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降!农产品遇冷,生猪、鸡蛋、粮食、猪肉跌势反扑,油价跌惨!

2.乌克兰粮食恢复出口,国际小麦却止跌上涨,为啥跌不动了?

普降!农产品遇冷,生猪、鸡蛋、粮食、猪肉跌势反扑,油价跌惨!

全球油价止跌反弹-全球油价走势分析

12月进入中旬,2022年也进入尾声,传统消费市场的旺季,国内农产品市场余粮,多种农产品价格普降,涉及生猪、鸡蛋、粮食以及猪肉,当然,居民热议的油价也将迎来年内最后一次调价的窗口,按照目前市场反馈来看,油价跌惨,汽柴油价格或将迎来年内最大的降幅!

那么,市场发生了啥?今天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吧!

生猪市场:近期,猪价大幅走低,受阶段性生猪出栏集中兑现,在散户猪场以及集团场、二次育肥竞争出现下,生猪市场供强需弱的表现进一步放大,消费跟进不畅掣肘下,猪价大幅走低,短短8天,猪价下挫幅度高达4.08元/公斤,养殖端出栏盈利明显下滑,部分地区,生猪价格濒临育肥线!

但是,物极必反,此轮猪价大跌也宣告结束,随着市场反馈出现扛价以及惜售情绪,北方养殖端扛价联盟形成,散户以及二次育肥抵触低价出栏情绪升温,部分规模猪企出现一定控量出栏的表现,北方地区,猪价或将超跌大涨,生猪均价阶段性的低值或将定格在18.93元/公斤!

然而,猪价快跌快涨,终端市场生猪落价的利好还是兑现,伴随着市场猪价超跌反弹,猪肉价格大幅下挫的难度进一步增加,这对于阶段性消费仍有明显的限制,尤其是,在“后口罩问题”阶段,餐饮、堂食消费提振乏力,居民对于高价腌腊情绪不高,消费支撑依然偏差,此轮猪价上涨或将是“镜中花”,随着生猪价格的止跌上涨,集团化猪企由于本月出栏计划偏弱,逢高出栏情绪或将再次转浓,猪价仍有震荡回落的风险!

生猪价格的短期内大幅回落,势必会带动国内猪肉价格的下行,目前,国内瘦肉型白条猪价格率先下降,屠企白条猪出厂均价明显走低,均价跌至24.97元/公斤左右,而批发市场猪肉批发价也回落至30.58元/公斤左右,肉价有了小幅回落的表现,而据网友反馈,目前,北方部分地区,猪肉价格逐步回落至15元/斤上下,但是,随着生猪价格的止跌上涨,预计,肉价回落空间有限,终端商贩以及贸易商仍有较强挺价的情绪,肉价降幅或将不及预期!

鸡蛋市场:近期,鸡蛋价格短暂走高,产销市场蛋价涨至5.69元/斤后,市场下行压力陡增,一方面,受猪肉价格逐步松动,鸡蛋替代消费的支撑转弱,下游市场居民走货表现一般,贸易商谨慎情绪反弹;另一方面,本月市场鸡蛋供给压力有所改善,受8月份,鸡苗销量环比上涨,本月新开产蛋鸡规模逐步增加,鸡蛋产能有小幅回升的表现,而消费跟进不佳,这也限制了中间贸易商补货的需求,产区鸡蛋价格明显回落!

据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产区鸡蛋批发价跌至5.35元/斤,市场呈现冲高回落的表现,阶段性需求不畅限制了蛋价的上涨!不过,由于目前12月进入中旬,进入下旬后,市场利好因素颇多,尤其是,冬至以及元旦利好的加持,部分食品厂有集中备货的需求,蛋价仍有上涨的支撑,而最近一段时间,受多空调整,产销市场蛋价或将以窄幅震荡为主,价格围绕在5.5元/公斤左右!

粮食市场:近期,国内玉米、小麦价格震荡偏弱,其中,小麦市场受基层购销逐步恢复,企业上量逐步改善,面企报价震荡下行,不过,从市场反馈来看,山东、河北以及河南等地,主流小麦产区,面企压价幅度偏弱,价格回落也仅有6~10元/公斤,市场购销热度一般!

一方面,小麦市场基层余粮逐步见底,市场粮源供给有限,而贸易商入库小麦价格较高,看涨惜售情绪依然存在,企业上量难以大幅提升,面企压价支撑偏弱;另一方面,小麦需求逐步进入旺季,临近腊月,终端市场面粉补货需求逐步升温,经销商走货加快,面企开工率逐步反弹,对于小麦刚需增多!但是,由于年底,国内最低小麦收购价或将集中入市,因此,用粮企业表现相对谨慎,短期内,小麦价格或将延续窄幅震荡的表现,主流制粉企业报价横盘在1.61~1.65元/斤左右!

而在玉米市场,受阶段性企业上量情况,玉米价格或将呈现震荡的表现!年底,玉米供给或将进入旺季,贸易商以及基层余粮较多,市场上量也将明显改善,尤其是口罩问题后,物流运输难度降低,企业恐慌性补库的情绪转弱!据机构分析,目前,国内主流饲料企业玉米补库进入尾声,深加工企业仍有一定建库需求,因此,阶段性玉米市场购销双旺,价格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从市场反馈来看,目前,华北以及黄淮地区,基层上量增加,山东地区,工厂门前排队车辆再次猛增,工厂出现一定压价的表现,山东多地企业落价幅度维持在10~40元/吨,玉米均价徘徊在1.49元/斤左右,价格在震荡中缓慢提升!

油价市场:年底到来,今年最后一次汽柴油价格调整窗口出现在12月19日24时,年内油价呈现13涨9跌1平的表现,而本轮油价计价周期进入第6个工作日,受国际原油市场行情大幅下挫,国内一揽子原油变化率跌至-8.01%,预计,汽柴油价格回落幅度或将维持在550元/吨,折合油价下跌幅度0.44元/L,汽柴油价格将迎来下半年以来最大一次跌幅!

普降!农产品遇冷,生猪、鸡蛋、粮食、猪肉跌势反扑,油价跌惨!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乌克兰粮食恢复出口,国际小麦却止跌上涨,为啥跌不动了?

自全球疫情爆发以来,粮食市场出现了很大的波动。

前两年主要以玉米为主,涨势凶猛,拉动整体粮价大幅飙升。

而到了今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两国又均是小麦出口大国,黑海港口也一度封闭,使得国际市场开始对小麦的供应担忧,因此麦价大涨,小麦也成了今年上半年涨势最猛的谷物。

但到了5月下旬,随着美联储不断大幅加息,市场对于通胀见顶、经济衰退的预期越来越浓,于是全球粮价开始回落,小麦价格也不断下滑。

再加上7月底,在联合国与土耳其的斡旋下,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协议,解除了黑海三个港口的封锁,乌克兰粮食恢复出口。

数据显示,7月份,乌克兰小麦出口量为411755吨,而到8月份这一数字已升至899627吨,有了较大的提升。

随着乌克兰粮食出口不断增加,国际市场小麦的供应日趋缓和,因此麦价徐徐而落。

在8月中下旬时,一度跌至743.25美元/蒲式耳,触及半年内的低点。

但是此后麦价出现了反弹,开始止跌上涨,至9月初时,麦价一直在810~830美元/蒲式耳的区间震荡。

全球小麦供给日趋宽松,麦价却为何止跌上涨了呢?

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的波动明显呈现出“消息预期反应”的特点,即在乌克兰粮食恢复出口这一消息刚刚释放的时候,对市场的影响反而比乌克兰粮食实际真正出口时的影响要大。

因为市场往往是对消息面作出率先反应,而到真正现实出现时,市场已经逐渐消化了这一消息,所以反应反倒没那么大了。

而从市场方面来看,也的确如此。

在乌克兰粮食恢复出口的消息刚刚释放时,小麦下跌的幅度较大,随后也慢慢变得平缓。

其次,小麦作为全球需求最大的口粮,有一定的刚需。

虽然在通胀见顶、经济衰退的预期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粮食也不例外。

但是粮食与其他产品不太一样,价格高企对需求破坏,人们可以减少油气的使用,但是粮食作为生存的基础,小麦又是全球第一大口粮,因此有一定的刚需性,所以需求破坏的程度并不会太大。

第三,市场的注意力已从短期的供给宽松开始向中长期的供给偏紧转移。

虽然短期来看,乌克兰小麦出口不断恢复,再加上加拿大、俄罗斯小麦均迎来了丰收。

但是今年乌克兰有一半的冬小麦耕地都位于激烈的战斗地区,这使得乌克兰今年粮食收成预期减半,再加上全球化肥价格高企,进一步使麦价易涨难跌。

前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食品价格继续下行,为连续第5个月下降,但是仍然比去年同期高出了7.9%。

其中,国际小麦价格下跌5.1%,为连续第3个月下行,但是依然比去年同期上涨了约10.6%。

我们之前曾经分析过,当前全球粮食最大的危机并不是供给危机,而是价格危机,粮食供给从整体来看是足够的,但是价格却很高,这意味着全球对粮食的支出将持续增加。

所以虽然近期来看,市场对于小麦的利空消息不断,但是远期来看,小麦的有效供应依然令人担忧,于是麦价上涨。

国际小麦价格会不会再次飙升呢?

新农观认为,这个几率不大,因为虽然小麦有效供给仍存担忧,但是并没有太大的利涨因素支撑,但由于化肥、油价等高企,小麦大概率继续在偏高位置震荡。

那么,对国内小麦会有什么影响?

这个影响也很小,因为国内小麦的自给率非常高,进口小麦主要是用于调剂品种使用。

再加上随着小麦退出了饲料替代后,需求变得更加单一,国内小麦并没有需求缺口,因此国内小麦的变化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内的供需变化,国际小麦的变动影响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