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发改委谈油价市场化_发改委油价天花板价
1.有谁知道中国石油发展的几次重要改革
2.油价上涨!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汽、柴油最新限价是多少?
燃油税掩盖油价下降呼声 元旦前百姓每天多付5亿元
12月5日傍晚,发改委等4部位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至此燃油税“择机”14年后终于正式露面,本次征求意见日期截至12月12日,自公布之日至征求意见截止仅有7个自然日,征求意见之后,四部委将根据征求的意见形成正式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对于燃油税税额确定的方式,《征求意见稿》里的内容是: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安排。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它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价内征收,单位税额提高后,现行汽、柴油价格水平不提高。
《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各方对此方案有赞同的有批评的,各方各面的影响都有被提到,然而,有一种观点却格外让我关注,那就是:既然方案确定了,也就是认可了油价可以在目前的油价下再下调增加的税额的额度,也就是说汽油可以下调0.8元,柴油可以下调0.7元。那么既然这样,为何不立即先降价,然后到1月1日再执行新的燃油税政策?而让石油巨头继续“理所当然”地赚取这块超额利润
国际原油价格最近一段时间大幅下跌,从7月度最高点147美元跌到日前的最低40美元,然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自从6月20日调高之后就一直未能下跌,“要求成品油价降低”的呼声日益强烈。
那么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中国能源网执行副总裁、信息总监韩晓平的计算,按照今年11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降至53美元/桶为标准计算,国内的成品油的理论油价应为2.93元/公升。而2.93元/公升的理论油价,基本等同于2004年5月时的情况,实际上国内零售价格是3.46元/公升,这意味着如果现在油价降至3.46元/公升,目前,中石油、中石化至少能维持2004年5月的盈利水平。而实际上,2008年11月,中国国内平均油价是6.25元/公升,比3.46元/公升的价格,整整高了2.79元。韩晓平说,2.79元,就是中石油、中石化的“超额利润”。值得注意的是,2.79元中,不包括它们正常的利润和财政补贴。以保守的全国每个月耗油1000万吨计算,这就意味着每月有268.7亿元落入企业“口袋”。
回过头来看发改委等4部位公布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提到: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它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价内征收,单位税额提高后,现行汽、柴油价格水平不提高。那么我们可以从数字背后来解读这一条款:
1、发改委承认了“目前成品油可以降价”这一社会呼声。因为燃油税开征后,现在的汽油价格中的0.8元和柴油中的0.7元将与之前的消费税一起划入税收范畴,不再属于油企。而这也就表明了发改委认同了在目前油价的基础上汽油和柴油分别降低0.8元/升和0.7元/升仍可以保证油企的合理利润。
2、发改委以“燃油税”的契机给予了油企额外的补贴,根据计算结果,这一数字接近155亿,相当于在发改委等4部位的燃油税征求意见的安排下,老百姓每天又要多花5个亿“补贴”油企。
国务院会议11月26日审议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也就说明,决策层在11月26日就已经认可了“目前成品油可以降价” 这一呼声,而燃油税现在公布的实施时间是2009年1月1日,整个12月份的31天时间,决策层完全是在“默认”油企赚取“政策利润”。在社会呼吁油价的声浪下,发改委用燃油税征求意见一事掩盖了成品油价下调的真实需求,而让油企名正言顺地获取“政策利润”,或者说是“变相补贴”。
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1、汽油、柴油吨/升比
根据6月20日的成品油价调整方案,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980元和5520元调整为6980元和6520元;上浮8%后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吨7540元和704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8元和0.92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5950元调整为7450元。
由此可以计算出官方汽油、柴油吨/升比(即一吨相当于多少升):
汽油吨/升比=(7540-5980*1.08)/0.8=1350
柴油吨/升比=(7040-5520*1.08)/0.92=1170
2、汽油、柴油月度消耗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10月份全国汽油产量541.67万吨,柴油产量1177.68万吨。
12月数据参考10月数据。
3、油企的“政策利润”
根据汽柴油月度消耗量以及汽油、柴油吨/升比,油企的政策利润为:
541.67万*1350*0.8+1177.68万*1170*0.7=154.95亿
需要注意的是,这154.95亿并不是油企的全部利润,而只是油企额外享受到的属于燃油税范畴的“政策利润”,除此之外,油企的“合理利润”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因为按照53美元的国际原油价计算的成品油理论油价是2.93元/升,而去掉属于“政策利润”和现行燃油消费税之外的汽油油价仍高达5.25元/升,也就是说目前油企的“合理利润”的数字为2.32元/升,总的利润是多少就没必要再去细算了。
有谁知道中国石油发展的几次重要改革
易车讯?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针对俄乌冲突等复杂国际问题影响,导致国际油价大涨,突破每桶110美元关口,并在今天开盘后一度冲高至139美元,可能随之带来的能源紧张问题。国家发改委表示,我国能源供应有保障。
近期,随着俄乌冲突升级,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进一步攀升。针对可能出现的能源紧张问题,总体上看影响是可控的,因为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能源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
现阶段中国的原油和天然气能源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而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所以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
同时,为了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国家将会增产能、增产量、增储备、增供应,还会稳进口、稳价格、稳预期。接下来国家还将大幅度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投入,促进油气增储上涨。
油价上涨!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汽、柴油最新限价是多少?
在大面积缺油困扰华南地区近二十天后,上周五,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终于宣布:全国成品油生产、供应有保障,市场需求可以满足。按照过去数次“油荒”形成的惯例,只要两大石油巨头负责人一亮相媒体,承诺保障供应,“油荒”即戛然而止;此次由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出面,应该具有同样“效力”。
中止一次缺油易、铲除缺油产生土壤难。众多“反经济学”现象纠葛在一起,国内石油行业弊端成因复杂。如拨开层层表象做较为彻底的透视,可以发现,此次缺油系中国石油战略思想与国际市场状态及国内运行体制内在矛盾的大爆发。
国内石油行业为什么迟迟不能启动市场化改革?概而言之,中国石油战略本身含有重大非经济要求,即为石油安全计,必须无条件地保护国产石油开采、炼制能力不弱化。国产油与进口油成本不一致,予以平衡,统一二者价格构成了成品油政府定价机制起点。政府通过石油巨头掌控自有资源并保持开发能力,石油巨头同时垄断国产油和进口油运作。国际油价高于国产油成本时,“理性人”自然吵着嚷着同国际价格衔接;国际油价低于国产油成本时,要激励石油巨头国产油生产、降价几近与虎谋皮。
源起石油战略的制度安排客观上伴生着套利空间,同时构成对社会总福利的“道德风险”。石油巨头获得高额利润尚属有账可查(石油巨头核心资产境外上市,“卖垄断”行为一直广受质疑),寡头垄断所产生的巨大效率损失却难以计数:国内原油勘探、开采、炼制生产效率远低于国际水平;少数民营企业名义上拥有原油与成品油进口权,但几乎全部配额掌握在国资石油集团手中,民营企业委托代理进口,国资石油集团按标的收取佣金,可以部分解释石油进口为什么“买高不买低”;中国系世界第二大原油与成品油进口国,买方地位足以对国际油价施加影响,至今却连最基本的套期保值价格风险规避工具也鲜于使用,因为成本可以方便地转嫁给国内市场;于销售环节,控制上游供应的两大集团把利润主要调控于批发环节,令加油站利润微薄以遏制“社会油站”生存空间,这也是一有缺油,“社会油站”率先关门的原因。
近年来,社会公众抱怨油价不断上涨,知道石油巨头赚了大钱,但未必都知道其中的效率损失。直接遮掩弊端的是什么呢?正是当下石油巨头们主张立即加以改革的成品油政府定价制度。为什么它们反过来把矛头指向政府定价制度呢?根本原因在于去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状态发生剧变,激化了国内石油运行机制中原被掩盖住的矛盾。现在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倒挂被石油巨头用做“资源性短缺”的理由,据著名国际投资银行高盛公司今年春天发布的研究报道预测,本轮国际原油上涨幅度惊人,最高将超过每桶100美元——国际油价飙升的态势才是吓住了“理性人”的主要原因。而发改委现行定价方式比所参考的国际市场油价滞后了1个月,考量参数又比较复杂,于是石油巨头强烈要求加以改变。
本次缺油事件凸现了国内石油体制核心症结,做出调整是必然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只在维持石油巨头既得利益格局基础上进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小改革”?还是启动一场全面破除垄断,令市场之手发挥作用,还石油包括石油化工产品价格本来面貌的“大改革”?石油巨头被国际油价本轮飙升吓住了,高油价及石化产品涨价对经济运行与社会福利的影响不断显现,作为应对之策,公众有充分理由要求进行“大改革”,挽回石油行业的“制度性”效率损失!
石油全面改革的出发点在于重新梳理国家石油战略思想。需要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宜过分担心国际卖家对中国“卡脖子”;国内石油需求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超过50%已是不争的事实,源自国际市场的价格风险才是国内经济和各类消费主体最主要、最日常的风险;保护国内石油开采、炼制能力,也不需要把资源交石油巨头垄断。梳理石油战略思想之后,重构石油市场体系最主要的技术问题并非石油巨头核心资产已境外上市(以垄断弊端造成的效率损失为参照,采用回购方法处置也是值得的),而是协调国产油与进口油运作,其不难通过一套制度设计加以解决。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3年一转眼已经来到1月上旬,在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迎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完成了,新一轮油价调整动作,基层汽、柴油价格在1月3日之后再次迎来新的转变。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相信大家也非常收藏,油价调整的最新消息。
在1月份开始之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又有哪些最新变化?现在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又是多少?我们农民又应该如何看待油价调整的相关趋势?针对这些热点话题,老道就给大家做一个详细汇报,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油价突变!又出大事了?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
老道说:根据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形势来看,美国原油、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开始呈现阶梯性上扬。
根据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办法》来看,现在基层原油市场迎来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会受到影响。
按照1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消息来看,从1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幅度分别为250元和240元。
在完成这一次油价调整之后,基层汽、柴油价格预计涨幅将维持在0.19~0.21元每升。
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我们日常交通出行的成本也会迎来提高。
按照市区百公里油耗7~8L的车型进行换算,平均每行驶100km的费用将增加1.5元左右。
而对于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来说,平均每行驶100km,燃油费用将增加8元左右。
由此可见,油价的上调会进一步影响基层物流运输成本,粮食、生猪的调运效率也会迎来一定程度的转变。
根据相关的行研机构的最新分析来看,这一次的国际原油价格之所以会迎来涨价。
主要原因是受到沙特以及俄罗斯等原油出口国,持续推进原油减产计划,再加上亚洲局部地区的油耗需求开始恢复。
所以这一次的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呈现上涨态势。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在油价迎来上涨的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重点收藏基层粮食、生猪的调运效率。
如果粮食、生猪调运效率有所放缓,局部地区的粮价、猪价或将迎来新一轮震荡。
从长期趋势来看,国内成品油价格要想保持高位上涨,缺乏基础!根据目前的汽、柴油最新报价情况来看,国内汽、柴油最新报价相较于去年同期已经迎来了大幅回落!
下面我们收藏一下当前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情况。
在1月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完成之后,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情况如下:
92号汽油最新限价7.58元每升;
95号汽油最新限价8.07元每升;
零号柴油最新限价7.29元每升;
通过目前的限价情况来看,虽然油价上涨会进一步的影响基层油品的消费支出,但是油价的上涨幅度相对有限。
大家也不要因为成品油价格的上涨,过度焦虑。
国家发改委在此前针对油价上涨过快问题,就做出了明确要求。
一旦油价上涨冲破调控上线区间,国家将不再继续调整油价。
这也再次表明,基层成品油价格不会无止境的上涨。
而且我国的原油储备也在持续增长,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我国成品油价格也将回归到理性区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2023年,老道恳请所有的农民兄弟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成品油价格调整、各项惠农政策点个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