他国家的舆论,这样只要美国争取到了利益一定会分西班牙一杯羹。

也就是说在辩论中模拟联合国大会的环境下你一定要跟美国包括英﹑法等强国形成利益链条,一定要时刻记得西班牙只是想要石油而已没必要与其他国家树敌。

据新华社电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东南亚国家出现了粮食供不应求的情况。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稻米出口国纷纷限制粮食出口,而菲律宾等稻米进口国则担心国内粮食供应出现短缺而加紧进口大米。目前,如何保证粮食供应安全已成为东南亚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

据联合国统计,过去一年里,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了42%。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到近30年来的最低点。

粮价上涨以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使得东南亚国家政府承受了巨大压力。亚洲开发银行本月公布的《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认为,由于食品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已成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通货膨胀,菲律宾和柬埔寨等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加大对贫困人口的粮食补贴,这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很大压力。

最近几年,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不断上涨,美国等国家提出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印尼等国家因此开始种植生产生物燃料所需的农产品,并以较高的价格销往欧美市场,但这种做法也造成了当地植物油价格上涨。

针对粮价上涨问题,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加以应对。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日前宣布了一个振兴本国农业的计划,准备从化肥供应、灌溉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教育、农业贷款保险、农机设备和种子供应等方面着手帮助农民,以提高本国的农产品自给率。

东南亚国家还正在考虑建立地区粮食战略安全合作机制。本月4日,在越南中部岘港市举行的第12届东盟财政部长会议上,东盟国家财长讨论了粮食价格上涨问题。

专家认为,造成粮价上涨和粮食供应紧张的原因包括一些国家遭遇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以及部分国家将农作物作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等。

关注全球粮价

联合国

粮农组织

呼吁召开全球峰会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9日呼吁各国***参加定于6月初在罗马召开的会议,讨论全球食品短缺问题。粮农组织官员认为,全球食品短缺已处“紧急”状态。

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当日在印度新德里说,面对非洲一些国家和海地等国发生的因食品短缺和价格上涨引起的骚乱,“我们真的面临一个紧急状态”。

他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粮食产量增长停滞,食品价格上升,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1980年以来最低水平,只有4.05亿吨,仅够全球人食用8至12周。他强调,粮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将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因为他们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总收入的50%至60%。

迪乌夫说,粮农组织已呼吁191个成员的***参加于6月3日至5日在罗马召开的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这一危机。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莱纳特·鲍格呼吁各国政府重视食品短缺问题。他说:“人们真切认识到,我们不能再低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声音

大米价格不断上涨

泰国农民严防稻田被偷

本报综合报道 由于全球范围的大米价格不断上涨,小偷们已经开始盯上泰国的稻田。为此,看护稻田、守卫自家即将丰收的大米已经成为泰国很多农民每日的必修课。

据报道,塔克哈姆是居住在泰国中部农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这里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犯罪行为。但近来,随着泰国大米价格飞速上涨,这个村庄稻田中即将收获的稻田开始陆续出现被偷盗的现象。

现在,塔克哈姆和他的同村村民每天都会在稻田中看护水稻。他说:“现在我把狗带到了田边。我会特别注意狗叫声,一旦有情况,我就必须马上行动,以防水稻被盗。”

塔克哈姆表示,他不会怪罪这些人的偷窃行为。因为全球大米价格上涨以及食品价格通胀使得猪肉、鸡肉、蔬菜等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小偷“光顾”稻田也在情理之中。

塔克哈姆说自己很理解这些小偷,在泰国人看来,大米是他们的生命。泰国人常说,如果一顿饭没吃大米,就好像没有吃过饭。

塔克哈姆告诉记者,农民并不是粮价上涨的受益者。贫穷的泰国农民并未从此轮大米涨价中获益。他们只要一收获大米就会卖出,以此养家糊口,根本不可能将大米囤积起来等到价格再次升高时卖出。此外,通货膨胀也让大米的成本不断升高。

趣闻

关注全球粮价

普通农作物的价格太贵

法国为转基因作物开门

据新华社电 法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9日以微弱多数通过了一项旨在规范转基因作物种植和销售的法律草案,草案允许转基因作物在法国境内种植,但对此做出了一系列严格规定。该草案的通过表明,经过长期争论后,法国终于准备半开半掩地为转基因作物开门。

不少法国人对转基因作物的敌视由来已久。他们认为,虽然转基因技术能提高作物产量或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等,但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但近几个月来,随着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和大麦等农作物价格普遍上扬,法国国内要求接受转基因技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的呼声渐起,使得官方机构日益理性看待转基因作物,以应对食品供应方面的挑战。

不过,基于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考虑,草案规定,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销售必须建立在严肃对待环境、农业结构、生态系统和公共健康的基础之上。

此外,草案还规定,破坏转基因作物将会面临2年监禁和7.5万欧元的罚款,如果被破坏的是用于科研领域的作物,那么惩罚措施将更加严厉。

转基因技术在改良作物性状、提高产量等方面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当然,要使法国各界破除对转基因产品的抵触心理,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转基因作物及相关食品并不可怕,不论基因的来源如何,构成基因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进入人体后,不可能将外来遗传信息带到人类基因组里。

采取有用信息,用百度翻译或者有道翻译 翻译过来就行

泰国第一中将是谁

5月24日,泰国大选产生的新一届国会正式开幕。拉玛十世哇集拉隆功国王携素媞拉王后亲临致辞。当天,还有3个月就满99周岁的泰国政坛元老炳·廷素拉暖上将命人从衣柜中取出胸前挂满勋章的白色公务制服,准备以枢密院主席身份出席国会开幕。无奈身体状态已不允许,最终他只能在家中通过电视观看现场直播。

两天后,5月26日的清早,炳·廷素拉暖上将在帕蒙固告医院因心脏衰竭而去世。

当天,泰国王室宫务处发布公告,拉玛十世国王对炳上将的逝世致以最深切的哀悼,钦赐立棺,并谕令诗琳通公主5月27日下午亲临云石寺代表国王主持炳上将葬礼;6月2日“头七”之日,国王将携王后亲赴云石寺吊唁。同日,泰国总理府发表公告,要求政府及其他公务单位从5月27日至6月2日期间降半旗悼唁,政府工作人员则从5月27日至6月17日(除6月3日外)期间戴孝21天。

炳上将作为泰国前总理、前摄政王、枢密院主席,作为除王室重要成员外唯一一位被海陆空三军均授予上将军衔的泰国军人,生前轰轰烈烈,死后哀荣备极。炳上将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泰国现代政治发展的整个历程,也见证了泰国王室由衰而兴,重新成为泰国民众精神支柱的全过程。尤为重要的是,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推动者,乃至塑造者。

从骑兵学员到政府总理

1920年8月26日,炳·廷素拉暖出生于宋卡府宝扬镇,家中兄弟姐妹共8人,炳排行老六。“炳”意为“快乐”,是洛坤府帕玛哈塔寺副方丈所取。而他的姓氏“廷素拉暖”则是拉玛六世国王所赐。

炳·廷素拉暖18岁以前基本上都是在宋卡府度过。读完初中后,由于家境平凡,炳放弃了最初的从医梦想,考取泰国陆军技术学校(后改名为泰国陆军尉官学校),从此开启他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

入军校时,他曾立志仿效当时的“强人总理”銮披汶元帅,成为一名炮兵。但是,他却被分配到骑兵专业学习。1938年,他从军校毕业,先后参加泰法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两次战争期间,炳分别奔赴柬埔寨波贝与缅甸景栋参战,战功显赫。

2015年7月18日,炳·廷素拉暖在中泰建交40周年相关庆祝活动上致辞。 新闻办公室网站 资料图

1953年,他被派往美国肯塔基州美军装甲兵学校学习。回国后,他被任命为陆军装甲兵学校副校长,1968年被擢升为骑兵中心少将司令。担任此职务期间,他经常语重心长地与部下交谈。面对那些年轻的脸庞,孑然一身、无儿无女的炳心生怜爱,自称为“爸”,而称呼他们为“孩子”。这也正是“炳爸”这个温暖的称呼之由来。

1973年,炳离开骑兵中心,奉调前往泰国东北部,出任第二副司令。从此,他的仕途便驶入了快车道。副司令仅当了一年,便被提升为司令,军衔也升为中将。3年后的1977年,他被任命为陆军司令助理,上将军衔。如同前次一样,仅一年后,他便荣升陆军司令,成为泰国军界最具权势之人。

他在军界仕途一路通畅,离不开政治上的积极参与。1959年,年仅38岁的炳被推翻銮披汶的沙立元帅任命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他侬·吉滴卡宗掌权时期,炳于1968年被任命为上议员。1972年,又被任命为立法议会议员。

熟悉泰国政治的读者都知道,现代泰国政治最大的特点便是军人集团的长期干政与执政。从銮披汶到沙立,再到他侬,军人集团一直独霸政坛,直至1973至1976年,才出现了短暂的“文官试验时期”。然而,政党政治的不成熟使得执政的文官政府无力解决国内矛盾,军人集团决定通过政变达到重新掌权的目标。

1976年,海军上将沙鄂·差罗约发动政变,推翻社尼·巴莫政府,指定他宁·盖威迁担任总理。他宁是极右势力,思想较为极端,受到各方抵制,无法控制政局。军方于1977年再次发动政变,陆军司令江萨·差玛南接任总理。

炳参加了这两次政变,因其忠诚果敢而获得军方高层的信赖。在江萨出任总理之后,炳被任命为内务部助理部长,并一直是内阁成员。1979年,他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兼任陆军司令,他的军旅生涯到达了顶峰。这一年,他58岁。

本以为再过两年就可退休颐养天年,没想到这才是炳上将辉煌人生的真正开端。由于江萨执政期间,恰逢国际油价飙涨,致使泰国国内通货膨胀,外债增加,财政赤字。前总理克立·巴莫领导的社会事务党要求议会展开辩论,并要求对江萨总理进行不信任投票,江萨被迫辞职。议会召开会议,讨论接替人选时,炳·廷素拉暖成为了军方与政党一致认可的不二人选。

1980年3月3日,普密蓬国王下旨,任命炳上将出任第16位泰国总理。从此,骑兵炳·廷素拉暖开启了人生的第二段奇妙旅程。

力挫两次未遂政变

炳前后一共担任了8年总理,横跨3个任期,是任职较长的一位军人总理。担任总理期间,炳遭遇过2次未遂军事政变,其中一次其实已经成功,但他依然化险为夷,安然度过。

第一次政变发生在1981年4月,史称“四月夏威夷政变”或者“杨德政变”。政变发起者大多为泰国陆军尉官学校第7期毕业生,为首者为陆军副司令汕·集巴迪玛。当时的泰国军界,山头林立,最有权势的便是“陆校7期生”。据说他们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作战力量,自称为“杨德”(Young Turk)。沙鄂两次发动政变,“7期生”均为后盾。而他宁、江萨、炳这三任总理之所以能上台,也都得到了“7期生”力挺。

可是,炳担任总理后,有两个举动惹怒了“7期生”。一是他为了平衡军队势力,大力启用“陆校1期生”(如差瓦立·永猜裕)和“陆校5期生”(如阿铁·甘朗逸),令“7期生”派系出现了危机感。二是1980年10月1日,在阿铁等人的联名上书下,陆军决定为炳延长服役年限,以继续担任陆军司令。此举直接导致担任陆军副司令的汕·集巴迪玛失去了晋升陆军司令的机会。

4月1日凌晨两点,“杨德”集团调动42个营的兵力迅速控制曼谷,软禁了泰军最高司令森姆·纳·纳空以及差瓦立·永猜裕等军队要员,并在电视台发布夺权公告。而且,政变者还宣布取消宪法、解散议会,并任命了一批高级官员。电视台里播放着代表胜利的乐曲,街头满是简易工事和巡逻的士兵。在某种程度上,政变已经成功。

炳在卫队的保护下入宫觐见普密蓬国王。普密蓬作为君主,理论上应超然于政治,不应有任何政治倾向。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他站在炳的身旁。当天,普密蓬国王携诗丽吉王后以及其他王室重要成员,随炳一起,离开曼谷,赴泰国东北部呵叻,那里是炳担任第二司令的故地,可以看做炳的“大本营”。在那里,炳通过广播,向全国民众宣布,他并未辞去总理一职,政变者的行为是违宪之举。

第二副司令阿铁·甘朗逸指挥所属军队与叛军进行了小规模战斗,死伤不超过5人。由于王室坚定的政治立场,发动政变的一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几位政变主谋连夜逃离泰国,其余155名各级指挥员于4月3日清晨宣布自首。一场已经“胜利”的政变仅55个小时便被挫败。阿铁·甘朗逸因功勋卓著而被提升为第一司令,晋衔中将。之后不到半年,又再度被任命为陆军司令助理。

经此一役,炳与普密蓬国王的深厚友谊公诸天下,他作为军人的硬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为他在之后7年的执政树立了威信,铺平了道路。

时隔4年后,他又经受住了第二次未遂政变的威胁。1985年9月9日,部分退役军官,其中包括“四月夏威夷政变”中的部分主谋,乘炳出访印尼、陆军司令阿铁上将出访欧洲之机,调动22辆坦克、400名士兵发动政变,控制了最高司令部、民众联络部等部门,并通过媒体宣布了政变公告,推举森姆·纳·纳空上将为首领。政变军队的坦克向第一御卫师及国家情报办公室展开射击。以“陆校1期生”差瓦立·永猜裕以及“陆校5期生”素金达·甲巴允为主体的政府将领们迅速展开回击。战事导致一名美国记者、一名澳大利亚记者丧生。当日下午,双方停战谈判,政变宣告失败。据说,这400名士兵只是前锋部队,还有军队高层参与政变谋划,并约定当日会师。但该高层“失约不至”,导致政变最终流产。当晚,炳返回曼谷后,第一时间入宫觐见国王,炳政府再次转危为安。

炳所经历的这两次未遂政变,均由“陆校7期生”为主干力量发动,其中夹杂多个派系之间的利益争夺。尤其是第一次“四月夏威夷”政变,更是泰国现代政治史上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共42个营的兵力控制曼谷及京畿。但炳凭借着普密蓬国王的支持以及他本人的睿智果敢,化危机于无形,维持了政权的稳定。乃至于各政党都视炳为维护民主政治的英雄。1988年大选后,议员们依然希望请炳总理继续执政,以保持民主制度稳定发展。

美国“电荒”!使出三板斧,继续甩锅

这一回,问题出在能源上。美国人突然发现,电力产能不足,跟不上消费者的用电需求,能源供应可能中断。

堂堂一个超级大国,动不动就进入紧急状态,面子上挂得住吗?所以站出来给美国找补,他认为,美国遭遇能源危机,俄罗斯总统难辞其咎……

美国出问题 都怪?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美国能源告急,指出至少两个原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能源市场中断;气候变化加剧等极端天气事件。

的指向性太强,如果说看天吃饭,气候变化人类难以掌控,那么扯上俄乌冲突,就是赤裸裸“甩锅”,指责这事是人为造成的了。

在白宫官网刊载的资料中,政府认为,有了更强大的“清洁能源武器库”,“美国可成为对盟友来说更强大的伙伴”,并点名称:“尤其是面对在乌克兰的战争。”

这不是第一次针对了。下令俄军入乌后,一度直呼为“战犯”,并认为其应“下台”。

总之,无论是美国燃料、食物价格飞涨,通胀达40年最高,还是全球粮食危机日渐逼近,总能找到理由,说这是的错,还为此造了一个词“涨价”。

三板斧 宣布特殊豁免

为缓解能源危机,政府祭出三招:

第一,宣布“特别豁免”措施,将东南亚四国特定的太阳能电池和模块进口免税期延长两年。这四国是: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

第二,近日授权使用《国防生产法》,鼓励加速美国国内清洁能源技术的生产。

《国防生产法》旨在为美国国防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提供财政援助,以保物价稳定。2020年,就曾动用该法,要求疫情期间美国肉类加工厂继续营业,保证肉类供应。

这次授权扩大生产的内容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部件

?建筑保温系统

?热泵

?电解槽、电池等制造及使用清洁燃料的设备;

?变压器等电网基础设施

第三,-哈里斯政府决定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于5月31日提出提振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

根据政策,美国将把在联邦土地上建设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租金及费用,调降约50%,大幅降低成本;在五个州设立办公室,加强与美国能源部、环境保护局、农业部、国防部等联邦机构协调。

话说回来,被豁免的,为什么是这些国家?按白宫说法,太阳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型发电来源之一,近年来太阳能组件大多是进口的,如2020年进口产品中约3/4,就来自于东南亚供应商。

实际上,搞出问题,原因还得从自己身上找。两个多月前,基于美国光伏组件制造商Auxin Solar公司的投诉,美商务部对东南亚四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展开调查,这些产品被指试图规避美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禁令。

出于对高额追溯性关税的担忧,相关产品对美出口急冻,导致市场供应大幅下降,现货价格疯涨。美国太阳能项目大面积推迟或取消,行业迅速陷入寒冬。

面对如此情形,不得不先缓两年,要不然可能真如美国85名众议员联署信中担心的那样,美国的太阳能行业将损失超10万工作岗位,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或增加3.64亿吨,完全得不偿失!

美国缺电 主要原因找到了

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和非营利机构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都警告了电力可靠性的问题。据评估,2022年夏季,美国西部、中西部地区可能面临电网故障风险,给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损失。

顾虑不仅在于民生。就指出,强大而可靠的电力系统对国家安全和国防至关重要。

虽然将责任推到身上,但实际上,危机的苗头早已浮现。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了造成用电短缺的几大原因:

其一,传统电源退役过多、新增电源供给不足。

美国大部分州已公布燃煤电厂退役时间表,但新增的清洁能源发电装机,不足以弥补空缺。

其二,电网设施老化严重,可靠性差。

调查称,美国70%的电网接入和输配电设施都已老化,部分设施甚至已用了100年之久。这么“老掉牙”的装备,不出点问题才怪。

其三,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影响能源供应。

比如美国西部、南部严重干旱影响了水力发电;一些地区遭龙卷风袭击,关键输电线路被破坏;2021年得克萨斯等州遭遇的 历史 性停电,就是严寒冻结风机造成,那场灾害导致246人死亡,经济损失达近2000亿美元。

当前,美国高通胀无法缓解,民众钱包大大缩水;油价高企,开车族已难以承受;“奶粉荒”持续,父母们为找奶操碎了心;如果还要在炎夏忍受停电,将让人更难相信,这就是“超级大国”的样子。

而这一切,真怪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