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油价现在持续下跌了?

2.俄国的领土面积和世界第一,为什么却不富裕

3.用宏观经济学谈谈最近发生的俄罗斯卢布崩盘的原因

4.为什么国外石油下挑,中国石油居高不下!

为什么油价现在持续下跌了?

俄罗斯油价上涨_俄国油价下跌原因

首先,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是件好事,因为中国的石油对外贸的依存度几乎达到了或超过了60%。

中国原油进口的数量不小,数量差不多是每年2亿吨左右的进口,油价跌了,首先意味着中国的外汇支出会减少,外汇的宝贵大家都知道;其次,极大可能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行。

但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美国的影响就产生了,油价低美国油企出口动力差,对美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候出手干涉是难免的。所以国际油价要想持续下跌,发达国家的利益必会受损,在油价问题,一向有着国家间的博弈,并非简单的市场调节问题

俄国的领土面积和世界第一,为什么却不富裕

俄国在扩张方面不遗余力,它的“世界第一领土大国”的头衔已经保持了三百多年,但是这并没有彻底改变俄国贫穷落后的局面,三百年来俄国一直大幅度落后于西方。

那么,为什么俄国领土和世界第一,却依然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呢?

1.穷兵黩武,耗尽财力。

俄国在近代史上获得的领土最多,却依然不满足,处心积虑从邻国掠夺领土。每个邻居几乎都被俄国侵略,波兰曾俄国、普鲁士多次瓜分,土耳其曾与俄国打过十次俄土战争,中国也曾多次被俄国趁火打劫。

俄国一直处心积虑掠夺领土,不断与邻国发生战争,穷兵黩武,耗尽财力物力,底层民众税负增加,还要服兵役。大量财富被消耗在战场上,挤占了在民生上的投入,民众生活自然很艰苦。

2.俄国不善于经营管理所占领土。

俄国善于抢占领土,却非常不善于经营管理,从所占领土上获得收益并不多。领土的增加还造成少数民族人数增多,加剧,造成内部不稳定,统治成本较高。

19世纪末以来,俄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政治动荡、民间和对外战争不断,也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对新占领土的治理。

3.西方大国的敌视。

早在1853年,俄国领土的迅速扩张就引起英国、法国的敌视。英法与土耳其联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遏制了俄国在黑海地区的扩张。

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击败俄国,遏制了俄国在东北亚的扩张。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领头羊,对苏联的遏制更加明显,带领西方国家对抗苏联。

几乎每一任世界霸主都把领土庞大的俄国当成对手,它们不断围堵俄国,限制对俄贸易,这对俄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4.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更新换代太快,、能源的重要性下降。

用宏观经济学谈谈最近发生的俄罗斯卢布崩盘的原因

很难单纯用宏观经济学解释,这个本质还是个金融问题,宏观只能解释里面的几个传导机制。俄罗斯自苏联解体,经济表现就一直低迷,过度依赖能源和军工出口,经济结构畸形丝毫没有改变,虽然普京一直倡导发展民用尖端科技,但实际情况是俄罗斯的技术竞争力无法与美日欧相比,甚至不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美国页岩油技术突破以后,国际油价和替代能源价格急剧下跌,俄罗斯收入下滑非常严重,甚至无法应对正常支出,而海外美国日本欧盟对俄的制裁又导致俄无法通过主权债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得足够的资金同时使得大量俄罗斯企业失去巨额海外订单,出口和支出双双下跌,直接拉低了俄罗斯的均衡产出,俄罗斯的卢布资产因为出口萎靡和俄的企业资金链恶化而导致预期收益率大大降低,自由资本会抛掉卢布转投更加稳定的美元等其他货币,因而卢布汇率出现急剧下滑,同时因害怕普京强行实行汇率管制,也加剧了人们抛售卢布。前段时间俄罗斯央行为了阻止卢布贬值,已经把利率拉高到了17%,可是这样在长期内是不能改变卢布的疲弱,反而进一步加大了俄罗斯企业的融资压力

为什么国外石油下挑,中国石油居高不下!

简单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论

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么时候枯竭呢?这个问题的议论历来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开年数因研究数据来源而异。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而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则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历经年月后也会有增加的情况。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量大概为1.15亿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飙至每桶133美元,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它之后,依次为日本、中国、俄国、德国与韩国。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开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在国际油气投资顾问徐小杰眼中,石油的供需关系是基本面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基本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石油供应设施又十分脆弱,且鲜有特大型新油田发现。此外,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不足、产能递减或增长滞后、供应源衰减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贬值论

除了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赞同。他同样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无关,是美元贬值和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他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据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了近40%,仅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涨幅就达到17%。5月16日纽约油价127美元,虽为当日价格,交易的却是7月石油期货。这与1月2日油价“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样,“期货”这样的投资形式显然已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一民主党参议员称,投机力量行为在期货市场上极其放纵,期货市场日成交量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0多倍。这也是投机者翻炒期货的有力证据之一。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

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每年的5月到11月为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一旦有飓风到来的消息都将影响油价上涨,这已成为一个定势。专家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油价的飙涨有所影响。

原因六:地缘政治论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奥恩日前发表言论表示,世界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是推动近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奥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讯社访时说,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利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这种局面刺激了油价上涨。

石油储量分布极为不平衡,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60%以上,而亚太地区石油储量则不足2%。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如18年的两伊战争和1990的海湾战争,其根本目标依然是对石油的争夺。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价。

原因七:长短阴谋论

此外,西方学界出现了一种阴谋论,也成为了对油价高涨的一种解释。据分析,阴谋论有两种,一个是长期阴谋论,一个是短期阴谋论。长期阴谋论是指美国石油巨头实际上已经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术,量产后该技术也十分廉价。事实上,当油价在50美元一桶的时候,该技术就可以完成产业化了,但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美国石油巨头并不着急推出新技术。

短期阴谋论就是指布什本人就是美国石油集团推出来的宠儿,布什为了“报恩”,因此美国有意推动油价上涨。该论点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石油并没有出现绝对的短缺,但油价却成倍上涨,这与近年来很奇怪的“美国现象”有关: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美国一定扩大石油储备,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却出售储备。而且,在石油价格高涨之时,美国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