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油价低的原因_新能源车油耗为什么低
1.油价下跌或令新能源销量下降;特斯拉涨价,只因未到“收割”时?
2.国内油价重回“5元时代”,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生变?
3.新能源汽车比普通汽车能省很多油费,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愿意买新能源汽车?
中国油价历经多次升高以后,终于迎来了下调。依照现阶段国际石油价格及发展趋向,中国油价在短期内仍然会维持下跌趋势,很有可能重新回到上涨以前的价钱。
油价的大幅下挫,传统燃油汽车交通出行成本下降,住户选购燃油汽车的需要也会提高。与此同时,新能源车做为非汽柴油类车辆,尽管不会受到汽油价格调整影响的,可是遭受燃油汽车的需要危害。二者做为同质性产品,燃油汽车要求增涨,新能源车要求还会下挫。换句话说,汽油油价假如保持住持续下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或将面临极大的冲击。
新能源车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现阶段每个传统汽车制造商都是在向新能源汽车厂商衔接,但新能源技术想在短期内替代汽油车概率极低,社会发展中对燃油车的要求归零,概率也极低。
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在近几年提高得特别快,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知名品牌,但燃油汽车依然占据着主导性,燃油汽车的销量依然要高于新能源车。而新能源项目之所以能获得迅速发展,非常大主要原因是住户选购传统式燃油汽车的激情减少,激情减少的重要原因取决于石油价格。
近几年来,遭受国际局势影响的,国内石油价格一直增涨,促使许多市民在买车时迫不得已考虑到后面养车费用,迫不得已考虑自己是不是开得起车,因此便有很多消费者继而挑选新能源车,这也是促进新能源车在国外得到很大发展趋势的重要原因。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将来非常看好,而对如今并不看好。新能源车需要充电,充电的时长非常长,必须好几个小时,燃油汽车给油的时间也十分短,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试想一下,大家在开车时忽然没油或是没电了,需要补充驱动力。
新能源汽车的第二个难题就是续航力过短。现阶段,汽车电瓶仍是一个瓶颈问题,不能达到特别小且蕴涵越来越多了电磁能状态。促使新能源车在行驶时,满电最长的行车路途仅有600公里,甚至有一些仅有四五百千米。一些必须出差的顾客,跨地区或跨省时,新能源车根本没办法上道,跑到一半就需要再电池充电。传统汽油车却不会考虑那么多,并没有给油就可以,现阶段的路面到处都由此可见加气站。
一样,汽油车根据给油来获取机械能就完全的避开了这一问题,只要找到停车位就能放置,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加油,不用晚上下班后大街小巷地找充电桩。自然,传统式汽油车也有很多的缺点,例如环境污染非常大,也有限行,但这些缺点全是住户可以接受的缺点。
新能源车不一样,它所完成的优势并不一定能够被住户所接受,但是它所发生的缺陷一般很难让人接纳。这使得在同样的养车费用下,住户更为想要选购传统汽油车,特别是男士司机。
依照现阶段的预测分析,只需石油价格能够保持住现阶段的下跌趋势,争得重新回到从前的七元时期,终将推动中国传统式燃油汽车的销量,推动燃油汽车行业的发展。
自然,新能源车在未来发展中如果能能克服的技术瓶颈,处理自身现阶段所发生的缺陷,也大有作为。新能源车做为新生事物,总需在坎坷发展中,完成量变到质变。
总得来说,伴随着中国油价的持续下跌,新能源电动车领域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如果能能克服以前所遇到的问题,完成燃油汽车的同样效率,新能源车终将变成汽车制造业的新星。自然,传统燃油汽车也应当积极主动作出改革创新,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做出贡献。
那么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发表你的看法和想法!
油价下跌或令新能源销量下降;特斯拉涨价,只因未到“收割”时?
今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家补贴政策退潮等等原因,都导致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跌。
当前经济衰退各行各业都步入寒冬,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如此,唱衰新能源汽车的声音比比皆是。
但销量的不景气除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品牌自身定位不准品质不过硬也是重要原因,政策补贴比例降低,让纯电车失去了价格优势,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机遇并存,仍有破局之道。
钴等原料面临供应中断风险
受疫情影响,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的重要生产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采矿勘探公司、协同的企业单位,都严格限制出行,原材料钴的主要生产国刚果也面临停产问题。原料供应链和产品价格的不稳定,赣锋锂业和华友钴业股价明显下跌,前者是LG化学和特斯拉等公司的的供货商,而后者则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提供原材料。受此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巨头特斯拉股价盘中暴跌。
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低钴乃至无钴电池的出现让钴不再是制约电池发展的因素。比亚迪不含钴的刀片电池已经进入量产阶段,特斯拉也官宣将自造无钴电池,不仅能降低成本、提升电池容量,同时还能提升电池安全性。另外,电池成本基本上占纯电车成本40%,如果电池成本能大幅度降低,那么纯电车的售价也有望和燃油车降到相同的水平线上。
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
近日四部委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也让各大车企议论纷纷,新能源补贴延长两年固然是好,但30万元的补贴门槛也是让很多定位中高端的纯电SUV略显尴尬。有人说这是在帮特斯拉对抗国内造车新势力,有人说这是让国产电动车有了一点价格优势。但总的来说也是国家救市、鼓励消费者购买热情的一项扶持政策。
而在北京等摇号购买燃油车的城市,对于有购车用车需求的人来说,在过渡期更可能想抓住新能源补贴的尾巴及时下定。对于购买30万元以下纯电动车的潜在消费者来说,影响也基本可以忽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纯电车也是时候脱离国家政策保护伞,依靠自身实力征服市场了。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车型的补贴也是其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成熟的产业不能永远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首先要让自己的产品品质过硬,才能和传统汽车扳手腕,真正的让电动车进入大众的视野。
原油价格下跌
近日国际油价的低迷,让2020年本就不景气的新能源车市又蒙上一层阴云。原油价格的下跌导致油价降到了一个夸张的水平,国际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则会促使中国触发地板价,“水比原油贵”的调侃已成为现实,不少因为油价原因考虑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重新把目光投向了传统汽车。相较于燃油车,纯电车的优势在于用车成本较低,这么一看似乎新能源车型不再有优势。
但油价从来都不仅仅是影响新能源市场的主要因素,不用说储油量大的高油价低电价的国家,从初衷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立足点本不是为了省油或省钱,而是逐渐严峻的环境问题要求我们降低碳排放。
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长期规划,各大车企制定的燃油车退出市场的时间表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宝马暂停传统燃油发动机的研发,转向电驱动和电池;奔驰也官方宣布2022年前旗下的传统燃油车将全部停产停售,所有生产的车型只提供混合动力版或者纯电动版车型。仅凭原油价格下跌就判了新能源行业的死刑可以说相当狭隘。
但原油价格下降对新能源行业有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毕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从来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燃油车的用车成本降低到和电动车差不多的水平时,大家肯定更青睐。当然,我们都知道,原油价格下跌与今年新冠疫情密切相关,国内疫情虽基本消除的情况下,国外状况却不甚乐观,带来了石油消费的大幅减少,引起油价变动。长期来看,油价不会一直走低,至少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油价必然会回升。
但谁能说这不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种驱动力呢?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一直都是续航里程的问题,油价下跌也会给各大车企带来危机感,加快出新车、提升续航里程的脚步。技术从来都是在竞争中发展,对手往往是最好的催化剂。
当然还有国家在从中斡旋。本月中旬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启动新一轮充电桩建设,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覆盖多达24个省市。这一举措也是在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产业链发展。未来四年,南方电网也将在充电设施上投资251亿元,计划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为现有数量的10倍以上。
虽然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面临种种挑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破局之道的。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两年延长也证明这个行业还是相当有潜力的。再加上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动车的电池也在不断地突破创新。结束了蜜月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证明自己在市场上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如今新能源汽车对大众来说已经没有了新鲜感,看得见的优势才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硬道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内油价重回“5元时代”,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生变?
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WTI原油期货跌破1美元/桶,日内跌幅超过94%。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
由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下降,据机构分析认为,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仍将处在低位运行,难以重返高位。
油价大跌对于促进燃油车销售无疑是个好时机,但对于目前各大车企正在努力推行的新能源汽车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据咨询公司伍德曼肯兹(WoodMackenzie)最新一份研究显示,近期油价下跌和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将导致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43%。
当然,油价只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一个因素,人们是否有足够的理由购买电动车,像补贴、更宽松的上牌和用车政策(不限购不限行)以及电动车本身的价格越来越接近汽油车等,才是更具说服力的理由。
4月23日,由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则再度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了“一把火”。
《通知》除了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之外,当中一句“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在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车型不再享受政策优惠”的表述,迅速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
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眼中,30万元门槛的设置显然是针对特斯拉而来。
近两个月来,国产Model?3月销破万的态势,意味着这家美国车企每个月将能取得2.5亿元的补贴。
不过,在人们以为特斯拉会立马调整售价之际,特斯拉隔天却把中国制造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版售价分别上涨4500元和5000元。
对成本一直有着高度考量的特斯拉来说,事实上目前并没有必要太快进行调价,毕竟目前大量国产Model?3的订单仍有待消化。等磷酸铁锂电池供应上来之后,或许才是特斯拉进一步“大开杀戒”之时。
根据此前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合作公告显示,宁德时代供货有效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新补贴政策也是从7月23日开始正式实施。换言之,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20万元-30万元之间的电动车大战,才会真正拉开序幕。
众所周知,电动车的成本主要来自电池,为此,车企要增强产品在这一价格区间的竞争力,控制电池成本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
为此,大众汽车当下能否成功收购国轩高科,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企业自身,都受到着高度关注。
据?GGII?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轩高科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22GW,同比增长?4%,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排在第三位。
虽然目前大众的动力电池在中国的供应商主要是宁德时代,但该项收购一旦成功,那么大众将第一次直接持有一家中国电池厂商的股份。这对其今后在华的电动化转型,无疑影响巨大。
事实上,从之前财政部等三部委对这两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再到如今补贴政策的出台,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正逐步加大。
虽然油价暴跌只是短期现象,但长期来看,石油资源的枯竭是不可逆的,全球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大方向也不会因此改变。
只是在转型的当中,要把握好技术路线的方向,才不至于做太多“无用功”。
懂得“及时止损”的戴姆勒就是一个例子。
最近戴姆勒宣布,正式终止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开发计划。公司表示,氢燃料汽车制造成本太高,大约是同等电池电动汽车费用的两倍。
但不研发燃料电池乘用车并不代表连燃料电池商用车也放弃。毕竟在这一领域,未来的潜力仍非常巨大。
于是,戴姆勒宣布未来将于商用车竞争对手沃尔沃一起成立一家股比50:50的合资公司,研发量产重型商用车用燃料电池。
根据协议,戴姆勒将整合其燃料电池业务注入合资公司,VOLVO集团将以6亿欧元收购合资公司50%股份。
此次双方由“竞争”到“合作”,背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大股东吉利所起到的作用。
事关吉利旗下也拥有远程商用车品牌,这一合作显然又将激起人们的各种想象。
与吉利或许要走的技术路线不同,比亚迪最近则选择与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联手,聚焦于合作开发纯电动商用车(BEVs)。
据悉,双方不仅将加快开发纯电动商用车进程,而且还将充分结合双方在纯电动商用车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在零售和其他相关业务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以促进纯电动商用车的普及。
由此看来,中国品牌未来在新能源商用车这一领域的较量,或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战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比普通汽车能省很多油费,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不愿意买新能源汽车?
终于如大家所愿,油价重回“5元时代”。自3月17日24时起,国内每吨汽油价格下调1015元,每吨柴油下调975元,此次下调是2013年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以来的最大一次降幅。按一般私家车油箱50升的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41元,出行成本明显降低。
之所以国内的油价能回到“5元时代”,那是因为国际原油已经“贱”到连水都不如。比如3月9日全球油价遭遇“史诗级”暴跌,布伦特原油期货跌幅31.5%,每桶价格仅31.02美元,这是自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后的最大跌幅。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加量下调36.5万桶至82.5万桶,为2010年以来最低增幅。如果新冠肺炎的疫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只会减不会增,价格也难有太大波动。
如果油价真的长期维持低位运行,会对国内各行各业带来什么影响?特别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能源车产业,在油价下行的趋势下,是否在市场不济的更是雪上加霜呢?
低油价让新能源车很尴尬
油价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有没有影响呢?如果说没有影响,那肯定不客观,因为有些人选择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为了节省用车成本,毕竟新能源汽车充电不烧油,只要能省下油费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我们可以简单算笔账,早前92号汽油价格约6.32元,平均百公里油耗8L来计算,合计每公里的运行成本约为0.5元,现在92号汽油价格跌至5.5元左右,那么每公里的运行成本将下降至0.4元左右;纯电汽车方面,以目前普遍适用的三元锂电池百公里电耗14KWh来计算,使用家用慢充充电每百公里成本约在0.15~0.2元,如果是快充可能要到0.3元左右。可见,随着油价不断下调,两种车在运行成本上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成本差距的缩小,对于纯电动车来说简直是一个噩耗。根据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份研究估算,如果国际油价超过350美元/桶,那汽油车将会被电动车彻底淘汰。如果油价只维持在50美元/桶,那电动车将会步履维艰,直到电池技术取得质的突破为止。而现在的原油价格是30美元/桶。
不敢武断地说低油价一定会让电动车陷入困境,但可以肯定这会导致投资者对新能源车需求的担忧。受油价下跌影响,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股价也应声大降,3月9日特斯拉、蔚来收盘价格分别下跌超过13.73%、14.93%,而特斯拉也从最高的968.99美元一路调整跌至600美元附近,跌幅累计达25.85%,公司总市值缩水近338亿美元。另外,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也出现7.02%的大跌,损失逾222亿元的总市值。
受到疫情和春节假期双重因素冲击,国内的新能源车销量也不容乐观。从乘联会日前发布的2月份乘用车产销数据来看,2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69.5%,1-2月累计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61.4%。一边是大幅退坡的新能源车补贴和销量减少,一边是油价下跌让燃油车用车成本更具吸引力,这样的局势对新能源产业是不利的。
油价决定电动车生死,但中国是例外
看到这,你是否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进一步"降温"、甚至"凉凉"了?别急,先看完几个跟中国市场有关的常识,再做判断。
首先,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就是说接下来不管国际油价下探多少,只要在40美元区间内,国内油价都不会再作调整,那也意味着新能源车在用车成本上的优势不会减少。
另外,发展新能源车对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发展新能源车有助于缓解能源压力,降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发展新能源车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巨大发展机遇。所以政府在接下来会有更多利好政策推出,稳住甚至提高新能源车的整体销量。
所以,不管是消费者还是车企,都无需担心油价影响新能源车的发展。对车企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新能源车技术提升得更快一些,让产品更有竞争力。今年的新车也确实值得期待,大众ID.3、宝马ix3、国产Model3长续航后驱版、广汽新能源全新SUVAionV等,这些新车的吸引力不亚于传统燃油车。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能源车的续航也取得长足进步,在续航里程方面接近了普通汽车半箱油的水平,像小鹏P7的NEDC?工况续航甚至达到?709?km。
油价的下调,确实能减轻传统燃油车主的用车成本,但这并不意味国内新能源车市会陷入“困境”。接下来,在国内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撑下,再加上新能源车技术上限不断突破,都能看到国内新能源更好的前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相信很多业主也能感受到。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话题。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260万辆,而许多燃油汽车品牌销量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很明显,只需要充电,不需要加油,而且电费比油价低很多,100公里的耗电量非常少,所以在很多车主的严格要求下,新能源汽车都是省油省钱的。
如果纯电动汽车的耗电量是每百公里15千瓦时,居民用电每小时0.6元,那么每百公里只要9元,相当于每公里不到10美分。而100公里平均油耗以7L计算,92汽油价格约为8.5元,100公里成本约为59.5元,每公里约0.6元。如果按一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纯电动汽车的成本约为1800元,燃油汽车的成本为11900元,纯电动汽车的成本将节省11000元。
从电费和油费的对比中可以明显发现,纯电动汽车既省油又省钱,但是一些开过燃油车的车主说了实话,其实纯电动汽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漂亮,省油不等于省钱。纯电动汽车的四大缺点导致其综合使用成本并不低于燃油汽车。为什么没有很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车主:省油不省钱,6年的成本比省油车还高。
现在纯电动汽车的成本远远高于燃油汽车,其中电机、电池、电控的汽车占到车辆的90%左右,电池直接占到70-75%左右,是一辆车最贵的部分。同样的车型,电动版要比燃油版贵很多,而同级别的电动车型要比燃油车贵300 - 500万左右。省下的油钱实际上是在买车时提前花掉的。
现在新能源汽车有专属保险,这与汽车的性质有关。新能源汽车配备了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如高清摄像头、计算机芯片、激光雷达等,因此保险成本较高。与同级燃油车型相比,纯电动汽车的保费要高3000元左右。目前市场上电动车的电池更换成本在6 - 8万元左右,基本可以买一辆新车。虽然大部分汽车公司都有8年或15万公里的电池保修政策,但该政策有严格的条件。如果电池在正常的衰减范围内,即被视为表观电池寿命,而不是实际电池寿命,则不会免费更换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