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欧佩克各方同意减产原油,这将给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2.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3.欧佩克对其下属国石油输出做出了何限制?

4.沙特发动全面油价战争,原油开盘暴跌30%,我国油价会因此受影响吗?

如何看待欧佩克各方同意减产原油,这将给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欧佩克谈判前油价_欧佩克油价大涨

一、欧佩克的原油成本只有11美元,而且不存在管道之类需要维护的设备,需要买家带着油轮上门自提, 就算按照15美元的原油价格计算,沙特都能有钱赚。 综合来看,与萨勒曼暗地里达成的价格交易很可能允许沙特维持原油价格在70美元左右, 当原油价格下跌,沙特可以减产,反之,沙特需要增产。 但是这个价格还有一个变数就是米国页岩油的开成本在50带80美元左右,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70 美元,页岩油很可能在盈亏平衡点。如果盈亏平衡,或者赔本,这个时候页岩油产量应该不会增 长,而是会下降。

能源是一桩生意,欧佩克也想赚钱,以美联储为首的加息 狂潮以来,全球

消费收缩,能源需求下降,价格也降到了俄乌冲突爆发前,所以要缩量保价 现在全球经济陷入下行周期,我们已经身处经济危机当中了,能源出口大国最大的武器就是能源,

不然这些国家会被米国收割的,目前全球货币美元一家独强,其次是能源国经济寒冬最新指标。

二、欧佩克减产原油,所以米国要如

此下作到不择手段牺牲欧洲,全球经济已进入到关键十字路口,美欧大放水就注定了有此一劫,尤其是米国无节制放水,给全球经济埋下祸根,全球通胀源头是放水。

换句话说,本次全球危机源头类似08年,罪魁祸首皆因米国贪婪无度。

无节制放水属于及时行乐,痛苦并没有消失,仅仅是delay了。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

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中东之行米国媒体自己都认为是失败的,会见萨勒曼,没提卡舒吉 记者被害,被米国批评不够关注,随后称在会谈中提及了此事,到底提没提,不知道。不过沙特同意增

产是真的,但是这个更是被米国媒体揪住不放,因为增产数量为10万桶,塞牙缝都不够。

理论上来讲,沙特应该是给了一部分面子的,然后换取对萨勒曼权利交接的默许。

三、而这个交易很可能不是沙特对外宣称的10万桶,而是双方同意沙特要将油价控制在一个双方认为合适的价

格附近。

那么这个价格是多少呢俄罗斯原油的成本大概在44美元左右,算上管道维护等成本,大约到了50

美元。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大部分都是长协价,也就是期货价格打7折左右,这样计算,当国际原油价

格低于65美元的时候,俄罗斯原油出口就没有利润了。?

四、页岩油的产量一直在增产,而作为传统能源行业后台的,肯定要维持页岩油行业有足够

的利润,那么与沙特的建交易很可能不是70,而是80美元左右。如果原油到63美元会立刻击穿页岩油的利润空间,这是页岩油行业所不能接受的,就要

求页岩油企业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产量,必须要维护页岩油行业的利润,否则击穿了页岩油的成

本,页岩油产量下降,等于原油减产。

所以油价在中东之行后快速下降,现在维持在80美元的时候,沙特跳出来减产原油产量,大概

率是双方早就做好的交易,这与米国药丸或者俄罗斯药丸真的没太大关系。

减产对经济肯定是不利的。不过如果减产真的带来油价高升,那么造成的经济萎缩,应

该也只是全球经济寒冬的一片小雪花。经济已经因为别的原因经常出现在某大国的主流媒体上,这个大国的总统似乎有老年痴呆而出了大问题,这点,够干啥,在某个真正是经济杀手的问题上,全球都没有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那么报应是肯定的。

五、从目前来看欧佩克减产原油导致了别的国家也很难,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

真的变得暂时不可逆转,那么希望我国能与大国搞好关系。以及尽可能的帮助一些小国。

至于发达国家,是不用帮的。一来人家不需要,血厚。就是咱高价转卖一些给他们,他们也付

得起。二来如果真的帮,咱也帮不起,人家好日子过惯了,都是大爷。

就目前的情况,要说OPEC这么干是故意恶心米国,我觉得不太可能。

要知道现在化石能源在投资界已经不吃香了,融不到资的新闻天天有,如果不是俄乌冲突升级,可

没人再求着他们扩产,所以现在是能赚一些是一些,能不减产就最好不减产。

但是,全球经济衰退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如果现在不减产,2023年就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油价有

可能出现暴跌。

甚至有可能像20年那样爆仓,出现负油价。

油价急速下跌对谁都是不利的,而对于各产油国来说,这就标志着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利润空间

进一步缩小,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所以从OPEC的角度来看,宁愿油价高一些也不要出现产能过剩,所以现在开始减产是有必要的。

而真的要斟酌的就是200万桶这个量是不是太大,我觉得很难说。

考虑到刚刚北溪管道被炸,欧盟与俄罗斯闹翻,欧元区2023年的消费量肯定会出现明显的下

降。

美国如何控制石油价格

百度文库: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石油价格最低跌至33.87美元/桶,而2009年初,石油上涨至70元/桶,国际石油翻番仅仅花了不到半年;更为稀奇的是,2011年石油价格最高到达127美元/桶,而2012的价格只有95美元左右。可想而知,石油价格的变动速度之快。

那你们认为石油价格的变动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济学认为价格的变动是由供需决定,但是我们发现中东是最大的石油地区,那你们试想一下决定石油价格的主要应该是中东地区了,或者说是欧佩克,可是很遗憾的是他们根本没有价格的制定权,这还有个数据,2008年12月15号,欧佩克看到当时油价跌到40美元/桶,他们想拉抬油价,就一天联合减产420万桶,减产的当天,油价不涨反跌,跌到37美元/桶。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真正掌握这个价格控制权的是美国。

那美国又是如何掌握石油价格呢?

我们先看看我们国内要控制价格是怎么样控制的?我们就简单说说,“豆你玩”吧(图解) 第一, 建仓;第二,控制经销商;第三,舆论制造;第四,对敲。

当你明白我们国内炒家控制价格,你就很容易明白美国是怎么样控制石油的,美国同样具备了四个条件,第一,资金雄厚,石油存量巨大。第二,控制中东石油出口,甚至许多国家的出口,这方面是比较难做到的。第三,舆论制造。第四,通过期货市场又大赚一笔,在这点上中国,甚至俄罗斯,还有许多大国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石油的出口应该是有欧佩克来决定的,可是我们都错了,美国凭借他的霸权主义,控制了大部分的石油,相信大家都了解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吧,当然是为了石油,但是美国为什么不去打其他国家呢?很大一个原因是伊拉克在石油上不服从美国的管理,伊拉克生产大量石油他不按美国要求的出口,而是自己储存起来,所以美国就很不爽,找各种借口征服你,让你变得听话。2011年,中石油取得了伊拉克油田的一个大合同,可以有开权。

但调研后发现,这一切都是美国在后面的主导。过去伊拉克开油田都是拍卖,拿到之后可以随便开,然后该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自从美国拿下伊拉克之后,不是这样了。中国、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石油公司想开石油的话,必须和伊拉克的南方石油公司合作,而其背后就有美国。怎么合作呢?比如这次中石油去开,他只给你加工费,壳牌要求7.98美圆一桶,南方拒绝;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合作提出3.99美圆一桶,南方照样拒绝;最后我们只有以开一桶2美圆的价格接受。中石油变成了打工仔,也就是说你的利润不可能超过2美圆一桶,几毛钱了不起了。中国虽然拿到了开权,但是最后等于是以2美圆一桶卖给南方石油公司,他们连开成本都省了,然后美国再从南方手里卖,至于价格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迪拜危机,迪拜危机主要是迪拜还不起债务。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一,并且是第二大国家,他们关系就是国与省的关系,而阿联酋最大的省是阿布扎比,很有趣的是,美国制造迪拜危机只是项庄舞剑,意在阿布扎比,迪拜有个国企叫迪拜世界,在债务危机发生前,它被称为“日不落企业”,在2010年,资产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城市,到处买港口,在国际收购大量股权,但是,这个企业在2008年,总收入才30亿美国,纯利润只有两亿美元,可是迪拜世界却借了美国等银行的3000亿美元搞建设项目,并且还用了阿布扎比的大油田做为抵押,最后迪拜的虚繁荣终于消失,还不起债,所以就把阿布扎比大油田拿去抵债。从而,美国就又控制了一大油田。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这也不多讲。

其实还有好多油田都是通过这些方法取得控制权,还有大部分的油田都是跟美国合作的,这就控制了石油出口

欧佩克对其下属国石油输出做出了何限制?

油价短期继续受压

国际金融报 2005-12-19 08:35:46

在美国原油库存继续增加,及美国大部分地区明年前3个月天气将温和的预期影响下,纽约NYMEX原油期货上周五大幅收低。主力0602合约已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上周五结算价下滑2.1美元,报每桶59美元。在伦敦国际石油(IPE),布兰特原油指标2月合约结算价跌2.27美元,至每桶 57.13美元。

上周四公布的美国原油库存增加90万桶至3.212亿桶,较去年同期增加13%。笔者认为,这是导致油价反弹的主要原因。此外,气温下降、美国短期经济前景良好的预期等利多因素也获得了市场积极关注,而技术已严重超卖同样刺激油价前期反弹。

最近五周中仅有两周库存显示下降,而上周美国库存在继续减少的预期下,反而上升了270万桶,现在似乎还没理由能充分说明库存下降的趋势已经形成。天气预报称明年第一季度美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料高于正常水准,在库存还将保持高位的预期下,气温升高的利空会起到放大效应,市场多头主力的心理压力也会同倍放大。

从近几天的盘面上分析,虽然上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决议带有中期潜在利好因素,但是在短期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增加和天气温和回暖的利空打击下,油价还将维持震荡走低、二次探底的走势。

减产迹象难改短期趋势

在世界各国强烈的干预和压力下,去年3月16日欧佩克决定4月开始增加石油日产量,并希望通过增加石油产量、控制石油价格的方式来满足当今与日俱增的石油需求,从而消除高油价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欧佩克的原油日产量一直维持在3030万桶,是自去年3月以来的最高产量,已经达到 25年高点,几乎所有欧佩克成员国都在超配额生产。

市场后期关注的焦点应是石油供应问题。上周二在科威特召开的会议有些出乎市场预料,欧佩克达成协议,遵照该组织日产2800万桶的官方产量上限,将对实际产量稍稍进行限制。欧佩克还称,目前石油市场供应良好,欧佩克备用产能12月底到期时,将不再予以维持,而且预计明年第二季度石油日需求将减少至2780万桶,不排除以后讨论减产问题。由此可见,油价涨跌依然控制在欧佩克手中。

目前全球石油供需已初步达到平衡状态。从前期油价走势看,目前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增加已将欧佩克增产的滞后效应反映出来,如果欧佩克能继续保持目前的日产量,油价若想重新走牛难度不小。但从此次会议看,欧佩克肯定不愿油价回落幅度过大,这也为明年初降低原油供应打下伏笔,毕竟油价跌幅过大将会缩减欧佩克成员国的利润。虽说相对于两年前25至30美元的价格而言,即使目前油价跌到50美元,欧佩克还是暴赚,但欧佩克志在长远,既不希望油价过高,导致通货膨胀;又不愿意看到油价过低,使自己的利润空间被压缩。欧佩克所用一张一弛的长远战略,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但到目前为止,欧佩克减产的预期还难以改变短期向下趋势。

基金利用后期题材投机

在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约70%的交易属于投机炒作,投机炒作最容易导致油价大涨大落。在此前油价上涨过程中,国际基金借助欧佩克供应不足和地缘政治因素而展开的投机炒作也是油价涨势过高过快的主要原因。前期油价在供需逐步平衡的大背景下,做多基金始终无法利用这样的利多题材。但近期的道达尔、德士古、伦敦油库连环大爆炸被基金利用,相信基金在后期依然会借着这样的题材继续炒作,这也是除了供需因素以外相当重要的题材。

从技术上分析,NYMEX原油上周收出一根带有较长上影线的光脚阴线,并跌破60美元的整数关口,下周继续下探似乎难以避免。而沪燃料油最近的表现同样出人意料,主力3月合约先是在2900元止跌企稳,在NYMEX原油还没有形成反弹时,却强势反弹到3178元,短期涨幅过大,多头主力在上周逢高减磅,获利回吐,使期价短期波动相当剧烈。上周主力3月合约下跌100元,虽然目前仍受到技术支撑,但若NYMEX原油后期向下探底,沪燃料油也势必会跟随下跌。

沙特发动全面油价战争,原油开盘暴跌30%,我国油价会因此受影响吗?

我认为这是肯定的。

第一,沙特和多个国家的交涉都以失败而告终,全球石油价格受到的影响已经成为定局。

仅仅几天前,俄罗斯、美国和 OPEC就开始了谈判,但谈判的结果不尽人意, OPEC拒绝俄罗斯提出的优惠条件, OPEC直接宣布从下月初到年底每天减少原油产量150万桶,这个消息一出来,美国 a股原油价格就下跌超过5%,再加上国际石油危机的严峻形势,我们与俄罗斯还有阿拉伯国家签署的石油合作协议,肯定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而这个基础上,就是最近几天原油价格从40美元一桶降到30左右,这足以证明我国的原油市场和石油价格会小幅下跌,然后又上涨,这也是国际间的无奈所为。

第二,沙特阿拉伯全面打好石油价格战争,欧佩克内部组织的石油价格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我国油价下跌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事实。

仅仅是上周末,沙特宣布要抢占美国原油市场大幅降价,沙特国企沙特阿美便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调整亚洲和美国的原油价格,仅售7美元一桶,而运往亚洲的原油最少只需4美元一桶,因此,国际上出现了石油竟然比一桶矿泉水还便宜的调侃,因此我们的原油市场价格肯定会受到市场调控的影响,为了迎合世界市场的贸易状况,我国也将进行石油市场储备和市场规划的调整,以避免原油企业和市场的平衡,因为这样做得太多。

股市剧烈波动,我国石油企业的相关业务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我国石油价格已由市场决定。

为了摆脱国家经济低迷的影响,科威特等波斯湾一带国家进行大幅降价石油销售,可有效缓解国内经济危机,但此类行为导致美国等国石油股市大幅波动,而且号称最稳定的 a变数,市场行情不断波动,并受到影响,风险也日益增大,目前中国航空业务受油价影响已跌逾4%,南方航空公司也在下跌,中国的塑料行业也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