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金价格的涨跌和什么有关?

2.战争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3.现货沥青的涨跌具体跟哪些因素有关?

4.伊拉克还在吗

5.美伊战争简介

黄金价格的涨跌和什么有关?

美伊矛盾持续升级,国际油价震荡下跌_美伊战争国际原油价格

黄金的涨跌和美元、通货膨胀、世界势以及投机活动关系密切,只要看看这四者的变化趋势就可知道明年的金价肯定还会上涨。

美元和黄金一般呈反向互动,即美元涨,金价跌;美元跌,金价就涨。“布什连任使得人们对明年美国经济继续不看好,以美元为首的主要信用货币整体走弱,信用货币的积弱不振间接使得黄金成为最硬的‘准货币’,需求不断上升,其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她说。

其次,通货膨胀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也加速了国际金价的上涨。无情的通货膨胀以一种风卷残云的姿态侵吞着资产所有者的财富,其引发的价格风险立刻刺激了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并使他们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黄金上。而且对于各国中央银行来说,合理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适当偏重黄金储备也是保障储备安全的上上之选。“从一点看,黄金价格也将走入上行通道。”

此外,国际势的不稳定性也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扬。对于国际金融市场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政治风险”。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了,美英在伊拉克的麻烦却并没有因此减少,人质案件等反美恐怖事件接二连三地爆发,以及世界上其他各种地缘政治摩擦层出不穷,而资本总是在政治动荡时期选择最安全的“避难所”——黄金。“如果明年世界这些冲突不停止,黄金价格肯定会扶摇直上。”

当然,投机资本的炒作也将催化黄金的强力表现。在任何种类的国际金融市场里,投机资本永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国际黄金市场也不例外。投机势力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人为放大市场信号,制造欣欣向荣的市场景象,借此影响普通投资人的理性预期,进而吸引其加入狂飙“盛宴”。这种“羊群效应”立刻使得国际金价持续走强,将预期真正化为现实,投机资本也因此获得丰厚回报。然而,投机势力本就是一股神秘的力量,其对国际黄金市场有多大影响力,其将在哪个具体高位抽身而退?“这些都无从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投机对于金价走高一定是有所贡献的,而且将会在未来金价‘拐点’的形成中有重要影响。”

战争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战争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和平与发展就成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在和平的主旋律之下,战争的阴影一直存在着。所以,精准地讲现在的世界,是和平与动荡并存,发展与破坏皆有。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让今天的人们记忆深刻。是的,两次大战,使多少家园毁于一旦,多少鲜活的生命香消玉殒。那么,战争到底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咱们举几个例子: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另外,就算是在冷战期间,热战也从未停止过。以越南战争为例,它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战争中,越南有16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成为难民;美国有5.7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战争耗资2000多亿美元。

还有两伊战争,历时近8年。伊朗死伤60多万,伊拉克死伤40多万。两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生产设施遭受破坏的损失超过5400亿美元。两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总额达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海湾战争历时42天。美军死亡286人、伤3636人、被俘或失踪55人,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伊拉克方面则伤亡近10万人,被俘8.6万人。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美国则为战争耗资600亿美元。

科索沃战争历时78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出动飞机2万架次,投下了2.1万吨炸弹,发射了1300枚巡航导弹,造成南联盟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民用、工业设施和居民区的严重破坏。空袭还造成南联盟1000多无辜平民死亡,数十万阿尔巴尼亚族人沦为难民。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和日内瓦公约禁用的集束炸弹导致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病态。持续的轰炸还严重恶化了南联盟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

现货沥青的涨跌具体跟哪些因素有关?

现货沥青涨跌影响因素:

1、供求关系

沥青供求结构的失衡使沥青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沥青价格的波动。

2、地缘政治

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沥青价格走势。

2003年3月美伊战争2月28日,纽商所原油期货价格更是达到了39.99美元/桶,相比去年底的25美元/桶狂涨60%。

3、投机资金

沥青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沥青价格的波动,国际沥青市场中投机因素对沥青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4、沥青库存的增减

经济衰退时期沥青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沥青库存的增加对油价则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沥青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沥青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沥青价格上涨。

伊拉克还在吗

问题一:伊拉克还存在吗? 存在,而且比打仗之前的独裁 *** 更富裕,文化更好,最近伊拉克的足球队还是很牛逼的! 希望帮到你! 我们国内的抚闻你懂得! 比朝鲜好一点!

问题二:现在还有伊拉克国家吗 当然有,美伊战争结束以后,现在伊拉克是民选 *** 。现在政治、经济、民生均开始趋于稳定。是投资的好时机。

问题三:为什么现在伊拉克还在打仗?跟哪个国家打? 是IS恐怖组织,不是国家

问题四:现在还有伊拉克这个国家吗? 朋友,问问题要问明白,人家帮你回答问题不欠你任何东西。伊拉克国家,还是有的,只是制度变了 。

问题五:伊拉克还在打仗吗 伊拉克只有局部袭击了。停战很多年了。现在是叙利亚,也门等等还在打。平民14年就已经可以入伊拉克境内旅游了。不过有些地方还不完全安全

问题六:请问伊拉克是不是被美国占领了,那现在的伊拉克人民算是亡国奴吗 不是啊

问题七:2015伊拉克是否还在征战 是的,现在的伊拉克有些麻烦,被美国打到建立起新 *** 以后,一直收到恐怖主义的袭击。

然后最近麻烦的是在中东又出现一个 *** 国 ,也就是臭名昭著的sisi这个是一个恐怖组织建立的名义上的国家,其中一部分领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所以伊拉克现在还在打仗,而且重要的是伊拉克的军队和当年的国军一个德行,号称运输大队长,美国给伊拉克各种军事装备的援助,最后都落到 *** 国手里面。

问题八:伊拉克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ISIL已经占领的石油重镇摩苏尔75%的炼油厂,伊拉克 *** 官员说那里的局势已经受到控制,但也有目击者说交火仍在持续,因此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伊拉克 *** 已经集结5W万大军(没记错的话)准备发起反攻。在摩苏尔,叛军十分受当地部分居民欢迎,迎接入城的叛军,叛军在当地的道路旁派发可兰经,部分日常作息已经渐渐恢复(部分!因为反叛军的人几乎都逃亡了),在 *** 军控制的地方,逊尼派 *** 引恐慌而部分逃到叛军控制的地区。目前叛军已经占据了部分叙利亚地区到伊拉克西北和西部的大片土地,美国 *** 已经开始行动,中国也开始撤侨了。

目前传出叛军内讧导致17人死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 军无力平乱需借助美军的力量,叛军士气高昂反观 *** 军士气低落部分更是溃散弃城逃亡,叛军开始在当地组织起 *** 了。

问题九:伊拉克在非洲吗? 伊拉克:伊拉克共和国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441800平方千米.位于亚欧版块,位于亚欧大陆,不濒临海洋厂北半球,东半球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 *** 、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

问题十:伊拉克现在还在打战吗? 在打,内战,美国还参与了

美伊战争简介

背景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引发争议,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这场战争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产生2003年3月遭遇空袭的巴格达被烟雾笼罩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许多方面。研究这场战争,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看待当今世界的视角,而且,也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现实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战争威胁,这对于我们解决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和谋求发展不无意义。推动美国对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  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政府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9·11事件”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同盟;还可以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控制了伊拉克,还可以摆脱严重依赖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和控制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都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考虑  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

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这实际是为美国政府构划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

掌这个地区(国家)的政权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2002年夏,美国防部向布什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入美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9·11"事件后,美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随着布什政府以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极具地缘政治经济意义的区域,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对美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基本上失去了控制世界石油市场供应的主动权。西方国家主要通过国际能源组织和节能技术消极地应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波动,反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配额生产机制。而此次“倒萨”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控制了世界石油市场主动权。伊拉克石油资源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于世界第二,是世界石油市场举足轻重的供应者。20世纪60年代末(1968年7月革命后)至70年代初,伊拉克对该国石油资源进行国有化,西方石油公司基本上退出了对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的控制与开发。伊拉克在此后积极参与“制造”了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多次通过对石油的限产、提价和禁运企图实现政治目的。直至2002年还通过停止石油出口一个月声援巴勒斯坦人反对以色列的斗争。此次美国“倒萨”战争的胜利无疑使伊拉克的石油资源重新回到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控制之下。掌握伊拉克的石油权必将对控制整个海湾地区的石油供应、甚至对OPEC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也将产生重要抑制作用。

海湾国家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3,出口量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44.5%。而这一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占了OPEC成员的2/3,是OPEC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OPEC控制着世界石油出口的80%,而沙特阿拉伯一国就占OPEC日产量的1/2左右。海湾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伊拉克、伊朗是美国指控的“邪恶轴心”成员(还包括反美的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在“9·11”事件后与美国的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美国担心自己与整个世界严重依赖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将是相当脆弱的。因此,控制了伊拉克,对于摆脱严重依赖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和控制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有极大的战略意义。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此人被美国国防部推为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上担任重要角色)不久前对德国《明镜》杂志发表的谈话充分地反映了美国的这一战略意图。伍尔西说:“……但是这(指对伊战争)不仅仅关系到美国对石油的依赖,而且还关系到全世界对石油的依赖。从短期看,我们的最根本的薄弱之处在于沙特人有可能很快削减或提高石油的开采量……沙特人对油价的升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注:[美]詹姆斯·伍尔西:《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伊拉克战争对美国从中东人手中抢过“石油武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亲美的新伊拉克政权,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利比亚将失去决定世界石油价格的重要能力。美国如果能进一步遏制伊朗(这将是美国在这次“倒萨”战争后要解决的问题),世界石油将重新回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控制的时代,但不同的是此次美国具有单独的控制权。这对另外的世界产油大国如委内瑞拉、俄罗斯也将产生重要的经济制约,这种制约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和外交走向也可能产生制衡作用。委内瑞拉的查韦斯被认为是拉美的第二个卡斯特罗,有着强烈的反美和平民主义的倾向,美国能控制世界石油市场,至少查韦斯政权的作用将被进一步削弱;而俄罗斯尽管在近年来与美国拉近了关系,但美国如能在石油上有效地制约俄罗斯,这对今后迫使俄在重要国际问题上支持美国将增加了筹码。最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油价对世界其他经济体仍具有重要影响,其他经济体不稳定也会波及美国经济。如果美国能控制世界原油的供应,不仅可以减少美国经济受石油影响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在这种控制下从世界政治经济中获得巨大的权力与租金,有助于控制未来的竞争者。2002年下半年,美国以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作为理由,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在中东的利益构成了“潜在威胁”,称美国掌握了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对伊政权一再隐瞒事实、欺骗国际社会的行为已经失去了耐心,公开表示将以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鼓吹的建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并随之大量陈兵海湾。2003年3月20日上午,北京时间10:35,美英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开始侵略伊拉克,4月9日,美军入侵巴格达,萨达姆政权垮台。战后的伊拉克虽然满目疮痍,暴力袭击事件不断,安全局势动荡不安,美军鼓吹的建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已经初见雏形。

战争代价美方  

■4471名军

2010.8.29部分驻伊美军战斗部队返回华盛顿

人死亡

■3.2万名军人受伤

■7630亿美元战争开支

■500亿美元重建伊方  ■8000名士兵死亡

■10-100万平民死亡

■480万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