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元智库的中华元智库 前瞻赢天下

2.马云说未来的房子会白菜价,你们预计未来几年到十年房价会怎么变动?

中华元智库的中华元智库 前瞻赢天下

2023年金价预言_2023年金价如何

自2001年开始,创办人张庭宾和中华元智库对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包括股市、楼市、地缘政治等趋势);对于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与全球投资品机遇,均提前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预测,大多数都得到印证。

对于国际金融危机演化与全球投资品机遇判断

2004年11月25日为《第一财经日报》撰文:《全球经济龟裂石油阴霾加剧》,预测美国夺取中东石油的战略将演绎石油危机。

2005年7月预测黄金大牛市,组稿指导记者,刊发《专家建议中国大规模增加黄金储备》 一文。

2005年12月30日,在第一财经日报刊文《2006危与机:美国悬念与中国速度》 ,预测未来2年美国很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2007年7月30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我们将见证一个动荡的金融时代高度警惕人民币成为美元牺牲品》,进一步确认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

2008年1月7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黄金期货将登台小心国际空方陷阱》,其后国际金价从2008年3月13日的1032美元大跌到2008年10月份682美元,跌幅为33.9%

2010年1月3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2010-2014:全球纸币危机与中国社会变革》,做出两个重要判断:1,全球性主权债务危机将陆续发生;2,未来5年内,中国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并可能发生一场社会变革。前者已经得到了印证。

2010年3月,中华元智库推出战略报告《美联储量化宽松2.0》,预测美国将会推出QE2,同年11月,美联储正式推出QE2

2010年8月15日,中华元智库推出战略报告《粮食危机挑战中国》,指出国际粮价被严重低估,未来粮价将大幅上涨。

2010年10月17日,中华元智库推出战略报告《石油价格剑指100美元》,当时美原油价为每桶83美元,11年4月涨到115美元。

2011年4月11日,中华元智库推出战略报告《美联储量化宽松3.0》,预测美联储将推出QE3,后2012年9月美联储被迫推出QE3。

2011年8月14日,在张庭宾搜狐博客刊文《强烈预警国际金价中期深幅调整》 ,预测金价将下调至每盎司1550美元,后下调至1523美元。

2012年10月31日,在第一财经日报刊文《美国小复兴与中国探大底》;美元中长期竞争力再造初见结果,美元逼近对人民币中长期升值拐点。

2012年11月25日,中华元智库推出战略报告《挣扎的日本》,预测日元将贬值,其后日元兑美元大幅贬值。

2013年1月5日,在第一财经日报刊文《12年黄金大牛市或将进入中期蛰伏》,指出2013年金价将面临严峻挑战,跌到1500美元是大概率事件,可能下探1300美元。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周期和股市楼市的预测:

2001年5月,以《当宝洁纪元不可抗拒地来临》 (注,此文与以下为署名文章作者均为中华元智库创办人张庭宾)一文,预测跨国公司控制中国产业链的时代到来。

2001年11月,为《21世纪经济报道》“龙腾入世”特刊撰写社评,预言“龙腾的天空从此豁然开朗” ,预测中国迎来世界工厂机遇。

2002年10月著书,预言《中国可以富》。

2004年12月31日,为第一财经日报撰文:《新三极演义:战略的中国已然春暖花开》 ,预测中国将迎来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繁荣期。

2004年12月30日,预测2005年中国将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中国与世界十大经济预言)

2005年9月12日指导记者撰文《亿万富翁急于卖楼因牛市将临拟狂买万科》 预测A股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将迎来大牛市。

2006年11月21日,指导记者撰写文章《股指期货造就最大战术机会:推出前大涨推出后大跌》 ,指出:股指期货概念将成为A股暴涨的重要推动力。

2007年5月8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A股中期调整开户数逆转》 ,指出A股中期调整在即,两周后A股上证指数暴跌14.5%。

2007年1月1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警惕2007热钱:为2008酝酿新亚洲金融危机》 ,预测人币加速升值将导致2007年的股市大泡沫,很可能在2008年破灭,形成股灾。

2007年10月22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价值实现主机制形成黄金光芒将更耀眼》,预测黄金大牛市将更加亢奋,A股大牛市将很快盛极而衰,建议投资者卖出A股买入黄金。

2008年4月7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中国世界工厂会不会休克》 ,警告央行持续货币紧缩将导致中国世界工厂休克危机。当年三季度珠三角出现企业大面积停产倒闭局面。

2008年4月14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股息热钱上证指数将先扬后抑跌破2000点》 ,6个月后,上证指数跌到1664点。

2008年10月27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A股大反转只差释放流动性信号弹》,预测A股将迎来反转。

2009年7月1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3000点以上最佳策略:离开A股买入黄金》,指出A股已接近反转高峰。

2010年1月17日,中华元智库推出战略报告《中国楼市泡沫正将盛极而衰》,预测中国楼市将在2010年见顶。

2010年9月26日,中华元智库推出战略报告《A股“残局”》,指出中国A股自2008年10月底的反弹进入尾声,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盛极而衰,股民被涸辙而鱼,中国A股未来将进入每况愈下的残局时期。

2012年2月6日,在中华元战略报告“环球政经观察”专栏撰文《2012的中国已退到断崖边》,指出中国经济将在未来1-2年探大底。

2012年12月9日,在中华元战略报告“环球政经观察”专栏撰文《不能小觑“城镇化”的市场效应》,指出因城镇化,A股将迎来中级反弹,上证指数目标位2400点,中国经济探大底将延后一年,至2014-15年,届时探底将更加痛苦。

2012年12月28日,在《第一财经日报》刊文《QFII获准股指期货如虎添翼 A股散户面临最后离场机遇》,当时上证指数上涨至2362点。很快冲刺到2444点后,转而下跌。

马云说未来的房子会白菜价,你们预计未来几年到十年房价会怎么变动?

如果期望未来的房子成为白菜价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失望了。房子是一件很特殊的产品。首先他是刚需。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必须需要的。有房子你才能叫家吗。第二个房子是一个具有金融属性的产品,因为他是要依靠杠杆才能够建立起来的。第三个就是房子的原材料,也就是土地是稀缺的。这个不像工业原料,它可以无限制地开发。

所以房子是很难成为白菜价的。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无论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还是日本。在这些国家你都看不到房子是成为白菜价的。当然在那一些农村偏远的山村乡村,之前的房子现在是很便宜的。甚至在一些被时代抛弃的城市,那么房子也是很便宜的。因为人口在大量的流出。但是这些流出的人口,他奔向了什么样的城市?一定是具有更好的工作就业岗位,能够带来更高的薪酬,有巨大的交通便利优势,有医疗资源,有教育资源,有优秀的商业资源。这样的城市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其他城市的人口进来。这样的城市,它的房价会一直坚挺的。

今年我们已经出现了,像一线城市均价都要五六万。也出现了像鹤岗这样的城市,一套房子也就三五万。这两种强烈的对比在向我们暗示了什么呢?一线城市拥有全国最好的资源。所以他能够不断地吸引新的人口进来。所以它的产业也会不断的迭代更新,向利润率更高的产业跟进。

而像鹤岗这样的资源型的城市,在资源枯竭的时候。人口大量的流失。没有人口的支撑,房价是没有支撑力的。所以有类似于这样特征的城市,未来它的房价都比较危险。

所以从全国范围来讲的话,房子是不会成为白菜价的,他只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价格越来越坚实,甚至还会继续往上走。但是城市的房价会进行分化,那些最有竞争力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他一定是吸引全国最有能力的最优秀的年轻人,或者有财富的人进去。这些人会带来实际的需求,这些人继续推动这个城市的经济往前面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又会继续支撑这个城市的房价。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所以当我们思考未来的房价是会成为白菜价还是黄金价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我们当下所处的城市未来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前面20年确实是一个黄金时代,但是未来的十年可能就是一个白银时代。过去那一种三五年翻番的局面,未来都不会产生了。即便是有涨幅,也只是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个涨幅,或者说和我们的M2的发行增速相适应。

所以与其考虑未来房价会怎么走,还不如更好地去考虑,你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向上走的城市,还是一个向下走的城市,还是有停滞不前的城市?你如果有能力去选择的情况之下,你去继续待在当前城市,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