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里存钱好还是存黄金

2.钱放手里不断贬值,有什么好的保值方法吗,大家说呢?

3.金价上涨的时候,很多金店都被大妈卖断货,大妈们为何对黄金情有独钟?

4.我想卖掉手里的黄金,能卖以前买进时的价钱吗?

手里存钱好还是存黄金

金价降了亏手里了_金价下降了

从保值性上来看,黄金更好一些,黄金是对抗货币不稳定,通货膨胀做好的工具。在经济不稳定的年代存黄金一定要比存钱好。并且,黄金的价值比较稳定,不会因为时间的长久而出现大幅度的贬值。不会像房子,汽车等有可能时间久了,就会贬值。

但是,也要考虑,你是需要长期的保值,还是短期的储蓄,如果是短期的储蓄,那把钱存在银行是更合适的,因为存黄金一般是都长期保值,不会今天买了黄金,明天就兑现。

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看,是存黄金还是存钱。

1、保值性:黄金不仅具备货币属性,还是最常见的保值和避险工具。货币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有所贬值,例如现在一万元的购买力远不及十年前一万元的购买力。

存款主要通过存款利率来跑赢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速度。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存黄金的保值价值要高于存钱;

2、流通性:货币的流通性是非常强的,银行存款可以随时取出,即使是定期存款、大额存单或是国债等有固定期限的存款产品,也可提前支取,变现能力很强。

黄金的流通性则相对较弱,实物黄金变现是比较麻烦的,很多银行都不支持回收黄金,即使支持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尤其是在通货紧缩时代,因为物质匮乏,老百姓需要更多的货币去购买物资,而黄金是不能直接用于购买商品的;

3、投资价值: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黄金的投资价值其实是很有限的,增值空间有限。相对而言,国债等稳健的投资方式会更合适,投资风险较小,投资预期收益又较为可观。

可见存钱和存黄金哪个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以避险为主要目的,那么存黄金会更合适,若以投资为目的,存钱未必不如存黄金。

市场现状:

1. 黄金协会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产量完成228.735吨,比2014年同期增加17.662吨,同比增长8.37%。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191.689吨,有色副产金完成37.046吨。

2. 与此同时,黄金消费量出现下降。201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61.35吨,与2014年同期相比减少8.10吨,下降1.42%。

其中,首饰制造用金412.29吨,同比下降3.26%,金条及金币用金102.13吨,工业及其他用金46.93吨。

3.《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4月至2015年年中,国际金价大幅下跌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从全球经济形势看,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

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性加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大,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伴随美元走强,2015年黄金及有色金属、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均低位运行,未来几年金价低位运行或将成为一个“新常态”。

钱放手里不断贬值,有什么好的保值方法吗,大家说呢?

一、经济危机的时候,普通人不要想着去跑赢通胀,而是要想着保命。活下来再说,活下来就是赚的。

一般人会劝你去买,可是经济危机时代,一个普通人是很难买到保值的的。

最多是多屯点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但是那玩意儿也花不了多少钱。

至于中国的未来,个人还是看好的所以手里留着钱更保险更安全,贬值一点就贬值一点呗,这种时候,焦虑也没用,有多余的时间,不如多投资自己的能力,多学习,多看书。

二、这样的自我投资,钱花不了多少,但是能力能得到提升,这是最划算的。近期,人民币出现较大贬值,股市大幅下跌,存款理财的收益率不断下降,房子也来到拐点 阶

段,让人不禁要问,现在有没有什么可以保值的资产?有些人想到了黄金,那黄金真的能保值吗?

一、巴菲特:黄金是“不会生蛋的鸡”

对于认为黄金不具有保值性的人,常提到巴菲特对黄金的观点:黄金是一只“不会生蛋的鸡”,黄

金完全无法重新创造价值。他理解的黄金是从一个洞里挖出来,再放到另一个洞里保存的东西,财

富一点都不会增加。

巴菲特观点更准确的意思是黄金不具有增值性,作为价值投资的代表,巴菲特认为优秀的企业可以

持续创造价值,因此相较于黄金,他更愿意投资优秀企业的股票。1965-2021年间,巴菲特旗下的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化收益率高达20.1%,确实是远高于黄金价 格年均涨幅。

但现实中绝大部

分人并没有巴菲特的投资眼光,更何况是在中国股市。黄金的稀缺性

黄金曾被各国广泛用作货币,一种实物商品能成为货币最核心的一点是该商品必须是稀缺的,不能

被随意制造出来。

三、当一种商品可以被大量生产出来,那么这种商品作为货币属性的“信誉”就会丧失,比如在贝壳大规模发现之后,其作为货币的功能就丧失了。

黄金作为一种比较珍贵的金属,在大自然中极为稀缺,即使地表总含量也许很大,但其中能够开

的量依然有限。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已经开到地面上的黄金总存量为20.5万吨,已经探明的

地面下的黄金储量为5万吨左右,可以看出黄金总存量是相对有限的。

三、黄金:与印钞机赛跑

相较于黄金,现在普遍使用的纸币终归是“纸”,是人造的货币,其稀缺性主要靠纸币发行者的

“自觉”。纸币的背后是信用,是国家强制使用的法定货币,可以决定纸币发行量的大

小,物理层面印钱并不需要多高的成本。?

历史证明,世界各国往往抵御不了超发货币的诱惑,尤其是经济衰退期和战争时期。正是因为

这个原因,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长期来看根本维持不住,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全球进入了纸币泛滥的时代。?

四、11年,时任尼克松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

国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元与黄金脱钩。在11年之前的180年时间里,黄金价格只上涨了1.3倍,年

化涨幅不到0.5%;而从11年至今的近50年里,黄金价格上涨了将近42倍,年化涨幅达到7.6%。

现实中,黄金存量的增长速度远远慢于纸币的增长速度,导致以纸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不断攀升。最简单的方法,别存钱,有钱就花。

通胀是常态,健康的经济体也会有温和通胀,不健康的搞出金圆券式的崩盘也不罕见。

如果你不存钱,那么通胀就伤害不到你。

理发店的小徒弟,一直在涨工资,因为他的工资低到仅够维持生活,如果你不随着通胀涨工资,他

就活不下去,人家就不伺候你了,回老家去也。

简单说就是他没有下降空间了,为了留住他在北京打工,老板只能涨工资,这个小徒弟就无法被通

胀伤害,直到老板也活不下去,他回老家了,才算影响到他。

五、自然,这么做也就意味着你没什么抗风险能力了,这也是为什么通胀会让人产生无力感,你想反抗

通胀,可能失去更多,只能默默接受。

最惨的那帮中产,下降空间很大,又有一些存款,绿油油的韭菜生命都在不断流失,贬值就贬去呗,财运是有定数的,顺其自然就好,有赚钱能力的时候努力去赚,赚的速度肯定比什么跑赢通胀来的快,这是最有效的保值手段,没有之一。 当没有赚钱能力的时候,太太平平吃吃喝喝就好了。赚钱的事就让下一代去干吧。不要总是拿30年前的贬值故事出来吓人,不可复制的,所有条件都不可复制了,那时工资几十到小

几百,现在工资五六千你觉得往后大家的工资会普遍五六万吗。

那时物资短缺,后来又进WTO,

往后还能进什么,还有什么吃穿用的短缺,猪肉涨就涨呗,菜价涨就涨呗,一顿饭能吃多少猪肉多少蔬菜,有赚钱能力的不在乎每月多出几百一千的,没赚钱能力的就省点花,咖啡奶茶香烟酒里都能省出不少钱。

有钱就提高生活质量,喜欢吃的多吃点,住房条件改善一下,多走走玩玩,该你的财运自然会在。

反而那些一味考虑跑赢通胀的人会踩坑,理财跑路了坑不坑,大A吃面爽不爽,资金盘的刺激

不刺激,这些巨额损失远远超过通胀。

要么赚钱,要么躺平,我是不考虑通胀的,顺其自然,不需要担心有什么意外损失。

金价上涨的时候,很多金店都被大妈卖断货,大妈们为何对黄金情有独钟?

金价上涨的时候,一众大妈果断出手售卖手中的黄金变现,可谓赚得盘满钵满。大妈们之所以对黄金情有独钟,自然是因为黄金几乎是不赔的投资产品!价格不理想的时候,金镯子金项链可以当饰品戴,毕竟,金子非常稳定,也不会重量缩水之类的,不必只是囤着而不佩戴。价格飙升的时候,大妈们就可以去金店出售手中的黄金,这样赚个差价都能赚上几万十几万甚至百万,何乐而不为!

大妈们即便是文化不高,也很清楚低买高卖这个道理,金价高的时候就卖出,金价跌落的时候立即囤黄金,几番倒腾下来,很多大妈凭借着买和卖黄金,就能买上一套房!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大妈,这些大妈独具投资眼光,比一众上班族赚钱可多的多!大妈们不只是自己投资黄金,也会号召自己的子女购买黄金!大妈的子女们想买钻戒之类的很难,因为大妈们根本不允许,在他们看来,黄金是唯一可以不赔的?东西?。

网友热议

黄金价格暴涨,金店里挤满了出售黄金的大妈。网友表示,想要投资就看金店,只要大妈出现在金店里面抢购黄金,肯定就是黄金价格触底了!只要是大妈在金店里出售黄金,肯定是黄金价格暴涨了!网友表示只要手里有闲钱真的应该买黄金,毕竟,黄金永不贬值!并且在特殊情况下,黄金可以是全世界都认可的交换物。

经验

大妈们之所以认可黄金,是因为黄金已经给她们创造了非常多的财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已经赚到了钱,并且还是轻而易举赚到的,继续投资黄金何乐而不为!

金价上涨的时候,果断出售!金价下跌的时候,果断出手囤黄金,你懂了吗?

我想卖掉手里的黄金,能卖以前买进时的价钱吗?

24K的价格是每两1300元,这是市场的卖价(即消费者的买价);但金店的买价(从消费者手的回收价,即消费者的卖价)实际上只有卖价的80%.故你可卖到每两1040元.不过你是2007.03买的,这一年间涨了不少,你能卖出以前买进时的价钱,并还可能小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