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涨价和油价下跌-猪肉涨价和油价下跌有关吗
1.油价降幅加大,猪价刚涨又跌,蛋价连涨,粮价重心下移,发生了啥
2.25日,猪价跌势反扑,汽油降价生变,尿素价太厉害,蛋价一地鸡毛
3.未来七月将迎新变化,油和化肥费用下降?粮价与猪价将发生突变?
油价降幅加大,猪价刚涨又跌,蛋价连涨,粮价重心下移,发生了啥
进入2023年,油价遭遇“开门涨”,不过近期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调,油价降幅不断加大。
猪价受养殖端挺价和消费回暖的影响开启上涨模式,但刚涨又跌,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全线回落。
鸡蛋价格则是连续上涨。
粮价方面,玉米和小麦的重心不断下移,且节前上涨希望越来越小。
具体市场发生了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油价降幅加大
截止到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价格相比前一日下降0.14美元,价格降至78.55美元/桶,今年以来的降幅达到了8.51%。
WTI美国原油价格上涨0.01美元,价格涨至73.68美元/桶,不过一周油价降幅也在8.14%。
受本计价周期第三个工作日的原油变化率的影响,当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下降200元/吨,折合每升的价格下降0.15-0.17元/升,下降幅度相比计价周期开启时的降幅显著扩大,国内成品油降幅也在加大。
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主要有两个逻辑:1、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依然抑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2、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年初对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衰退风险抬头发出警告,让投资者看衰石油需求前景。
机构预测,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的影响,国内油价降幅有望持续加大,目前累计最大降幅为0.17元/升,加满一箱油可以节省7-8元。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滑,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将会继续下降,再加上1月3日的油价上涨,那么今年我国汽柴油价格综合变化情况就变成了“一涨、一跌、零搁浅”的格局。
甚至可能在1月17日将1月3日的油价涨幅完全回吐,让油价回归涨价前的状态。
猪价涨了又跌
随着猪价再次跌破成本线之后,养殖端的挺价惜售意愿增强。
集团化猪场也在仅剩的几天出栏时间中保持较高的生猪出栏速率。
猪肉降价,叠加餐饮需求的回暖,猪肉消费需求有所回升。
促使生猪价格有所反弹。
但没想到的是猪价刚涨就又跌了。
猪价系统显示,1月9日,生猪价格除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保持上涨,海南、云南保持稳定之外,其他地区都在下降。
其中东北下降0.05-0.25元,华东下降0.15-0.3元,华北下降0.225-0.35元,西南下降0.05-0.1元。
经过调整之后,华东区猪价来到7.7-8.2元,华中区猪价来到7.5-8元,华南区猪价来到7.6-9元,华北区猪价来到7.4-8元,东北区猪价来到7.1-7.8元,西南区猪价来到7.1-8元。
猪价的再次下跌逻辑并不复杂,猪价回升之后,养殖端的出栏积极性增加,毕竟市场积压的生猪量依旧较多,而留给养殖户的出栏时间又不多了,猪价上涨后养猪户抓紧时间卖猪。
消费方面相比元旦之前确实随着春节利好发力,餐饮需求恢复而上涨,但毕竟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依旧制约着猪价的涨幅。
还是之前的预测不变,猪价年前可能会有所上涨,但上涨幅度有限,不会形成大涨。
蛋价连涨
本周鸡蛋价格在9.44元/公斤,周内价格持续上涨,整体环比上涨6.16%。
目前,北京各大市场鸡蛋的主流参考价为219元/44斤。
上海浦东褐壳鸡蛋接货价130元/27.5斤,浦西130元/27.5斤。
山东泗水鸡蛋价格155元/30斤。
鸡蛋价格的连涨,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
1、由于12月下旬至今淘汰鸡数量较大,蛋鸡存栏量并不高,鸡蛋货源相对紧俏。
2、春节临近,餐饮以及深加工等需求端陆续补货,居民家中也有为春节囤货的习惯。
3、商超、线上平台等促销活动陆续展开。
4、饲料价格处于高位,为鸡蛋价格提供成本支撑。
5、部分环节担心后市上涨太多或会提前备货。
鸡蛋需求回暖都是春节前的阶段性回暖,春节之后,鸡蛋消费需求将会遇冷回调,届时鸡蛋价格恐怕会震荡回落。
粮价重心下移
不论是玉米价格,还是小麦价格,近期都呈现中心下移的走势。
小麦价格方面,截止到1月7日,全国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均价为1.61元,相比1月1日的1.6119元,下降了1.9厘,而目前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普遍在1.58-1.62元。
玉米价格则是有涨有跌,滨州各企业玉米报价下调0.5-3分,德州、泰安、济宁、潍坊等地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上涨幅度在0.5-1.9元,下跌幅度在0.5-1元。
河北下跌为主,降幅1-3分,河南上涨为主,上调0.5-1分。
后续虽面粉需求将会逐渐转暖,但制粉企业库存相对充足,不少企业已经停收小麦,随着小麦需求量的走弱,小麦价格的重心恐持续下移。
随着玉米价格的回落,基层主体的出粮速度虽有放缓,但仍有主体有节前变现的计划,所以仍有主体有意售粮。
但玉米深加工企业多按需采购,建库相对谨慎,以滚动补库为主。
饲料企业也因为猪价、鸡价、羊价的回落而不敢大量补库。
目前来看,玉米市场价格仍会震荡运行,仅局部地区有上涨机会,整体则是震荡下行。
25日,猪价跌势反扑,汽油降价生变,尿素价太厉害,蛋价一地鸡毛
连续上涨了多日的生猪价格,近日跌势反扑,除了个别地区小幅上涨之外,其他地区全线下跌。
原本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希望迎来新一轮下调,结果近日国际原油价格转头上调,导致国内汽油价格下调生变。
尿素价格则是持续上调,基层农户的种地成本上涨,农民纷纷感慨尿素价格太厉害。
鸡蛋价格则是一地鸡毛,整体稳中有降。
猪价跌势反扑
进入2月中旬之后生猪价格就迎来了强力上涨,当前处于传统猪肉的消费淡季,而且年前还有不少养殖户留猪未卖,生猪供应应该呈现宽松状态,这种背景下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养殖户过于看好后市价格,不少养殖户开启二次育肥模式,使得市场生猪供应出栏量减少。
叠加猪价跌至养殖端深亏状态,养殖户挺价意愿强烈。
供过于求状态下的上涨总是无法长久,2月25日生猪价格的跌势反扑,除了福建、湖南、广东、海南有所上涨,江西、广西和甘肃保持稳定之外,其他地区全线下跌。
华东区猪价下降至7.8-8.3元,华中区猪价下降至7.7-8.2元,华南区猪价上涨至7.7-8.4元,华北地区猪价下降到了7.6-8.4元,东北区猪价下降到了7.6-8.1元,西南区猪价下降至7.5-7.9元。
虽然猪价跌势反扑,但养殖户不需要过于紧张,我认为2023年猪价相比2022年整体会有所上升。
一方面是去年12月到最近这段时间,北方各地母猪受损比较严重,一些猪场被迫清栏,这部分产能的受损将会对下半年的生猪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随着疫情的稳定,今年肉类消费情况势必会好于去年,而且受养羊、养牛亏损的影响,国内羊肉和牛肉供应将会收紧,有助于猪肉消费量的进一步提升。
汽油降价生变
最近一周,国际原油价格走出了一波“V”字形走势,虽然此前布伦特原油一度下降到了接近80美元/桶的超低价,但最近几天强势反弹,截止到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回升到了82.87美元/桶,WTI美国原油价格也上涨到了76.47美元/桶。
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降幅度一直在缩水,根据目前的国际原油价格的综合变化率来推算,国内成品油价格降幅已经不足50元/吨,根据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低于50元/吨的调整幅度,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会搁浅,也就意味着国内汽油的“降价生变”。
好在目前油价的调整还处于搁浅标准附近,如果下周国际原油价格下调,那么3月3日,国内汽油价格调整时还是有希望迎来下调的。
当前国内92号汽油价格基本维持在7.79元,高价的海南和西藏分别在8.9元和8.67元,低价的陕西、新疆和宁夏能达到7.67元、7.59元和7.69元。
95号汽油价格在8.29元左右,高价的海南和新疆达到了9.46元和9.16元,低价的新疆、陕西和宁夏价格分别为8.16元、8.11元和8.12元。
尿素价太厉害
最近几天的尿素价格是持续上涨,随着上涨当前主流地区尿素出厂价格已经逼近2900元/吨,尿素价格已经突破此前的最高价格,这一价格让种地的农民直呼“太厉害”。
尿素价格的上涨,主要有这么几个逻辑:
1、随着天气转暖,农业需求恢复,呈现缓和推进状态。
2、工业需求也一直处于刚需推进,虽然需求量未能爆发式增长,但疫情稳定之后,需求向好。
3、印度即将进行尿素招标,带动国际尿素价格的上涨。
4、企业待发订单相对宽裕,出货顺畅,降价促量的意愿较低。
不过考虑到气头企业装置逐步复产,尿素日产量有所增加,有助于保持供应面的稳定,也足以应对需求面的增长,所以短期内尿素价格不会继续大幅上涨,整体会呈小幅调整为主。
蛋价一地鸡毛
相比此前鸡蛋价格的强力上涨,最近鸡蛋价格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河南红蛋散筐大码价格在4.3-4.65元,山东地区红蛋散筐大码价格在4.3-4.55元,黑龙江鸡蛋价格在4.45-4.5元,辽宁鸡蛋价格在4.3-4.3元,江苏红蛋散筐大码鸡蛋价格在4.6-4.65元之间。
相比前一日鸡蛋价格整体稳定,局部地区小幅下调。
致使鸡蛋价格不理想,我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逻辑:
1、当前处于鸡蛋消费淡季,餐饮业虽在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对鸡蛋价格支撑力有限,
2、年前蛋鸡淘汰量较大,产能有所下降,但鸡蛋的消费需求降幅大于产能降幅。
3、居民消费多以消耗家庭库存为主。
不过业内分析认为3月鸡蛋价格有望上涨。
从供应端来看,预计3月蛋鸡存栏量将会环比上涨0.25%,鸡蛋供应量环比上涨8.03%。
而需求端随着家庭库存的消耗,叠加最近几年3月份鸡蛋需求的增量情况预计3月需求量环比将会增加10%左右,预计鸡蛋价格有希望环比上涨7.5%左右。
未来七月将迎新变化,油和化肥费用下降?粮价与猪价将发生突变?
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物质需求,首先活在世上需要吃饱肚子,行走在社会上需要有能够遮盖身体的衣服。
只有人们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被满足之后,我们才能够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问题基本上已经被解决。
但是,近段时间国际局势的动荡,给中国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前段时间邻国的一场战争,给国际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全球共同体发展的今天,战争势必会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油价、化肥价格的上涨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有人表示7月份将迎来新的变化。
一、油价下降
国内油价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以往也经历过多次调整,基本上都是呈上调趋势。
这次国际战争的爆发,作为石油出口大国的俄罗斯拒绝向欧美地区出售石油,导致了我们国内石油价格也开始上涨,人们的生活负担加重。
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开私家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备上一辆私家车,还有一些家庭几乎是每个成员一辆私家车。
新能源还不完善的今天,很多人买车还是倾向于买燃油车。
但是,如今这个高昂的油价,却让他们觉得不堪重负。
国内92汽油涨到9块钱,95汽油涨到10块钱,很多人在网上调侃现在加满油都能“倾家荡产”。
为了节省油费,近段时间很多家庭都减少了开车出门的次数,选择乘坐公共交通或者步行。
可见,现在的油价有多么夸张。
然而,从最新国际消息来看,欧美地区部分国家的油价已经出现下降趋势,我国也将在6月底对油价进行控制。
一些石油产出国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将加大石油产出量。
这样看来,只要保持这个趋势,7月份左右油价会有所下降。
二、粮价、猪肉价上涨
相较于能够得到控制的油价来说,我国的粮食以及猪肉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
战争对于国际的影响十分巨大,乌克兰和俄罗斯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在战乱在粮食的出口量会变少。
作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受到俄罗斯炮火的制约,势必会对欧美地区粮食供给产生影响。
而中国近些年,进口粮食的金额在显著提高,自给粮食比例已低于国际红线。
这样的国内局势,再加上两个粮食大国战火纷争不断,大米、小麦、玉米等价格已经有所上涨,猪肉会在7月份发生上涨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另外,中国人极其喜爱猪肉,基本上顿顿都要吃猪肉。
相较于国外喜食的鸡肉和牛肉来说,猪肉似乎更合中国人胃口一些。
在很多家庭中,牛肉和鸡肉可以一周吃一次,但猪肉是每天都有的菜。
猪肉需求较大,如果供给变少,猪肉就会涨价。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开始整顿市场,整顿养殖行业,对于一些污水处理、防疫措施不到位的养猪场,会限制其饲养资格。
这就导致了行业内部猪肉的供给量降低,价格自然会上涨。
其次,粮食价格上涨,让猪饲料也跟着水涨船高,养猪成本上涨,那么这些价格就会直接体现在猪肉价格上。
因此,上涨也不意外。
三、化肥价格下降
同样是在战争的摧残之下,化肥价格也开始发生变化。
很多农业种植者深刻感受到,前几个月化肥的价格显著升高。
这是因为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也是化肥生产出口国,在战争下出现化肥供应短缺的情况,因此影响了我们国内的化肥价格。
但是,我国政府将出手实施干预,将化肥的价格稳定下来。
目前已有化肥集团出资稳定市场,将化肥的价格平价化。
国家相关部门也投资了近100亿作为农业补贴,帮助农产业工作者渡过难关。
作为一个团结一致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一出手控制市场价格,那么局势很快便能稳定下来。
总结
和平是每个地球村民的希望和愿望,但是近段时间国际形势复杂,总有国家以霸权主义的侵略思想来威胁其他国家,从而导致局部战火兴起。
在全球经济共同体的今天,战争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很多影响,油价的上涨、化肥的上涨让人们不断叫苦。
国家的干预就像是一场及时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曙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