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年内第五次上调,油价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2.国内油价为何会频繁上调?

3.2021年油价将迎新一轮调整,是否有上涨的趋势

4.滨州的油价是多少 打车是怎么计费的

5.加满一箱油多花35元,油价为何一涨再涨?

6.预警升级!猪价“涨翻天”,蛋价“破6冲7”,羊价、油价太揪心

7.一觉醒来,猪价、油价、粮价、蛋价发生了这些变化

油价年内第五次上调,油价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油价几号加价呀今天_油价几号加价呀今天

2020年11月20日,全国人民喜迎油价第五次上涨,这次的涨价幅度并不大,对于我们普通开车族的影响几乎为零,有人做过实验,一个50箱的油箱加满油之后,可能要比没有加价之前多花六七块钱,这点影响对于开车族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我们还得探究一下,为什么这次油价会上涨?

美国总统大选疑似尘埃落定

第一美国民主党人疑似当选美国总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市场的不确定性逐步减弱,而且随着的当选,使得全球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振,这样一来就推高了油价。

第二,疫苗传来好消息

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束,没过几天,美国的辉瑞制药就传来了好消息,他们的意疫苗取得的重大突破,有效率非常的高,高达94%,这一消息提振了全球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全球经济复苏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疫苗的好消息不断传来,整个市场的信心被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沙特等国可能减产

石油这一战略其实还是掌握在欧佩克几个成员国的手里,他们是全世界最大的产油国,对于石油定价权有很大的话语权,如果他们敞开供应,那么整个世界的油价将会被打压到谷底,一旦他们减产,那么毫无疑问,整个国际油价将会被推高。目前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奇兹表示,如果相关产油国能够达成共识,欧佩克和俄罗斯等盟友组成的欧佩克加联盟这个组织可能对减产协议进行调整,整个石油输出国组织加上联盟将会将减产的协议延长至2022年,以此来稳定石油价格,毕竟作为产油国来说,石油价格过低,对于他们国内的经济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尤其是沙特这种严重依赖石油产业的国家。而且有欧佩克国家成员表示可能延长当年减产规模至明年,且部分国家有扩大减产规模的意向,以此来帮助自己的国家度过这个难关,确保国家的经济指标不会因为今年的全球性大疫情而特别难看。

第四的上台有利于控制疫情

美国这两天的确诊人数日益上涨,已经轻轻松松突破了1100万人,但是随着的上台,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扭转,一直批评特朗普控制疫情不利,他一直在呼吁民众戴口罩,并且承诺将想方设法的缓解美国的疫情。随着明年1月20日有可能入主白宫,那么他有可能推行各种各样的法令要求民众戴口罩,要求民众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而那些对于特朗普阳奉阴违的民主党州也可能一改以往的态度,积极配合民主党总统,那么整个疫情将会得到很快的控制。美国的疫情一旦得到了控制,那么全球经济将度过至暗期,各种经济活动得以开展,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将大幅上升,这些都提振了国际油价。

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我们不得不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所以就有了我们这第五次石油涨价。总体来说,今年虽然经历了五次涨价,但是也经历了五次跌价,总体来说,现在的油价仍处于历史低位。

国内油价为何会频繁上调?

国内油价上调的原因我认为第一跟世界石油产量下降有关系,第二跟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引起的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制裁有关系,第三就是随着疫情控制到位,各企业单位都慢慢恢复工作所以国内对油的需求也增加所以导致油价频繁上调。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引起的油价上升,俄罗斯作为石头出口大国,很多欧洲国家都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因为俄罗斯的石油要便宜,但是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开始,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抵制是非常厉害的,为了打压俄罗斯的经济,欧洲国家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掐断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虽然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打击,但是同样欧洲国家自身也非常难受,因为很多行业还需要石油的,这就导致欧洲国家通过其它渠道去进口时候,而石油大国的产量也是有限的,需求量还变大了,这就使石油的价格不断上升。

其次,俄罗斯作为石油出口大国,但是现在跟乌克兰的战争打的热火朝天,所以石油生产和出口量就下降了,因为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收拾乌克兰上面,而欧美国家的参与让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变得更长了,俄罗斯的产出也一直得不到恢复,所以石油的价格也同样持续升高。

再次,随着疫情的慢慢的得到了控制,其他没有控制住的国家也依然开始恢复工作,对油的需求量也是不断上升的,很多国家的石油库存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对是有的需求大大提升,很多国家的需求都很大,但是购买的渠道却减少了,所以肯定会高价去购买石油,因为买石油的话对国内生产肯定会造成很大影响的。

最后,还有美国在中间盈利,在欧洲国家抵制俄罗斯之后,虽然美国也同样表现的义愤填膺,但是却私底下偷摸低价进口俄罗斯石油,然后再高价卖给欧洲国家,虽然欧洲国家也都知道美国加价了,但是找不到其它渠道只能选择美国高价购买石油,所以也是油价上升的一个原因。

所以很多原因叠加起来这就造成了油价的不断上升,同样现在的价格也远远没有到达最高点,因为俄罗斯战争现在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苗头,而西方的制裁也是下定了决心,在寻找是有的替代品,也同样控制是有的使用,也开始考虑有电车代替油车等问题,所以种种迹象表明,石油问题是短时间不能被解决的。

2021年油价将迎新一轮调整,是否有上涨的趋势

油价问题不仅涉及每个居民的日常出行,还涉及工业生产。由于全球油价进一步上涨,这意味着油价可能会继续上涨。一些人说,石油价格可能在一年内翻一番以上。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我们国内的油价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

这是关于油价上涨的新闻。全国各地的加油站纷纷提高了油价。虽然涨幅不大,但对市民来说,一罐油的加价可能会高出5~10元。与此同时,这并不是今年第一次提高油价。油价可能再次突破7元大关。

根据《国家节日安排意见》和《国内成品油调价规则》,2020年我国成品油已进行了25轮调价。第一次调整时间为1月24日24:00,然后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从整个2020年油价调整的角度来看,油价在6月、7月和8月经历了三次上涨,10月至12月经历了五次夸张的上涨。油价下跌集中在今年前几个月,主要是在2月和3月,9月和11月分别下跌了三次和两次。其余大部分被困。

在2021年油价上涨后,它已经实现了连续五次上涨。在连续五次上涨的背后,意味着世界经济复苏越来越快,人们对经济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词语将导致石油短缺和价格上涨。除了恢复人民的工厂外,经济刺激还带来了温和的通货膨胀。这就是说,石油需求突然变大,导致产油国产油不足,价格上涨过多。

尽管近期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基本消化了此前的利好,但有必要为再次上涨寻求新的积极推动,沙特产量的进一步减少仍能为油价提供强有力的底部支撑,从而降低持续下跌的可能性。目前,石油市场良好发展的趋势保持不变。预计欧美原油在下一个周期持续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新一轮原油变化率可能从正值开始。预计下一个调价周期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可能面临“六连涨”。

滨州的油价是多少 打车是怎么计费的

滨州的油价:90#是每升5.66元;93#是6.06元。打车费是5元,超出公里数每公里加1.2元。滨州的旅游景点有:蒲湖公园、中海、新滨公园。找工作可以到车站附近的职业介绍所。现在找工作的很多,但工资高的工作不好找,工资在1000元左右的工作在滨州来说应该说是还可以的,不算很高,但也不低。滨州的猪肉应该在13—14元之间吧!

加满一箱油多花35元,油价为何一涨再涨?

恢复疫情的经济,世界各国都开始恢复工业,居民们终于启动了一大片灰尘的汽车。然而,无论是工业的恢复还是汽车的开始,石油都是最关键的。国际油价在突破上涨后进行了调整,但趋势良好,积极因素仍然是库存下降。未来中秋期间,外部原油仍将保持强劲走势,内部原油将关闭,因此有必要规避风险。国际原油可能先上涨后波动。

加价政策实施后,重新计算的原油变动率可能处于正区间,下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可能再次上调。外部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美国原油价格上涨2.25美元,涨幅3.23%,布伦特原油上涨2.54美元,涨幅3.48%。国际油价上涨主要有两个因素支撑。热带风暴的持续袭击影响了美国炼油厂的产量,随后是本周的欧佩克报告和国际能源机构报告,预计需求和产量将出现更强劲的短缺。

油价保持了强劲的上涨态势,大量进口石油已成为各国的主要任务,强劲的需求也刺激了油价。作为全球主要石油供应国,沙特的石油生产设备在上次袭击中遭到破坏,供应量远低于上次供应量的一半,因此国际油价再次上涨。中国的石油价格也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而上涨,现在进口的伊朗低成本石油很有希望打破中国石油价格的上涨趋势。

除了用于汽车,汽油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不了解或不熟悉的用途。它可以用来洗衣服,生产食用油,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们通常在这里吃的食用油不是直接吃汽油,而是用一种汽油从原料中提取食用油。这种特殊汽油和我们通常使用的也不一样。汽油也是一种武器原料。战场上的火焰喷射器使用的原材料是汽油。

预警升级!猪价“涨翻天”,蛋价“破6冲7”,羊价、油价太揪心

10月过半,农产品市场再掀波澜,生猪市场震荡上涨,出乎业界意料;鸡蛋价格出涨出新高度,大部分地区蛋价破6,个别地区已经向7元发起冲击;养殖业中比较闹心和纠结的就是牛羊产业,低迷不振,养殖户、消费者均不买帐。

除农产品外,油价也是让人“闹心不已”,好容易了点,可是近几天油价又大幅上涨。

说了半天,市场究竟神马情况?后市涨跌如何?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猪价“逼空式”上涨

最近的猪价又“火”起来,持续上涨,从10月初的12.03元/斤上涨到今天的13.77元/斤,两周时间涨幅高达14.6%,把猪价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刚刚收到的10月15日猪价显示,全国又是一片上涨走势,上涨幅度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市场显示又是满堂红,全线上涨,每斤猪价上涨超过5毛的省份5个:安徽猪价上涨5毛,14.2-14.7元/斤;江苏涨6毛,14.3-14.65元/斤;江西涨5毛,14.2-14.7元/斤;山西涨5毛,13.9-14.4元/斤;四川涨5毛,14.1-14.6元/斤。

其他省份涨幅也在2-4毛之间。

可以说,猪价一天涨几毛钱,涨幅应该算是比较大的,随之而来的猪肉价格也有了明显的涨幅,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报价:猪肉平均价格为34.15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一斤猪肉超过了17元;不但猪肉涨价,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也出现上涨,其中牛肉78.43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1%;羊肉67.84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7%;鸡蛋12.21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9%。

那么近期猪价逼空式上涨究竟是啥原因呢?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

一是日益上涨的饲料价格,比如豆粕价格持续上涨,昨天部分地区涨幅达到100元/吨,全国均价在5700-5800元/吨,其中四川的广汉高到5850元/吨。

饲料涨价,对猪价构成一定支撑。

二是猪价上涨,二次育肥积极性上升,存在着与屠宰企业抢夺猪源的问题,再加上一些养殖户存在压栏情况,叠加之下给生猪供给带来压力。

三是生猪存栏问题,虽然目前的存栏量处于正常水平,但也不排除一些猪企为了获得更多的补贴,在存栏量数据上虚报的情况,这样对真实存栏情况的认知就会产生偏差。

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过分赌后市行情,如果压栏叠加二次育肥,养殖扩张等因素同时共振,不排除猪价有大幅回落的风险。

二、鸡蛋涨成了“火箭蛋”

猪肉价格上涨亮眼,可是今年的鸡蛋价格也是倍受瞩目,用老百姓的话说,涨得有点不像话了。

官方监测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均价12.21元/公斤,也就是6块1毛多钱一斤,可是实际上各地零售价格却是还要高出几毛钱,最高的地区已经触及7.0元/斤大关。

10月15日,全国鸡蛋市场中,除了山西、上海、湖南、湖北等少数几个省份没涨外,其余省份蛋价又是大面积上涨。

其中:东北地区鸡蛋主流价格5.78-6.50元/斤,华北地区蛋价5.70-6.25元/斤,华东地区蛋价5.80-6.90元/斤,华中地区5.78-6.70元/斤,西北地区5.70-6.80元/斤。

目前,最高价接近7元的省份有:上海最高6.9元/斤,浙江、宁夏最高6.8元/斤,湖北、陕西最高6.7元/斤。

今年的鸡蛋价格确实涨出了天际,让消费者颇感不适,直呼消费不起。

关于蛋价大涨的原因,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阐述,为了让新看到本号朋友了解情况,下面简单再重述一下:

一是今年6月份雏鸡补栏量下降,导致近期新开产蛋鸡数量偏低,产能不足。

二是受口罩问题的影响,部分销区鸡蛋供给链受到影响,产区鸡蛋运进困难,导致销区蛋价上涨。

三是饲料价格大涨,豆粕、玉米等原料涨价,业内人士测算,目前鸡蛋成本达到4.30元/斤,比上月环比上升了4、5毛钱,对蛋价构成利好。

正是这几个原因,把本是淡季的蛋价推了上来,出现了淡季不淡的情况。

关于鸡蛋后市,个人的观点是,风险正在增大。

因为:

一是目前的豆粕价格已基本见顶,玉米短期正值销售旺季,也存在小幅回落预期,饲料价格有望回落。

二是随着下半年蛋价上涨,补栏量也逐渐回升,接下来新开产的蛋价会不断上升,产能增加。

三是如此高企的蛋价,会影响到一部分偏低收入人群对鸡蛋的消费,会向价格较低的鸡肉、鱼肉等方面转移,鸡蛋消费量会受到影响。

三、羊价、羊肉价格冰火“两重点”

说完涨得厉害的猪价和蛋价之后,再来看看近期市场热议的羊价和羊肉价格问题。

一方面羊价低迷不振,另一方面羊肉价格居高不下。

先来看看羊价市场,最新报价显示:河北唐县寒羊串12.6元/斤,细毛羊串13.2元/斤,新民羊13.5元/斤;河南灵宝育肥绵羊14.0元/斤,新乡100斤重的绵羊公13.5元/斤;山东盐窝寒羊串13.0元/斤,细毛羊串13.2元/斤。

羔羊价格更要低一些:渭南市澄城县30斤左右公羔550元/只,母糕便宜,仅卖到460元/只;吉林通榆30斤母羊羔550元/只,公羔630元/只;黑龙江大庆30斤左右的小母羔500元/只。

江苏羊价还不错,南通育肥山羊公19.5元/斤,母18.5元/斤。

安徽寿县110斤的育肥绵羊13.5元/斤,淘汰老母羊低至9.8元/斤。

宁夏同心110斤重14.0元/斤。

从各地羊价情况看,无论是育肥羊,还是羔羊,或者是淘汰羊价,价格都是比较低的,羊价不好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受国际疫情影响,涉外企业降薪裁员较多,对部分居民收入产生影响,消费能力下降,也影响了羊价。

另一个是养殖量的问题,2018年以来,受经济不景气、养羊利润高等多方面影响,大批养殖户奔向养羊业,导致羊的存栏量高达31969万头,三年时间增加了7.6%。

虽然羊价不好,但是羊肉价格却依然坚挺,让消费者感到不解。

官方最新监测农产品批发市场报价67.84元/公斤,33.92元/斤,接近34元,可是各地零售价格却要高出一截,据各地网友反馈,羊肉的主流零售价格在38-45元/斤之间。

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为啥羊价13、4元一斤,可是肉价却40块左右,为啥这么高?业内分析原因:一是羊的出肉率低,45-55%之间,随膘情变化,比猪的出肉率低10-15个百分点。

二是羊肉销量低,加价率高,也就是说卖的量少,零售商加价多一些,才能有足够的利润。

关于后市,参考羊周期,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目前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下半年羊价会有趋势性上涨的拐点出现,不知道大家咋看。

四、油价仍然“涨势反扑”

最后来说说成品油市场,国际油价变化情况:本轮统计的5个工作日当中,油价出现“一涨四跌”,都在下跌。

然而从目前了解的价格统计情况看,仍然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当前原油变化率为3.95%,预计上调260元/吨,即每升上涨0.20-24元,从涨幅上看远高于50调整起点线,如果按照此涨幅,10月24日24时调价时,加满一箱50升汽油,会增加10-12元的油钱。

油价好容易降了点,这又要涨价,当然了,到时候到底涨多少,还要看这下周的国际油价变化情况,请大家密切收藏。

各位朋友,最近猪价涨得厉害,肉价跟着涨,鸡蛋也在凑热闹,油价又要上涨!大家怎么看?你那里的价格啥样?欢迎分享一下当地肉价、蛋价,供全国网友参考。

一觉醒来,猪价、油价、粮价、蛋价发生了这些变化

一觉醒来,“最大的事”就是期即将结束,其次就是大家收藏的汽油、生猪、鸡蛋、玉米和小麦价格又有了新的变化。

猪价开启“火箭模式”,最高涨3毛

猪价从9月底就开始上涨,最近几天猪价更是开启“火箭模式”,均价一天上涨0.15元左右,各省份最大涨幅达到0.3元。

经过上涨后,当前全国生猪最高价为13.6元,最低价为12.3元。

机构分析认为生猪价格的上涨,一是因为期猪肉需求增加,屠企加价收猪。

二是因为猪价上涨后养殖利润丰厚,叠加饲料价格上涨,养殖端压栏惜售,饲养大猪情绪浓厚。

三是因为上半年产能的下降陆续兑现。

现在猪价上涨越猛对后续猪价来说越不利,因为猪价涨幅越大,养殖端挺价惜售的情绪会越浓,市场大猪存栏量会越高,生猪出栏活重增幅愈发明显。

即使四季度消费量增长后会抵消部分产能增加,但依然会对猪价上涨造成更大的阻力。

而这也是专家预测四季度猪价会涨,但涨幅有限的主要逻辑。

需要提醒养殖户的是,未来两周猪价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波较大幅度的降价。

因为近期猪价上涨速度过快,市场很快会进行降价调整,而现在的肉毛差值偏低,屠企和猪肉分割商利润薄弱,压价意愿较强。

一旦屠企开始压价,养殖端可能会出现一波大猪的集中上市,叠加节后消费需求遇冷,猪价很有可能会顺势降价。

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逢高出栏。

OPEC+大减产,四季度油价预期上调

受美元走强和经济增速放缓,原油需求预期下降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降,国内媒体也开始讨论10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会下降多少的问题。

可国际原油市场却传来不利消息,当地时间10月5日,OPEC+会议一致同意在今年的11月和12月,主要产油国将联合每天减产200万桶,受此消息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在短时间内站到了最近三周的新高,截止到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价格涨至93.41美元/桶,WTI美国原油涨至87.77美元/桶。

OPEC+减产公布后,高盛就上调了四季度的油价预期,布伦特原油预期价格从100美元/桶上升到110美元/桶。

也就意味着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在四季度也会预期上调。

小麦价格继续冲击1.6元

最近几天,小麦给力涨价,持续冲击1.6元。

在小麦增产,面粉需求持续偏弱的情况下,小麦价格还能连续上涨,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1、华北地区连续降雨,影响小麦运输。

2、贸易商腾库操作接近尾声,小麦供应量下降。

3、天气转凉,面粉需求有所增加。

4、小麦副产品利润可观,走货速度加快。

5、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上调,给予市场积极信号。

小麦价格虽然有冲击1.6元的希望,但想大涨的难度很高,首先相比往年今年小麦需求仅剩面粉需求这一方面。

其次今年小麦丰产,且质量比较高,还有不少小麦集中在基层农户手中,市场小麦供应有保障。

当前小麦利润尚可,建议农户逢高出货,不要过度追高。

玉米高价回落

最近几天,玉米价格因为受到降雨天气的影响,玉米上市量减少,叠加新玉米收获难度增加,深加工企业为了吸引车辆,主动提高玉米价格。

随着深加工企业门前剩余车辆的增加和天气放晴,玉米价格高位回落,部分地区下调0.3-0.6分。

虽然今年玉米价格高开,东北地区新玉米价格比去年高200元/吨,但可以预见后续的玉米价格充满坎坷:

1、产区、销区玉米价格倒挂。

2、基层农户惜售情绪较强,但企业对高价接受度有限。

3、虽然小麦退出饲用,但低价稻谷一直在冲击玉米市场。

4、玉米增产预期较强。

5、深加工下游产品需求不振。

好在我国玉米价格往往会受到进口玉米价格的冲击,但今年因为美国遭遇自然灾害,玉米减产预期增强,我国进口玉米中的70%来自于美国,玉米减产将会影响我国玉米的进口。

另外,密西西比河水位的下降也会给玉米运输造成一定的困难。

这对于国内玉米价格是比较有利的。

蛋价稳中有涨,不排除降价可能

期最后一天,鸡蛋价格整体稳中有涨,全国鸡蛋均价5.3元,相比前一日上涨0.06元,鸡蛋窄幅上调无法改变后续降价预期。

1、节后,鸡蛋需求下降,贸易商的风险意识增强。

2、蛋价相对高位,贸易商接受度有限,购量下降。

3、商超、农贸市场、电商平台节前备货积极性较高,但期期间疫情相对比较严重,影响了终端鸡蛋需求,终端零售环节保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