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70美元油价-突破70美元油价会涨吗
1.为何专家会预计油价会有较大涨幅?
2.现在是不是到了“现金为王”的阶段了?
3.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三次工业革命”:明天的世界和中国
4.我国油价以后会有下降的可能吗?
为何专家会预计油价会有较大涨幅?
据上次调价之后,各地92号汽油每升价格已经全面进入“7元时代”。以北京、上海为例,目前,北京中石油、中石化的92号汽油为7.21元/升,上海为7.17元/升。分析师胡慧春说,预计本次上调折合升价为汽、柴油上调0.2元/升左右,届时,多地92号汽油将涨到7.4元/升附近。
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与国际油价挂钩。本计价周期以来,国际油价维持坚挺表现,处于震荡上涨态势。
2018年5月17日,布伦特原油期货盘中突破80美元/桶,创下2014年11月以来的新高。近期,美国WTI原油期货也突破了70美元的关口,刷新三年半以来新高。分析师谭凇认为,多种原因导致油价上涨,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中东局势紧张,市场担心原油供给导致价格大涨。近期,美国或进一步制裁委内瑞拉石油产业,这将导致原油产量继续下降,从而支撑油价。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在是不是到了“现金为王”的阶段了?
2021年,物价有所增长。现在我每周去一次超市,每次至少450元以上。买食品,一个月就是2000元以上。
家庭留足3个月的生活费作为备用金,最好是现金,以防万一,电子支付,有时候不靠谱。
房子多的,不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区的,不具备核心价值的,可以适当出手一些。
没有房子的,房子小的,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可以入手或置换。但不要乱投资房产了。
剩下的资金,可以买基金,不要碰股票,当然要谨慎选好基金经理和赛道。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何时止盈,这个最关键。机会稍纵即逝,历来都是刀口舔血。
把握好了,你就有现金抄底,把握不好,你就会被收割。
大白话,捞干货!
我觉得不是,说说现在的经济情况。
钱与经济的关系,未来的走向。
现金为王究竟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经济,危机,通胀,资产。
第一,现在的经济是什么情况?
要说是不是现金为王,先要说说经济,经济和钱基本上就是一回事。
从去年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都上了一课,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大范围的灾难。这场灾难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经济活动停止,各国都遭受了重大打击。
经济就是供需两端,就是不断的交易,就是一次次的买卖活动。而新冠疫情则让这种买卖活动停止了。你想想,如果大家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大家不能拿自己东西跟别人换,那么全 社会 的福利就不能增加。 社会 就完蛋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疫情期间,美国人动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直接发钱的方式也要刺激经济,没有别的原因,如果大家都待在家里,如果生产不能继续,如果大家手里没钱了,买不了东西,整个 社会 就会锁,再次进入旷日持久的大萧条。
记得前一阵子我就提示未来一段时间油价可能会涨的比较高,昨天我一看已经将近70美元。回想疫情初期的时候还出现过负油价,这是一个多么奇幻的世界。
经过不断的刺激,全世界的流动性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疫情期间美股下跌,很多专家都预测美股要崩盘了。但是谁知道,由于美联储的无限量大放水,美股竟然脱离了基本面,不仅收了一个v字,上涨收复了之前的涨幅,还创下了新高,大家都看不懂了。
不光是美国人,全世界各地的放水力度都是比较大的,相对来说我们做的还是比较好的,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大家钱,让大家有钱,有钱就可以买东西,就可以拉动生产,就可以带动就业,就可以让经济不至于锁,没有什么阴谋论。
前几天看新闻,各个国家已经开始大力的推行疫苗,我们国家由于前期做的比较好,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我经常说,如果你把疫情看做在大家交易过程中增加了一笔费用和损耗,那这笔费用现在已经非常小了。
我记得我在前面一篇文章中也说过,大概率夏天的时候或者夏天快结束的时候,这个疫情的高峰基本上也就过去了。
疫情过去,接下来就是生产和经济的恢复。大家想想疫情期间大家出不了门上不了工,现在呢工厂继续开工。工人们回到岗位,消费者们能够出来进行交流和购买,那经济活动会迅速的恢复。
为什么要看油价的?因为油价是工业的血液,不管你开 汽车 ,不管你做生产,不管你发电,你干什么,都是和油价相关的。油价的上升代表了需求的旺盛。还是那句话,今年的经济数据会非常的靓丽。倒也不是说经济取得了大的突破,而是因为去年的基数太低了,如果跟去年比,这个增长幅度就会比较大。
第二,说说钱,货币与经济,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
钱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钱就是现金嘛,不仅仅是现金,现金只是钱的一部分,甚至说是最小的一部分。
我一再强调过这个观点,现在的钱是什么?钱的本质就是债,就是信用,钱和债是一回事,钱既可以是印出来的现金,也可以是借钱借出来的贷款。绝大多数的钱都是借钱借出来的,而不是印出来的,借出来的钱和贷出来的钱一样,都可以当钱用,是等效的。
现代的投资与经济启动都是要靠债务驱动,你把钱借出来,你就可以用这些钱,增加了货币供应量。那你手上原有的钱毫无疑问就会被稀释掉。
你想想,当经济繁荣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你会攥着手里的钱不花吗?不,你会想办法把这个钱做投资,比如开厂子,比如做加工,,比如投资,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借大量的钱,那么 社会 上钱就会变多。
如果你的东西能够卖得出去,那你就敢扩大生产,那么你借了新债,把旧债还了,再借新债,你不断的扩大你的规模,这个钱的速度增长就更快,这就是过去20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得特别快的原因。你去看我们的货币总量,如果2000年的时候是10,那么现在已经到150,160以上了。
我们国家经历了一个迅速的市场化,货币化的过程,现在的钱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金银财宝或者实物资产,它只是一种润滑剂,一种交易的媒介,一种记账和一种信用方式。
只要经济在发展,产出在增加,那么钱可能就会不够用,就需要更多的货币,就需要更多的润滑剂。只有债务被驱动,只有新的货币出来,经济才能够继续运转。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钱也叫做流动性的原因。
第三,什么是现金为王?
既然现金和信贷的作用是一样的,为什么人们总爱说现金为王呢?
现金是流动性最好的货币,也就是立等可取,比如说m0中的一大部分就是现金。
这种钱的特点是只要你用就可以立马把它花出去,而不需要等时间,或者再通过折扣的方式变现。
那么什么时候是现金为王呢?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就是经济危机的时候,就是大家感觉经济特别不好的时候,比如疫情的时候。
我们以美股为例,什么叫做现金为王?
当时的情况是美国三大股指在疫情开始的时候迅速下跌。当时甚至有很多人喊到了道琼斯将跌破1万点。
这就是经济不好的时候,经济不好的时候是什么特点呢?就是到处的东西都卖不上价钱。
而且这次疫情更加极端,不光是生产停滞,需求也停止,消费也停止,人们出不了门,经济一下就被锁了,这个时候公司就完蛋了。
为什么?因为公司没有了现金流,公司欠了一屁股债,还不上。这时候我们实在是没办法。怎么办?那就只有贱卖资产,只有贱卖自己的股票或者贱卖房子。
这就是所谓的危中有机的概念,你看到的是血淋淋的资产下跌,但是有现金的人看到的是什么,是购买的机会。平时这些资产高不可攀买不起,一旦遇到金融危机,价格会迅速的下跌。
你没钱,但是有人有钱,有现金的人就可以迅速的收购这些资产,然后等待经济恢复资产上涨再把它卖出去,就可以实现翻身。
那未来这一年是不是现金为王呢?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看到美股在经历一个迅速下跌之后又立马反弹了,走出一个v子,还向上突破,资产价格已经很高了。泡沫被填平了。
所以,从低价购入资产的机会来看,现今已经不是好的选择。同时呢由于货币继续宽松,那么未来的货币供应量会更大,你手里的现金会被更大规模的稀释。怎么看现金都不是好的选择。
结论。疫情让经济陷入紧缩,不得已各国都放宽了货币政策。现在随着病毒被控制,未来的经济可能会迎来一个好转和恢复,从油价就可以看出来,需求非常强劲。
随着经济的恢复,人们敢借钱,人们敢花钱,生产和需求会不断的变得强劲,那么人们就敢借新债扩大规模,债和钱是一回事,钱就是信用。
现金为王的意思应该是指在经济紧缩危机当中,随着之资产价格的下跌,手持有流动性最好的现金的人可以立即收购资产。在危机过去的时候,通过资产价格的上涨挣到钱。现在看这个条件是不具备的,而且由于货币的宽松,未来的货币供应量只会越来越大,手持现金会被稀释掉财富。
还没到吧,有很大空间
是人民币资产为王,包括中国的人才,房子,股权和货币,但债务除外。
现金为王,很多人都曲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一般经济形势不好,投资环境很差的情况下,才有现金为王一说,不是说拿着现金就最好,而是把资产和投资转化为现金持有来规避和应对风险的一种策略。但这个做法本身并不是对资产和资金管理的最优策略。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行业周期不能一概而论,举个例子,疫情期间疫苗的生产企业就是高光时刻,卖车厘子的就是惨淡时刻。得看涉足的是什么行业,才谈是不是得现金为王。
我不是很同意现金为王。
现在是民间资本蛰伏的时期。大家不舍得花钱可能是为了下次投资作准备。在找到下次风口之前,有钱人是不会随便投资和花钱的。这并不是说 社会 现金变少了,而是很多人现在不愿意花了。
去年疫情经济都停了,各国大印钞票,市场后期怎么走都没有遇到过,很难说,不过市场不是你印钞票能解决的问题,不然大家都是全力开足马力印钞票,这个谁怕谁呢
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三次工业革命”:明天的世界和中国
对于中国公司,我有一个特别的提醒:未来20至25年内,决定你是否成功的关键,不再是劳动力成本,而是能源成本。这段时间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过渡时期,能源成本将是决定性的。
以预见科技新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革命而知名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畅销书作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石油和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并导致严重气候危机的时候,是否会产生出一种“后碳”时代的新经济模式?
经过约10年的思考、实践、讨论和总结后,里夫金率先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在他看来,人类将在18世纪以纺织工业机器化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初以汽车大规模装配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渐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这一次,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全球数以亿计的普通人将可以在自己的家庭和办公室里生产出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共享,就像现在在互联网上发布和分享消息一样。与此同时,还将带来一场社会革命,从根本上重塑经商模式、人际关系和教育方式。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今年4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这一概念迅速在全球政界、学界和传媒界引起热议。事实上,欧洲人早在2005年前后就注意到了这个新概念,并已经悄然着手准备,以占得先机。
在过去10年中,里夫金有2/5的时间都在欧洲访问,为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等担任顾问。2007年,欧洲议会正式通过了把“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长远规划的欧盟发展路线图,并已制定了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0%的目标。
日前,里夫金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独家专访时说,他已经“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而“中国人需要关心的问题是,到时候中国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身陷于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继续依赖化石能源,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科技?”
“我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
《瞭望东方周刊》:是什么样的动因,促使你开始思考“第三次工业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在上世纪末,我就观察到,人类已经面临着两大严重危机。
一是石油危机。2001年,石油价格每桶还不到24美元。我当时就预测说,油价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上升到每桶50美元,石油危机因此会很快到来,这个观点曾遭到 广泛的质疑和嘲讽。
2007年,油价已经超过了每桶70美元,这时全球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开始攀升。2008年7月,世界市场的油价冲到了创纪录的每桶147美元——我把它称为全球化的巅峰期。其实,当油价超过每桶100美元时,不少国家都爆发了抗议和骚乱。
种种迹象都表明,我们已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人均石油占有量已经达到了峰值。
另一个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危机,其主要原因是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二氧化碳过度排放。联合国的科学家测算说,未来7至8年内,全球气温将上升3摄氏度。
而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全球水循环的改变。我们是一个水星球,水循环有一定的方向。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大气保水量将增加7%,温度升高会导致水分布的根本变化,从而引起更多的干旱、飓风、海啸。
因此,现在我们已经不止站在了全球经济的关键节点,更是处在了人类物种发展史上的决定性时刻,需要认真地思考:下一步怎么办?
《瞭望东方周刊》:你的答案是?
里夫金:默克尔当选总理后数周就邀请我去德国,讨论一个问题:德国在21世纪如何发展经济?
我反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在石油时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渐渐终结的时候,你希望德国在下一次革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方面世界正深陷危机,另一方面,我也嗅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令人兴奋的味道。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网会在“25至30年后成型”
《瞭望东方周刊》:能否具体描述一下你构想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杰里米·里夫金: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依赖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但它们已经越来越稀少,越来越难得到。但实际上,这个星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是能源的来源。
以中国为例,中国有9.3%的国土面积适合太阳能发电,从面积上看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此外中国还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风力资源,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中国提高风电补贴、改善输电网络,2030年风力发电可以满足中国全部的电力需求。
此外你们还有地热能,沿海地区还有巨大的潮汐能,农村里还有生物质能(产生于谷物与树上的甲醇和乙醇的生物物质团源),小水电的能源潜力可能也是全世界无与伦比的。
因此,能源其实每天都有,谁都可以得到,并不必须被集中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可以变得非常扁平化、分散化,然后通过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
而如果回顾过去,你会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科技和经济革命都是在新能源体系和新通信技术结合下产生的。因为新能源体系加深了经济活动之间的依赖性,通信革命则成为组织和管理新能源的途径。
过去25年中,人类社会中诞生了一项非常强有力的通讯革命——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全球现在有23亿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合作。无处不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与可以随时获得的新能源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平台。
更具体来说,这个构想有五大支柱:向使用可再生能源转型、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收集可再生能源、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存储间歇式能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电网转化为能源互联网、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燃料电池动力车。
欧洲在这些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不久前我见到了韩国的李明博总统,他正在推行绿色能源计划,非常赞同韩国应当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做积极准备。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这些情景会在什么时候成为现实?
我国油价以后会有下降的可能吗?
油价将来肯定会降,但是要降低到以前的价格,就不可能了。
我们来看一下上涨的原因,首先,国际油价虽然没有到前期140美元/桶的高点,但也一直在涨,现在基本在80美元/桶左右。主要还是因为这两年美元超发,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包括煤炭等价格飙涨,也带动了石油的上涨。
其次,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又属于用途极广的战略资源和原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强,也会推动石油的紧缺。
但是,油价不可能一直上涨,这是因为,首先,国际欧佩克组织属于专门来调节石油的供需和生产的,如果油价过高,将导致国际经济的减缓,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会加大石油的生产,这也会导致油价的下跌。其次,美国每年有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到时候也会导致油价下跌。最后,还是因为疫情,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间接促进油价的下跌。
所以,油价预计很快就会到达高位,然后就会震荡回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