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涨利好新能源汽车_油价大涨新能源汽车真香
1.提前曝光!美媒评2020年十辆最好家用车:卡罗拉竟和宝马X7同框
2.人生第一台车,是燃油还是新能源
3.大型真香现场 看中、英、德三国编辑聊热销的Model 3
4.有哪些省油耐用的家用车值得推荐?
5.19年卖出12万辆车,价格实惠,用车成本低,网友:买它真香
6.试驾迈腾GTE 按下“那个按钮”后能平衡“情怀”与“趋势”吗?
提前曝光!美媒评2020年十辆最好家用车:卡罗拉竟和宝马X7同框
关于家用车,我们总有些不同的理解,有些车友觉得,家用车是一种乐趣,它代表了祥和与温馨,多功能性和舒适性很重要;还有些认为,家用车的字符令人窒息,面对每天拥堵的交通,不断上涨的油价,出色的驾驶辅助系统和燃油经济性,才是真香。
无论您支持哪种说法,全面、均衡都是优秀的家用车必备的素质,下面让我们看看2020年最好的家用车都有谁?
美媒《Cars.com》本次的评选相当任性,他们根据大数据,结合热度、口碑和性价比等,海选了50款入围车型,最后由编辑老师投票得出10辆最好的家用车,结论稍带主观色彩。不过,这些车还是很从众的,以售价最低的卡罗拉为例,首付在3万元左右,不需要太努力,也能拥有哦。
宝马X7
宝马X7是我们今年自购价格最贵的测试车,编辑人员每天都会驾驶它去繁华的芝加哥中心,在拥堵路况走走停停,X7的驾驶辅助功能相当好用,这让上班的过程变的轻松。同时,作为三排座SUV,它的大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功能性,周末载一家老小去郊游也完全没压力。
当然,我们都知道X7并不是节俭的家用车,但在保证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它还提供了更多的驾驶乐趣,再加上宝马的品牌调性,生活殷实的用户应该会乐于为它刷卡。
车载点评:我不愿让你一个人,宝马X7显然为奔驰GLS而来,多功能+运动+科技,是X7交出的答卷,但全新GLS在豪华和科技方面显然更深入,对于多辆车的多金用户来说,他们或许并不需要一辆车有多全面,而是是否极致,或许X7更适合一车用户。
凯迪拉克CT5
如今,每辆豪华中级车都在和“运动”产生联系,凭借着“超级巡航系统”,CT5又多了些安逸的属性,在很多路面,它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这显然能让驾驶员更轻松。同时,CT5的空间和动力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车载点评:碍于法规限制,“超级巡航系统”在国内无法使用,?这也在客观上影响了CT6/CT5/CT4等新车的科技感,不过,凭借着同级最长轴距和强劲的动力,CT5的竞争力还是很出众的。
雪佛兰Bolt?EV
尽管政府补贴正逐渐对电动车收缩,但Bolt?EV仍是相对理想的选择,它的售价为37,495美元(约合26.19万元),最高续航里程为417km,超大的10.2英寸触控屏还集合了Apple?CarPlay和Android?Auto。同时,它的加速感受平顺,能量回收系统工作的也不突兀,比特斯拉Model3更实惠。
车载点评:在电动车方面,美国消费者的选择比国内少了许多,再添些钱,国内消费者都能买到蔚来ES6了,各方面表现都比Bolt?EV高级,如果纠结续航里程,欧拉R1和小蚂蚁都是更现实的,售价还便宜了不少。
克莱斯勒大捷龙
凭借着舒适的乘坐体验和安静的车内氛围,大捷龙的驾乘感受比奥德赛和塞纳更轻松。同时,带有Uconnect多媒体系统的后排显示屏,可以为老人和孩子提供丰富了信息,大捷龙的插混版本,还带有50km左右的纯电续航里程,经济又舒适。
车载点评:在质量稳定性提升之后,大捷龙的竞争力还是比较突出的,但遗憾的是,碍于进身份,它的售价偏高,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还是GL8和奥德赛更实惠。
GMC?Sierra
相比福特F系列及道奇公羊,Sierra并不是最好的皮卡,但它的用户体验更细致,比如:刹车踏板的高度可调,倒车雷达带有座椅震动功能,6.2L发动机在同类中具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再配合精美的内饰,它是一款非常细腻的车型。
车载点评:Sierra曾以平行进口的身份在国内销售过,售价68万元左右,比猛禽还贵了不少,过高的售价直接导致销量不佳,喜欢高端皮卡的消费者,考虑猛禽、坦途或公羊是更现实的。
本田思域
如果您还没有准备好接受插混车或纯电车,那么汽油车中也有很好的选择,思域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相当高效,动力和油耗的表现都比较优秀,配合紧凑的底盘调校,具有令人愉悦的驾驶体验,再加上售价相对亲民,非常适合刚刚组成家庭的年轻人。
车载点评:从销量上看,思域绝对是最强A级车,但消费者对它的抱怨也不少,包括配置低、用料差,高速状态下噪音偏高等。
本田Clarity
Clarity的动力系统由一台1.5L发动机和17kwh的锂电池组成,纯电模式下可行驶76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540km,通勤成本还是比较低的。
车载点评:Clarity还有一款氢燃料版本,3分钟充满氢燃料后,可行驶750km,但碍于燃料限制,只能在部分区域使用。关于新能源的探索,确实不应该只关注电能,氢和甲醇等能源同样是另一种希望。
斯巴鲁傲虎
雨雪天气顺畅的通行者,傲虎的全时四驱具备相当出色的通过能力,只要您不是刻意越野,它在大多数路面都是实用的,傲虎的最小离地间隙高达9英寸,还提供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另外,它的空间宽敞,座椅也很舒适。
车载点评:傲虎优惠后最低成交价在25万元左右,对于一款进口的SUV来说还是很亲民的。另外,经过10000公里左右二手森林人的使用,车载君觉得斯巴鲁的可靠性还是不错的,只是配件和保养价格有些小贵。
丰田RAV4
经过重新设计后,丰田RAV4得到了许多明显的进化,包括宽敞的空间、舒适的座椅和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系统,最重要的是,标配的TSS-P主动安全系统让丰田RAV4的价值有了明显提升。
另外,新增的越野版令人印象深刻,它拥有更高的底盘高度和粗犷的外观套件,满足了消费者更个性的需求,感官体验更新颖。
车载点评:全新丰田RAV4的越野版,确实去除了城市SUV的软、萌,增加了些许野性和力量感,硬范儿十足,但遗憾的是,国产版并没有引入这款车型。
丰田卡罗拉
卡罗拉是本次榜单中售价最低的车型,但它易于驾驶,功能使用,大部分的路况下,乘坐感受都是舒适、安静的,这种高质量的动态表现,明显比其售价所暗示的价值更高,您也不会感觉自己在开一辆便宜的汽车。
车载点评:虽然评论很正向,但总感觉这是卡罗拉,被描述的最廉价的一次。
总结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事物;长大后,幸福是一种状态;而成家后,幸福则更多是感悟,总想为家人多做些什么,一辆靠谱的家用车是很实际的体现,从卡罗拉到宝马X7,包括轿车、SUV、MPV,涵盖汽油、混动和纯电等多种形式,以上就是美媒《Cars.com》给出的答案,您满意吗?
无论如何,崭新的2020年就要来了,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开上一辆幸福的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人生第一台车,是燃油还是新能源
对于小伙伴来说,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你会怎么选?纯电车还是燃油车?纯电车不仅代表着时代的潮流,还代表着车企未来的方向,属于比较新颖的产品,而燃油车是传统的势力,虽然不是很环保,但是属于技术成熟的产品。纯电车和燃油车究竟要怎么选?它们各自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4.03万辆,同比增长51%,此为全球月度销量首次超过100万辆。
为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我想离不开以下这几点原因。
养车成本低,负担轻
到现在为止,2022年国内油价共经历了十余次调整,目前92号汽油普遍在8.2元/L,95号汽油在8.8元/L左右,相对之前来说有些回落,但依旧处于高位。“加满一箱油至少要好几百,但充一次电花90多块我能跑570公里,按照我的开车习惯,充一次电我能开3周。省下来的钱吃好吃的不香吗?”某车友说道。
政策补贴,真香
自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后,发放的购车补贴就特别给力,除了免去上牌的困扰,还给予不同价位的车型不同程度的资金补贴。
在新能源汽车“国补”即将退出之际,新能源汽车品牌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提升销量。特斯拉接连推出购车优惠,力图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11 月8 日之后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按期完成提车,尾款可减8000 元,且12 月份购车尾款可减4000 元。奉行“早买早享受”的某车友没抵挡住销售的“攻势”,在最近刚订了一台高性能版model 3。
充电设施的日渐完善
从22年后出台的相关政策,我们会发现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向供给侧倾斜,从购车补贴到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再逐渐转变为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充电设施运营补贴。
以深圳为例,对直流充电设备给予 600 元/kW 补贴,交流充电设备给予 300 元/kW 补贴,未来的公共充电桩密度也将大幅度提升。
燃油车的优点
技术成熟
市面上很多国产电动车大肆地鼓吹各种各样的功能,各种自动驾驶,雷达等等。但是除了性能,对于车友们来说,可靠性很重要。因为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为了保证汽车质量,所以主机厂(汽车制造公司)会制定标准,对零部件供应商会提出产品质量以及可靠性的要求。
可靠性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和量产阶段的质量设计。主机厂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测试零部件,选取耐久性好的零件。燃油车通过迭代,慢慢的改善车辆的质量,并且有些车型已经好几代了,整体口碑比较好,就是几万块钱的国产车,选择大厂出品,基本上开个十年八年也不会出大毛病。
保值率高
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2亿量,国内保有量差不多是3亿,按照80%的市场份额给到燃油车,那也是有2.4亿量。高保有量,带来了高保值率,燃油车的保值率普遍高于新能源,当车辆售卖时价格很美丽,而且很好卖。
便利性超高
这个不需要我多说了,满大街、高速路,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加油站太多了。没有了,跑到加油站,5分钟之内油加满,不耽误任何行程。而新能源充个电就等着吧,就是目前最快的冲电也需要1-2个小时,尤其是跑外地,燃油车真的是yyds。
车辆的安全性
参考中保研的碰撞测试结果,查看车辆的安全性配置,安全气囊的数量,ESP配置等等。在满足这些基本的要求之后,再看雷达,摄像头等辅助驾驶的情况。相比燃油车,电车还需要考虑碰撞燃烧的问题。所以在这一点,燃油车更胜一筹。
其实不管买什么车,前提一定是看使用者的需求,盲目鼓吹新能源汽车或固执己见坚持燃油车都是很极端的想法。面对这样的问题,想必问一千个人会出现一千种说法,那么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到底怎么选择,相信各位车友看完上述俩种车的优缺点心中已然有了想法。
大型真香现场 看中、英、德三国编辑聊热销的Model 3
[汽车之家?新闻]?如果有一本关于汽车历史的教科书,特斯拉绝对值得其中一个单元,而Model?3则是这个单元中的重要考点。比如,Model?3在发布后的一周内便接到了32.5万张订单,这创下了电动车首周订单量的纪录,而这个数字放进整个汽车历史中都是名列前茅、掷地有声的存在。这样的成绩甚至让我想起了发布当天收到2.2万张订单并在前三年生产了将近130万辆的第一代福特Mustang。
把视野转到2020年,特斯拉Model?3已经是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截止7月31日,Model?3在全球共售出162034辆。事实上,Model?3稳坐全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已有18个月。特斯拉Model?3的全球性热潮究竟原因何在?是产品力的优势还是鬼才营销的功劳?是特斯拉全球布局的成功还是配套设施的完善?本期中、英、德三地编辑就结合当地状况来聊聊Model?3在不同市场上火爆的原因。Model?3在中国?新市场上推新概念,解决了客户的痛点
这个世界上卖得好的车都善于解决消费者的核心诉求,特斯拉在Model?S和Model?X时代是让硅谷新贵感受到与同级别对手相比遥遥领先的科技感,而如今的Model?3是在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让众多普通消费者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汽车。 这里所说的截然不同,是由内而外,从视觉延伸至触觉乃至浑身感官的。从外观上看Model?3依然坚持了自家品牌的简约路线,尽可能少地放置外观细节从而达到一定的视觉高级感。而相同的理念在内饰上更进一步,事实上Model?3的极简内饰甚至达到了一种夸张的地步,而这也恰恰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震撼的视觉效果。坐上Model?3的驾驶位,你会发现眼前只有三样东西:如同写字台般的平滑中控台、仅有两个滚轮的黑色方向盘以及一块15英寸的中央屏幕,甚至不仔细看连出风口都找不到。这样的设计好用吗?一般。视觉上新奇吗?非常!成了,这就达到效果了。 在这个逐渐千篇一律的汽车市场上,消费者们已经习惯了由仪表盘、若干出风口、空调和多媒体控制区域以及显示屏组成的中控台,但Model?3的出现完全打破了这样的习惯于认知。哪怕空调操作系统不好用,双闪灯的开关不容易找到,但总体而言类似大型iPad的中央屏幕在操作逻辑上与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无异,日常基本的常用功能也较易实现,这样一个瑕不掩瑜的状态很容易让人接受。 再加上在特斯拉本就领先的三电技术,易于被感知的充沛续航里程,劲爆的加速性能以及可以被称得上是优异的行驶体验,Model?3的在消费者能轻松体验到的诸多方面都很动人。况且,汽车作为一个拥有三万个零件的工业产品,其复杂程度很难被普通用户完全掌握,所以厂家在易被感知的层面花大力气研发以求受众的好印象,而在那些不太有影响的方面节约研发金额是很正常的操作,毕竟成本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就看花钱的人如何取舍了(在特斯拉的客户爸爸们不要生气,没在批评你们)。 此外,一些城市的限购政策与上海工厂投产后下探的价格和充沛的供应量,更是加速了Model?3在国内市场的火爆。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国产Model?3在国内的上险量为57960辆,占国内同期纯电动汽车上险销量的19%。排名第二的Aion?S(埃安S)同期销量为20151辆,数量将将超过Model?3的1/3。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上海、深圳这几个一线城市,Model?3稳居新能源车型销量榜首,看起来补贴后27.16万元的起售价着实让大城市的消费者闻到了香味。 当然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Model?3自带的潮流属性。一项新事物的诞生总归会掀起一阵被追逐的热潮,对于Model?3来说这股热潮便是“科技热”。如果仔细想想你便能发现,售价最便宜的国产Model?3在每一个考量数据硬指标的单项都不是冠军,但自身带着的极客气质与简约设计足以让首次接触电动车甚至汽车的用户沉醉其中。关于这一点,我的德国同事Mathias?Keiber在文章接下来的部分也会提到。Model?3在德国?买车如同买iWatch,体现的是一种年轻心态
我的德国同事Mathias?Keiber是个非常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哥,之前一篇文章里就说过自己非常喜欢宝马i3营造的未来感,也很愿意每天开着电动车上下班。而他对于Model?3这款车的态度也十分开放的,他表示,在德国这个高速工况居多的国家,电动车的出力特性在不限速公路上相比于普通燃油车并没有什么优势,并且去充电站充电的成本相比于加油站的油价也没有明显降低,这让Model?3变成了一个不是很主流的选择,所以能掏钱购买Model?3的用户都是深深被产品甚至品牌理念打动的人。『今年1-6月德国电动车销量排行,Model?3位列第三』
尽管如此,今年1-6月份Model?3在德国依然售出了4367辆,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901辆,这样的销售成绩也仅次于电动高尔夫的7320辆以及雷诺Zoe的7066辆。要知道,排在Model?3之前的状元与榜眼可是价格更加亲民且补贴之后售价十分诱人的紧凑型与小型车。所以在德国买Model?3的都是什么人呢? 聊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家位于加州的品牌——Apple。在震惊世界的iPhone出现之后几年,Apple带来了iWatch,尽管它的初代产品续航时间还不满一天,理论上讲都不能满足24小时之内随时看时间的根本需求,但iWatch满足了热爱科技的消费者,满足了愿意享受健康生活的人,满足了男女老少追求潮流的需求。 甚至将iWatch戴在手腕上还可以让别人对于你的财富状况琢磨不透。因为在传统认知中,手腕上有一块满钻劳力士意味着成功与富足,若是只有一块罗西尼那可能还需要抓紧办公。所以Model?3的出现就如同iWatch之于传统手表市场一样,它跳出了传统汽车领域的评判标准,大部分人对新鲜出现的事物缺乏准确认知与把握,只能在厂家的聪明营销下去了解。 “在我的家乡德国曾有位著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There?are?no?facts,?only?interpretaiton.?没有事实,只有解释。”Mathias说道,“在这个语境当中的意思是,Model?3与iWatch就是新市场中的新角色,谁先进入这片空白领域就有此充足的话语与解释权,既然Model?3以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自然而然地就能被赋予更多人们愿意接受的含义。”差点忘了,说那句话的哲学家是尼采。 而随着德国柏林工厂的大兴土木,特斯拉将在欧洲本土拥有生产基地,届时欧洲用户对于特斯拉的需求将会由柏林工厂满足,这下便不会出现今年7月时由于美国工厂疫情期间产能不足与运输延迟而导致的上牌量暴跌(7月Model?3在欧洲仅交付了1078辆,这显然是一个由特殊原因导致的非正常数字)。此外,特斯拉还宣布柏林工厂的首款投产车型将是Model?Y,看起来这辆与Model?3共用75%零件的车型杀入欧洲电动车销量榜前列也只是时间问题了。Model?3在英国?优异的驾驶性能让它成为了真正的3系杀手
英国同事Tyler?Heatley是试驾编辑出身,对于驾驶非常有心得,同时也痴迷于能让人身心愉悦的驾驶机器。对于特斯拉Model?3,他觉得驾驶感受非常值得一聊。 “虽然都是欧洲国家,但英国的通行工况与德国差别很大——密布的各种曲折双车道公路让多数驾车通勤的人们不是在过弯就是在前往弯道的路上,因此这对一辆车的底盘与转向提出了很大的考验,这也是宝马3系、福特嘉年华能在英国畅销的重要原因之一。”Tyler如是说。『驾驶Model?3疯狂加速中的Tyler同学』
“尽管Model?3的车重不低,过弯时能感受到底盘被过大的电池包拖累了些许节奏,但就转向而言,Model?3的确做到了精准与犀利,高速过弯时车头的指向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Model?3的转向虽然精准,但回馈给我的信息却非常有限,不得不说这是个遗憾。所以我很难把Model?3定义为一辆驾驶者之车,可这并不妨碍我在驾驶它的时候体会到充分的乐趣。”『Tyler同学驾驶的那辆Model?3全驱性能版』
当然,Model?3作为一辆动力充足的电动车,它随叫随到的动力是驾驶乐趣的重要来源。虽然有无数汽车记者都对电动机的瞬间动力大加赞扬,但我也依然要说,Model?3身上那种“时刻准备着”的动力确实令人欲罢不能,从低功率版到Performance版车型都是如此。 不要忘了,在英国购买Model?3可以享受免交路税、拥堵费、没有限行区且保险更便宜等优惠政策,额外还有政府的新能源车型购车补贴。此外,英国版的Model?3最高可以拥有将近600公里的续航里程和电动车展现出的环保、先进形象也是让不少英国消费者为它埋单的重要原因。更为惊喜的是,英国市场上中型轿车的标杆车型宝马3系在动力层面并不如Model?3,而Model?3优惠后的性价比也让不少消费者忽略了二者之间做工与用料的差异。『今年4、5月份Model?3摘得英国销量冠军』
因此在疫情肆虐的4月、5月,特斯拉Model?3不仅成为了英国市场上电动车销量冠军,更是所有车型的销量冠军。所谓时势造英雄,大抵如此吧。编辑点评:
Model?3成功的背后反映了一个问题:如果能顺利找到市场空白另辟蹊径,并且在这片市场上持续耕耘,那么在一定的积累之后你将会拥有整片市场的话语权,并引领整个市场的发展。这便是目前Model?3乃至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所处的位置,诸多传统造车大厂都在追赶特斯拉的脚步,甚至有高层公开向媒体表示,特斯拉已经领先我们太多,真的有点追不上了。 10年前应该没有人能想到我们会在2020年大肆讨论电池、电控、电动车,应该也没有人会想到我们会在2020年看到一辆电动车领跑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的销量排行榜。也许未来的日子会变成捷豹路虎集团首席工程师口中的那样:未来10年里所发生的变化可能会比之前100年还要多。(文/汽车之家?丁伯骏)有哪些省油耐用的家用车值得推荐?
省油耐用的家用车值得推荐的有现代伊兰特,迈锐宝xl,日产轩逸,别克英朗,大众朗逸。
1、现代伊兰特,指导价9.98~14.18万,
伊兰特这款车共配备两套不同的动力总成,分别是1.5l+cvt/1.4t+7dct,百公里最低油耗是5.3升,燃油经济性不错。伊兰特特别适合家用,毕竟这款车的轴距达到2720mm,行李舱的容积达到474升。
从配置来说,伊兰特走在同级车的前列,现代为这款车标配前侧气囊,胎压显示,后倒车雷达,自动开闭大灯,多功能方向盘,PM2.5过滤,8英寸触控显示屏等。
2、迈锐宝xl,指导价16.49~21.99万,
2021款迈锐宝xl全系标配9at变速箱,分别匹配1.5t和2.0t两种不同排量的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百公里最低油耗是6.3升。轴距达2829mm,长宽高分别是4933×1854×1473mm。
配置包括侧安全气帘,前后驻车雷达,定速巡航,上坡辅助,自动开闭大灯,电动车窗,车窗防夹,手后视镜加热,远程启动等等。
3、日产轩逸,指导价9.98~14.3万,
日产为这款车全系标配1.6升排量的发动机,匹配5挡手动和cvt无级变速箱,最低油耗达到4.9升,轩逸是一台特别省油的家用车,凭借出色的燃油经济性才取得如此好的销量,再加上前后排座椅内部填充物厚实,进一步表明轩逸比同级车适合家用。
4、别克英朗,指导价11.99~12.59万,
2021款别克英朗拥有1.5l+6at、1.3t+6at两套不同的动力总成,百公里油耗在5.3升,符合国6排放要求。英朗这款车的轴距达到2640mm,别克为这款车配备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让它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销量最好的一款美系车。
5、大众朗逸,指导价:9.99万-15.98万元,
大众朗逸作为一款国内特供的车型,从上市到现在始终销量畅销,2020年销量接近45万辆。它之所以卖得好,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最懂国人心的“大众”也很用心把它塑造成非常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国民车,平庸耐看的外观设计,内饰朴实踏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现代伊兰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迈锐宝XL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日产轩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别克英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朗逸
19年卖出12万辆车,价格实惠,用车成本低,网友:买它真香
随着老百姓收入不断提高,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买车的能力,虽然说现在10万元左右紧凑级轿车还是很多人的首选,但对于很多有余力的家庭,起步车型早已从中级车开始。而且相比刚刚上市不久的新车,往往上市一年左右的车型性价比更高,别克君威2019款如今15万元左右就能落地,性价比那是杠杠滴。
其实说起B级车,有很多选择,注重商务的迈腾,注重省油平顺的雅阁,凯美瑞,还有重视运动的别克君威,对于不同的人买车时有不同的考量,对于我而言别克君威有着不一般的魅力。19年卖出12万辆车,价格实惠,用车成本低,网友:买它真香
之所以选择君威,其实还是有销量方面的考虑,19年全年销量突破12万台,比18年还增长了23.2%,要知道这两年国内汽车市场并不算景气,尤其是美系车更是遭遇销量滑铁卢,在这种情况下君威还能逆势上扬超20%,可见大部分人对于君威的产品还是非常的有信心,这也坚定了我购买君威的想法,毕竟这么多人选择的自然不会错。
别克君威目前价格最低的是2019年2月发售的2019款20T领先型车型,目前国六排放市场指导价17.28万起,终端优惠已经低至13.78万起,紧凑级的价格买一辆国六排放标准的B级车,简直是太香了,买车时基本上没有任何迟疑。
看到君威的外观,美系车的底蕴还是非常明显,对于我来说它的外观更胜凯美瑞等日系车型,整个前脸非常饱满稳重,整体气质不像其他B级车那么轻浮,反而有了一丝成熟稳重的味道,很符合我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年龄。这两年太多B级车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造型上已经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君威在这种潮流下反而显得更加珍贵。两侧平滑圆润的腰线,增强了不俗的力量感,整体俯冲式的设计感更加突出了君威的运动属性。
作为一台B级车,在车身尺寸方面君威长宽高分别是4902*1863*1456mm,轴距为2829mm,相比丰田凯美瑞4885*1840*1455mm的尺寸和2825mm的轴距,君威实现了全面压制,空间表现方面占据了上风。180cm的我坐到前排驾驶位置时,将座椅调整到最低后,头部空间还有5指左右,来到后排,最舒服的姿势腿部空间还有1拳左右,头部也没有明显的压迫感。没想到这么流线型的溜背外观,空间还有这样的表现。
外观够大够霸气,内饰做工方面美系车相比日系车也要胜出不少,采用偏向驾驶员一侧的环抱式设计,美系极简平实的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用料方面手摸到之处采用了大量的真皮包裹,整体触感还是比塑料感满满的日系车强出不少。内饰风格对我来说比较符合家用温馨风格,中控大屏也非常够用。
毕竟经常带着一家三口出行,安全这块我也特别重视,前排主副驾驶都有安全气囊,侧气囊和头部气帘也都有配置,ABS防抱死,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系统一应俱全,在安全方面那是非常放心。
动力方面可以说给了我不小的惊喜,本来1.5T的发动机没期待太多,但君威的这台1.5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潜能发挥了出来,最大功率125kw,峰值扭矩252牛米,搭配来自HYDRA-MATIC的9速智能变速箱,加速非常线性给力,因为小排量的缘故,工信部给出的油耗6.3L百公里,实际使用中油耗也就8个左右,现在正好油价便宜,所以用车成本根本不是问题,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省油的。底盘悬架方面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常见结构,其实综合表现比较中规中矩,行驶过程中调教还是偏运动一些,但对于坑洼的过滤做得还比较不错,没有明显的颠簸感。在高速行驶中,硬朗悬架的好处就显现了出来,车子变道并线非常有支撑感,开起来非常有信心。
当然毕竟我选择的是最低配的车型,对于动力有更高需求的完全可以选择君威2020款的GS车型,采用的是2.0T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曾经获得过沃德十佳发动机,搭配9AT变速箱,最大功率174kw,最大扭矩350牛米,百公里加速只需要7秒多,动力来的更加直接,不仅加速快,高速巡航时超车也是毫无压力。
总的来说,君威还是非常经典的B级车型,无论是平时小心翼翼的舒适驾驶还是追求刺激的激烈驾驶,君威都能满足你的不同需求,15万左右的价格购买这样一台B级车,难怪网友喊真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试驾迈腾GTE 按下“那个按钮”后能平衡“情怀”与“趋势”吗?
前段时间油价大幅度回跌,固然知道这是大国博弈时所衍生的副产品,不过恍惚之间我放佛又看见内燃机的第二春。但回落到现实,动态地来看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其自然生产速率远远跟不上我们的消耗速率。所以从长远角度和大的趋势来看,消耗汽油的燃油车辆慢慢淡出市场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另一方面,我们都发现,“汽油”和“燃油汽车”是互补品——油价跌落,人们选择燃油汽车的期望值就会上升,碍于供求关系,燃油车价格势必会有上涨趋势(当然这只是个趋势,具体到市场价格的浮动短期来看有可能微乎其微,在这只为说明现在燃油车的处境何其不妙);油价上浮,人们购买燃油车的期望值会下跌。这时再出现一款对燃油依附性较低或者对燃油几乎没有依附性的产品——新能源汽车或混动汽车——那博弈结果则毫无悬念。
“油费”与“电费”的比较、政策对新能源的扶持,都对新能源与混动车有着极大利好。
不过,自十八世纪下叶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过了约一又二分之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多年中,我们早就习惯了自己驾驭的汽车有着齿比切换时带来的那一份份不羁的闯动;也对油气的燃烧,做功,排气,最后从咽喉奔涌而出时那声声咆哮有着深深的执着。
现在突然冲出一个既没“不羁的闯动”也没“澎湃的咆哮”,仅有着暴力提速的“电子超人”。不少有着“内燃机”情怀的车主不论是出于自尊还是对情怀的不舍,多少对新能源还是有些芥蒂——
“电池车也叫车?”
“前段跑那么快有啥用?你开过大排自吸吗?后段吊打你!”
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方面就是汽车毕竟也是商品,说它技术如何如何厉害,趋势如何如何利好,最后指导消费者行为的还是它的价值与价格。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就算算上补贴后相对于同级燃油车非常不占优势。这对新能源的普及也是阻碍。
在风口浪尖下一汽-大众顺势而出,推出了两款插电混动车型——迈腾GTE,指导价25.39万-26.89万元;与今年4月上市的探岳GTE,官方售价24.98万-25.98万元。同时解决了以上两方面痛点——一方面保持对燃油低依赖性的同时也给出了澎湃的咆哮;另一方面迈腾GTE与探岳GTE的定价与自家同级燃油车型的定价也在同一价格区间。与其说这种定价行为是罕见倒不如说这是一汽-大众代表新能源汽车迈出的一步尝试。
6月11日至6月12日,一汽-大众于8D魔化城市——重庆举办了一汽-大众西区GTE技术品牌发布暨试驾会。
试驾会有意安排了两组车型,一组是探岳GTE、迈腾GTE;另一组是2.0T的迈腾380TSI和2.0T的探岳380TSI——同款同级,燃油与混动GTE的对比试驾。笔者从业以来,少见敢将试驾场地设在重庆的厂商,更少见的是这次试驾路段大部分都是在工作日的重庆主城区道路内,可见一汽-大众是颇有自信。
GTE试驾部分今天试驾的主角本是GTE,不过为方便对比,安排了我们燃油版和GTE轮换试驾。笔者前半段驾驶的是2.0T的迈腾380TSI。之前开过迈腾280TSI。这次开了380TSI后就想说四个字——“高功真香”。关于燃油版的迈腾就不聊多了。下面说说迈腾GTE。
关于GTE这个名称由来我就不多赘述了,网上你能找到一大堆给你追本溯源的解释。总的来说,在大众这块儿,“GT”这两个字母就给你保证了这台车够性能!够激情!这两台车所搭载的EA211?1.4T发动机和85kW永磁同步电动机协同工作,配合DQ400e六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带来155kW的综合最大功率、400N?m的综合峰值扭矩。迈腾GTE的?零百加速仅需7.7秒,这零百数据和我前段试驾的迈腾380TSI相近。不过由于迈腾GTE头段推进主要是使用的电机,所以GTE的头段加速会略微快过380TSI。要知道两辆零百加速成绩相同的车,要是其中一辆头段加速比较快,后段成绩基本持平的情况下,那么相同时间内跑的距离更远的车会是“头段加速较快”的车——简单来说,“零百”快不是绝对的快。零百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就比谁的头段加速厉害了。
扯远了,说回迈腾GTE。双离合有个特点大家都知道——起步的时候会有迟滞的感觉。试驾完双离合的迈腾380TSI后驾驶迈腾GTE,第一脚踩上油门就觉得这台大众放佛失去了“双离合味”——笔者回想起以前开过的大众双离合,都已习惯起步的那股迟滞——迈腾GTE却很轻快地将我送了出去。这新鲜感久久让我没反应过来我是在开一台大众。迈腾GTE的动力模式有两个大项,一个是E-Mode,另一个“GTE”。其中E-Mode模式下有四个小分项——“纯电模式”、“混动模式”、“维持电量模式”和“充电模式”。这次在山城的试驾路段大致分为城区拥堵道路和山间公路。开始的试驾路程都是在市区的拥堵中度过。堵着车一直走走停停,无聊之余我把以上五个模式都试了一遍。其中除开GTE模式外,E-Mode这个大项下面的这几个模式在低速行驶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和纯电模式一样,油门比较轻快,松油会有略微的动力回收感,不过不影响行驶质感,反而会一定程度上给刹车分担压力。
但值得说明的两点是,当电池电量充足的时候维持电量模式和混动模式不会有什么区别;第二就是,在“充电模式”下当发动机功率有“富余”的时候——比如怠速——富余功率确实可用来给发动机充电,但会略微增加油耗。这点还看各位车主朋友取舍。
堵车的时候切了一会儿“GTE”模式,也就是这款车主打的性能模式——开了大概100米,副驾驶同行的朋友就帮我切回了混动模式——“堵车咱就别整啥性能不性能的了吧。”
GTE模式下,为了随时保证车辆有足够的动力储备,这时候的迈腾GTE降挡积极,甚至随时都给你保持在一个较低档位,油门此时也非常灵敏,带来的效果就是“给油就蹿,松油就蹬”。不过谁会在堵车的时候开性能模式呢(除了我哈哈哈哈)。“GTE”这个按钮还是留给后面延绵的山道吧。
笔者驾驶的这台迈腾GTE胎压比较高(标压2.4,这台车打上了3.7),所以对于底盘的属性还不能下定论。不过之前试驾的迈腾380TSI给我的感觉还是有这一等级的该有的厚重与韧性。胎噪和滤震综合表现都蛮不错,毕竟大众嘛。那我就大胆推测下,这台GTE加上电机和电池的重量,正常胎压下表现应该不会比380TSI差。
结束城市路段的拥堵,去往山道的途中经过一小段内环高速路。由于是编队行驶,速度始终是在90公里/小时以下,所以对于高速行驶笔者能说的也只是90公里/小时以内的速度。总的来说静谧性控制得不错,90公里/小时以下基本感受不到风噪和胎噪。但是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这个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
“那个按钮”结束高速路段,进入山道。头车领队教练刻意让我们编队拉开了一定距离,并且在车队头车位置实时为我们报告路况。以便我们能畅快地在山道上试试“那个按钮”。
拉开距离之后,山道的起始是一段缓上坡。按下“GTE”,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给油就蹿,松油就蹬”。上半段试驾380TSI的时候手动挂到二档深踩过一脚油,猛地一下,像是被踢了一脚,当时还奇怪燃油车居然也会给我电动车的“脚踢感”。所以当我驾驶这辆迈腾GTE并且切换到GTE模式时,我已经做好准备再被更狠地“踢上一脚”了。
但事实上,比较让我奇怪的是,混动迈腾GTE的低档加速竟然和那台2.0T的迈腾“脚踢感”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更为绵密,更为有裹挟感,这点到是令我很惊喜。尽管距离拉开了,最前边也有教练实时播报路况与来车。但毕竟是非封闭道路,在我力所能及的驾驶速度内,这辆迈腾GTE的劈弯支撑性虽说没有给我很大的惊喜,算是中规中矩的表现吧。但要知道就算它的前脸印有“GTE”,但他始终不是一辆真正为山道打造的纯性能车啊。有内燃机澎湃的动力,也有“低燃油依附性”这一属性,在某种层面来说,“情怀”与“趋势”似乎在这里达到了共存与平衡。于笔者看来,“GTE”这个按钮所给我带来的东西已经足够了。
写在最后
登至山顶,下来看看这辆迈腾GTE。围着他绕了一圈,最后蹲在了那个蓝色的GTE标志前。在过去,GTI、GTD分别代表着大众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性能高峰。不禁想着工业固然伟大,但几乎在每次工业革命的背后你都能发现本质是能源的迭代。从人力到蒸汽机,从蒸汽机到化石能源,从化石能源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任务——新兴能源。无不预示着每次工业的发展趋势。汽车作为工业在民用化上的结晶,自然是有承接这一趋势的使命。相信一汽-大众顺势而出的GTE,踏对了历史的脚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