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油价_油价在涨中东土豪
1.丰田超多款新车将换代改款上市,加价依然无人能敌?
2.沙特阿拉伯为什么这么有钱
3.沙特为何要暗通以色列,抛弃巴勒斯坦?
4.油价暴跌,沙特卡塔尔英国等产油国为什么不崩溃?
5.沙特阿拉伯是发达国家吗?
丰田超多款新车将换代改款上市,加价依然无人能敌?
最近据外媒曝光,丰田集团未来几年将会推出多达超过20款换代或改款新车,其中包括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的86、兰德酷路泽(陆地巡洋舰)、Sienna(塞纳)等车型。
从归纳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车涵盖轿车、跑车、SUV、MPV、皮卡各大类别。那么这些新车有什么看点?对车型本身、丰田品牌、同级别汽车市场会带来什么影响?何时引入中国?预计卖多少钱?这次小编就从中挑几款来聊聊。
亮点:低配版雷克萨斯RX
预计国内上市时间:2020或2021年
预计国内售价:20-28万左右
现款丰田Harrier
现款Harrier(海利亚)是专供日本国内市场的JDM车型,不过看外观有种似曾相识感,没错,它与雷克萨斯RX出自同一平台,你把Harrier简单理解为挂丰田车标的“低配版雷克萨斯RX”即可。
新一代丰田Harrier渲染图
目前新一代Harrier连伪装车都没有,仅有外媒渲染图。以现款为参考,Harrier应为中型SUV,尺寸和定位介于RAV4/威兰达和汉兰达之间,也就是比传统紧凑型SUV大,但又比传统中型SUV小,类似别克昂科威、大众途观L和探岳这种用比一般紧凑型SUV稍大的轴距和尺寸打定位擦边球的(伪)中型SUV。
现款丰田Harrier
新一代Harrier将会引入国产,使用TNGA平台,预计推出2.0L/2.5L自吸燃油版和2.5L混动版。此外,新一代Harrier若能和雷克萨斯RX一样分为长短轴版本,并分为5、6、7座版本就更好了。因为在中国市场,这类SUV既然敢说自己是中型,就必须要有一两个超越紧凑型SUV的绝活,才能打动消费者。
现款丰田Harrier
至于价格,我想也是介于RAV4/威兰达和汉兰达之间,预计20-28万左右,如果真能如我所说推出长短轴和5、6、7座版本,那么产品序列丰富的新一代国产版Harrier就很有吸引力了。
亮点:更名,动力加强
预计国内上市时间:2021或2022年
预计国内售价:30万以上
现款丰田GT86
丰田GT86是一款售价亲民的入门级跑车,世界范围内受到不少热爱驾驶的年轻人追捧。除了是人民币售价不足30万的跑车外,86可选手动挡、激烈驾驶难度小、极限宽容度高、改装潜力大,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这也让86成为不少人拿来练入门漂移和赛道技术的首选车。
现款丰田GT86
新一代86暂无谍照和渲染图,预计在2021年推出,并将更名为“GR86”,意在突出丰田“Gazoo?Racing”运动部门的地位。此外,针对200马力2.0L?H4自吸引擎动力“弱”的吐槽,新86和姊妹车BRZ将用斯巴鲁的2.4T?H4涡轮增压引擎,原厂马力或接近260匹。
现款丰田GT86
在我看来,新86更换新引擎未必是好事,虽然原厂马力大了,直线加速更爽了,但86的精髓不在于加速,而是弯道操控,更重更大的新引擎或许会让车头灵活性受到影响。而且更大的排量、更新的技术,以及涡轮的加入,都意味着价格必然水涨船高,引入国内突破人民币30万不是梦,让不少人离梦想又远了一步,86平民跑车的内涵和初心就会被削弱。
斯巴鲁2.0L?H4自吸汽油机
俗话说,原厂86只是丰田卖给用户的“半成品”,多数用户把86买到手都会进行改装升级,动力系统则是“重灾区”。现款2.0L是自吸引擎,动力升级难度小,而换成2.4T涡轮机后,升级难度只会上升,并且一开局就让用户丧失了自吸和涡轮升级路线的选择权,不得不说是遗憾,因此保留自吸引擎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亮点:可能成为“MPV中的汉兰达”
预计国内上市时间:2021或2022年
预计国内售价:28-40万左右
现款丰田Sienna
现款Sienna(塞纳)历年来都是国内平行进口市场销量最大的MPV和唯一一款销量能进平行进口总榜前十的MPV。MPV在国内市场远不如轿车和SUV受欢迎,对汽车媒体来说也是“流量黑洞”,但Sienna的关注度依旧媲美国产本田奥德赛和别克GL8,销量也不低,足以证明其产品力的优秀。
新一代丰田Sienna谍照
目前,新一代Sienna披露的信息不多,网上仅曝出了高伪装谍照,因此我尚无法对其产品力作出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代Sienna用TNGA平台,将会在年内发布,并在明年或后年引入国产。动力方面美规版搭载3.5L?V6自吸和2.5L混动,而国产版肯定只有2.5L混动或2.0T。
现款丰田Sienna
现款Sienna由于空间大小和乘坐舒适性表现上佳,外形尺寸霸气,因此国内不少用户拿来进行豪华化改装并承担商务接待任务。但Sienna在北美其实只是买菜和接送小孩的家用定位MPV,在美国人眼里跟豪华商务等字眼压根不沾边。
现款丰田Sienna
即便如此,国人心中对Sienna还是爱得深沉,以现款40多万的起步价和国人对它的追捧程度看,国产后的新一代Sienna售价或为28-40万左右,便宜不了多少,还可能会出现加价抢购,虽没有埃尔法那么夸张,但还是可以和汉兰达比的。新Sienna怕是成为“MPV中的汉兰达”和丰田在华的下一个摇钱树。
亮点:更换“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
预计国内上市时间:2022或2023年
预计国内售价:80-130万左右
丰田兰德酷路泽LC200
兰德酷路泽就是大名鼎鼎的陆地巡洋舰,它和小弟普拉多以强大的可靠性和越野通过性,在世界范围内的硬派SUV销量中占据统治地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广告语,最初形容的就是兰德酷路泽家族和海拉克斯皮卡。
新一代兰德酷路泽渲染图
据渲染图和外媒消息透露,新一代兰德酷路泽除了设计全面革新,还将用3.5T?V6“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取代现款的5.7L?V8自吸,并可能推出混动版。而4.6L?V8自吸、4.0L?V6自吸、柴油4.5T?V8涡轮增压版本是否保留不得而知。不过我觉得,硬派SUV必须把可靠性排在首位,建议丰田予以保留汽油自吸和柴油引擎。
丰田兰德酷路泽LC200
现款兰德酷路泽LC200目前国内仅平行进口渠道在售,由于主力中东版无法满足国6,故即将于7月退出国内市场。不过大家不用怕,以目前兰德酷路泽每季度仍有三四千的销量看,丰田不会放弃国内硬派SUV这块刚需市场,可能会直接官方进口新一代车型,届时售后服务将会比平行进口更有保障。
丰田5.7L?V8自吸汽油机
不过,如果新一代兰德酷路泽的中东版依然没有国6,只能依靠官方进口的中规国6版的话,那么车型的定价垄断权又会回到丰田手中,售价只会比现款更贵,预计3.5T车型起步突破80万!哦不对,这不是我们老百姓有资格担心的,土豪们钱都准备好,涨价不在乎不在乎~~~
(另:兰德酷路泽这个名字怎么念都别扭,丰田干脆按照Land?Cruiser直译,名字改回叫陆地巡洋舰吧)
亮点:富人的霸气大玩具
预计国内上市时间:2022或2023年
预计国内售价:50万左右?&?100万左右
现款丰田坦途
坦途和红杉原为北美特供车,现款国内平行进口渠道有售,虽是2007年上市的老车,但二者十多年热度不算低。坦途因为是皮卡,不用交排量税也不限牌,成为价格“实惠”的大玩具;而红杉其实是“SUV版坦途”,外形比兰德酷路泽还霸气,受到富人的钟爱。
现款丰田红杉
新一代坦途和红杉将大几率和新兰德酷路泽一样,用3.5T?V6涡轮增压引擎替代现有的5.7L?V8自吸,由于坦途和红杉都是针对北美市场的拖拽牵引需求研发,因而我对它俩用“小排量”增压机子是赞同的,毕竟这两款车的用户没有严肃的越野需求,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如酷路泽那么高,新的小排量引擎还能降低油耗,从而提高续航里程。
新一代丰田坦途谍照
新一代坦途仅曝光了伪装车谍照,我无法评价其产品力。但可以肯定,皮卡不受排量税政策限制,预估售价会与现款相差不大,参考对手福特F-150,新坦途引进的话售价会在50万左右。鉴于国内皮卡政策的向好和限行放开,新坦途官方进口的几率很大。
现款丰田红杉
而新一代红杉的实车也未发布,这款车虽然尺寸比酷路泽大,但在北美定位和售价其实低于酷路泽,酷路泽上如KDSS液压悬挂、蠕行越野系统等高科技,红杉都没有,是单纯追求空间和拖拽能力的公路化SUV。但苦于国人对红杉霸气外形的喜爱,新红杉的售价预计不会比现款低,起步甚至可能比酷路泽高,怎么也得100万了。
从丰田集团新车曝光的车型以及我文中的分析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三大结论:
一是丰田未来将着重在SUV领域发力,毕竟从全球销量看,SUV销量占比日渐上升,轿车占比日渐萎靡是可见的趋势,丰田作为全球最擅长市场营销和成本控制,同时用户触觉也最敏感的车企,自然不会装瞎看不到。所以,我们还看到新一代的雷克萨斯IS曝出可能使用宝马3系平台和引擎的消息,而海外的丰田Supra跑车就是宝马Z4的平台和引擎,可见近年丰田不会在轿车领域投入太多精力。
二是车型混动化战略将继续深入,丰田旗下绝大部分车型未来的配置单中,都或多或少会出现混动版的选项,而某些车型混动版还会替代燃油版成为主力,甚至是只有混动版可选,这点我们从现在国内能买到的丰田车上就看出来了。至于纯电动车型,丰田在没有看到明确的市场需求前景之前,是不会成为集团发展战略主流的,混动依然是丰田的杀手锏,况且丰田的纯电动技术也不是吃素的,其它品牌在传统或新能源领域只会被逼的更喘不过气。
三是丰田未来的全球战略布局依然会以美国市场为主,这点结合前两点来看可以佐证。首先美国市场就偏爱SUV和皮卡,表中很多也是专供北美或优先在北美上市的车型,而剩下的轿车、跑车、MPV也几乎是优先迎合美国用户喜好的产品;其次美国用户几乎不鸟纯电动,觉得把污染归咎于燃油车是个伪命题,污染根源在于工业和燃煤发电废气,油价贵时顶多去买混动车。我们不能怪丰田偏心,毕竟北美销量占比最大,给钱的是爸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沙特阿拉伯为什么这么有钱
沙特阿拉伯为什么这么有钱?阿拉伯国家里面最富的有沙特还有周边的一些富的流油的小国(国土面积小)。但是他们利用了丰富的自然——石油。所以都是经济不错的国家。
要是论强大来说;
1 沙特国土面积最大,石油的开发以及相关产业使沙特人均收入很高。
2 沙特的几本要素国土,疆域辽阔。但是大部分都是被沙漠覆盖。
3 沙特的国防开支也很高。
4 沙特地处阿拉伯半岛,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地区中也具备不错的软实力。
5 沙特的对外交往也很广泛,各个国家都要买石油,外交实力是有的
沙特为什么这么有钱
沙特地广人稀,市区方圆几公里内才有一个大超市,在偏远地方更不用说了,我们之前在扎瓦尔做项目的时候,最近的超市离项目也有300公里,没有汽车的话,他们的效率可想而知(再考虑一下夏季四五十度的高温)。
(扯远一点)与中国相比,沙特开车的优越性:①汽车购买价低,约合国内市场价的40%~60%;②汽油价特别低,95#汽油约合人名币一元每升;③高速不收费;④绝大部分停车场免费;⑤道路堵车较少。
沙特家庭基本上都是住单体别墅(沙漠中饲养骆驼的除外),且以两三层居多。曾听说过500多平方建筑面积的别墅约合300多万沙特里亚尔(*1.66左右得人名币),此处可能记忆有误。
沙特人有钱吗?
沙特皇室人员非常有钱,皇室人员多居住在利雅得、延布以及朱拜勒。从沙特同事了解到,皇室占有国家90%的土地,而普通老百姓只占有6%的土地,剩余部分是公共设施。
曾听一中国人说,沙特每月会给老百姓发钱,每位女性每月可以拿到5000里亚尔(约合9000人名币)。前不久从沙特同事口中得知,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现今已经不发钱了。
沙特女性也是近年来才允许工作,所以沙特家庭收入基本上来自丈夫。沙特人工资水平确实很高,在委员会一个看门的每月都能拿到8000里亚尔。沙特人惰性比较重,办事效率低,但是所有企业在当地发展必须招聘一定百分比的当地人以达到沙化比例要求。被雇佣的当地人可以不用上班,每月领取工资。
沙特对国民提供免费的教育和医疗。
其实沙特有20%的老百姓尚处于贫困阶段(其实已经达到中国的小康水平),他们需要和社区居民的救济。对于什叶派(10%)的人而言,就只剩社区居民相互扶持了。[沙特伊斯兰教有两个派别:逊尼派(90%)和什叶派(10%),由逊尼派掌权,什叶派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沙特为何要暗通以色列,抛弃巴勒斯坦?
距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引起的余波依然在不断发酵。作为此举最大的受益国,以色列不出意外的跟美国一起,承受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愤怒。不过,在伊斯兰世界中,沙特阿拉伯的表现,却让人颇有些奇怪。
当然,表面上,沙特阿拉伯也对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一事表示了强烈谴责,但来自沙特的反对,似乎也仅就与此了,沙特并没有因此对美国和以色列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报复,也没有纠集其他阿拉伯甚至伊斯兰国家来群起抗争。最为奇葩的是,在此期间,还传出了沙特与以色列暗中合作的消息;甚至,还有消息称,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已私下拟定了新的以巴协定,而对这份明显倾向以色列的协定,沙特不仅予以认可,甚至暗中施压巴勒斯坦,逼其接受!
这就很吊诡了!众所周知,沙特是当下阿拉伯世界的带头大哥,而以色列则是阿拉伯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头号敌国,巴以问题则是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头号死结。围绕着巴以争端,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一共打了5场中东战争,结果均以惨败告终。
而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难成大器。所以统一阿拉伯世界,成为该民族得以重新崛起的关键所在,也是现代所有阿拉伯强国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以色列由于占据了西亚——北非阿拉伯世界的中枢连接带——迦南走廊,这等于是在阿拉伯世界中枢腹心之地的一颗钉子,从地缘角度彻底断绝了阿拉伯世界整合为一的可能性。所以打击以色列,乃至将其摧毁,也是阿拉伯统一的关键所在。
现在,沙特是阿拉伯世界当仁不让的带头大哥。这种情况下,沙特理应扛起民族大旗,跟以色列抗争到底。可现实是,面对美国和以色列的赤裸裸调谐,沙特别说怂美国了,甚至对以色列都没有真正反击,反倒还跟他暗通款曲!
沙特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得从当前中东国际形势,以及沙特自身现实国情来分析。
表面上看,沙特此时退缩,所受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作为阿拉伯世界带头大哥,它此举不仅将严重损害其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威望,而且还会大大助长以色列的嚣张气焰,阿拉伯世界的统一大业也会因此愈发遥不可及。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坏处,固然会从长远角度,影响到统一阿拉伯世界这个宏大愿景,但从现实角度来分析,其实对沙特的伤害是有限的:
纵观眼下阿拉伯世界,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三国均被战争摧毁,埃及也内患重重、奄奄一息。阿拉伯世界上的了台面的国家中,只有沙特还大致完好。而且,沙特手中还有巨额的石油美元!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就算沙特在阿拉伯世界根本没有挑战者。就算他在巴以问题上严重失分,其他国家要么因为体量有限,要么因为自身衰落,根本无力对沙特的领袖地位发起实质性挑战!
当然,不能跟沙特竞争,但至少可以不跟随——就像当年社会主义阵营中,中国和南斯拉夫,虽然无力与苏联竞争老大,但至少可以独立自主,不受莫斯科摆布。
但是,就连这,也是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做不到的。逊尼派阿拉伯世界现在面临西方、伊朗双重压力,内部又深陷困境,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对唯一的土豪大哥沙特多有仰仗。至于叙利亚、伊拉克乃至也门,这三个虽然也算阿拉伯国家,但却都受到伊朗主导的什叶派势力高度渗透,沙特跟不跟以色列合作,他们都不会、或不能尊其号令,反倒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的敌人。所以这么一算下来,沙特在阿拉伯世界的实际地位,并不会因对以色列的认怂而有太大的损失。
至于阿拉伯统一的大业,这玩意毕竟只是个远景目标罢了,虽然看上去很美,但要实现,首先就得消灭以色列。而就眼下局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以色列都是不可能消灭的,甚至连将其削弱都不可能。这也就是说,阿拉伯统一大业,根本没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为这么一个虚幻的目标,而与比自己强大以色列死磕,甚至付出得罪美国的代价,这无疑是很不划算的。
而且,沙特现在的自身境况也不够好。持续三年的低油价,已经严重消耗了这位石油土豪的家底。而且从趋势来看,随着全球新能源的高速开发和普及,以及全球经济缓步增长的态势,低油价局面可能很难彻底反转——这对沙特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在国内,王室内斗已经明朗化,沙特国王虽然凭强力暂时压制住了诸位亲王,但也种下了种种隐患。至于周边,卡塔尔的反目,也门的骚乱,也都在消耗沙特实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其作为海湾盟主的江湖地位。
而最严重的威胁,则来自于伊朗。伊朗与沙特在历史、地缘、教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而近年来,沙特与伊朗的冲突更呈加剧之势。伊朗不仅在阿拉伯半岛上力挺卡塔尔、支持也门反武装,更是在中东腹地,以教派为纽带,笼络伊拉克什叶派与叙利亚阿萨德,倾力打造什叶派之弧,力图借此同盟,实现对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阿拉伯势力的反压,获得中东伊斯兰世界主导权。
沙特对此当然不可能接受,并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伊朗断交,政治上大搞摩擦;在也门则亲自出兵,对胡塞族什叶派武装大加弹压;而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沙特则暗中扶植IS,力图颠覆亲伊朗的叙、伊两国。
只不过,几年过去,当我们回过头来,发现沙特的这些措施最终都以失败了:
IS嚣张一时,如今却已成明日黄花,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境内的明面势力基本被剿除;虽然叙利亚和伊拉克也因此大幅衰落,甚至部分领土从此属于实质独立状态,但两国也总算稳住了形势——而且更加坚定的亲伊朗疏沙特;而在阿拉伯半岛,胡塞族武装不仅未被剿灭,反而影响越来越大,前不久还打死了沙特支持的前总统萨利赫;而海合会成员国卡塔尔的“叛沙”和“亲伊”,更是在眼皮子底下给沙特捅了一刀。
经过这一轮角逐,沙伊博弈这一阶段的结果已经很明朗了:沙特几乎全线失败,伊朗取得了十分明显的优势。
这就让沙特很难过了。只是,外部大势已成沙特仅凭一己之力,又很难逆转。而内部的财政危机和政治隐患,更使得沙特这个逊尼派阿拉伯老大,在面临伊朗这个什叶派宗主时,居于明显下风。
眼下,沙特最要紧的,就是遏制伊朗的声势。如果任由伊朗主导的什叶派之弧成型,那随着时日的发展,叙利亚与伊拉克恢复元气,沙特的地缘政治格局将越来越危险。
沙特必须挽回。在自身力有不逮的情况下,沙特必须寻求外援。而阿拉伯世界糟糕的现状,使得沙特又很难从兄弟国家中获得太多有力支持。这种情况下,沙特只有另寻他途。
以色列,就这样进入了沙特法眼。以色列作为一个深陷伊斯兰重围的犹太人国家,是所以穆斯林的眼中的头号大敌。这种情况下,国家安全自然是以色列性命攸关的头号大事。
以色列虽然实力超级强悍,但毕竟国家太小,周边都是伊斯兰势力,所以想要彻底战胜伊斯兰世界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以色列要确保国家安全,就必须保证中东伊斯兰世界四分五裂。只要伊斯兰世界一盘散沙,那纵然其体量巨大,也不足以对以色列构成实质性威胁。而一旦中东出现一个强大伊斯兰势力,那么以色列的国家安全就会面临巨大风险。
以前,跟以色列作对的主要是逊尼派阿拉伯世界。但现在,这个集团已经明显分裂衰落,只剩下一个沙特,根本不足以对以色列构成威胁。相反,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势力却正在强势崛起。
伊朗本身就是中东一流区域大国,现在又通过什叶派之弧,笼络了叙利亚和伊拉克。随着这两国逐渐复苏,以及三国整合的提速,这股势力对以色列的威胁将越来越大。
而且,伊朗对以色列的敌意也很难消解。众所周知,伊朗虽然也是中东伊斯兰世界一员,但其却是什叶派波斯民族,与占中东穆斯林绝大部分的逊尼派阿拉伯民族,以及另一大族群势力——土耳其的逊尼派突厥系,有着民族、教派方面的人文隔阂——这对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领袖构成了巨大负面影响。
如何消解这些隔阂?伊朗的解决办法就是——从伊斯兰整体的高度,做一件有利于整个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大事。通过这个大功,来有效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得其他教派、民族穆斯林的一致认同。而放眼中东,能配的上这件大功的,就只有一个——打击以色列这个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共同敌人!只要伊朗能在针对以色列方面不断取得胜利,那它在中东乃至全球穆斯林心中的威望和认同就会不断提升——这个是不分教派、民族乃至国家的!
伊朗有搞以色列的利益驱使,现在也逐渐具备了搞以色列的实力,以色列当然要加以防范。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沙特与以色列都面临伊朗强势挑战的时候,二者之间的走近也就情有可原了。
当然,沙特与以色列也有宿怨。只不过,这个宿怨,是基于阿拉伯整体利益或者说沙特一统阿拉伯宏大愿景基础上的。可现在,一统阿拉伯几乎不可能;至于阿拉伯整体利益,沙特仅仅只是其中一国而已,在其有能力将一统阿拉伯付诸实践时,或许有可能这个整体利益自掏腰包;但眼下的沙特内忧外患,别说一统阿拉伯了,连自身都形势不妙,这种情况下,沙特当然是先优先解决眼前麻烦,哪还管的了那么多?
有了这层考虑,再加上特朗普上台后,对伊朗重新取强硬措施,有了美国这个一个同样要整治伊朗的共同盟友大力撮合,沙特与以色列的媾和,就有了充分理由。至于巴勒斯坦这个又穷又破的小弟,这种时候,也只好被沙特拿来牺牲了。
当然,沙特毕竟是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老大,整合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大旗,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倒的。所以面子上,沙特对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这件事,还是该骂的依然要骂;明面上对以色列必须咬死敌人身份不能放松。只不过表面上的剑拔弩张,并不妨碍沙特与以色列以美国为媒,暗通款曲,然后将巴勒斯坦穷兄弟给卖的一干二净!而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伊朗以及什叶派之弧势力越来越强大,合作越来越紧密,沙特与以色列这对奇妙的事实盟友,也会配合的越来越默契。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沙特对以色列态度的变化,正是这一真理淋漓尽致的展现。
油价暴跌,沙特卡塔尔英国等产油国为什么不崩溃?
这涉及到俄罗斯和中东产油国的真实经济实力对比。简而言之,俄罗斯经济实力不强,所以最容易被拖垮,中东产油国则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所以至今还没被拖垮,但不可否认已经有很大问题了。
从外汇储备和进出口来对比是最直观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汇率稳定性,也就直接关联了这些国家的财政实力。
我们可以拿沙特和俄罗斯做对比,选几组数据:
2014年沙特外汇储备官方数据为7300亿美元,全年进口总额1739亿美元,外债规模为零。
2014年俄罗斯外汇储备官方数据为4200亿美元,全年进口总额2868亿美元,外债规模6000亿美元。
沙特和俄罗斯的货币都不是储备货币,没有太大的境外留存和境外循环,因此外汇储备基本就是应付进口和债务支出的唯一蓄水池,而石油出口在两国出口结构中都占到了绝大比例,因此石油出口就可以看做是当期现金流。简单对比就能够看到,尽管沙特石油出口规模大于俄罗斯,似乎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应该更大。但是沙特外汇储备规模庞大,达到约42个月进口额,而且没有任何外债压力,这使得即便油价下跌,沙特也有足够财力应对开支以及弥补国内投资缺口等。
而俄罗斯则相差巨大,即便全额认可官方储备数据,也仅仅相当于约17个月进口额,再加上庞大的外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全额外汇储备,因此一旦油价下跌,俄罗斯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当期收入发生明显萎缩,意味着为外债还本付息以及支付进口开支的现金流立即就会出现紧张,如果石油价格下跌太大,那出现现金流断裂也几乎近在咫尺。当期现金流一旦断裂就意味着债务违约、进口萎缩。须知俄罗斯进口商品中,食品、轻工产品占到了大多数,一旦进口被迫缩减,打击的就是国内民生,那政治格局就有可能受到冲击。种种风险叠加下来,当然会向国际商界透露出崩溃的迹象。
何况俄罗斯对外支付的蓄水池——外汇储备,其官方数据又有极大的泡沫。简单来说4200亿美元里,首先需要扣除120亿美元的IMF特别权和450亿美元黄金,因为这两项都不是现金,变现也都很困难,因此很难缓解短期支付危机,需要被扣除掉;其次还需要扣除820亿美元的退休基金和90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基金,因为这两项基金在绝大部分其他国家里,都不算外汇储备。这些基金有明确的限制用途,不能因为短期支付而损耗,除非修改联邦财务制度(当然俄罗斯是可能做得出来这种事情的,但是“理所应当”和“强行为之”还是差异巨大的)。扣除上述项目,实际上俄罗斯能够动用的外汇储备只有1910亿美元,根本无法支持进口、企业外债支付、国家外债支付这三项巨大的支出。因此其财政摇摇欲坠、国际信用屡次陷入崩溃边缘,也就不奇怪了。
沙特则不同,其7300亿美元(2014年的数值,现在没那么多了)的外汇储备中有1300亿是外国银行存款,其余超过5200亿是持有的外国有价证券,其中以美国国债及流动性好的固定收益证券为主。也就是说,沙特的外汇储备,是实打实的现金,或者可以很快变现成现金。自然有着极强的支付能力。国际商界也就不会去担心沙特的对外支付能力和信用情况了。
因此,我们看到,油价一旦下跌,俄罗斯的货币就会出现很大的贬值压力,甚至出现前段时间的卢布大崩溃,进而导致国内民生困难。而沙特尽管财政也在紧缩,但是却似乎并没有非常致命的影响。这里面的核心原因可不是因为“选择性宣传”误导,或者无良的媒体无良的政治导向等等,而是真实植根于两国绝然不同的财政实力。
有实力的,就挺得住,没实力的,就只能崩溃。世界是现实的。
沙特阿拉伯是发达国家吗?
不是,是发达国家的预备队。
共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但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标准的发达经济体或中央情报局CIA《世界概况》中的发达经济体: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克罗地亚、罗马尼亚、智利、阿根廷、中国澳门、文莱、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的预备队。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扩展资料:
综合HDI VH联合国开发署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WB HIE世界银行高收入经济体;IMF A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达经济体;CIA AE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发达经济体,根据这些标准,全球的发达国家共31个,分别为:
1、欧洲:英国、爱尔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奥地利、瑞士、挪威、冰岛、丹麦、瑞典、芬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马耳他、塞浦路斯。
2、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3、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4、亚洲: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
百度百科-沙特阿拉伯
百度百科-发达国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